資源簡介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期末專題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練習題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張衡性精微,有巧藝。作地動儀,以精銅鑄其器,圓徑八尺,形似傾樽;其蓋穹隆①,飾以篆文;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發機,皆隱在樽中,周容無際,如一體焉。地動機發,龍即吐丸,蟾蜍張口受丸,聲乃振揚,司者覺知,即省龍機,其余七首不發,則知地震所從來也,合契若神,觀之莫不服其奇麗。自古所來,未嘗有也。(節選自李昉《太平御覽》有改動)【注】①[穹隆]像天空一樣中央高高拱起。【乙】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極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節選自沈括《活板》)1.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標一處)蟾 蜍 張 口 受 丸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①皆隱在樽中 ②莫不服其奇麗③持就火煬之 ④有奇字素無備者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而的句子。①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承之。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4.請根據【甲】文內容,概括地動儀能準確判定地震方向的原理。5.【甲】【乙】兩文分別抓住地動儀和活板的什么特點來表現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新精神的?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闡述。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治大風方蘇軾錢子飛有治大風①方,極驗,常以施人。一日夢人自云:“天使以此病人,君違天怒,若施不已,君當得此病,藥不能愈。”子飛懼,遂不施。吾以為藥有效者,則是天不能病。子飛不察,為夢所脅。若余則不然茍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家有一方,能下腹中穢惡,在黃州試之,病良已。今后當常以施人。(選自《東坡志林》,有刪改)【注】①大風:一種風疾。1.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限斷兩處))若 余 則 不 然 茍 病 者 得 愈 愿 代 受 其 苦2.參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句中的加點詞。方法 在橫線上解釋加點詞結構對照法 上句:[有仙則名] 名:出名 下句:[有龍則靈] 靈:(1) 勾連成語法 [形影不離][無案牘之勞形] 形:(2) 課內遷移法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日夢人自云] 云:(3) 查閱字典法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施”的常用釋義:①散布;②施加;③給予;④擺放。 [今后當常以施人] 施:(4) (填序號)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子飛不察,為夢所脅。4.讀【甲】文,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展示陋室面貌的?5.“德馨”是古代文人的共同追求。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劉禹錫和蘇軾“德馨”的具體表現。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乙】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①,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②,刀鋸③不加,理亂不知,黜陟④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選自唐代韓愈的《送李愿歸盤谷序》)【注釋】①茹:吃。②車服不維:沒有官職的束縛。③刀鋸:這里泛指刑具。④黜陟(chù zhì):官員的升降。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可以調素琴( ) (2)無絲竹之亂耳( )(3)濯清泉以自潔( ) (4)惟適之安( )2.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我則行之A.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孫權勸學》) B.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C.牡丹之愛(《愛蓮說》) D.唐人尚未盛為之(《論語》)3.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限兩處)孰若無憂于其心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5.結合【甲】【乙】內容,說說劉禹錫和李愿人物形象的相似之處。(不少于兩點)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各題。【甲】春半桃李盛開【宋】陳宓縞①裙練帨②映丹霞③,默默無言不自夸。陌上行人重回首,一年春事數朝花。【注釋】①縞:素白。②練帨:白色的佩巾。③丹霞:借代桃李【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貴之也。蘭蓋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靄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④也。(黃庭堅《書幽芳亭記》)【注釋】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從: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者:等待時機施展自己。1.用斜線 (/)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平 居 與 蕭 艾 不 殊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1)不蔓不枝 ( ) (2)香遠益清 ( )(3)來歲不改其性 ( ) (4)是所謂 (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丙】文中畫線句的意思。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4.小語讀【甲】文時,提出“陌上行人重回首”有偏題之嫌,你同意嗎 說說理由。5.北宋推崇“君子氣節”,周敦頤和黃庭堅分別寫下《愛蓮說》和《書幽芳亭記》。小文整合了【乙】【丙】兩文相關內容,以表格形式做筆記,邀請你一起完成。傳統文化中的花名 文人筆下的花詩 我們讀懂的花性蓮 “出淤泥而不染” ① “濯清漣而不妖” 莊重質樸②“ ” 正直, 不趨炎附勢蘭 生于深山薄叢之中, 不為無人而不芳 耐得住寂寞雪霜凌厲而見殺, 來歲不改其性也 ③ 6.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甲】 【乙】【丙】三篇詩文都能體現這個觀點。請選擇其中兩篇,結合內容簡要分析。【注】“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用我的眼睛看世界,所有事物都帶有我的主觀色彩。走進語文天地,領略先賢風采。班級開展古詩文賞讀活動,請你參與。【甲】晝居池上亭獨吟①[唐]劉禹錫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法酒②調神氣,清琴入性靈。浩然機已息,幾杖復何銘③。【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丙】吾室之內,或棲于櫝④,或陳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⑤,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選自《陸游筑書巢》)[注釋]①此詩寫于開成元年,這年劉禹錫被排擠出京城,出任蘇州刺史。②法酒:按照法定規格釀造的酒。③劉向《杖銘》:“歷危乘險,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強;有杖不任,顛跌誰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諷刺朝廷不能任用賢才。④櫝(dú):木柜、木匣,這里指書櫥。⑤覿(dí):相見。1.“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甲詩作者善于向動物學習,請結合注釋,說說你的見解。我認為“靜看蜂教誨”,作者要學習蜜蜂的什么品質?我認為“閑想鶴儀形”,是說作者要學習仙鶴怎樣的性情?2.為了更好地理解文言字詞,小語制作了一張表格,請你根據提示填寫。文言字詞 方法提示 理解有仙則名(名) 詞類活用 ①可以調素琴(素) 詞意選擇:A.白色;B.不加裝飾的;C.一般的;D.向來,一直。 ②未嘗不與書俱(俱) 結合語境理解 ③既入又不能出(既) 參考成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④3.小文在讀下面這句話上存在困難,請你幫他選擇三處停頓。間有A意欲起B而亂書圍之C如積D槁枝E或至不F得行4.小語對下面的兩個句子不太理解,請你幫他翻譯成現代漢語。(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信乎其似巢也!5.乙、丙兩文都寫到了各自的“室”,但表達的感情、情趣有何不同?(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甲】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乙】歐陽公①《牡丹釋名》云:牡丹初不載文字,唐人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詠花,當時有一花之異者,彼必形于篇什,而寂無傳焉,唯劉夢得有《詠魚朝恩宅牡丹》詩,但云“一叢千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異也。【注釋】①歐陽公,即歐陽修。后文的“沈、宋、元、白”,指沈佺期、宋之問、元稹、白居易這四位唐朝著名詩人。【閱讀理解】1.【甲】文的作者是 。【乙】文中的“劉夢得”即劉禹錫,本學期我們學過他的作品《 》。2.請根據對應的“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皆善詠花 語境推測法 善:(1) 但云“一叢千朵”而已 課內遷移法:但當涉獵 但:(2) 3.同學們就兩文畫線句的意思展開討論。其中同學( )和同學( )的理解是正確的。同學A:“宜乎眾矣”是說應當人很多了。同學B:“宜乎眾矣”是說適合很多人了。同學C:“寂無傳焉”是說沒有人為牡丹寫詩。同學D:“寂無傳焉”是說沒有人為牡丹立傳。【梳理探究】4.根據【甲】【乙】兩文內容,完成以下探究筆記。【甲】文中菊象征(1) 的人生態度:蓮象征(2) 的人生態度。【乙】文中歐陽修發現唐朝時,只有劉禹錫用“一叢千朵”來表現牡丹(3) 的特點,卻沒有表現牡丹的“(4) ”(用文中語句回答)。【延伸討論】5.【甲】文和【乙】文都寫牡丹,但寫作目的有所不同。小閔和小行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請將他們的對話補充完整。小閔:【乙】文中歐陽修記載這件事,是為了說明什么呢?小行:我覺得是為了說明唐朝時(1) 的現象。小閔:那【甲】文作者肯定不同意他的看法。小行:是啊,【甲】文說:“(2) ”(用文中語言回答),剛好與歐陽修的觀察相反。(二)閱讀下列詩文,完成小題【甲】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書巢記(陸游)吾室之內,或棲于櫝①,或陳②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③,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④,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⑤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釋】①櫝(dú):木柜,木匣,這里指書櫥。 ②陳:陳列。 ③覿(dí):見,相見。 ④槁(g o)枝:枯干的樹枝。 ⑤引:邀請。1.【甲】文作者是 (人名),【乙】文作者寫的詩《 》出現在本學期的教材上。2.根據方法提示,解釋加點詞的意思。方法 提示 解釋課內遷移 與《活板》“持就火煬之”的“就”含義相同 乃引客就觀之(1) 查閱詞典 《古代漢語詞典》義項:①中間。②縫隙。③間或,有時。④參與。 間有意欲起(2) (填序號)3.下列對【丙】文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于是(客人)也大聲嘲笑說:“這確實像書窩啊!”B.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這確實像書窩啊!”C.于是(客人)也大聲嘲笑說:“相信了這像書窩!”D.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相信了這像書窩!”4.【甲】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是因為“ ”,【乙】文陸游笑自己的書屋是“巢”,是因為 (用自己的話回答)5.【甲】【乙】兩文都寫了室主人與朋友的交往,【甲】文“談笑有鴻儒”,表明室主人 ① 、,【乙】文對朋友來訪情景的描寫,既突出書房的特點,又襯托室主人 ② 、 的特點。(三)閱讀下面三篇選文,完成各題【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丙】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①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②,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節選自《五柳先生傳》)注:①堵,墻壁。②短褐穿結,粗布短衣上打著補丁。1.解釋下列加點字陶后鮮( )有聞 造飲輒盡(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3.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 )A.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B.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C.晉陶淵明/獨愛菊。 D.山/不在高,有仙/則名。4.【甲】【乙】兩文都運用了 的寫作手法;甲文中統領全文,點明作者品德的句子是“ ”;【丙】文中直接表現作者性格和品質的句子是“ ”。【丙】文主要寫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 、 、 。(四)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活板(節選)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乙】河間游僧河間有游僧①,賣藥于市,先以一銅佛置案上,而盤駐藥丸,佛作引手取物狀,有買者,先禱于佛,而捧盤近之,病可治者,則丸躍入佛手。其難治者,則丸不躍。舉國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內,見其閉戶研②鐵屑,乃悟其盤中之丸,必半有鐵屑,半無鐵屑,其佛手必磁石為之,而裝金于外,驗之信然③,其術乃敗。(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注釋】①游僧:四處游走的和尚。②研:研磨。③信然:確實如此。1.解釋加點詞。(1)更互用之 更: (2)其佛手必磁石為之 為:2.用現代漢語翻譯【甲】文畫線句。持就火煬之3.對【乙】文畫線句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佛像伸出手,有手拿物品的情況。B.佛像拉起手,有手拿物品的情形。C.佛像好像拉起手要拿物品的樣子。D.佛像呈現出伸手要拿物品的樣子。4.【甲】文介紹了活板的制作程序,請補充相應的動詞。制字→① 板→排字→③ 板→平字【乙】文游僧騙人的招數是將③ 裝在佛手里,遇到④ 的藥丸就會跳入佛手。“舉國信之”,他們相信的是⑤5.【甲】文介紹了活板印刷術,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創造。【乙】文的“游僧”卻用科學知識坑蒙拐騙,“其術乃敗”的結局告訴我們: 。(五)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木蘭詩(節選)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蒙乃始就學。及魯(lù)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丙]《棄書捐劍》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后劉、項相爭,劉邦智取,項籍以力斗,然終為劉所敗,乃智窮也[注釋]1.項籍:項羽,名籍,字羽。2.項梁:項羽的叔父。1.解釋詩文中畫線的字詞。(1)旦辭爺娘去 ( ) (2)及魯肅過尋陽 ( )2.分析[甲]詩畫線句中擬聲詞的作用。詩句 擬聲詞 表達效果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渲染了木蘭奔赴沙場途中的空曠寂涼的氣氛,烘托了她離家思念親人的情懷。磨刀霍霍向豬羊 霍霍 。3.對[丙]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略微懂得一點兵法的精髓,又不肯結束。B.項羽略微懂得一點兵法的大意,又不肯最終學完。C.項羽略微懂得一點兵法的大意,又不肯結束。D.項羽略懂得一點兵法的精髓,又不肯最終學完。4.(1)我們可以用[乙]文中魯肅的語言“ , ”來凸顯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我們還知道[丙]文“項梁乃教籍兵法”的直接原因是 。(用自己的話概括),明白項梁希望項籍成為一個學有所成之人的良苦用心。(2)下列對[乙][丙]兩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乙][丙]兩篇文章都告訴了我們要想學習取得成功,必須善于聽取別人的勸說。B.[乙][丙]兩篇文章都詳細地描寫了呂蒙和項籍學習時專心致志的全過程。C.[乙][丙]兩文詳細地分析呂蒙和項籍各自產生不同學習結果的根本原因。D.[乙][丙]兩文從正反面告訴我們學習必須腳踏實地,努力方能成功的道理。(六)閱讀下面兩文,完成各題。【甲】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乙】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以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②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近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③,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之一二。每閱一事,必推敲數終,合卷茫然。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嗟夫!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節選自宋代秦觀《精騎集序》)【注釋】①疏:默寫。②旬朔:此處指一個月。③懲艾:此指暗自發憤改過自新。1.(1)解釋下列加點詞。及魯肅過尋陽 及:(2)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常廢于不勤A.廢棄 B.放置 C. 停止 D.荒廢2.下列對【乙】文中畫線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恐怕比不上現在的十分之一二。 B.恐怕比不上從前的十分之一二。C.疑惑比不上現在的十分之一二。 D.疑惑比不上從前的十分之一二。3.閱讀兩文,補全下面的對話。小語:“年輕時的呂蒙以‘(1) ’為借口來逃避學習,年少時的秦觀則因‘(2) ’的天賦而自我放縱,可見無論對誰而言,勤奮好學都并非易事。”小文:“確實如此。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秦觀不就自責年輕時‘(3) ’,悲嘆年長后‘(4) ’嗎?他所慨嘆的‘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正是對我們的警示啊!”(七)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小題【甲】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乙】錢思公①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③,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其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尤此可以屬思④爾。”【注釋】①錢思公:錢惟演,北宋“西昆體”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謝希深(謝絳)、宋公垂(宋綬)也以文學知名一時。②西洛:西京洛陽。③小辭:指短小的詩詞。④屬思:思考,構思。1.解釋加點詞。(1)在西洛時嘗語僚屬(2)蓋未嘗頃刻釋卷也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劃線句。爾安敢輕吾射!3.魯迅曾說過:“如果刪掉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里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語言 人物形象品析同是講自己的長處 賣油翁這樣說:“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賣油翁在評價自己的酌油技術時用“亦”“惟”“爾”等詞,寫出了其說話時語氣平和,冷靜從容,表現了他雖身懷絕技,但卻不卑不亢,鎮定自若的特點。錢惟演這樣說:“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 參考答案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答案】1.蟾 蜍 / 張 口 受 丸 2. 都 佩服、嘆服 靠近 生僻 3.①外面刻有八條龍,龍口各含一枚銅丸,(龍首)的下面有銅鑄的蟾蜍張著嘴(準備)接銅丸。②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時間就能完成。 4.地震觸動地動儀的機關,龍就吐出銅丸,蟾蜍張開口接住銅丸,發出聲響,工作人員發覺后,觀察機器,看龍所對應的方位,即可判斷地震來源。 5.甲文抓住地動儀的“奇麗”來表現:外形美觀,樣子像傾斜的酒杯,蓋子像天空一樣中央高高拱起,上面用篆文作裝飾;設計精巧,地動儀的各個機關配合默契,能精準判定地震方位。乙文抓住活板印刷的“活”來表現:字是活的,每個字都單獨制成一個印模;印刷是活的,可以同時使用多塊印刷板,一塊在進行印刷時,另一塊已經布好字等待使用(或:字印數目活,排版活等亦可)。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答案】1.若余則不然/茍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2.神異(靈驗) 形體、軀體 說 ③3.(1)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2)錢子飛沒有去探究這道理(或不夠精明),被夢境所脅迫。4.從室外環境,交往人物,室內生活三個方面描寫陋室的。5.示例:劉禹錫在《陋室銘》中通過寫自己陋室的環境氛圍與日常生活,表現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選文乙寫出蘇軾與錢子飛的做法不同,認為即便受到脅迫,只要能治好病人的病,自己愿意承擔一切痛苦,突出他慈心濟世的人格魅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答案】1. 不加裝飾 使……亂,擾亂 洗 只2.D3.孰若∕無憂∕于其心4.(1)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2)過著貧寒生活,居住在山野之間,登高遠眺。(意思對即可)5.①不慕榮利:【甲】文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乙】文中“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等;②安貧樂道:【甲】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乙】文中“窮居而野處”等;③高潔傲岸:【甲】文中“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乙】文中“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等。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各題。【答案】1.平居/與蕭艾/不殊 2. 長出旁枝 更加 年 這 3.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里,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出香味 4.不同意。這一句寫行人頻頻回首桃李,從側面表現了桃李盛開之美,)沒有偏題。 5. 高潔(潔身自好) 中通外直 堅貞,有氣節 6.甲詩中描寫桃李芬芳美麗卻低調謙遜,作者借贊美桃李的美好形象,表達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贊美和追求。乙文作者歌頌蓮高潔、堅貞的高尚品質,以蓮喻人,表現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丙文中通過寫蘭花含蓄堅貞,表現作者自己不張揚,講求氣節的品行。三篇作品都是借外物來表現作者的人生態度和志趣,符合“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觀點。(選兩篇分析即可)走進語文天地,領略先賢風采。班級開展古詩文賞讀活動,請你參與。【答案】1.勤奮勇敢(勤奮、勤勞、勇敢,答一點即可。)志趣高尚(高尚情操或君子等意思對即可) 2.(1)出名(2)B(3)一起(4)已經 3.BCE 4.(1)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它確實像鳥巢啊! 5.乙文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借此表達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懷;丙文主要表達了作者酷愛讀書和生活中不拘小節的情趣。(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答案】1. 周敦頤 《陋室銘》 2. 擅長,善于 只是 3. A D 4. 追求隱逸 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花朵繁密、盛開壯觀 美且異 5. 鮮有問津、不被看重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二)閱讀下列詩文,完成小題【答案】1.陸游 游山西村 2. 靠近 ③ 3.B 4. 惟吾德馨 室內到處是書,好像枯樹枝堆積,讓人不能自由行走 5.學識淵博、生活情趣高雅 高雅脫俗的情懷 不拘小節 隨性灑脫、熱愛讀書(三)閱讀下面三篇選文,完成各題【答案】1. 少 盡興 2.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3.B 4. 托物言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 性嗜酒 著文章自娛(四)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答案】1. 交替,輪流 做,制作 2.拿它靠近火烘烤 3.D 4. 設 煬 磁石 有鐵屑 這一佛像會顯靈,能判斷病是否能治愈(意近即可)。 5.(寫出一點,言之成理即可)做事要有真才實學,用小伎倆騙人,總有被人識破的一天。科學技術應該造福人類,而不能用來騙人以牟利。我們要把聰明才智用到正確的地方。(五)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答案】1. 早晨 等到 2. 濺濺 形象的描繪出小弟磨刀時內心急切的情態, 表現他抑制不住的欣喜、激動、自豪之情 3.B 4. 卿今者才略 非復吳下阿蒙 項籍學文字、學劍都沒成功,且說要學萬人敵。 D(六)閱讀下面兩文,完成各題。【答案】1. 到,等到 D 2.B 3. 軍中多務/多務 一見輒能誦/有強記之力/強記 不勤/廢于不勤 善忘/廢于善忘(七)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小題【答案】 1. 曾經 放下 2.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 3.“惟”“蓋”“也”等語氣詞點明錢惟演說話時語氣謙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雖然勤奮好學,有真才實學,但是卻內斂低調、謙恭有禮的君子形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