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一年級期末試卷道德與法治2025.06本試卷分第Ⅰ卷(客觀題)和第Ⅱ卷(主觀題)兩部分。共3大題25小題,滿分50分。開卷考試,考試時間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班級、姓名、考試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2.答客觀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主觀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域內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其他筆答題。3.考生答題必須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一律無效。第Ⅰ卷 (客觀題,共22分)一、單項選擇 (以下各題都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選出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1分,共22分。)1.青春款款而來,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下列屬于青春期心理變化的是A.身體外形的變化 B.性的發育和成熟C.體內機能的增強 D.認知能力的提高2.有一天,孔雀向喜鵲哭訴:“我的聲音太難聽了。人家夜鶯的聲音多美妙啊。”喜鵲安慰道:“可是你有美麗的羽毛,這是別的鳥兒都不能比的。”孔雀和喜鵲的對話告訴我們①美麗羽毛比美妙聲音更重要 ②只有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最客觀③要全面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 ④要看到自己的優點,悅納自己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七年級學生遠遠在好友情緒低落時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作為班級同學的你可以給出的正確建議包括①耐心地傾聽他的訴說 ②叫他參加一些體育活動③為他做一些體貼的事 ④陪他沉浸在負面情緒中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在2025年紀念五四運動106周年之際,學校組織了“放飛夢想,自信助我成長”活動。校廣播站在宣傳該活動時,下列古語可以引用的是5.某校就“男女生之間如何正確交往”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異性交往不利于青少年成長 B.異性交往容易早戀,不提倡C.與異性交往注意把握好尺度 D.與異性可以經常單獨地交往6.作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應該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與異性成年人接觸②保護身體的隱私部位,不讓他人看或觸碰③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④忍氣吞聲,多從自身尋找問題和總結教訓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7.下列情境中,體現自尊自愛的行為有①同桌不小心弄壞了小美的文具,馬上向小美表達了歉意。②小陽在面對老師的批評時,虛心接受,并努力改正錯誤。③小章因為在表演節目時扮演了烏鴉,同學給她取了綽號。④小明為了炫耀,用父母辛苦掙來的錢買了很昂貴的手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國慶節校園歌唱比賽開始了,即將登臺的國華有點緊張,他戴上耳機、打開自己熟悉的旋律,心情漸漸放松下來。國華調節情緒的方法是A.轉移注意法 B.心理暗示法 C.合理宣泄法 D.認知調節法9.有這樣一個他,帶著一腔熱血,幫人救人,他說:“這其中的快樂,只有你做過了才能明白。”又有一個他,挺直了腰板,驅散一片大山的荒蕪與貧窮,他說: “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下列對“他”的行為評價正確的是①見義勇為,彰顯偉大創造精神 ②傳遞了積極情感,促進了社會和諧③服務社會,延伸了生命的價值 ④無私奉獻,體現求同存異處世方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漫畫《人不是火柴,不能一擦就冒火》啟示我們A.要抑制“沖動”,不應宣泄情緒 B.消極情緒通常給人帶來不良體驗C.接納青春期“急風暴雨”的情緒 D.要學會調控情緒,做情緒的主人11.在新征程上,要繼續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真話、察實情。這體現了①真誠傾聽群眾呼聲,關注民生 ②創新解決問題方法,與時俱進③從群眾的實際出發,為民解困 ④真實反映群眾愿望,實事求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面對生活中的糧食浪費現象,我們青少年應該A.不為物役,宣傳自強不息美德 B.強化監管,制止食物浪費的現象C.加強立法,嚴懲浪費糧食行為 D.珍惜糧食,自覺踐行“光盤行動”13.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對歷代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這說明①需要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②我們要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③人類活動需要順應時代潮流④我們需要化解當代社會沖突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4. “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歌詞中“讓他三尺又何妨”詮釋的中華傳統美德是①敬業 ②寬容 ③謙讓 ④與人為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甲骨文的“和”字,左半邊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樂器,右半邊為“禾”字,表示讀音。“和”的本義就是樂聲調和、和諧。下圖是“和”字的演變過程,從中你能認識到A.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B.要想沒有煩惱,就要多學點樂器C.中華民族一直處于和平狀態 D.我們追求和諧,做符合道義的事16.以下古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對應正確的是選項 古語 核心思想理念A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講仁愛B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求大同C 見利思義 崇正義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尚和合17.某公司花五千元購買了小于發明的專利,未經小于許可,該公司把小于“照片發到網上做廣告。該公司的行為①侵害了小于的肖像權 ②侵害了小于的隱私權③侵害了小于的財產權 ④尊重了小于的知識產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中學生馨馨跟隨著父母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哪吒之魔童鬧海》,回家后寫下了自己在觀看電影時的“情緒日記”:馨馨的情緒發生變化的原因主要是A.人際交往范圍擴大 B.所處周圍情況變化C.身體發育不斷加快 D.家庭生活事件影響19.新修訂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實施后,2024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雷霆行動”,查處食品違法案件1.2萬件,銷毀不合格食品500噸。這說明A.所有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得到徹底解決 B.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C.社會生活各方面已經實現了有法可依 D.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需刑罰處罰20.初一(3)班準備在假期里開展“走進法治社會”主題采訪活動,關于具體實施步驟的先后順序,符合邏輯的是①根據采訪的內容,選定采訪對象和方式 ②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設計采訪內容③制作好相關主題短視頻并交給相關部門 ④采訪結束及時整理材料,匯編采訪結果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21.教育部會同公安部等部門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指出,要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對所有中小學校開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材料體現出A.國家關心和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B.多方協同能夠確保未成年人免受傷害C.我國完善了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 D.國家在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各種權益22.用圖示梳理概念間的關系是高效的學習方法。下圖所示關系正確的是第Ⅱ卷 (主觀題,共28分)二、簡要回答 (本大題共2小題,23題6分,24題10分,共16分。)23. 【優秀文化我傳承】蘇州市某校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了系列活動。活動一 學校修建了文化長廊,展示了以下名句。▲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1)請依次寫出以上名句包含的思想理念。(3分)活動二 七(1)班召開了“品中華優秀文化,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主題班會。同學們分享了他們的體會。唐唐說:我特別喜歡中國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從曲子中就能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談;真真說: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如“由義為榮,背義為辱”“位卑未敢忘憂國”等,有利于提升社會道德水平……(2)請結合活動一和活動二,說明青年學生應該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3分)24. 【法律知識我學習】材料一 某班在學習探究相關法律知識時,組織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活動,下面是他們準備“庭審”的一個案例:基于上述案情,結合法律連接,模擬法庭的審判長宣讀了如下判決書:“經本庭合議,判決如下:法院依法判決李某取得王某名下房產的所有權……”(1)運用本學期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就模擬法庭所作的判決是否合理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5分)材料二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2)有同學認為:有了民法典,青少年就能遠離違法犯罪。運用所學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評析。(5分)三、分析說明 (結合材料,運用有關知識提取信息,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2分。)25. 【青春時光我珍惜】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我們體會著青春期的美好,也面對著青春期的煩惱。讓我們珍惜青春時光,用行動書寫人生的華美篇章。【傾訴】蘇州市某校“情感驛站”是一個經過專業心理學培訓的學生社團,是同學們訴說心事、排解煩惱的溫馨家園。七(1)班的三位同學來到社團傾訴了各自心中的小煩惱;小心 上了初中,我不喜歡爸爸媽媽管我太多。可是,在遇到麻煩時,我還是想讓他們幫忙。我這是怎么啦 小麗 班級里有的同學有時會用不雅言語和別人開玩笑。這些話讓我感到很不舒服,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他們。小雪 課堂活動自由分組時,我提議我們組可以邀請幾位男生參加,可其他幾位女生都不同意。我不知該如何說服她們。(1)假如你是該社團成員,請你幫他們找到解決煩惱的鑰匙。(6分)【點贊】在七(1)班的班會課上,班主任郝老師點贊了班級里許多同學的行為;有同學進入初中就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有同學在家主動幫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活;有同學考試失利后及時總結得失,以利再戰;有同學對自己不恰當的行為感到難為情;有同學遇到挑戰都會試一試,覺得“我能行”;有同學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有同學成為家人的開心果;有同學自覺杜絕不良行為……(2)請你運用本學期所學知識,談談材料二中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何啟示。(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22分)1-5 DDABC 6-10 CAACD 11-15 CDADA 16-20 CABBB 21-22 AD二、簡要回答(23題6分,24題10分,共16分)23.(1)①利民為本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②窮則變體現改革創新的思想理念。③春生夏長等體現順應自然的思想理念。(每點1分,共3分)(2)①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欣賞古典名曲。②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如弘揚重義、愛國精神。③踐行中華優秀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每點1分,共3分)24.(1)合理。①王某通過遺囑處分個人財產,符合法律規定。②李某履行了照顧義務,依法應取得房產。③王小某未履行贍養義務,其繼承權可依法限制。(每點2分,共5分,任答3點即可)(2)該觀點片面。①民法典為青少年提供行為規范,有助于遠離違法犯罪。②但青少年還需增強法治觀念,提高道德水平,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等,才能真正遠離違法犯罪。(每點2.5分,共5分)三、分析說明(共12分)25.(1)①小心應正確處理獨立與依賴的矛盾,主動與父母溝通。②小麗可指出用不雅言語開玩笑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建議文明交往。③小雪可說明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意義,如優勢互補,勸說同學接納男生。(每點2分,共6分)(2)①明確目標,樹立理想。②孝敬父母,承擔家務。③正確對待挫折,總結經驗。④有羞恥心,知恥而后勇。⑤樹立自信,相信“我能行”。⑥向榜樣學習,汲取力量。(每點1分,共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