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小學五年級期末練習道德法治2025.6(完程時問:50分仲)一、單項選擇題1.學校升被儀式上、全休師生齊明園歌《義勇軍進行曲》,第一句歌詞是(赳入.五星紅服迎風積揚B.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C.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D.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2.媽媽看到小張長時間玩手機,沒有及時完成作業,沒收了他的手機。這時小張合適的做法是都(A跟媽媽賬氣不吃飯B.和媽媽約定玩手機時間C.偷拿回手機繼續玩D.跟媽媽爭吵并要回手機3.2025年福州瑯岐半程馬拉松比賽在馬尾區舉行。當地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現場引導選手、:提供飲水和維持秩序。志愿者的行為(①主動承擔了社會的責任②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贊譽製③奉獻個人的時間和精力④讓賽事更有品質和溫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讀圖1漫畫,從中得到的啟示是(A做人要誠實守信B.生活中孝親敬長C.同學間友善互助D.學習上自強不息5.生活中,有的同學說:“我幫父母洗碗筷。”老師建議去掉舒“幫”字再表達的用意是()圖:A.做家務既是責任也是義務B.說話要簡潔,不能拖泥帶水C.在家少做家務,學習時間才有保證D.做家務是父母職責,子女無需幫忙6.歌曲《南泥灣》唱到“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那時候,南泥灣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槳A使用先進的工具B.優越的自然條件C.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D.八路軍官兵的艱苦奮斗7.圖2《較量》中折斷的“煙槍”,有力的雙手,象征中國人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決心。圖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黃海海戰:B.虎門銷煙C.甲午中日戰爭圖2《較量》挺D.三元里抗英8.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下列選項中,關于五四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A.學生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B.學生愛國行動遭到清政府的鎮壓C.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得到平等對待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五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練習第1頁(共2頁)9.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如冠以“中山”之名的大學、街道和公園。這是因為你中加A.是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革命先驅B.寫了很多有趣故事,大家都愛讀C.是一位名醫,曾治好了很多病人D.曾當選過中華民園的臨時大總統10.在超市門口,有人向你遞來宜傳單推銷產品。下列選項中,合適的拒絕方式是(A.不理睬,直接走B.真煩人,別擋路C.不需要,謝謝你D.快走開,別糾纏11.為了加強班級圖書角管理,大家共同討論、形成規則并輪流監督。這說明了(A.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B.班主任設有行使管理權C.有序的班級生活需共同建設D.凡事都需要征得大家的同意12.在抗美授朝一次戰斗中,邱少云所在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附近。為了不暴露目標,他任兔雅火焚燒,直至壯烈犧牲。邱少云的行為體現了()A.嚴守紀律顧全大局B.自私自利不顧集體C.漠視紀律沖動行事D.粗心大意釀成悲劇13.詩歌《紅船,從南湖起航》中“一條游船,劈開了南湖的波浪。十幾個熱血青年,在運籌一個紅色的理想”。詩歌中的“紅色的理想”指的是()A.建立革命軍隊B.開辦新式學堂C.成立少年先鋒隊D.成立中國共產黨14.在歷史故事書上,看到“遵義會議”“過草地”“飛奪瀘定橋”等關鍵詞。這書的主題應該是()A.解放戰爭B.抗美援朝C.紅軍長征D.抗日戰爭15.辛亥革命使中國人拋棄了對皇帝的崇拜,促使人們敢于發表以前不敢說的主張,民眾心理有了變化。這反映了辛亥革命()A.阻礙中國歷史發展進程B.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C.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D.讓所有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二、問答題16.“紅飄帶”是全國第一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行浸式數字科技體驗館。其中《紅飄帶·偉大征程》是全域行浸數字演藝節目,由無名英雄、血火洗禮、偉大轉折、砥礪征途、勝利半碑以及新時代新長征六個篇章構成。集合了AI虛擬交互、全息影像、全維度機械運動、虛擬現實技術、三維聲場等最新科技手段,用數字化全景再現長征之路。2025年“五一”假期,“紅飄帶”體驗館每天有近一萬人參觀。(1)有同學說:“現在是高科技時代,長征精神過時沒用了。”你贊同這種觀點嗎?請說明理由。(2)請寫一個學習或生活中你傳承長征精神的具體事例。五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練習黛1面#1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