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模擬測試考前押題卷一、單選題1.若不等式組無解,則m的取值范圍是( )A.m<1 B.m≤1 C.m>1 D.m≥12.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若則B.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C.兩個相等的角是對頂角D.點到直線的距離是點到直線的垂線段3.如圖,直線,直線交于點A,交于點B,過點B的直線交于點C.若,,則等于( )A. B. C. D.4.已知關于的不等式組的最小整數解是3,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5.為說明命題若“若,則.”是假命題,所列舉反例正確的是( )A., B. ,C., D.,6.若不等式組有3個整數解,則t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7.利用加減消元法解方程組,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要消去x,可以將①② B.要消去y,可以將①②C.要消去x,可以將①② D.要消去y,可以將①②8.將圖1中周長為32的長方形紙片剪成1號、2號、3號、4號正方形和5號長方形,并將它們按圖2的方式放入周長為48的長方形中,則沒有覆蓋的陰影部分的周長為( )A.16 B.24 C.30 D.409.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1,1), B(-1,1), C(-1,-2),D(1,-2),把一條長為 2021 個單位長度且沒有彈性的細線(線的粗細不略不計)的一端固定在點 A 處, 并按 A﹣B﹣C﹣D﹣A﹣的規律繞在四邊形 ABCD 的邊上,則細線另一端所在位置的點的坐標是( )A.(1,0) B.(1,1) C.(0,1) D.( -1, - 2)10.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平移點一次,可以得到點或點.將點進行若干次這樣的平移后得到的點的坐標可能是( )A. B. C. D.二、填空題1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點到軸的距離是2,則的值是 .12.將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圖所示的方式疊放在一起,若,則的度數為 .13.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OE⊥CD,垂足為點O,若∠BOE=40°,則∠AOC的度數為 .14.為了解某地區七年級8460名學生中會游泳的學生人數,隨機調查了其中400名學生,結果有150名學生會游泳,樣本容量是 .15.已知關于x的不等式組的整數解有且只有2個,則m的取值范圍是 .16.已知關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為,則關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為 .17.若是的算術平方根,而的算術平方根是,則 .18.若數使關于的不等式組,有且僅有三個整數解,則的取值范圍是 .19.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點和圖形,給出如下定義:若在圖形上存在點,使得,為正數,則稱點為圖形的倍等距點.已知點,.(1)在點中,線段的倍等距點是 ;(2)線段的所有倍等距點形成圖形的面積是 .20.對任意一個三位數,如果滿足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互不相同,且都不為零,那么稱這個數為“相異數”,將一個“相異數”任意兩個數位上的數字對調后可以得到三個不同的新三位數,把這三個新三位數和與111的商記為.例如:,對調百位與十位上的數字得,對調百位與個位上的數字得,對調十位與個位上的數字得,這三個新三位數的和為,,所以.則,的值為 ;若都是“相異數”,其中,(,,都是正整數),規定:,當時,則的最大值為 .21.若一個四位正整數的各位數字之和是百位數字與十位數字之和的倍,則稱這個四位正整數為“三和數”.將一個“三和數”的百位數字與十位數字交換位置后,得到一個新的四位數,記,則 ;當“三和數”的百位數字是個位數字的倍,千位數字與十位數字之和能被整除時,,當 最大時, 的值為 三、解答題22.若關于x的不等式(3-a)x>2可化為x<,試確定a的取值范圍.23.解下列方程組:(1) (2)24.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點P(m+1,2m﹣4),根據下列條件,求點P的坐標.(1)若點Q(-3,2),且直線PQ與y軸平行;(2)若點P到x軸,y軸的距離相等.25.已知點 ,解答下列各題:(1)點在 軸上,求出點的坐標;(2)若點在第二象限,且它到軸的距離與軸的距離相等,求的值.26.關于x、y的方程組的解滿足,.求a的取值范圍.27.如圖,在長方形中,放入個形狀、大小都相同的小長方形,所標尺寸如圖所示.(1)小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2)求陰影部分的面積.28.用A、B兩種型號的鋼絲各兩根分別作為長方形的長與寬,焊接成周長不小于2.4m的長方形框架,已知每根A型鋼絲的長度比每根B型鋼絲長度的2倍少3cm.(1)設每根B型鋼絲長為xcm,按題意列出不等式并求出它的解集;(2)如果每根B型鋼絲長度有以下四種選擇:30cm,40cm,41cm,45cm,那么哪些合適?29.如圖,△ABC各頂點的坐標分別為A(﹣2,6),B(﹣3,2),C(0,3),將△ABC先向右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得到△DEF.(1)分別寫出△DEF各頂點的坐標;(2)如果將△DEF看成是由△ABC經過一次平移得到的,請指出這一平移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離.30.同學們學過數軸知道數軸上點與實數一一對應,在一條不完整的數軸上從左到右有點A,B,C,其中,,如圖所示,設點A,B,C所對應數的和是P.(1)若以B為原點,寫出點A,C所對應的數,并計算P的值;(2)若原點為O且,求P的值.31.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兩點A、B,點,點B與點A關于y軸對稱.(1)則點B的坐標為________;(2)動點P、Q分別從A點、B點同時出發,沿直線AB向右運動,同向而行,點P的速度是每秒4個單位長度,點Q的速度是每秒2個單位長度,設P、Q的運動時間為t秒,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的面積S,并寫出t的取值范圍;(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存在一點,滿足.求m的取值范圍.答案解析1.【答案】B【知識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2.【答案】A【知識點】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公理及推論;對頂角及其性質;同位角的概念3.【答案】B【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4.【答案】D【知識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5.【答案】B【知識點】真命題與假命題【解析】【解答】解:“若a>b,則a2>b2.”是假命題,反例,a=-2,b=-6,-2>-6,而(-2)2<(-6)2,∴“若a>b,則a2>b2.”是假命題,故答案為:B.【分析】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反例說明即可.6.【答案】D【知識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特殊解【解析】【解答】∵不等式組的解集為t∴x的值可以取-1,0,1,∴,故答案為:D.【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組的解集,再根據不等式組有3個整數解,并結合數軸求出即可.7.【答案】C【知識點】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析】【解答】解:A、①②,得,化簡得,A錯誤;B、①②,得,化簡得,B錯誤;C、①②,得,化簡得,C正確;D、①②,得,化簡得,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按照題意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進而判定做法是否正確.8.【答案】D【知識點】整式的加減運算;平移的性質9.【答案】C【知識點】點的坐標【解析】【解答】矩形ABCD的周長∵∴細線另一端所在位置的點在線段AB上,且與點A距離1個單位長度故細線另一端所在位置的點的坐標是故答案為:C.【分析】先求出矩形ABCD的周長,用2021除去周長確定細線另一端的點所在位置,從而判斷點的坐標.10.【答案】C【知識點】坐標與圖形變化﹣平移;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11.【答案】【知識點】點的坐標12.【答案】【知識點】角的運算;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解析】【解答】解:∵,∴,∴,故答案為:.【分析】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三角板中角度的計算,由,求得,結合,即可求解.13.【答案】50°【知識點】垂線的概念;對頂角及其性質14.【答案】400【知識點】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解析】【解答】解:由題,隨機調查了其中400名學生,所以樣本容量為400.故答案為:400.【分析】根據樣本容量的概念:一個樣本中所包含的單位數,即可得出答案,注意不能帶單位.15.【答案】【知識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特殊解【解析】【解答】解不等式2x+5<0得解不等式x-m>0得整數解有且只有2個, 且只能為-3,-4,m的取值范圍是,故答案為: .【分析】先求得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據整數解有且只有2個,得到m的取值范圍,進而求解.16.【答案】【知識點】二元一次方程的解17.【答案】260【知識點】求算術平方根;求代數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解析】【解答】解:是的算術平方根,,又的算術平方根是,,,故答案為:.【分析】利用算術平方根的定義求出、的值,然后代入計算解題.18.【答案】【知識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19.【答案】點和點;;【知識點】點的坐標;坐標與圖形性質【解析】【解答】(1)解:設為線段上一點,則由圖可知,可得的取值范圍是,因為 ,,,可得,,,設線段的倍等距點為,則,所以,所以點,為線段的倍等距點.故答案為:點和點;()解:由()可知,所以線段的所有倍等距點形成圖形,如圖所示,由圖可知,該圖形是環形,∴等距點形成圖形的面積為,故答案為:.【分析】()先設為線段上一點,根據圖形得出的取值范圍,再由題意得,求得的取值范圍,即可求出滿足條件的點;()由()知,線段的所有倍等距點形成圖形,再根據圖形為圓環,結合圓的面積公式,求得面積,得到答案.20.【答案】;【知識點】有理數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法則;二元一次方程的解21.【答案】;【知識點】整式的加減運算;二元一次方程的解22.【答案】解:由題意,知不等式(3-a)x>2可化為x<,∴3-a<0,∴a>3,即a的取值范圍為a>3.【知識點】不等式的性質【解析】【分析】依據不等式的性質解答即可求出答案.23.【答案】(1);(2)【知識點】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24.【答案】(1);(2)或【知識點】點的坐標25.【答案】(1)(2)【知識點】點的坐標;點的坐標與象限的關系26.【答案】【知識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27.【答案】(1)小長方形的長為,寬為;(2).【知識點】列二元一次方程組28.【答案】(1)x≥41;(2)41cm,45cm合適【知識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29.【答案】解:(1)∵A(﹣2,6),B(﹣3,2),C(0,3),將△ABC先向右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得到△DEF.∴D(2,9),E(1,5),F(4,6);(2)連接AD,∵由圖可知,AD==5,∴如果將△DEF看成是由△ABC經過一次平移得到的,那么這一平移的平移方向是由A到D的方向,平移的距離是5個單位長度.【知識點】坐標與圖形變化﹣平移【解析】【分析】(1)根據橫坐標右移加,左移減;縱坐標上移加,下移減即可寫出各點的坐標;(2)連接AD,根據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長,進而可得出結論.30.【答案】(1)解:點A表示-,點C表示,點P的值為(2)解:點P的值為或【知識點】無理數在數軸上表示;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解析】【解答】(1)∵點B為原點,,,∴點A表示的數為,點C表示的數為,∴P=++0=,故答案為:點A表示-,點C表示,點P的值為;(2)①當點O在點C右邊時,點A對應的數為:0---=-,點B對應的數為:0--=-,點C對應的數為:0-=-,∴P=---=-;②當點O在點C的左邊時,點A對應的數為:,點B對應的數為:,點C對應的數為:,∴P=++=,綜上,p的值為或 ,故答案為:或.【分析】(1)先利用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求出點A、C表示的數,再求出p的值即可;(2)分類討論:①當點O在點C右邊時,②當點O在點C的左邊時,再分別求出點A、B、C表示的數,再求出p的值即可.31.【答案】(1) ;(2)s= ; (3)或. .【知識點】坐標與圖形性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