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限時訓練4一、單選題1.若復數,則( )A. B. C. D.2.已知平面平面是平面外兩條不同的直線,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3.已知球O的半徑,球O的內接圓錐的高h與底面半徑r的比為,則該圓錐的體積為( )A. B. C. D.4.高二(1)班有40名學生,其中男生有16名,已知男生平均體重為,總平均體重為,則女生的平均體重約為( )A. B. C. D.二、多選題5.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是,滿足,則(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6.如圖,在正方體中,是上底面的中心,分別為的中點,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B.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為C.平面與平面的夾角為D.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為三、填空題7.已知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為,若,則的面積為 .四、解答題8.已知中,角所對的邊分別是,其中,.(1)求的外接圓半徑;(2)求周長的最大值.9.某高中為了激發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熱情,決定舉辦兩場“創新追夢”知識競賽.規定每位參賽選手均須參加兩場比賽,若其在兩場比賽中均勝出,則視為贏得比賽.已知高二(1)班選出甲、乙兩名選手參加比賽,在第一場比賽中,選手甲、乙勝出的概率分別為,在第二場比賽中,甲、乙勝出的概率分別為.甲、乙兩人在每場比賽中是否勝出互不影響.(1)甲、乙兩人中,誰參賽贏得比賽的概率更大?(2)求甲、乙兩人中至少有一人贏得比賽的概率.10.如圖,正方體的棱長為分別是棱的中點,是棱上的一點,點在棱上,是三棱柱,分別是線段的中點.(1)證明:直線平面;(2)若四棱錐的體積為,求的長度.《限時訓練4》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C C C B ACD ABD1.由題意可得:,所以.故選:C.2.對于A,若,平面平面是平面外的直線,故,A正確,對于B,若,平面平面則,故B正確,對于C,若,則或者相交或者異面,故C錯誤,對于D,若,平面平面,則,故D正確,故選:C3.依題意,所以,即,兩邊平方整理得,,解得(舍去)或,則.所以該圓錐的體積為.故選:C.4.由題意可知:高二(1)班有24名女生,有16名男生,設女生的平均體重為,則,解得.故選:B.5.因為,所以,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故A正確;因為,所以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故B錯誤;由得,又因為,所以,即,得,因為A是三角形內角,所以,故C正確;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解得(舍去)或,故D正確.故選:ACD.6.選項A:因為在正方體中,是上底面的中心,分別為的中點,所以面面所以又面所以面,面,所以,正確;選項B:連結交于,連結則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設正方體邊長為,則正切值為正確.選項C:延長交于其中連結取中點設為則面,因為面和面所以為面和面的交線,則過作連結則為平面與平面的夾角的平面角.在中,設正方體邊長為則在中,由余弦定理則錯誤.選項D:取的中點設為Q,連結則為異面直線和的夾角,在中,正確.故選:ABD.7.由余弦定理可得,即,整理可得,解得(舍負),則,所以的面積為.故答案為:.8.(1)依題意,解得,故的外接圓半徑.(2)由(1)知,,由余弦定理,,因為,則,則,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故,所以周長的最大值為.9.(1)記事件表示“甲在第一場比賽中勝出”,事件表示“甲在第二場比賽中勝出”,事件表示“乙在第一場比賽中勝出”,事件表示“乙在第二場比賽中勝出”,于是表示甲贏得比賽”, ,表示“乙贏得比賽”, ,而有,所以甲參賽贏得比賽的概率更大.(2)記C表示“甲贏得比賽”,D表示“乙贏得比賽”,由(1)知,則表示“兩人中至少有一個贏得比賽”,且,所以.所以甲,乙兩人中至少有一人贏得比賽的概率為.10.1)在正方體中,平面,分別是棱的中點,,則平面,又平面,,由題意知,由勾股定理得,,即,又,平面平面(2)由(1)知,平面,又平面,,由題意知,所以四邊形的面積為,由四棱錐的體積為,得,所以四棱錐的高為,即點到平面的距離為.連接,易知三點共線,過點作的垂線交于點,即,由平面,得平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即為四棱錐的高,,,,,,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