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 2024-2025 學年七年級下學期 6 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1-5:A A C C B 6-10:B A D A C 11-15:D B D B C二、非選擇題(共 70 分)16.(9 分)(1)榮譽感、親情溫暖、民族自豪感。(3 分)(2)觀點錯誤。消極情感能豐富體驗,如考試失利帶來的挫折感可激勵進步,應正確面對而非拒絕。(4 分)(3)示例:組織敬老院慰問活動,獲得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2 分)17.(14 分)(1)觀點錯誤。新時代仍需傳承傳統美德,它是文化精髓,如雷鋒精神可助力個人成長與社會和諧。(6 分)(2)品質:堅強意志、奉獻精神、集體觀念、勞動意識。(4 分)(3)有利于弘揚美德,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精神文明建設。(4 分)18.(11 分)(1)具備組織能力、責任心強。(2 分)(2)驚蟄。(2 分)(3)天人合一。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農耕文明智慧結晶。(4 分)(4)推薦《論語》,蘊含孝親、誠信等美德,指導行為。(3 分)19.(8 分)(1)性質:體現人民意志;核心:憲法。(4 分)(2)法律伴隨生活,保障權益,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守護上網安全。(4 分)20.(14 分)(1)示例:“民法典相伴,生活更美好”。(2 分)(2)維護契約精神,保護合法權益,規范市場秩序。(6 分)(3)甲錯誤,民法典保障合法權益;乙正確,規范行為,促進社會和諧。(6 分)21.(14 分)(1)民事:②;行政:③;刑事:①。(3 分)(2)不合理,重傷屬刑事犯罪,應處有期徒刑,而非行政拘留。(5 分)(3)增強法治觀念,知法守法,勿觸碰法律紅線。(6 分)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共30分,15小題,每小題2分)1.“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讀起來熱血沸騰的華坪女子高中誓詞,飽含張桂梅校長給每一個孩子的自信。關于自信,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自信可以助力青春成長②自信讓人樂觀堅定③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④自信讓人藐視困難和他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可能會感到精力充沛,可能會笑容滿面、步履輕盈;當們悲傷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沮喪、泄氣、無精打采、甚至想哭。這說明()①情緒是一種主觀體驗②情緒常常伴隨著生理感受③情緒會通過語言、表情和行為等表現出來④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彩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從古代的商鞅變法,到近代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再到現代的改革開放,這些歷史變革事件都反映了不同時期中國人對國家發展的探索與追求,也體現了自強不息精神的傳承。這表明()A.只要有自強不息精神,就能推動國家變革成功B.自強不息精神是中國歷史上所有變革的唯一動力C.自強不息精神貫穿于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激勵著人們為國家發展而努力D.這些變革只是少數人的行為,與自強不息精神無關4,“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容卻是一種膜糊的惆悵,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別離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遠不老去。”下列詩鱸之蘊含的情感相一致的是()A,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B,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C.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5.閱讀下列判決書,對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是()判決書(摘選)本院認為,被告人孫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據此,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孫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兩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A.判決書中的“本院”指人民檢察院B.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利國刑法》C.被告人孫某的行為應該承擔行政責任D.處罰中拘役是附加刑,罰金是主刑6,“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之一,下列詩句中能體現愛國情懷的是()①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②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