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荷花淀》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荷花淀》是統編高中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苦難與新生”中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對應“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任務群,包括散文、報告文學和小說等多種體裁的文章。思想內容上,引導學生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刻認識革命傳統;知識技能上,著重了解紀實和虛構作品各自的特點和表現手法,欣賞作家塑造藝術形象的深厚功力和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本課是孫犁“荷花淀派”風格的代表作, 領略其清新優美、富有詩意的“詩化小說”的藝術風格是閱讀鑒賞的重點。《荷花淀》人物刻畫細致傳神,景物描寫詩意唯美,都是可著重分析的對象。二、【學情分析】作為高二的學生,有必修教材小說作品鑒賞的基礎,對于紅色革命文學,必修上也已經學過《百合花》,同樣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作品,學生通過環境描寫與人物刻畫的分析自然能夠領略《荷花淀》之美,但超出學生認知的是作者用優美來表現戰爭,這固然可以用作家的個人風格與審美傾向來解釋,但更應引導學生從創作目的和藝術技巧的角度來認識它的合理性,尤其要思考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如何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三、【課時目標】賞析作品,完成如下兩個目標:1.讀文本,析形象,賞技法。2.悟情感,揚精神,愛中華。四、【評價任務】1、速讀課文,概括故事情節,給全文三個部分擬寫四字小標題,并指出這三個部分各屬于小說故事情節的哪個階段 2、本文中的景物描寫共有三處,找出你最喜歡的景物描寫大聲朗讀,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3、分角色朗讀 5 節—29 節(“夫妻話別”部分)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并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心和她具備哪些品質? (小組合作交流 3 分鐘)4、反復朗讀“商議尋夫”(32——37 段)部分的對話,分析女人們的心理和性格特征。5、總結感悟通過以上任務的完成,達成學習目標。五、【學習活動】導語:有一個地方,素有“華北明珠”之稱,“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它就是雄安新區的白洋淀風景區,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白洋淀中的荷花淀,共同感悟這里抗日戰爭時期美麗的風光,濃郁的人情和強烈的家國情懷。明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目標)1.讀文本,析形象,賞技法。2.悟情感,揚精神,愛中華。了解作者: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小說與散文集《白洋淀紀事》,《荷花淀》選自《白洋淀紀事》。他的作品顯示出作家成熟的獨特的藝術風格: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完美統一。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他的小說又被稱為“詩化小說”。這一獨特風格對當代文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文學流派 ——“荷花淀派”,與“山藥蛋派”(趙樹理風格)齊名。情境設置:一年一度的“校園體育與文化藝術節”到了,咱們班準備將孫犁的《荷花淀》改編成話劇搬上舞臺,今天開始著手準備,作為劇組的成員我們需要完成如下任務:一、了解背景,二、熟悉劇情,三、設置場景,四、扮演角色一、了解背景本文寫于 1945 年春,當時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后階段。荷花淀是河北中部白洋淀的一部分。白洋淀,屬海河流域,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地區屬于冀中抗日根據地。“盧溝橋”事件后不久,國民黨放棄這一帶土地,倉皇南逃,當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蹂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白洋淀人民組織起水上游擊隊,配合武裝部隊作戰。他們平時努力勞動,堅持生產,一遇敵人進犯,就迅速地組織起來投人戰斗,有效地打擊了敵人。二、熟悉劇情速讀課文,概括故事情節,給全文三個部分擬寫四字小標題,并指出這三個部分各屬于小說故事情節的哪個階段 明確:夫妻話別 開端尋夫遇敵 發展助夫殺敵 高潮、結局故事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淡化了情節,體現出了詩化的特點。這樣富有詩意的故事是在怎樣的場景下發生的呢?三、設置場景本文中的景物描寫共有三處,找出你最喜歡的景物描寫大聲朗讀,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1、第 1-3 自然段:月下白洋淀2、第 40 自然段:午間淀上風光3、第 61 自然段:日光下的荷花淀找學生說一說,并齊讀。重點分析第一段。以現代詩的形式呈現出來,抓意象進行賞析。“月亮”“葦眉子”動詞“跳躍”總結:營造了一種優美、寧靜的氛圍,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中這樣說“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伙心胸多寬廣-----”那么這里的女性是不是也像花兒一樣呢?文中沒有肖像描寫,下面我們通過人物對話來品味人物形象之美。四、我來扮演角色(1)分角色朗讀 5 節—29 節(“夫妻話別”部分)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并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心和她具備哪些品質? (小組合作交流 3 分鐘)學生發言,教師板書傳統美德:溫柔體貼 勤勞善良 吃苦耐勞革命美德:深明大義 顧全大局 愛國愛家聰慧機敏 勇敢堅強 堅貞不屈情深意重 追求進步 勇于擔當領著學生總結水生嫂的形象: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展成為抗日游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文章用這么多的語言來刻畫水生嫂,那么水生嫂是小說的主人公嗎?生答:不是那么主人公是誰?明確: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接下來咱們看看故事中的其他女性。(2)反復朗讀“商議尋夫”(32——37 段)部分的對話,分析女人們的心理和性格特征A“聽說他們在這里還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委婉、含蓄B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心直口快C“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 穩重、謹慎D“哪里就碰得這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性急、冒失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靦腆、矜持魯迅先生說:”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小說里對話的巧妙,以為并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卻能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談話的那些人。“學生自由讀、學生分析性格特征、展示魯迅的話、學生分角色讀師總結:孫犁的這段對話寫的也很精彩,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我們仿佛看到了白洋淀婦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純樸、真摯的美好形象。總結感悟這是一篇戰爭題材的小說,戰爭是殘酷的,而《荷花淀》讀來為什么讓人感覺這么美?誰來說一下?生回答然后老師補充并完善板書內容。景:優美、寧靜、如詩如畫,富有詩情畫意之美。人:主人公,以水生嫂為代表的青年女性們既有傳統美德又有革命美德,蘆葦般堅韌,荷花般美麗,富有人物形象美。情:小說中折射出的是家庭的親情,夫妻的愛情和主人公的保家衛國情,富有情感美。人與景之間是一種和諧之美,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情感之美,人與自我之間是一種成長之美。齊讀課件:它是一篇純美小說,而又貫注著一種民族精神。——郝宇民《名作欣賞》孫犁曾說:“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惡的極致,我不愿意寫……我也不愿意回憶它。”——孫犁《山地回憶》師總結:如郝宇民所說,全文“它是一篇純美小說,而又貫注著一種民族精神”,什么叫“民族精神”?“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在苦難深重的舊中國,革命先輩們用自己的奉獻和犧牲,換來了國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這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中國精神”讓我們利用閉幕詞來向革命先輩們表達我們崇高的敬意!全體起立,齊聲朗讀:致閉幕詞你們如荷葉般純潔的真,如蘆葦般堅韌的善,如荷花般沁人的美,讓我們領悟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豪邁,學習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感受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志氣。中華民族幾千年歷盡苦難而生生不息,正是因為她的人民有萬眾一心的家國情懷,有昂揚向上的戰斗精神,有百折不撓的堅韌品格。這就是中國精神,不朽的精神支柱!新時代的我們,應從中汲取力量,勇擔使命,奮勇前行!六、【作業設計】請依據文本,結合咱們的設計流程,向學校社團推介咱們改編的話劇《荷花淀》,(可以從背景、情節、景物、人物、主題等方面)寫一段推介詞,字數不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