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語文下冊竹意象群文閱讀教學設計井岡翠竹——竹影搖曳處 文脈千年長【教學目標】01.通過對比分析,探究不同時代作品中竹子意象的變與不變。02.反復誦讀,感受四篇作品中竹子意象營造的不同意境,提升審美鑒賞能力。03.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子所蘊含的精神品質,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教學過程】任務一:聽竹之音。教師播放一段“風吹竹海”音視頻。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一段風吹竹海的聲音,聽完后請同學們用盡可能優美的語言描述你腦海中呈現的畫面?任務二:繪竹之形。速讀四個文本,勾畫出描寫竹子的詞或句,然后概括竹子的特征,總結四個文本中竹子的相似點,完成表格。預設:師:修直、青翠、挺拔的竹子又具有哪些精神品質呢?預設:謙虛、高潔、正直、奉獻在不同時代作家的筆下竹又有哪些象征意義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品竹之韻。任務三:品竹之韻。出示《詩經·衛風·淇奧》注音版原文。指導學生正確、有感情地朗讀。1.作者寫竹子是為了寫誰?詩人賦予竹子怎樣的象征意義?君子,從視覺角度描寫竹子的茂盛、青翠,竹子修長、青翠、茂盛的特點,象征著君子容貌出眾、才華橫溢、品德高尚。2.小組思考并討論:《於潛僧綠筠軒》和《墨竹圖題詩》這兩首詩分別借助竹子來寄托詩人怎樣的情感和追求?《於潛僧綠筠軒》:竹子代表著高雅、清幽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蘇軾認為,相比于物質享受(肉),精神上的富足更為重要。《墨竹圖題詩》:竹子象征著正直、關愛百姓的精神品質。鄭板橋借竹子表達了自己對百姓疾苦的關心,體現了作為官吏的責任感和憂民情懷。3.瀏覽《井岡翠竹》5-7段和10-12段,思考:這兩個部分分別寫的是在什么時期竹子的哪些作用呢?革命時期:生活、生產、斗爭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建設祖國教師指導學生比較并朗讀下面兩個句子: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自豪感井岡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贊美之情更為濃烈4、閱讀《井岡翠竹》,想一想:課文僅僅是在贊頌竹子嗎?你永遠那么青翠,永遠那么挺拔,風吹雨打,從不改色;刀砍火燒,永不低頭——這正是英雄的井岡山人,也是億萬中國人民的革命氣節和革命精神!師: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竹子象征著怎樣的品格?預設:堅韌、頑強、不屈不撓師:所以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調去讀?預設:鏗鏘有力,包含贊美之情任務四:悟竹之魂。師:從《詩經》的“君子竹”到井岡的“革命竹”,竹子的象征意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君子品格→文人雅趣→憂民情懷→革命精神過渡語:千百年來,竹魂始終挺立在中國人的精神原野,而在今天,新時代的土壤中,同樣生長著一群如竹的青年,讓我們通過視頻走近他們。1.看:觀看巴奧燃情瞬間短視頻。2.說:你從竹子和如竹一般的青年身上汲取到那些精神力量?預設:堅持不懈、努力拼搏、嚴格要求自己、自強不息……結束語: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今天我們讀懂了竹子,也讀懂了中國人的精神脊梁,希望同學們以竹為鑒,以夢為馬,傳承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力量,做新時代的有為少年!教學文本:01.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注釋】①淇:淇水,源出河南林縣,東經淇縣流入衛河。②奧(yù):水邊彎曲的地方。③瞻:看。④猗猗:形容其修長而秀麗。⑤匪:通“斐”,形容文采飛揚、光彩奪目的樣子。⑥切、磋、琢、磨:切割骨頭稱為切,雕刻象牙稱為磋,打磨玉石稱為琢,精工石材稱為磨。這些動作都比喻文人的學識和修養。切磋本義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為討論研究學問;琢磨本義是玉石骨器的精細加工,引申為學問道德上鉆研深究。原指玉石骨器的細致加工,引申為對學問和道德的深入鉆研。⑦瑟:儀容端莊。僩(xiàn):神態威嚴。⑧赫:形容聲名顯赫、卓著。咺(xuǎn):有威儀之貌。⑨諼(xuān):忘記。⑩充耳:冠冕兩側的飾物,懸垂至耳,常由玉石制成?,L瑩(xiù):則是如玉般美麗的寶石。⑾會弁(kuài biàn)如星:指的是飾有寶石的鹿皮帽,寶石如星點綴其間。⑿簀(zé):在這里借指積累,形容茂盛。⒀金、錫:或說銅與錫,均為貴重金屬。文學家聞一多在《風詩類鈔》中提出銅和錫的觀點,認為古代鑄造青銅器就是使用銅和錫合金,因此這兩種金屬在古人眼中極為重要,經常一起提及。⒁圭璧:圭是一種玉制禮器,上尖下方形,用于舉行隆重的儀式;璧是圓形有孔的玉制禮器,用于貴族的朝會或祭祀。圭和璧的精湛工藝顯示佩戴者高貴的身份和高雅的品德。⒂綽:意指風度翩翩,曠達。也有解釋為柔和的樣子。⒃猗(yǐ):通“倚”。較:古時車廂兩旁作為扶手的部分。重較:指的是車廂上有兩層橫木的車子,這里是古代卿士乘坐的車,顯示了乘客的高貴地位。⒄戲謔:開玩笑,透過幽默的交流表達親近感。⒅虐:這里指的是性情剛烈、直率,有時也表現為粗暴。02.於潛僧綠筠軒宋·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03.墨竹圖題詩清·鄭燮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04《井岡翠竹》(七下,文本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