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統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期末復習練習題(含答案)(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第Ⅰ卷(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1.兒童遭遇性侵害是許多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預防和應對性侵害,加強自我保護。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①學會自重自愛,言談舉止不越界②遇到侵害時,忍氣吞聲保護自己③對所有人保持距離,加以防范④與異性交往時,遵守道德和法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面對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我們可以( )①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接納和調整自己②求助心理醫生,化解一切煩惱③學會自我調節,獨自承擔一切問題④運用積極思維,學會自我暗示,穩定情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一位作家告訴自己上中學的孩子:“世間萬物皆有時節,過早地成熟,就會過早地凋謝。你和班上的那位女同學,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這段話讓我們感悟到( )A.最好的時節是春天,而不是秋天 B.男女有別,交往需要敬而遠之C.對于青春萌動,要正確對待 D.萬物有時序,尊重自然規律4.異性交往是成長的必修課。異性之間的友誼,可能讓人敏感、遭到質疑,對待異性交往的正確態度是( )①內心坦蕩、舉止得體②相互尊重、彼此學習③親密無間、勾肩搭背④劃清界限、拒絕交往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5.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出任彭澤縣令,他生性簡潔自尊,不愿賄賂上司,他感嘆道:“我怎能為了五斗米的官俸,就低聲下氣向這些小人折腰。”于是,在任八十一天后,陶淵明辭官回家,過起了隱居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告訴我們( )A.維護人格尊嚴是個人的事情,不用太過在意他人的看法B.我們要學會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C.要先尊重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D.我們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獲得自尊6.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這離不開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下列詩句能體現這一精神的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7.在復習情緒、情感的相關知識時,小哲同學用圖示法進行了總結。你認為正確的是(A. B.C. D.8.2024年“感動中國”人物江夢南,身殘志堅考入清華博士,以“與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燈前行”的信念激勵無數人。她的事跡生動詮釋了中華傳統美德中的( )A.自強不息、敬業樂群 B.愛國守法、見利思義C.孝老愛親、勤勞勇敢 D.誠實守信、律己寬人9.孔子在《論語》中用“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由此可以看出孔子( )A.努力充實自己,贏得他人的尊重 B.對不善的動機和行為有羞恥心C.沒有上進心,難擔大任 D.不追求外在的榮華富貴,自信面對人生10.2024年我國長江全流域江豚種群達1249頭,較2017年增長23%,“十年禁漁”政策顯效,沿岸38個濕地修復項目同步完成。下列新聞與題干表達理念一致的是( )A.2024年我國GDP突破130萬億元,經濟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B.《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全國碳市場覆蓋行業擴展至鋼鐵、建材等領域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法》,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D.基層人大代表聯絡站實現鄉鎮全覆蓋,拓寬民意反映渠道11.文天祥戰敗被俘后,面對各種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最后從容就義。其絕命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文天祥為后世所傳頌的浩然正氣表現為( )①維護國家利益的愛國情懷②舍生取義的義利觀③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④追求真理的研學態度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2.何某和蔡某一時興起,拿石頭砸壞了自動販賣機的玻璃門,并竊取了十余袋零食,被公安機關處以拘留和罰款三百元。對此案分析正確的是( )A.二人行為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B.拘留是主刑,罰款三百元是附加刑C.二人行為屬于嚴重違法行為 D.處罰的主要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法13.春節期間,某市交警開展酒駕專項整治行動。司機孫某某聚餐飲酒后開車回家,途中被交警查獲,經檢測其血液中酒精含量為65mg/100ml。最終,孫某某被處以罰款1500元,駕駛證暫扣6個月的處罰,同時駕駛證記12分。這一案例告訴我們( )①要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②孫某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③法不可違,違法要受法律制裁④少量飲酒后開車不屬于違法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4.我市某中學聯合人民法院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守護青春,普法同行促成長”的宣傳活動。宣講中,法官通過生動語言和真實案例,向師生詳細剖析了校園欺凌與性侵害的危害性,并重點講解了預防措施及遭遇此類行為時的應對方法。這警示我們青少年要( )①制定法律法規,打擊違法犯罪②樹立法治觀念,維護合法權益③遠離不法侵害,增強自我保護④加強學校保護,打擊校園霸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將知識產權等無形財產與有形財產保護擺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從無到有,越來越完善;在知識產權領域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上述關于保護知識產權的舉措( )①是增加社會財富的根本途徑 ②有利于保護知識產權③有利于尊重勞動、保護創新 ④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唯一方式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在課堂“我是小法官”環節,同學們進行了下面的案例探究:★案情簡介:吳某友、鄧某等人跨省(直轄市)非法傾倒混合垃圾污染環境。★判決結果:法院綜合考量各被告人的行為動機目的、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等多方因素,分別判處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刑罰,并處罰金。同學們對上述案例分析正確的是( )①吳某友、鄧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 ②破壞生態環境需要承擔刑事責任③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責任 ④法治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ⅠⅠ卷(48分)二、分析說明題17.【時事點評】北京時間2024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蕭放強調,春節作為中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承載了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蘊含了家庭倫理、歷史倫理、社會倫理和自然倫理。至此,我國共有44小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數居世界第一。運用“傳承核心思想理念”的相關知識,分析春晚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文化價值。(12分)18.【時事點評】2025年2月6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因病與世長辭。他作為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隱“功”埋名三十載,把一生都獻給了祖國,從未有過一絲后悔。他曾經說過,“當祖國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當需要我一滴一滴流,我便一滴一滴流。”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結合時事材料,運用“情感”的相關知識,對黃旭華的事跡進行點評。(14分)19.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中指出,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某校準備開展以“我與民法典”為主題的系列普法宣講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與“典”同行】民法典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請你向大家宣講民法典是如何發揮作用的。(6分)【“典”亮未來】這次普法宣講活動對你今后規范自身行為有何啟示?(6分)20.【青春之惑】進入青春期,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讓我們感到新奇,也讓我們產生了困惑。以下是玲玲同學在生活中遇到的兩個困惑。困惑一:我從小喜歡畫畫,去年還在市級比賽中獲了獎。老師讓我在班會上給大家展示作品,我卻不敢拿出來。困惑二:前一陣子我經常跟同桌討論問題,他的見解只能讓我眼前一亮,我發現我每天都盼著早點見到他,對他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感受……困惑一體現了青春期的哪一矛盾心理?(2分)玲玲的困惑二啟示我們如何與異性交往?(12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D B D B A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D C C D C二、(52分)17.①上述材料講述了我國春節申遺成功,春節作為中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承載了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說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地位;(4分)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4分);③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4分)18.①材料說明黃旭華擁有愛國的積極情感,激勵他戰勝挫折,為軍事強國的建設貢獻力量(3分);②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促使我們作出行動(3分);③情感能夠提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3分);④情感的發展體現我們的生命成長,使我們的情懷更寬廣、博大;⑤我們要有意識地增加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2分);⑥我們要在實踐中提升情感世界。(2分)19.(1)①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3分)。②民法典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利于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3分)(3)任意兩點即可滿分:①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3分);②遇到侵害,要依法求助;③要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3分);④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等。(3分)20.(1)勇敢與怯懦(2分)(2)①了解并接納在異性面前自我表現的欲望(3分);②認識到與異性交往對成長有積極作用(3分);③把握好尺度,恰當地與異性交往,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言談得當、舉止得體(3分);④慎重對待,理智處理對異性的朦朧情感。(3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