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綜合素質測評卷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20分)本部分共10題,每題2分,計2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 走入社會的過程,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過程。因此,我們要主動認識社會、融入社會,在生動鮮活的社會課堂中成長。下列做法屬于積極融入社會生活的有( )①參加志愿活動,共建文明家鄉②參觀紅色景點,傳承革命精神③閱讀經典名著,提高文學素養④走進田間地頭,進行勞動體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依據下圖,小秦推斷出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INCLUDEPICTURE"8SXJ-5.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8道陜西(已更新至第一單元,其余待上傳)\\8SXJ-5.tif" \* MERGEFORMATINETA.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B.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D.復雜的社會關系有利于個人成長3.下列選項能概括以下對話內容的是( )INCLUDEPICTURE"8SXJ-6.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8道陜西(已更新至第一單元,其余待上傳)\\8SXJ-6.tif" \* MERGEFORMATINETA.服務社會,投身于社會實踐B.關心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C.融入社會,致力于他人認可D.了解社會,理性參與網絡生活4.下面是小秦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為了豐富主題內容,他填入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見聞。小秦同學的學習主題應該是( )INCLUDEPICTURE"8SXJ-7.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8道陜西(已更新至第一單元,其余待上傳)\\8SXJ-7.tif" \* MERGEFORMATINETA.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 B.網絡生活要遵守道德和法律C.網絡也會衍生出社會問題 D.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5.下列行為與故事主題相符的有( )大學者許衡一年夏天外出,口渴萬分,恰巧路遇梨樹,眾人爭著摘梨解渴,唯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摘,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有人勸解道:“亂世之時,這梨是沒有主人的。”許衡正色道:“梨無主人,難道我心中也無主嗎?”①晚自習老師不在,同學們遵守紀律②線上學習時,小亮要依靠媽媽監督③去公園游玩時,小青自覺排隊買票④為了拿到獎勵,小敏堅持閱讀打卡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互聯網用戶要遵守網絡交往禮儀。為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網絡交往,某班同學提出以下倡議。發表言論時,應該冷靜、理性地表達。有不同觀點,可以反駁,但不要進行人身攻擊。現實生活中面對面不能說的話,網上也不要說。這些網絡交往禮儀( )①體現了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②告訴我們網絡讓生活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③說明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積極改進規則④啟示我們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構建和諧網絡環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下面四幅漫畫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INCLUDEPICTURE"8SXJ-8.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8道陜西(已更新至第一單元,其余待上傳)\\8SXJ-8.tif" \* MERGEFORMATINETA.言行體現修養,文明彰顯魅力B.學會欣賞美好,培養高尚品德C.倡導節約理念,共建美好社會D.倡導輕聲細語,建設靜音景區8.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有時難免說些“善意的謊言”。以下屬于“善意的謊言”的是( )A.小江為讓父母高興,將自己期末各科成績改高了一些B.小林的家人為安慰病重的老人,謊稱病情不嚴重C.小剛的家庭作業沒做完,為不惹老師生氣,抄同學的作業以完成任務D.小紅為履行和同學出去玩的約定,跟家人說自己去圖書館看書9.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下列能概括此意的古語是( )A.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某學校開展“解決問題靠法”法治講座。下列可以作為反面案例的是( )A.劉某發現自己發表的詩作被人非法轉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B.王某見到小區違規停車占用消防通道,便將違規車輛劃傷C.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幾天,健身房老板就卷錢走人,李某選擇報警D.張某工作期間受了工傷,單位卻拒絕賠償,于是張某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30分)本部分共3題,計30分。在生動鮮活的社會課堂中成長,在異彩紛呈的社會實踐中發展。小秦所在學校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11.(6分)積極融入社會學校組織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活動通知發出后,引發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有人說:“平時學習就已經很忙了,哪里有時間參加這種無聊的活動,還不如多休息一下。”很多學生對此深表贊同,不愿參與活動。如果你是活動的組織者,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觀點進行辨析。 12.(8分)探究網絡生活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班級開展關于網絡話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守護網絡新空間】近年來,中央網信辦持續部署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打擊網上各類亂象問題,從嚴處置違規平臺和賬號,取得積極成效,形成有力震懾。2025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進一步鞏固提升治理成效,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破解難點瓶頸方面下功夫,強化源頭管理和基礎管理;在治理創新方面下功夫,針對性細化每個專項打法舉措;在維護網民權益方面下功夫,嚴厲打擊各類侵權違法行為,營造更加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1)請你談談國家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意義。(4分) 【傳播網絡正能量】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網絡時代,“小鼠標”既關乎流量,又關乎“網德”。用“小鼠標”匯聚道德“大流量”,發揮好互聯網這一“最大變量”的作用,使向上向善成為網絡空間主流。(2)圍繞“用‘小鼠標’匯聚道德‘大流量’”,請你提兩點建議。(4分) 13.(16分)維護社會秩序某班學生以研究性學習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并制訂活動方案。崇禮組、和諧組、法治組分別開展了以下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相應任務。【崇禮組】“文明有禮、崇德向善”活動用一周時間觀察記錄本校學生的行為。小組發現:部分學生有頂撞父母、頂撞老師、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規范著裝等不文明行為。于是,崇禮組發出如下倡議。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文明有禮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道德素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為形成“文明有禮、崇德向善”的良好校風,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5年××月××日(1)請你補充倡議的內容。(6分) 【和諧組】“維護交通秩序,方便你我他”活動活動前,主動與所在地區交警大隊聯系,爭取支持。活動中,按時到達轄區主要交通路口,協助交警指揮車輛和行人,對違反交通規則的行人進行勸阻。活動后,整理此次活動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反饋給交警大隊。(2)在全程參與了和諧組的活動后,請運用“遵守社會規則”的相關知識,談談你的收獲。(4分) 【法治組】“法治伴我行,青春更精彩”活動小組同學準備開展一次法治宣傳活動,于是擬寫了以下活動方案。活動主題 法治伴我行,青春更精彩活動目的 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活動內容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注意事項 __________③__________。 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進行,做好安全預案和應急措施。(3)請你將上述方案的內容補充完整。(6分) 答案1.B 2.C 3.B 4.D 5.B 6.B 7.A 8.B 9.D 10.B11.例答:不愿意參加研學活動的觀點是錯誤的。①青少年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我們應該養成親社會行為。②親社會行為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能夠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6分)12.(1)例答:有利于規范和引導網民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有利于為網民提供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空間。(4分)(2)例答: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個人的網絡媒介素養;傳播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宣傳好人好事,發揮榜樣的作用。(答出兩點即可,4分)13.(1)例答:①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增強文明有禮意識。知禮儀、有禮貌、講文明,營造良好社會風尚。②做文明有禮的人,要言談文明、舉止端莊。③做文明有禮的人,要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6分)(2)例答:①社會秩序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②社會規則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③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答出兩點即可,4分)(3)例答:①增強中學生的法治觀念,提升其法治素養 ②舉辦法治講座 ③安排志愿者在講座現場負責秩序維護,引導學生有序入場就座(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