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第二單元第6課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情景導入 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詩人見到艾青,動情地說:“德國有萊茵河,法國有塞納河,埃及有尼羅河……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有大堰河!”大堰河是生命養育者,是人類母親的象征,是土地和歸宿的象征;這種內涵使得《大堰河──我的保姆》上升到了人類學的層面,獲得了豐富的內容。——吳曉東流動著母愛的“河”學習目標1.理解大堰河母親和勞動婦女形象,理解詩人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和對不公社會的鞭撻與詛咒之情;2.培養理解意象和情感等鑒賞現代詩歌的能力;3.學習運用修飾詞、排比句、反復句等手法,細致描寫,塑造意象,嘗試詩歌創作。知人論世艾青,原名蔣海澄。1932年,艾青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因從事愛國運動被捕入獄,國民黨政府以“顛覆政府”罪判處艾青有期徒刑六年。獄中生活使他由繪畫轉向了新詩寫作。艾青在現代詩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譽為“ 卓越的民族詩人 ”。代表詩有《光的贊歌》《我愛這土地》等。大堰河,原出生于大葉荷村,很小就被賣到艾青家鄉當童養媳。她沒有名字,人們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稱呼她,“卑微到連自己的名字也沒有!”她一生坎坷,嫁了兩個丈夫,共生五個孩子。當時苛捐雜稅繁重,還有地主盤剝,農民生活艱難。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艱難,她受盡煎熬,僅四十多歲就離開了人世。 在獄中的艾青,有一天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聯想到保姆落滿白雪的墳頭,因冷而神飛,睹雪而思人,揮筆寫下了這首贊美勞動人民,詛咒黑暗世界的成名詩篇《大堰河——我的保姆》。這是詩人第一次用“艾青”這個名字呈現給中國勞苦大眾的一首贊美詩。艾青與保姆大葉荷文學常識白話自由詩自由詩,一句一行或一句占幾行,每一行沒有一定 的音節,每一段落也沒有一定的行數,也有整首詩不分段的。有押韻的也有不押韻的,沒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有旋律,念起來流暢。盼 望 艾青一個海員說,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一個海員說,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嘩……一個盼望出發一個盼望到達斷 章 卞之琳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整體感知理清結構文本研讀探究1-3節1.從第一節可看出大堰河怎樣的身份地位?她沒有名字,從小做童養媳,說明封建壓迫下貧苦婦女完全喪失人的尊嚴價值。2.第二既是“地主的兒子”又是“大堰河的兒子”說法是否矛盾?不矛盾。“地主的兒子”——從客觀血統說,“我”出身地主家庭,卻遭到父母變相遺棄;“大堰河的兒子”――從主觀情感說,出身貧賤的大堰河把“我”養大,給予“我”深厚母愛,“我”把她當作自己的母親。3.第三節運用了哪些意象?創造了怎樣的意境?意境荒寂衰敗蕭索凄涼感情深情的懷念低沉的哀思雪壓草蓋的墳墓檐頭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園地長了青苔的石椅意象文本研讀探究1-3節4.第三節中作者是怎樣想起自己的保姆的?想起了些什么?潔白無瑕莊嚴肅穆寒冷無情雪純潔無私適合悼念溫暖關心保姆意境:凄涼、衰敗、荒寂節奏:低沉、舒緩、頓挫想起她連名字都沒有的悲苦身世,想起她做童養媳以養育過我,想起她死后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長青苔的石椅 。5.第三節中間的排比句的任一句、各句的修飾詞、首尾反復句的尾句能否去掉?都不可去掉。排比句多角度描述大堰河身世。修飾詞突出環境的冷清,身世的悲苦,營造凄涼的氛圍,體現深刻悼念之情。反復句強化抒情氛圍,感受到“我”對大堰河的深情。文本研讀6.第四節詩人回憶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攝取了哪些生活場景?探究4-8節抱撫摸勤苦勞累疼愛有加搭好灶火后拍去炭灰后嘗過熟飯后放好醬碗后拾起雞蛋后掐死虱子后包扎傷手后補好破衣后一口氣用了8個排比句“在你……之后”,8個生活細節,一方面具體地鋪敘了大堰河極度的貧窮和繁重的家務勞動,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照料著乳兒,給以溫暖和愛撫,充分表現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勞,對乳兒無私的愛。文本研讀探究4-8節7.第五節中“我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里”能否換成“我終于回到我自己的家里”?為什么?不可換,他把保姆家當自己家,不認同生父母的家,不愿回去;改后變成迫切想回家。8.第五節說“我”走了,為什么大堰河卻流淚了?淚水包含貧苦保姆對乳兒不舍的真情9.第六節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有哪兩個很矛盾的詞?本節還有哪些類似的矛盾寫法?“家里”和“新客”——復雜的辛酸。“不熟識的妹妹”——骨肉如陌路;在家里忸怩不安——雖為骨肉卻少真情;“我不認得”與“天倫敘樂”——掛著“天倫敘樂”卻無“天倫敘樂”:自家豪華卻無溫情;大堰河家貧寒安心溫暖,強烈對比表明他對保姆的眷戀感激,對壓迫階級的無情批判!文本研讀探究4-8節洗衣洗菜切菜喂豬燒肉曬麥身體勞苦精神快樂對比手法10.第七節“用抱過我的兩臂勞動了”,她是怎樣勞動?為什么會這樣?她勤勞善良、樂觀堅強、心懷希望。命運悲慘,但苦中作樂,她希望通過勞動使全家過上好日子;她深愛乳兒,期盼乳兒長大,生活幸福;夢想“我”成家后,讓她喝著婚酒,報答她。這是一個母親的美好心愿。這希望使她堅強生活!她困苦生活中凄楚的笑,是黑暗世界里心靈的亮色。多么善良仁厚的人!一個是那么的舒服,卻在不停地哭一個是那么的可憐,卻在不停地笑文本研讀探究9-11節11.第九節中為何反復強調“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呼著乳兒的名字”?加重悲劇氣氛,表達自己的遺憾、沉痛、悲哀之情。12.第九節去世的凄慘場面與第八節甜美夢境對比,暗寓什么?大堰河的幸福只是遙不可及的夢13.第十節中用了很多數量修飾語,是強調多,還是強調少?“同著四十幾年”“同著數不盡”是強調痛苦多;“同著幾尺長方”“同著一手把”強調得到少。給予世界的多,從世界帶走的少。生前辛勞,死后沒什么陪葬,命運悲慘。14.第十一節寫大堰河丈夫和兒子們的悲劇命運,是誰造成了她的悲劇?這節內容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不公道的舊社會!最可悲的是大堰河的悲劇還在她丈夫和兒子身上重演,只有她的乳兒“在寫著給予這不公道的世界里的咒語”——給死去的大堰河一點寬慰!也表達深深的痛苦和對不公的壓迫社會的憎恨!文本研讀探究12-13節15.第十二節詩人從追憶回到現實,感情達到高潮,排比句表達了對大堰河的無限懷念和深情禮贊。這首熱烈、深沉的頌歌,僅僅呈給大堰河嗎 詩人是地主的兒子,但他把心中最深情的頌歌呈給大地上千千萬萬的大堰河和她的兒子們,呈給了千千萬萬勤勞善良、寬厚仁愛的中國勞動人民,胸懷何等博大!16.第十二節說“呈給你黃土下紫色的靈魂”,為什么是“紫色的靈魂”?紫色是痛苦、壓抑的顏色,也是美麗、高貴的顏色,大堰河的靈魂承受太多苦難凌侮,而又付出太多的愛,因“承受太多苦難”而“尊貴、偉大”!17.第十三節抒情上有什么特點?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感?直抒胸臆,使用第二人稱進行呼告表達了作者的懷念、感恩、尊敬和贊美歸納總結大堰河:勤勞 、善良、仁厚、慈愛的中國勞動婦女形象和主旨這首抒情長詩,以深沉、真摯的感情,表達了對大堰河的懷念與感激,歌頌了貧農婦女大堰河及舊中國千千萬萬勞動婦女勤勞善良的美好品質,揭示了她們悲慘的命運,并詛咒和控訴了造成她們悲劇命運的黑暗舊社會。讓我們記住那些勤勞善良仁愛無私的母親們吧,把真善美裝在心里,變成我們人生前進的動力!歸納總結藝術特色1.用細節描述意象這首詩幾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選擇日常生活的大量細節構成一幅幅畫面,以敘事性的詩句,給人強烈的畫面感和情感沖擊力。2.用排比句描寫豐富的生活情景這首詩通過敘事來抒情,在娓娓動情的陳述之中,表達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沉的摯愛。全詩不斷使用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使這種感情更加凝重,雋永。3.用反復句營造濃濃的抒情氛圍為了加強情感和音樂的旋律,詩中還大量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或表達深情,或渲染思念。使詩歌一唱三嘆,回環宛轉,加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4.用不同的人稱轉換情感詩中對人稱選用做了恰當的處理,以第三人稱進行客觀敘事,同時也飽含深情;在情感至純至濃時,換用第二人稱直抒胸臆,真摯感人。拓展延伸名作品讀我愛這土地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的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艾青的詩有著特有的憂郁美。詩人的這種憂郁,源自民族的苦難,體現著他深刻的憂患意識,博大的歷史襟懷和濃烈的愛國真情!艾青的詩永遠昭示我們:對國家、民族深沉強烈的愛和廣博的襟懷、火熱的心腸,是詩的根本!拓展延伸詩人用詩歌來歌頌母親;歌手用音樂來歌頌母親;你能仿寫幾句詩語來歌頌母親嗎 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像大堰河一樣的勤勞善良、寬厚仁愛的勞動人民,也許他們命運悲苦,默默勞作生活,卻把無私博大的愛給予了我們;讓我們聽《懂你》,想想身邊這些樸實善良給予我們關愛的人……你也可以寫詩的吧完成下面排比句,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媽媽,我知道你愛我,時時刻刻在你 的時候在你 的時候在你 的時候在你 的時候在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