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形形色色的動物》教案【核心概念】5.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學習內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類型的生物一、二年級②說出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及特征,說出動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會運動)。③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特征。【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觀察和交流動物圖片等信息,能說出一些常見動物的名稱,認識形形色色的動物。科學思維能找出不同組動物之間的差異,初步形成分類意識。探究實踐通過叫聲、動作、外形以及留下的實物和痕跡等證據,學會用多種方法初步描述動物的主要特征。態度責任意識到動物的生命是寶貴的,要珍愛生命。愿意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科學學習的樂趣。【重點與難點】重點:認識一些常見的動物,知道自然界中有形形色色的動物。難點:學會用多種方法初步描述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學準備】動物卡片,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常見的動物 【ppt:2-6】 1.出示圖片,提問:小朋友 認識這些動物嗎?說出它們的名稱。 提問:你養過小動物嗎?他的特征是什么? 揭示課題:在我們的地上有形形色色的動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它們吧。 學生一邊說一邊在教科書上寫上這些動物的名稱。 說一說我養過的小動物。 預設:我養過小狗,它會搖尾巴,還會汪汪叫。 引入課堂。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養過的動物,喚醒學生經驗。猜動物 【ppt:7-18】 1.聽聲音,猜動物 教師播放動物的聲音,學生猜。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猜動物的活動。 請學生之間分組模仿動物的叫聲,猜動物名稱。提醒學生注意音量。 2.模仿動物的動作 教師先示范,如模仿老虎張牙舞爪。 然后請學生輪流模仿其他動物的動作,大家一起猜測。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動物的特征。 3.描述動物外形猜動物 教師先描述一種動物的外形,如“它脖子長長的,頭頂有兩根毛茸茸的小角,腿很長”,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動物。 發放動物卡片,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讓對方猜。(單數學生可以和老師一組或者三人輪流) 4.根據動物留下的實物和痕跡猜動物 出示羽毛、牙印、腳印、糞便等動物留下的實物和痕跡,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可能是哪種動物留下的。 5.小結: 我們可以從叫聲、動作、外形、 食性等多個方面來認識動物、描述動物。 生猜動物。 預設學生積極興奮地猜測。 分組模擬動物聲音積極參與 學生猜教師模仿的是什么動物。 生生互動: 一些學生模仿其他動物動作,一些學生猜測。 學生猜教師描述的是什么動物。 兩人一組,一名同學根據動物卡片進行描述,另一名同學猜,互相交換。 觀察圖片,討論并匯報。 預設:鴿子羽毛、松鼠牙印、狗爪印、蚯蚓糞。(也可能猜錯) 了解體會不同動物的特征。觀察動物,找出每組動物之間的不同之處。 【ppt:20-26】 1.蝴蝶和蛾子 (1)展示PPT中白粉蝶和長喙天蛾的圖片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外形、翅膀、觸角等方面的不同之處。 (2)展示其他幾種蝴蝶和蛾子,蠶蛾、烏桕大蠶蛾;貓頭鷹眼蝶、帝王蝶。(注意,有些特殊的蛾子和蝴蝶光靠外觀很難分清,給的例子里烏桕大蠶蛾就是很鮮艷的蠶蛾,還有一些如馬達加斯加日落蛾很鮮艷,夜蛾蝶顏色灰暗,很像灰蛾,注意指導學生什么是觀察來的,什么是回憶來的,什么是想象來的,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念,例如蝴蝶好蛾子壞是觀點不是事實) (3)通過進一步觀察,了解兩大類動物的不同。 2.鴨和鵝 (1)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和分組討論,以白鴨和白鵝為例找出鴨和鵝之間的不同點。(可以播放下鴨子和鵝的視頻) (2)再展示麻鴨、柯爾鴨、獅頭鵝、灰鵝。 (3)通過進一步觀察,了解兩種動物的不同。 3.亞洲象和非洲象 (1)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和分組討論,觀察課本上的圖片,了解亞洲象和非洲象的不同點,再PPT出示和課本上不同的亞洲象和非洲象圖片,請學生判斷哪個是亞洲象哪個是非洲象。 (2)通過辨別亞洲象和非洲象,了解亞種之間的不同。 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發現的蝴蝶和蛾子的差異。 這里學生可能會暴露很多對蝴蝶和蛾子的前概念。 “漂亮的=蝴蝶,丑的=蛾子” “鮮艷的=蝴蝶,灰暗的=蛾子” “蝴蝶漂亮=好,蛾子難看=壞”(帶有情感色彩) “白天飛的是蝴蝶,晚上飛的是蛾子” “蝴蝶喜歡花,蛾子喜歡燈”(通過圖片看不到活動時間,學生不是觀察得來而是回憶之前讀過的書等) “蝴蝶觸角是棒棒糖狀,蛾子觸角是羽毛狀” 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發現的鴨和鵝的差異。 認真觀看書本上,找出亞洲象和非洲象的不同,再判斷PPT圖片中哪個是亞洲象哪個是非洲象。 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能力,注重表達的客觀性真實性培養。身邊常見的小動物 【ppt:27-35】 介紹一些日常可見但是學生可能不知道名字的動物。 認識這些日常見到的動物。 也有一些學生知道這些動物名稱。 將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結。作業 【ppt:36】 1.以兔子為例,教師詳細講解如何全面描述動物的特征。 2.請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完成動物卡片。 3.請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互相科普動物。 學生討論交流如何設計制作動物卡片。 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小結 1.組織學生回顧本節課認識的動物、進行的互動活動以及學到的關于動物的知識。 2.強調動物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愛護它們的生存環境。 3.介紹下節課我們要學習植物相關的內容,請同學們做好準備。 學生回顧本節課認識的動物、進行的互動活動以及學到的關于動物的知識。 提出一些與動物相關的好奇問題。 交流一下對植物的認識。 拓寬視野,激發興趣。教學評價 這節課注重對學生的觀察、表達和行為習慣評價 如:“你表達得很清晰。” “你演的動物真是活靈活現!”“同學們在活動中秩序井然,這真是個好習慣!” 自我評估: 我今天表現怎么樣? 我今天掌握了哪些新本領? 組內互評: 學生彼此討論和評價小組成員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如:交流有禮貌。樂于助人。 本課主要核心在觀察能力培養。【板書】形形色色的動物7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