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重難點檢測卷(一)-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統編版一、單選題1.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規定明確了我國的( )A.國家性質 B.重要制度C.國家機構 D.根本任務2.下面是一張海報上的宣傳組圖。你認為這張海報宣傳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A.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B.接受教育,傳遞文明C.履行義務,自覺承擔 D.依法納稅,行使權利3.在以案說法活動中,同學們收集到以下案例。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審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譽榮譽案,堅決維護共和國功勛的尊嚴。 明確“青花椒”等“碰瓷式侵權”不受保護,對相關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審理號販子逃跑摔傷索賠案,判決追趕者無責。上述案例共同體現了( )①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②扶助弱者以保障其有尊嚴地生存③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④公平有利于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 )A.人身自由 B.受教育權 C.選舉權 D.勞動權5.近年來,我國加強合憲性審查工作、提高備案審查工作質量。建立健全合憲性審查工作機制,在立法修法的事前、事中、事后開展全過程、常態化的合憲性審查。其目的在于( )①維護憲法的尊嚴權威②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③糾正公民的違憲行為④提高行政法規的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取消農業稅,不斷推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從憲法角度看,這說明( )①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②公民享有的人權內容很廣泛③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憲法原則④我國人權保障工作非常完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為保證國家機關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其中,具有基礎性意義的監督制度是( )A.基層群眾自治制度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憲法監督制度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8.小安在議題式學習活動中收集了以下兩則案例。案例一 案例二楊某通過不進行納稅申報、虛假申報等手段少繳個人所得稅31.38萬元,少繳其他稅費4.01萬元,被稅務機關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 張某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200元罰款。最適合該學習活動的議題是( )A.公民權利有界限,行使權利應合法B.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C.依法納稅應自覺,公民義務要履行D.交通規則記心間,遵守法律保平安9.春節期間,有些人為了一己之利,抱著僥幸心理:闖紅燈、違停、不系安全帶等。南充交警點名違法車輛并指出:這些行為,既不文明也十分危險。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安全文明出行。為此,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B.增強權利意識,不承擔義務C.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D.增強義務意識,不享受權利10.“我是網紅,我師弟是‘墊底辣孩’,他1000多萬粉絲,我要求航空公司給我特殊照顧。”據《法治日報》報道,近日,亮出自己網紅的身份,指責空姐、質問機長名字,引發廣泛關注。下列熱評你認為欠妥的是( )A.小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維權手段逾越法律底線,你也要被追究相應責任。”B.小蜀:“有理變成無理,維權變成侵權,你憑什么用名氣、影響力去搶占資源?”C.小張:“濫用輿論力量索要‘特權”,不僅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給網紅群體抹黑。”D.小桂:“個人維護正義,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維護正義是我們共同的心聲,給你點贊。”11.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儀式,更重要的是使其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和深化日。這是因為( )①憲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②憲法是對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③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④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2.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簽署了第三十四號主席令予以公布。這說明( )A.國家主席依法行使職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B.國家主席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C.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國家主席負責,受國家主席監督D.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學前教育法,依法行使立法權1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為,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這要求我們( )①不負黨的期望,肩負時代使命②要堅持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③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讓父母過上好日子④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通過學習國家機構相關知識,判斷以下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 序號 事件 國家機關① 習近平向國家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② 對涉嫌瀆職犯罪的某國企董事長立案調查 監察委員會③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人民法院④ 公開審理一起侵犯公民名譽權案件 人民檢察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5.我國憲法賦予了公民諸多的基本權利,同時,履行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也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權利和義務是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保障,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人身等各個方面。以下對于公民權利義務理解正確的是( )①王洋高中畢業后選擇了參軍入伍、保家衛國——他正確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義務②小剛把自己掙到的稿費捐獻給貧困山區兒童——他正確行使了物質幫助權③初二學生李明逃學外出打工——他沒有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但行使了勞動權④小強向市長熱線反映街道上亂停亂放的問題——他正確行使了政治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6.2024年3月8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趙樂際委員長向大會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時指出,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對報送備案的1753件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對公民、組織提出的2878件審查建議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機關修改或廢止規范性文件260多件。全國人大常委會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 )①加強了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憲法尊嚴②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更好地擔負起憲法監督的職責③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完善以法治為核心的現代政治文明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作用,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預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簡答題17.八(2)班“曙光”小組以“增強制度自信和國家意識,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為主題,開展了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活動一 請你來歸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的幸福安康、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1)請結合所學內容,說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的內容有哪些。活動二 請你講一講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制度自信,“曙光”小組打算舉行一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講活動。(2)如果你是一名宣講員,請任選一種制度,談談你的理解。活動三 請你做一做作為國家的小主人,樹立國家意識,關心國家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3)結合自己的體會,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你打算怎樣做?三、辨析題18.18歲,國家喊你來登記!2025年兵役登記工作于2025年1月1日正式開始。我國《兵役法》明確國家實行兵役登記制度,當年12月31日前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履行兵役登記義務,并鼓勵符合條件者參軍服役。這一政策引發了社會熱議,小卓的哥哥剛滿18歲,按照規定需要登記服兵役。但小卓哥哥不想進行兵役登記,更不想服兵役,認為服兵役會影響自己的學業和未來發展,個人利益會受損,所以不想去。請你對小卓哥哥的想法進行辨別與分析。四、情境探究題19.【明理踐行】下面是小蔡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小蔡獲得“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卻有同學諷刺挖苦。(1)小蔡的正確做法: 。理由: 。情境二 小蔡在上學路上看見兩個社會青年向小亮“借錢”。(2)小蔡的正確做法: 。理由是: 。情境三 小蔡看到成績落后的小王犯了錯,遭到同學們的排擠。(3)小蔡的正確做法: 。理由是: 。五、分析說明題20.大學生小林看到老人倒地,上前扶起并將其送至醫院。老人的兒女到醫院后,老人卻一口咬定是小林將其撞倒。于是老人兒女對小林惡語相加,反訛小林賠償5000元。小林報警后,警察調取監控還了小林清白。為維護自身權益,小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老人及其兒女承擔責任。最終,人民法院依據法律相關規定判處老人及其兒女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人民法院的判決說明了什么?21.微短劇因故事節奏快、矛盾沖突強,契合了網絡時代的快節奏、碎片化需求,成為眾多年輕人愛不釋手的視頻“爽文”。請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近400億元,同比增長267%。“野蠻生長”的微短劇高速、高產、高回報,創造了巨量產業財富。但隨之而來的是,有的微短劇為博流量甚至不惜觸碰法律紅線,因宣傳極端復仇、過渡炫富、暴力低俗等原因剛上線就被下架禁播;部分微短劇播放平臺存在誘導消費、默認自動付費、退款渠道不暢等問題;還有一些微短劇為打開海外市場,不惜編排“惡搞”我國歷史、丑化詆毀中國人。針對以上亂象,有專家建議:一是針對高產微短劇的內容同質化、抄襲、變相抄襲等問題,國家可以考慮將短視頻納入知識產權管理,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二是完善微短劇管理機制,對于侵犯消費者權益、平臺資質及內容違法的,由市場監管部門、文化主管部門等嚴肅查處。三是對于微短劇版權侵權糾紛案件,司法機關應盡快審理,減少審理時間,且對于故意侵權的行為,法院應在法定的侵權損害賠償范圍中從高作出裁判,增加違法成本。(1)請結合材料,運用權利與義務相關知識,談談為什么要對微短劇行業進行“強監管” (2)請結合材料,運用國家機構知識,從多角度談談應如何促進微短劇行業健康發展 22.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1)結合所學知識,解讀以下憲法內容。憲法內容 憲法解讀第一條: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①第五條: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②第五條: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 ③第六十四條: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④(2)為了增強公民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長沙市某校八年級開展了一次學習憲法知識大比拼的“云搶答”比賽活動,請你完善該活動。比賽主題:①比賽目的:②③比賽方式:學生完成每日憲法學習任務和積分累計,則可以獲得電子榮譽證書;完賽率達到95%以上的班級獲得“憲法學習先進班級”稱號。23.自由是珍貴,也是有限制的,無限制的自由只能產生混亂。平等也是珍貴的,將一份深摯的關愛給予社會中特殊群體,閃耀的是文明的光輝。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亮相全國人大會議。2024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一份特別的政府工作報告——雪白的8K紙,環形裝訂,上面有序排列著凹凸的盲文。這不僅是本屆人大為唯一的視障代表專門準備的報告,也是全國人大會議歷史上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這充分彰顯了政府對視障人士這一社會弱勢群體的極大尊重和關懷,表明了政府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堅定決心和不懈努力。(1)運用所學知識,請從平等的角度,談談你對“政府對視障人士這一社會弱勢群體的極大尊重和關懷”的理解。材料二 在不少城市的熱門商圈,街拍被當作一種時尚和潮流現象。但是,異化為偷拍的街拍,卻踐踏了法律底線。正在逛街的李女士發現被陌生拍客偷拍,上前要求對方刪除照片。這位拍客卻說:“街拍,就是萬物皆可拍,我想拍啥就拍啥,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2)結合材料二,運用法治與自由的相關知識,對這位拍客的觀點進行評析。《期末重難點檢測卷(一)-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統編版》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A A B C B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B A D D1.A【詳解】本題考查憲法確認國家性質。ABCD:根據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規定明確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2.C【詳解】本題考查維護國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受教育的義務。 C:四張海報依次展示的是“受教育的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宣傳的主題最恰當的是履行義務、自覺承擔,故C符合題意; A:“民族團結,共同繁榮”只符合圖片二的內容,故A不符合題意; B:“接受教育,傳遞文明”只符合圖片一的內容,,故B不符合題意;D:“依法納稅”只符合圖片四的內容,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不是“權利”,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B【詳解】本題考查司法維護正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③:案例一、二、三分別涉及維護袁隆平院士的名譽榮譽、駁回“碰瓷式侵權”的訴訟請求、判決追趕號販子者無責,這些案例都體現了公正司法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重要作用,故①③說法正確;②:題干沒有體現扶助弱者,故②不符合題意;④:題干沒有體現公平的價值,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4.A【詳解】本題考查對人身自由權的認識。ABCD:依據教材知識,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5.A【詳解】本題考查加強憲法監督。①②:材料中,建立健全合憲性審查工作機制,在立法修法的事前、事中、事后開展全過程、常態化的合憲性審查。這旨在維護憲法的尊嚴權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故①②說法正確;③:雖然合憲性審查有助于維護憲法的權威,但其主要對象是法律法規和政策,而不是直接針對公民的違憲行為,故③不符合題意;④:合憲性審查的目的是確保行政法規等法律法規與憲法保持一致,而不是提高行政法規的地位,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6.B【詳解】本題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權。②③:材料提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涵蓋了教育、勞動、醫療、養老、住房等多方面權利,體現公民享有的人權內容廣泛。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材料中黨推進民生改善的措施正是落實這一憲法原則的體現,故②③正確;①:材料沒有體現主體的廣泛性,故①說法不符合題意;④:“非常完善”表述絕對化,我國人權保障仍在不斷推進中,尚未達到“完善”階段,故④說法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7.C【詳解】本題考查加強憲法監督。C:根據所學知識,為保證國家機關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在這一監督體系中,具有基礎性意義的監督制度是憲法監督制度,故C符合題意;A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屬于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故AB不符合題意;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不直接體現“監督公權力”的基礎性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8.B【詳解】本題考查依法履行義務的相關知識。A:案例中主要體現的是公民沒有履行相應的義務而受到處罰,并非關于公民行使權利的內容,故A不符合題意;B:案例一中楊某不進行納稅申報、虛假申報,沒有履行依法納稅的法定義務,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案例二中張某沒有注意到 “禁止停車” 標志,將車停在路邊,沒有履行遵守交通規則的法定義務,被交警處罰。這兩個案例都體現了法定義務必須履行,違反義務就要承擔責任,故B符合題意;C:此選項只強調了依法納稅這一方面,沒有涵蓋案例二中違反交通規則的內容,不能全面概括兩則案例,故C不符合題意;D:該選項僅針對案例二中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沒有涉及案例一中依法納稅的內容,不能很好地總結這兩則案例,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9.A【詳解】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的關系。A:根據所學,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據此,題文內容啟示我們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故A說法正確;BD: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故BD說法錯誤;C: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能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故C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0.D【詳解】本題考查平等的內涵、守護正義。ABC:題文中,“亮出自己網紅的身份,指責空姐、質問機長名字,引發廣泛關注”,沒有認識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維權手段逾越法律底線,你也要被追究相應責任,表明有理變成無理,維權變成侵權,網紅不應用名氣、影響力去搶占資源,體現了濫用輿論力量索要“特權”,不僅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給網紅群體抹黑,故ABC說法正確;D:網紅的做法是錯誤的,沒有做到遵守法律,故D說法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D。11.B【詳解】本題考查憲法地位。①③:題文中設立國家憲法日,使其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和深化日,因為憲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故①③說法正確;②: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其他法律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故②說法錯誤;④:觀點雖然正確,但與題文不是因果關系,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2.D【詳解】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D: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立法權,故D說法正確;A:全國人大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故A說法錯誤;B:全國人大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故B說法錯誤;C:國家主席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受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故C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3.B【詳解】本題考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①②④:題干內容強調廣大青年要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具備堅定的理想和責任意識,敢于擔當和奮斗,要求我們不負黨的期望,肩負時代使命;要堅持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努力學習的目的不只是考上好大學,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雖然也是積極向上的目標,但沒有直接體現對黨和國家的責任,與題干意圖不一致,故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4.A【詳解】本題考查國家機構的職權。①:習近平向國家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在行使授予榮譽權,①符合題意;②:對涉嫌瀆職犯罪的某國企董事長立案調查,是監察委員會在行使調查的職責,②符合題意;③:人民代表大會依法行使立法權,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③說法錯誤;④: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公開審理一起侵犯公民名譽權案件,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5.D【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基本義務和權利的相關知識。①:王洋高中畢業后選擇了參軍入伍、保家衛國,這說明汪洋依法履行依法服兵役的義務,故①說法正確;②:小剛把自己掙到的稿費捐獻給貧困山區兒童,說明小剛正確行使財產處分權,故②說法錯誤;③:初二學生李明逃學外出打工,說明他未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和未行使受教育的權利,與勞動權無關,故③說法錯誤;④:小強向市長熱線反映街道上亂停亂放的問題,這說明小強行使監督權,即政治權利,故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6.D【詳解】本題考查憲法監督。②③④:題干中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更好地擔負起憲法監督的職責,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完善以法治為核心的現代政治文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作用,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預期,②③④說法正確;①:“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在題干中沒有體現,①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D。17.(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于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3)我們要加強學習,理解國家的基本制度,了解國家機構的性質和職責,增強制度自信和國家認同。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積極開展社會調研,積極為當地社會經濟建設建言獻策,盡到國家小主人的責任。【詳解】(1)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的內容。依據教材內容回答即可。(2)本題考查任選一種制度,談談對它的認識。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3)本題考查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做法。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18.小卓哥哥的想法是錯誤的。①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國《兵役法》明確規定,當年12月31日前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應當履行兵役登記義務。②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③服兵役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影響個人的學業和發展,但從長遠看,它能鍛煉個人意志,培養責任感和團隊精神,這些品質對個人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而且,保衛國家、抵抗侵略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積極服兵役有利于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國家安定了,個人才能更好地發展。④所以,小卓哥哥應依法進行兵役登記,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服役。【分析】考點考查:依法服兵役、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能力考查:辨別分析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詳解】第一步:讀題,提煉辯題。觀點:小卓哥哥:服兵役會影響自己的學業和未來發展,個人利益會受損。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正誤。正誤判斷:觀點錯誤。論據①: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論據②: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保衛國家、抵抗侵略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9.(1) 對同學進行批評,并指出這樣做是侵犯公民的榮譽權 我國公民依法享有榮譽權(2) 記住相貌特征,告訴老師家長或者報警 面對非正義的行為,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又要善于斗爭,講究策略(3) 平等的對待小王同學,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勸導同學們 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合法權益,敢于并善于抵制不平等行為【分析】考點考查:榮譽權、個人守護正義、踐行平等。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讀題,提煉材料核心觀點。情境一觀點:小蔡獲得“三好學生”稱號卻被同學挖苦。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情境一小蔡應該對同學批評,并指出侵犯了榮譽權。論據:我國公民享有榮譽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讀題,提煉材料核心觀點。情境二觀點:小蔡在上學路上看見兩個社會青年向小亮“借錢”。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情境二記住相貌特征,告訴老師家長或者報警。論據:個人守護正義的做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第一步:讀題,提煉材料核心觀點。情境三觀點:小蔡看到成績落后的小王犯了錯,遭到同學們的排擠。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情境三平等的對待小王同學,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勸導同學們。論據:踐行平等的做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0.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濫用法律來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②司法機關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通過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③誣告陷害他人是違法行為,法律會對這種行為進行制裁,以維護社會的誠信和公正。④公民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是保護公民權利的有力武器。【分析】考點考查: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司法維護正義。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和闡述問題。核心素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司法維護正義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小林在做好事的過程中遭受了不實指控和精神損害,最終通過法律途徑得到了公正的判決→可聯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機關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公民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1.(1)①權利義務是相統一的,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①立法機關要制定相關法律,不斷完善法律法規體系;②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行為;③司法機關要依法行使司法權、做到公正司法、懲辦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秩序。【分析】考點考查: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人民法院的性質及基本職權、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能力考查:獲取與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道德修養、法治觀念、責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相關知識,從原因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創造巨量產業財富,但因觸碰法律紅線等被下架禁播→權利義務是相統一的,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關鍵詞②:為打開海外市場,不惜編排“惡搞”我國歷史、丑化詆毀中國人→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關鍵詞③:部分平臺存在誘導消費、默認自動付費、退款渠道不暢等問題→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人民法院的性質及基本職權相關知識,從做法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國家應將短視頻納入知識產權管理、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國家要制定相關法律,不斷完善法律法規體系;關鍵詞②:市場監管部門、文化主管部門等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行為;關鍵詞③:司法機關應盡快審理侵權糾紛案件,減少審理時間→司法機關要依法行使司法權、做到公正司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2.(1)①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②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③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④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嚴格。(2) 如:學習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 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 有利于學生發揚團結合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分析】考點考查:憲法的地位和效力、增強憲法意識能力考查:理解和分析描述能力核心素養:憲法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問的設問主體為我國,需要調用憲法的有關知識,從理解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聯系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關鍵詞②: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聯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關鍵詞③: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聯系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關鍵詞④: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聯系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嚴格。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憲法知識比賽的主題、比賽的目的,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23.(1)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愛到法律保護。②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對弱勢群體的尊重和關懷是踐行平等的要求。③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2)這位拍客的觀點是錯誤的。①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②街拍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就會因違反法律而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這位拍客享有拍照的自由,但其偷拍行為侵犯了李女士的肖像權和隱私權,觸碰了法律的底線,違反法律可能會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③拍客應該學會正確行使,尊重他人的權利,把照片刪除。【分析】考點考查:自由平等的真諦、自由平等的追求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政府,需要運用自由平等的真諦、自由平等的追求的有關知識,從認識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政府對視障人士這一社會弱勢群體的極大尊重和關懷→可鏈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踐行平等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讀題,提煉辯題。觀點:街拍,就是萬物皆可拍,我想拍啥就拍啥,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正誤。正誤判斷:錯誤論據:法治與自由的關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