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80張PPT)科學浙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第二章小節 新課標要求 評價方向第1節 走進微觀世界 1.6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能夠運用分子熱運動、分子間作用力(引力和斥力)以及分子間空隙解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能夠通過模型認簡單分子的結構。能夠通過實驗(如電解水)探究物質的元素組成。了解原子結構(質子、中子、電子)及原子模型的發展歷程(如道爾頓實心球模型、盧瑟福核式模型等),知道原子可以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如Na 、Cl )。能夠依據質子數區分不同元素,理解同位素(如氫的三種同位素:氕、氘、氚)的異同。能夠正確書寫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如H O、CO 、NaCl),并根據元素化合價(如氧通常為-2價、氫為+1價)判斷化學式的正誤。掌握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第2節 建構分子模型 1.6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第3節 建構原子模型 1.5物質由元素組成 1.6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第4節 探究物質組成的奧秘 1.5物質由元素組成 第5節 用化學式表示物質 1.5物質由元素組成 1.6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1.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都有一定的空隙。2.不同物質粒子間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體和液體中,粒子之間空隙比較小;在氣體中,粒子之間空隙比較大。氣體往往比較容易被壓縮;固體和液體不易被壓縮。總結1.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2.擴散現象表明構成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3.熱運動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叫作熱運動。總結1.分子之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有時主要表現為引力,有時主要表現為斥力。2.總結物質的狀態 固態 液態 氣態分子間的距離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小很大比固體大比固體小很大很小模型的分類:物體的復制品:地球儀、航模等;公式:S=vt等;圖:心電圖、路程—時間圖等;表:日程表、課程表等;計算機圖像:Flash動畫等;復雜對象、過程的示意:日食、月食等。具有一定意義的圖形、文字叫做符號用符號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避免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模型與符號氧分子氫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分子模型一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相同種類、不同數目的原子構成不同分子乙炔分子過氧化氫分子相同數目、不同種類的原子構成不同分子分子的種類由原子的種類及數量決定分子模型水通直流電氫氣+ 氧氣實驗說明水分子由兩種、不同的更小的原子構成,水由氫、氧組成。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正氧負氫氫二氧一氫氣氧氣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分子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原子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不帶電質子中子原子核核外電子每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電中性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0.25原子的構成示意圖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碳-12原子,它質量的1/12約等于1.66×10-27kg碳-12原子碳-12原子的1/12質量約等于1.66×10-27kg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氧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0.25失去1個電子+11質子數>電子數Na++11質子數=電子數Na0.25+17質子數=電子數Cl+17質子數<電子數Cl-陽離子陰離子NaCl靜電作用Cl-Na+得到1個電子帶電的微粒稱為離子。1.離子的定義:1.離子的分類:離子陽離子陰離子帶正電的離子,Na+帶電的微粒帶負電的離子,Cl-均達到穩定結構。2.離子的分類:陽離子:帶正電荷的微粒。(質子數>電子數)陰離子:帶負電荷的微粒。(質子數<電子數)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例如氯化鈉)1.元素的定義科學上把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為元素。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種類。2.對元素的理解對一類原子的理解: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相同,核外電子數不同的原子和離子。如鈉原子和鈉離子都屬于鈉元素。氕氘氚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H11H21H31把質子數和中子數的總數標出以示區別,如氫有以下三種同位素。氕氘氚質子數+中子數沒有中子也有表示為:碳-14(C-14)、碳-13(C-13)、碳-12(C-12)。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氧、硅、鋁、鐵、鈣硅 26.30%氧 48.60%鋁7.73%鐵4.75%鈣3.45%鈉2.74%鉀2.47%鎂2.00%其他1.20%氫0.76%地殼地殼中所含元素的含量(質量)氧、碳、氫人體中所含元素的含量(質量)氧65%碳18%氫10%其他7%人體人體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CaOCHNPKSNaMgClFeZnISe空氣里含量前兩位元素海水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氮、氧氧、氫、氯、鈉空氣海水部分元素符號有三種意義②表示一個鐵原子①表示鐵元素Fe③表示鐵這種物質②表示一個碳原子①表示碳元素C③表示碳這種物質Cu、Fe、Hg等金屬元素、C、P、S、Si等部分固態非金屬元素、具有三種意義的元素符號有:He、Ne、Ar等稀有氣體元素。1、橫行(周期):共有____橫行,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共____周期。2、縱列(族):_____縱列,每一個縱列叫作一個族(8、9、10三個縱列共同組成一個族),共______族。7個7個16個18個A—主族B—副族宏觀表示該物質;表示該物質由什么元素組成;微觀: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原子;Cu銅銅是由銅元素組成一個銅原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1化學式的意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微觀意義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物質一個分子的構成情況表示一種物質表示一種物質的元素組成宏觀意義2化學式的意義表示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表示1個水分子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H2O宏觀微觀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表示二氧化碳這種物質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CO2宏觀微觀H22H2H22個氫原子氫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一個氫分子一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2個氫分子HHHHHHHHH注意: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前有系數,表示只有微觀意義氫元素1個氫原子H(1)元素化合價有正價、負價。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化合時,金屬元素顯正價,非金屬元素顯負價。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顯-2價,氫元素通常顯+1價;+1-1+1-2HCl H2ONaCl MgCl2+1-1+2-1(2)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如MgCl2中各元素化合價為:(+1)x2+(-2)= 0化合價的一般規律(3)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質中可顯不同的化合價。+2-2+4-2+2-2-2+3COFeO Fe2O3CO2(4)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Fe O200化合價的一般規律H2O的相對分子質量 = 1×2+16×1=18[回顧] H2O的意義[分析]真實質量[類比]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就是相對分子質量(符號為Mr)。計算相對分子質量1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1個水分子的質量=2個氫原子的質量+1個氧原子的質量。1個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2個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1個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化學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時注意:1.正確書寫化學式含義;2.準確理解化學式中數字的含義;3.“元素之間”用“+”號,“元素與對應右下角數字之間”用“×”號;4.單位是1,不是“g”。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計算】二氧化碳(CO2)中碳元素(C)和氧元素(O)的質量比。(C-12 O-16)各元素之間的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m(C) : m(O) = 12×1 : ( 16×2 ) = 12 : 32 = 3 : 8如:C6H12O6中各元素的質量比:m(C): m(H) : m(O) = 6 : 12 : 6 = 1 : 2 : 1m(C) :m(H) : m(O) = ( 6×12 ) : ( 12×1 ) : ( 6×16 ) = 6 : 1 : 81.元素質量比 ≠ 原子個數比;2.注意合并相同元素的原子個數,不要漏掉。Ca(OH)2 NH4NO3注意:①看清各元素質量比的順序;②結果約簡成最簡整數比;③區分元素質量比與原子個數比。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H-1 C-12 N-14 O-16)計算:Ca(OH)2、H2O2 、NH4NO3 中各元素的質量比。Ca(OH)2中鈣、氧、氫元素的質量比H2O2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NH4NO3中氮、氫、氧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40: ( 16×2 ) : ( 1×2 )= 20 : 16 : 1= ( 14×2 ) : ( 1×4 ) : ( 16×3 )= 7 : 1 : 12= ( 1×2 ) : ( 16×2 ) = 1 : 16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就是該元素的質量與組成物質的元素總質量之比,可根據化學式計算。某元素的質量分數=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100%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通過計算判斷圖中氮元素的含量是否能符合實際?解:(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14+1×4)× 2+ 32 + 16 × 4 = 132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 100% = 21.2%∵ 21.2% > 20.5%∴ 符合實際答:圖中氮元素的含量能符合實際。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14×2)132練習一 計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步驟1: NH4NO3的相對分子質量步驟2: 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14 x 2 + 1 × 4 + 16 × 3 = 80(H-1 N-14 O-16)=N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 N 原子個數NH4NO3 的相對分子質量×100%14×280==35%×100%練習一 計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步驟1: NH4NO3的相對分子質量步驟2: 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14 x 2 + 1 × 4 + 16 × 3 = 80(H-1 N-14 O-16)=N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 N 原子個數NH4NO3 的相對分子質量×100%14×280==35%×100%易錯1 誤以為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不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只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觀粒子,除分子外,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還有原子和離子等。易錯歸納|錯題加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同種原子中,質子數等于中子數B.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可能發生變化C.NaCl由氯化鈉分子構成D.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B易錯2 易將機械運動和分子熱運動混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與外力作用下的機械運動是不同的。機械運動是宏觀物體的運動,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如灰塵飛舞、柳絮漫天飛等),而分子運動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化學教會我們從微觀角度去認識宏觀現象。下列對生活中現象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春天公園里柳絮紛飛,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氮氣不如氧氣活潑,說明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C.水燒開后易把壺蓋頂起,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增大D.一滴水大約有1.6×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的體積很小A易錯歸納|錯題加練易錯3 誤認為所有的原子核內都有中子。大多數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也有部分原子的原子核內無中子,如普通氫原子的原子核內無中子。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B.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C.帶正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陽離子D.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比原子大A易錯歸納|錯題加練易錯4 原子中各粒子之間的關系混淆不清。在原子中,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 + 中子數,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我國南海海底蘊藏著豐富的錳結核——含有錳、鐵、銅等金屬的礦物。已知錳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5,相對原子質量為55,則錳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55 B.30 C.25 D.80C易錯歸納|錯題加練易錯5 誤認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但不能在沒有限定條件下說不能再分。下列有關分子、原子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B.氧氣由氧分子構成C.同種分子構成純凈物,不同種分子構成混合物D.原子可構成物質A易錯歸納|錯題加練易錯6 誤認為認為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分子重,原子輕分子與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大原子小。但不是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大,如汞原子就比氫分子大得多。有關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C.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均可分D.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B易錯歸納|錯題加練易錯6 誤認為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推理是化學學習的一種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B.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C.Na+、Cl-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8,則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都是離子D.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質子和中子A易錯歸納|錯題加練模型1 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在化合物Am Bn 中,它的相對分子質量 = A 的相對原子質量 ×m + B 的相對原子質量 ×n模型2 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在化合物Am Bn 中,A、B 兩元素的質量比為(A 的相對原子質量 ×m):(B 的相對原子質量 ×n)模型3 計算單一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在化合物Am Bn 中,A 元素的質量分數 =(A 的相對原子質量 ×m)/(A 的相對原子質量 ×m + B 的相對原子質量 ×n)×100%。模型4 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技能演練在M、N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M和N的質量比是3:1,又知M和N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是12:1,則下列式子中能夠表示此化合物化學式的是( )A.MN4 B.MN3 C.MND.M2NA模型5 混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1極端假設將混合物的組成假設為多種極端情況,并針對各種極端情況進行計算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判斷。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氣和氧氣混合氣體的密閉容器中充分燃燒后生成CO和CO2,且測得反應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則其中氮氣的質量分數可能為( )A.10% B.30% C.50% D.70%B技能演練模型5 混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2中值假設中值假設就是把混合物中某純凈物的量值假設為中間值,以中間值為參照,進行分析、推理,從而巧妙解題。僅含氧化鐵(Fe2O3)和氧化亞鐵(FeO)的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3.1%,則混合物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A.30% B.40% C.50% D.60%D技能演練模型5 混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3等效假設等效假設就是在不改變純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前提下,通過變換化學式,把復雜混合物的組成假設為若干個簡單、理想的組成,使復雜問題簡單化,從而迅速解題。已知在NaHS、NaHSO3和MgSO4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1-1.75a%技能演練模型5 混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4賦值假設賦值假設就是在有關化學式的無數據計算、以比值形式作已知條件或求比值的問題中,賦予某些特定對象具體的量值,化抽象為具體,以使問題順利解決。青少年應“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海洛因是一種常用的毒品,其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為:C:68.29%H:6.23%O:21.68%,其余為氮。若已知其相對分子質量不超過400,則一個海洛因分子中氮原子個數為( )A.4 B.3 C.2 D.1D技能演練模型5 混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5巧用定比利用混合物中元素的比例一定,可輕松解出剩余元素的質量分數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其中Fe的質量分數是31%,則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46%技能演練模型5 混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6化合價法化合價法就是根據化合價和為零列出方程求解。Na2S、NaBr的混合物中,鈉的質量分數為37%,求Br的質量分數 .46.6%技能演練模型5 混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7單獨分析單獨分析就是單獨分析混合物中每種化合物中所求元素的質量分數,對比總的質量分數(一般會湊好,其中一個化合物的質量分數等于總的質量分數),簡化計算,得出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