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三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案課 題 第三章 第三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生活中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例,能說明常見物質主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舉例說明常見物質的用途,認識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科學思維:通過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習分類的方法。探究實踐:通過實驗知道物質的變化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能說出區分這兩種變化的依據。態度責任: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識物質的變化和變化的規律,并利用物質變化的規律造福人類。教學重點 1.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別。2.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教學難點 1. 化學變化的本質。2. 判斷常見的變化類型。教學方式 講授式、研討式、探究式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酒精燈、燒杯、試管、棉簽、水、澄清石灰水、鎂條、鐵絲、銅片、硫酸銅、硫酸銅溶液、鐵釘等。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目的【ppt3】新課引入展示自然界中物質變化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自然界中的物質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但物質的各種變化又各有不同,甚至有些變化難以覺察。仔細觀察分析這些變化,它們有什么不同?”【ppt4-5】物質的變化講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舉例說明常見的物理變化,如水的三態變化、玻璃破碎、紙撕成紙片、鐵絲彎曲、鹽(糖)溶于水、鉛筆折斷、金飾等塊打造成手。常見的化學變化,如木材燃燒、銀飾品變黑、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食物腐爛、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例子。【ppt6--9】探索實驗教師演示或組織學生實驗:取約 2mL 的酒精置于試管中,觀察酒精的顏色和狀態,聞一聞酒精的氣味兒。將試管中的酒精倒入小燒杯中,分別用棉簽蘸取酒精和水涂于手背,觀察并記錄現象。在 2 個燒杯中分別裝適量的酒精和水,用點燃的火柴分別接觸燒杯中的酒精和水,觀察并記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在酒精所發生的變化中,哪個屬于化學變化?哪個屬于物理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 【ppt10】通過表格形式帶領學生對比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常伴隨的現象、本質區別(宏觀和微觀),詳細講解每一項的內容,強調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變化時是否有新物質產生,以及微觀上構成物質的粒子是否發生了變化。講解化學變化中通常都伴隨著物理變化,但發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舉例說明如蠟燭燃燒(化學變化)過程伴隨著石蠟熔化(物理變化)。二、物質的性質【ppt11-14】講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舉例說明常見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引導學生觀察一瓶酒精,說一說酒精的這些性質是通過哪種變化表現出來的。引導學生思考酒精與水有哪些不同的化學性質?導致它們性質差異的原因是什么?【ppt15】強調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別在于是否需要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通過對比兩者的性質類別進行詳細講解。舉例說明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如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石墨硬度小,所以我們用于制作鉛筆芯;銅具有導電性,所以我們用作導線。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其他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三、溫度對物質性質的影響【ppt16】回顧溫度會改變物質的狀態,舉例說明當溫度改變時,物質會發生物理變化,如物質的狀態、密度等發生變化,展示相關圖片或動畫幫助學生理解。【ppt17-20】探索實踐演示實驗:取硫酸銅晶體放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硫酸銅晶體的變化。在白色粉末中加入少量水,觀察現象,并測量溶液的溫度。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溫度是否會使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四、探索物質變化和性質的方法【ppt21-23】演示實驗:觀察鐵絲、銅片和鎂條的顏色,用砂紙輕輕打磨鐵絲、銅片和鎂條,觀察并記錄它們的顏色和狀態,試一試用手是否折斷少量鐵絲、銅片或鎂條。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些觀察可以了解物質的哪些性質?演示實驗:將 1cm 長的鐵絲、銅片、鎂條分別放入 3 個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各倒入少量白醋,觀察并記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實驗中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如何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引導學生總結前面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格。 【ppt24】拓展延伸展示一些詩詞,如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引導學生分析詩詞中涉及的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ppt25】本課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區別和聯系,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區別,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溫度對物質性質的影響以及探索物質變化和性質的方法等,以思維導圖或表格的形式呈現。【ppt26-27】課堂練習展示課堂練習題,組織學生回答,對學生作答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和講解。【ppt28】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完成指定的練習題,查閱資料了解生活中更多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實例,并思考如何利用物質變化的規律造福人類。 認真觀察圖片或視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嘗試回答。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并舉例回答生活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后回答。認真聽講,觀察表格內容,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做好筆記。認真聽講,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思考并舉例說明生活中其他符合這種聯系的例子。認真聽講,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觀察酒精,思考并回答酒精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酒精與水的化學性質差異及原因。認真聽講,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別,做好筆記。認真聽講,理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的關系,思考并舉例說明生活中其他物質的性質與用途。認真聽講,回顧已學知識,觀察圖片或動畫,理解溫度對物理性質的影響。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后回答。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通過觀察可以了解物質的顏色、狀態、硬度等物理性質。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后回答在這個實驗中鐵絲和鎂條發生了化學變化,通過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物質是否溶解、溶液顏色是否改變等現象可以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認真思考,分析詩詞中描述的現象,判斷物質變化的類型,回答問題。認真回顧,跟隨教師的引導總結知識點,完善筆記。認真思考,獨立完成練習題,回答問題,聽取教師的講解,糾正錯誤。記錄作業內容,明確作業要求。 通過展示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物質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物質變化的思考,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通過具體實例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親身體驗物質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表格對比,使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通過具體實例和實物觀察,讓學生直觀感受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幫助學生清晰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避免概念混淆。讓學生認識到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緊密聯系,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回顧和展示,加深學生對溫度影響物質物理性質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直觀感受溫度對物質化學變化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了解通過觀察物質外觀可以獲取物質的一些物理性質。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了解通過觀察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可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詩詞分析,將化學知識與文學藝術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框架,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及時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認識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板書設計 第三節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一、物質的變化1. 物理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2. 化學變化:有新的物質產生常伴隨發光、發熱、顏色改變、生成氣體或者產生沉淀現象3. 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4. 聯系:化學變化中通常都伴隨著物理變化,但發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如蠟燭燃燒(化學變化)過程伴隨著石蠟熔化(物理變化)二、物質的性質1. 物理性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如可燃性、助燃性、穩定性、還原性、氧化性、酸性、堿性、毒性、腐蝕性等。2. 化學性質: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穩定性、還原性、氧化性、酸性、堿性、毒性、腐蝕性等。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三、溫度對物質性質有影響四、探索物質變化和性質的方法對各種證據進行分析,從而認識物質的變化(共27張PPT)第三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科學浙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科學觀念:了解生活中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例,能說明常見物質主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舉例說明常見物質的用途,認識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科學思維:通過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習分類的方法。探究實踐:通過實驗知道物質的變化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能說出區分這兩種變化的依據。態度責任: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識物質的變化和變化的規律,并利用物質變化的規律造福人類。這些變化有什么不同?自然界中的物質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但物質的各種變化又各有不同,甚至有些變化難以覺察。仔細觀察分析以下變化。物質的變化冰融化成水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稱作物理變化。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會產生新物質,稱作化學變化。鐵生銹常見的物理變化水的三態變化、玻璃破碎、紙撕成紙片、鐵絲彎曲、鹽(糖)溶于水、鉛筆折斷、金塊打造成手飾等。常見的化學變化木材燃燒、銀飾品變黑、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食物腐爛、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哪些生活中常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常見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取約2mL的酒精置于試管中,觀察酒精的顏色和狀態,聞一聞酒精的氣味兒。將試管中的酒精倒入小燒杯中,分別用棉簽蘸取酒精和水涂于手背,觀察并記錄現象。酒精比水干得快在2個燒杯中分別裝適量的酒精和水,用點燃的火柴分別接觸燒杯中的酒精和水,觀察并記錄現象。酒精:燃燒水:不燃燒酒精揮發酒精燃燒變化后沒有新物質生成變化后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變化前:液態酒精變化后:氣態酒精變化前:酒精、氧氣變化后:二氧化碳、水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1)在酒精所發生的變化中,哪個屬于化學變化?哪個屬于物理變化?酒精分子不變,酒精分子的間隙發生變化的過程。酒精揮發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過程。化學變化的實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酒精燃燒酒精氧氣水二氧化碳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和聯系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概念常伴隨 的現象本質區 別 聯系 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沒有產生新的物質物質在發生變化后有新的物質產生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位置等發生變化能量變化、發光、放熱、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宏觀:變化時是否有新的物質產生微觀:構成物質的粒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化學變化中通常都伴隨著物理變化,但發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如蠟燭燃燒(化學變化)過程伴隨著石蠟熔化(物理變化)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磁鐵具有磁性銅具有延展性物質的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物質的酸堿性、氧化性、穩定性等性質都是物質的化學性質。氫氣燃燒鐵釘生銹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物質的性質注意:酒精可在空氣中點燃化學變化顏色:氣味:水溶性:狀態:密度:揮發性:無色液體特殊氣味兒0.8g/mL能與水互溶揮發觀察一瓶酒精,說一說這些性質是通過哪種變化表現出來的?酒精與水有哪些不同的性質?導致他們性質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導致它們性質差異的原因是構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不同。物理性質的不同點氣味不同,密度不同,沸點不同等。化學性質的不同點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具有等。酒精分子水分子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區別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延展性、導電性、導熱性、揮發性、溶解性、吸附性等。區別:是否需要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化學性質:可燃性、助燃性、穩定性、還原性、氧化性、酸性、堿性、毒性、腐蝕性等。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石墨硬度小,所以我們用于制作鉛筆芯。銅具有導電性,所以我們用作導線。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知識回顧:溫度會改變物質的狀態嗎?溫度是否也會使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呢?當溫度改變時,物質會發生物理變化。如物質的狀態、密度等發生變化。結論溫度對物質性質的影響硫酸銅晶體取硫酸銅晶體放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對硫酸銅晶體進行加熱,看看會有什么變化。能夠觀察到,硫酸銅晶體逐漸變成白色的粉末。這個實驗需要加熱才能進行,說明需要從外界吸收熱。硫酸銅晶體(藍色)加熱無水硫酸銅粉末(白色)水+在白色粉末中加入少量水,會發現白色粉末消失了一部分,得到藍色溶液。此時用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發現溫度比加入的水的溫度要高,說明這個反應會放熱。硫酸銅晶體(藍色)無水硫酸銅粉末(白色)水+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現象雖各不相同,但都伴有一個或多個現象。探索物質變化和性質的方法顏色變化和有沉淀生成顏色改變溫度變化無色透明的硝酸銀溶液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黃色沉淀樹葉變黃“鋼水”出爐變化現象1.觀察鐵絲、銅片和鎂條的顏色。鐵絲銅片鎂條鐵絲和鎂條呈現銀白色,銅片呈現紫紅色。鐵絲 銅片 鎂條顏色 銀白色 紫紅色 銀白色狀態 固體 固體 固體用手能否折斷 不能 不能 不能在白醋中的現象 有氣泡產生,逐漸溶解,變成溶液,溶液為淺綠色 無明顯現象 有大量氣泡產生,逐漸溶解,變成溶液。現象比鐵絲劇烈2.用砂紙輕輕打磨鐵絲、銅片和鎂條,觀察并記錄它們的顏色和狀態。3.試一試用手是否折斷少量鐵絲、銅片或鎂條。4.將1cm長的鐵絲、銅片、面條分別放入3個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各倒入少量白醋,觀察并記錄現象。總結1.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或者化學變化時,往往都會伴隨一些現象。2.化學變化通常伴隨發光、發熱、顏色改變、生成氣體或者產生沉淀現象,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化學反應是否已經發生。3.不能說發生了現象就一定是化學變化,比如燈泡通電發光、發黑,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詩詞中的物質變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物質的變化與性質物質的變化物質的性質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1.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滴水成冰B.星火燎原C.積土成山D.沙里淘金B狀態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 形狀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 形狀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 產生新物質2.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鐵呈固態B.銅呈紫紅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D狀態溶解性 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 顏色 物理性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案.doc 第3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