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2節 物態變化 第5課時教案課 題 第三章 第2節 物態變化 第5課時 課 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吸熱、凝華放熱,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和凝華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科學思維:能夠分析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根據升華吸熱和凝華放熱的原理,推理相關現象對環境溫度的影響。探究實踐:能用升華和凝華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增強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意識。態度責任:了解水循環過程中水的三態變化,培養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教學重點 升華和凝華的知識教學難點 能用升華和凝華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教學方式 討論式、講授式教具學具 多媒體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目的【演示ppt3】播放視頻,帶領學生欣賞霧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ppt4】用“干冰升華”這一情景引入固態物體可以直接變成氣體,中間無變成液體的過程。【ppt5】講解升華概念,板書:一、升華1.定義: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需要吸熱。帶領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升華現象。并討論還有哪些升華現象?板書:2.升華現象:冰凍的衣服晾干了、柜子中的樟腦丸變小至消失【ppt6】講解并板書:凝華定義: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需要放熱。凝華現象:冰花、霜的形成【ppt7-10】講解生活中生活和凝華現象及應用PPT7:先給出圖片,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燈會變黑,經歷了怎樣的物態變化PPT8:引導學生判斷圖片上的物態變化是升華還是凝華?PPT9:講解干冰容易升華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干冰的這個特點能夠怎樣引用?PPT10:講解干冰在生活中的應用,干冰升華能夠快速吸熱,降低周圍的溫度,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產生“仙霧”,還可以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ppt11】理解水循環的過程。水在自然界中,不斷發生物態變化,從而使水在自然界中不斷循環。江河湖海中的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上升,上升過程中,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懸浮在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珠凝結成大水珠就稱為雨。小水珠遇到更為寒冷的空氣會凝固成小冰珠,變成冰雹。冬天,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就形成雪。【ppt12-14】講解自然界中各種自然現象的產生。【ppt15】拓展延伸-燒蝕材料【ppt16-17】課堂練習【ppt18】課程小結【pp19】布置作業 觀看、討論思考、討論思考、討論聽講、記錄聽講、記錄、思考后回答思考后回答、并記錄思考、練習 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生活處處有科學引出升華和凝華能用升華和凝華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能綜合理解各種物態變化,并能夠說出各種現象中不同的物態變化。了解水循環過程中水的三態變化,培養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鞏固新知知識拓展,將科學應用于生活板書設計 第2節 物態變化 第5課時一、升華1.定義: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需要吸熱。2.用分子運動的觀點看:升華是固態物質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對它的引力進入空氣的過程3.升華現象:冰凍的衣服晾干了、柜子中的樟腦丸變小至消失。二、凝華1.定義: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需要放熱。2.用分子運動的觀點看:凝華是氣體分子碰到固態物質的表面,并被固態物質分子的引力所束縛的過程3.凝華現象:冰花、霜的形成(共19張PPT)第5課時第二節 物態變化科學浙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科學觀念: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吸熱、凝華放熱,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和凝華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科學思維:能夠分析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根據升華吸熱和凝華放熱的原理,推理相關現象對環境溫度的影響。探究實踐:能用升華和凝華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增強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意識。態度責任:了解水循環過程中水的三態變化,培養關心環境和節約用水的意識。你知道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嗎?霧凇視頻用金屬勺盛一些干冰(固態CO2),仔細觀察干冰的變化,以及金屬勺周圍形成的白色物質。這里發生了哪些變化 細胞生長固態的干冰吸熱直接變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由于干冰對勺子吸熱使得勺子溫度很低,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由氣體變成了固體冰粒。升華1.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升華需要吸熱。2.分子運動的觀點:升華是固態物質表面的分子克服其他分子對它的引力進入空氣的過程凝華1.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需要放熱。2.分子運動的觀點:凝華是氣體分子碰到固態物質的表面,并被固態物質分子的引力所束縛的過程鎢絲鎢蒸氣鎢顆粒升華凝華燈泡為什么會變黑?燈泡變黑下列情景中的物態變化屬于升華還是凝華?樟腦丸揮發冰棍結霜霧凇形成干冰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熔點為-78.5 ℃,常溫下可以直接變成二氧化碳氣體(無色)。給飲料降溫干冰儲存箱,可儲存物品制作舞臺煙霧人工降雨干冰的應用水循環水循環霧冰花霜露自然界中的這些現象,都是怎樣形成的呢?液化液化凝華凝華雨冰雹云雪自然界中的這些現象,都是怎樣形成的呢?燒蝕材料“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已被列入聯合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白露”節氣,露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寒露”節氣,露的形成要吸收熱量C.“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大雪”節氣,雪的形成要吸收熱量A、“白露”節氣,露的形成是液化。B、“寒露”節氣,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熱量。C、“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從氣體變為固體,故是凝華現象。D、“大雪”節氣,雪的形成屬于凝華,凝華放熱。C如圖為近幾年流行的“噴氣”奶茶,其原理是在奶茶的上表面加有一層可食干冰,然后就會產生“冒煙“的效果。關于這一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干冰吸熱熔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霧”B.噴出來的“氣”是奶茶吸熱汽化形成的C.噴出來的“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D.噴出來的“氣”是干冰升華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噴氣”奶茶噴出來的“氣”是因為干冰升華要吸收熱量,使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小水滴。C升華和凝華升華凝華知識點1相交線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知識點1相交線冰凍的衣服變干了、樟腦丸變小了霧凇、冰花、霜的形成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節 物態變化 第5課時 教案.doc 第2節 物態變化 第5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