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綜合試題 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八年級下冊一、單選題1.“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來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這句話印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即( )A.實現共產主義 B.為中國人民謀幸福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下列對憲法規定內容的評析,正確的是( )規定的內容 評析① 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② 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這是我國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③ 規定了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是我國的國家性質④ 規定了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24年11月8日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該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 )A.憲法 B.刑法 C.義務教育法 D.民法典4.下列舉措與其所對應的公民基本權利一致的是( )序號 項目 公民基本權利① 對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進行表彰 名譽權② 普惠性發放高齡津貼 物質幫助權③ 優質教育資源將向欠發達地區、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持續輸送 受教育權④ 確保在建已售商品房如期保質交付 住宅不受侵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下面是一張海報上的宣傳組圖。你認為這張海報宣傳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A.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B.接受教育,傳遞文明C.履行義務,自覺承擔 D.依法納稅,行使權利6.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小圳同學繪制了如圖思維導圖,其中你認為合理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7.下面是小明媽媽一周的部分工作安排,其中與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相關的一-組選項是( )①周一:作為民主黨派代表參加綿陽市政協會議②周二:協助居民委員會解決小區垃圾分類問題③周三:組織本單位職工參觀綿陽市科技館④周四:參加小明學校的家長會商討九年級中考報名事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以下是小明家庭成員的收入情況:爸爸:國企員工,每年工資為10萬元; 媽媽:在小區里開了一個小超市,年收入20萬元; 哥哥:某私企程序員,除工資外,還以技術入股等方式獲得分紅,年收入25萬元。其中,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的金額共計( )A.10萬 B.30萬 C.35萬 D.45萬9.2024年12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了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受國務院委托作的關于耕地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并提出意見和建議。上述材料反映全國人大在行使( )A.監督權 B.審議權 C.提案權 D.建議權10.小閩想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卻發現身份證過期了,于是來到公安機關更換身份證。在我國,公安機關屬于( )A.國家行政機關 B.國家司法機關 C.國家權力機關 D.國家監督機關11.下列選項中,內容之間內在邏輯合理的有( )①政治權利——監督權—--建議權②國家監察機關——行使檢察權——履行處置職責③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政府——產生人民代表大會④我國的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某校八年級開展了“走進身邊的國家機關”的主題活動,引導青少年感受國家機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走訪過程中,有同學發表了如下感想:◆行政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應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我國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它監督法律的實施所以是法律監督機關。 ◆南京市監察委員會受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并受江蘇省監察委員會領導和監督。 ◆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定行使任免權。該同學的上述感想中,有幾處錯誤( )A.1處 B.2處 C.3處 D.4處13.2025年1月28日晚,樅陽派出所民警在巡邏中發現,吳某某在某小區住宅大門前違規燃放煙花。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規定,根陽縣公安局對吳某某處以行政罰款處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吳某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 ②吳某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③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能做 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以下兩名同學討論的共同話題是( )A.公平正義 B.基本權利 C.民主法治 D.珍視自由15.針對社會上反映突出的“加班文化盛行”等痛點問題,《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專門就保障休息休假權益提出了相關舉措,通過強化執行監督來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明確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這( )①不利于增加勞動者的經濟收入②說明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沒有法治保障③彰顯了對勞動者休息權益的關切與尊重④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推動社會文明進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4年,某地政府出臺《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辦法》,規定“城區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部分市民認為該規定限制了傳統習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審查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經審查后,認定該辦法與憲法中“尊重社會公德”原則不抵觸,但要求地方政府應加強宣傳引導,保障群眾合法權益。材料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1)結合材料一,說明合憲性審查的意義。(2)從憲法地位的角度,談談材料二對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的啟示。材料三 從呱呱墜地到受教育,從工作到結婚到生子,從退休到養老,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到憲法的護佑。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等。(3)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憲法“溫度”的理解。17.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體重管理”成了最出圈的關鍵詞之一,減肥成為國事。數據顯示,我國超重和肥胖率已超過50%,青少年群體中“小胖墩”的比例也逐年攀升。國家衛健委主任在記者會上詳解國家推出的“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呼吁全民科學減重。(1)“小胖墩”現象可能會對我們帶來哪些影響?身材偏胖的夏女士響應國家號召開始減肥,她特愛吃甜品但又不運動。一次她在某平臺上刷到宣稱“不節食不運動也能瘦”的短視頻,就私信視頻作者要減肥方子,之后便一步步陷入詐騙話術,下單了2萬多元的減肥套餐,8天時間瘦了2斤,靠的是天天五六次腹瀉。頭暈無力的她發覺上當,要求退款,但遭拒絕并被拉黑。無奈的她自嘲說:“就當花錢買個教訓。”(2)夏女士的減肥經歷帶給我們哪些警示?18.【反思校園霸凌問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024年3月,河北邯鄲某中學發生一起惡性校園霸凌事件:三名13歲的初中生長期霸凌同班同學小光(化名),最終將其誘騙至廢棄蔬菜大棚,用鐵鍬毆打致死并埋尸。案發后,嫌疑人拒不認罪,家屬拒絕道歉且逃避責任。經查,小光生前多次遭受霸凌,但學校和家庭均未有效干預。此案引發社會對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懲戒與保護機制的熱議。2024年12月20日,主要罪犯張某因提議并參與謀劃被判處無期徒刑,李某因參與動手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而馬某則因未參與預謀和動手被判處不予刑事處罰,并被送去矯正學習。這起案件不僅給受害者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也引發了社會對于校園霸凌問題的深刻反思。(1)結合材料,分析此事件反映了哪些社會問題 請從道德、心理、法律角度各舉一例。(2)有觀點認為“未成年人保護法不應成為施暴者的護身符”。請結合材料,從立法、家庭、學校三方提出預防和減少此類事件的措施。(3)“法律既要懲治犯罪,也要挽救失足青少年。”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并為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兩條建議。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B C B A D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D A D1.C【詳解】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C:題干中“半條被子”的故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無私奉獻的精神。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故C符合題意;A:“實現共產主義”是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而非宗旨,故A不符合題意;BD:“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故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D【詳解】本題考查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我國的國家性質。①③:依據教材知識,憲法通過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來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對我國國家性質的準確表述。故①③說法正確;②: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屬于國家生活中的根本性問題,而非“一般性問題”。一般性問題由普通法律調整。故②說法錯誤;④: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而非“基本政治制度”。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3.A【詳解】本題考查憲法。A:根據我國法律體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作為普通法律,其制定和修訂必須符合憲法的原則與精神,并以其為根本遵循。故A符合題意;BCD:刑法、義務教育法、民法典均為普通法律,屬于憲法的具體化,不能作為立法依據。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4.B【詳解】本題考查榮譽權、財產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②③:分析題文可知,普惠性發放高齡津貼,體現了公民享有物質幫助權;優質教育資源將向欠發達地區、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持續輸送,體現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權,舉措與其所對應的公民基本權利一致,故②③說法正確;①:對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進行表彰,體現了公民享有榮譽權,故①說法錯誤;④:確保在建已售商品房如期保質交付,體現了公民享有財產權,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5.C【詳解】本題考查維護國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受教育的義務。 C:四張海報依次展示的是“受教育的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宣傳的主題最恰當的是履行義務、自覺承擔,故C符合題意; A:“民族團結,共同繁榮”只符合圖片二的內容,故A不符合題意; B:“接受教育,傳遞文明”只符合圖片一的內容,,故B不符合題意;D:“依法納稅”只符合圖片四的內容,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不是“權利”,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6.B【詳解】本題考查對憲法、權利義務的關系、根本政治制度等知識的正確認識。①: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二者不是包含關系,①說法錯誤;②:分析圖片聯系教材內容可知,憲法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故②說法符合題意;③:人身自由包括人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等,二者不是包含關系,③說法錯誤;④: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有些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7.A【詳解】本題考查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①:作為民主黨派代表參加綿陽市政協會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故①符合題意;②:協助居民委員會解決小區垃圾分類問題,體現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故②符合題意;③:這是集體生活的表現,故③不符合題意;④:這是學校生活的表現,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8.D【詳解】本題考查基本經濟制度。ABCD:根據所學知識,爸爸為國企員工,其每年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分配,媽媽開小超市收入20萬元以及哥哥在私企工資和技術入股獲得分紅25萬元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故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金額共計45萬元,故D正確,ABC錯誤;故本題選D。9.A【詳解】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A:依據教材結合題文,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包括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了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受國務院委托作的關于耕地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在這一過程中全國人大行使了監督權,故A說法正確;B:審議權是人大代表的職權,不是全國人大的職權,故B說法錯誤;C:提案權是人大代表的職權,不是全國人大的職權,故C說法錯誤;D:建議權不是全國人大的職權,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0.A【詳解】本題考查國家機構。A: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管理社會公共事務。公安機關(如公安局)是政府的組成部門,屬于行政機關的范疇,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戶籍管理(如辦理身份證)等行政職能。故A符合題意;B:司法機關指法院和檢察院,負責審判和法律監督,公安機關雖參與司法程序中的偵查工作,但其本身屬于行政機關。故B不符合題意;C:國家權力機關是指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是立法和監督機關,故C不符合題意;D: 國家監督機關,現為國家監察委員會,負責監察公職人員,與公安機關職能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1.B【詳解】本題考查政治權利、監察機關、政治制度。①:政治權利包括監督權,而監督權的具體表現包含建議權,邏輯合理,故①正確;②:國家監察機關的職權是監察權(監督、調查、處置),檢察權屬于人民檢察院;故②錯誤。③:正確的邏輯是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再由人大產生政府,順序顛倒;故③錯誤。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屬于基本政治制度,而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部分,邏輯合理;故④正確;故本題選B。12.B【詳解】本題考查對國家機構的認識和理解。ABCD:由所學知識可知,行政機關是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應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權力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第一個表述錯誤;我國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但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第二個表述錯誤;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同時對上一級監察委員會負責,受它領導,所以南京市監察委員會受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并受江蘇省監察委員會領導和監督,第三個表述正確;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行使任免權,第四個表述正確;因此一共有2處錯誤,故B符合題意;A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3.D【詳解】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分類、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法治與自由的關系、依法履行義務。②:吳某的行為違反了《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受到了行政處罰,所以是行政違法行為,故②符合題意;③:吳某違規燃放煙花受到處罰,說明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能做,否則就會受到法律制裁,故③符合題意;④:吳某有燃放煙花的自由,但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這表明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故④符合題意;①:吳某違規燃放煙花,被處以行政罰款處罰,其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是行政違法行為,不是民事違法行為,故①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4.A【詳解】本題考查公平正義。A:甲同學主張在公共場所遵循“先來后到”的排隊秩序,乙同學提出為老年人設置專用通道,這都體現了在公共生活中維護社會公平、保障每個人合理權益的原則,故A符合題意;BCD:基本權利、民主法治、珍視自由,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5.D【詳解】本題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權、制度保障公平。③④:通過強化執行監督來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明確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彰顯了對勞動者休息權益的關切與尊重,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故③④說法正確;①:題干中的措施有利于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益,不會影響勞動者的經濟收入,故①說法錯誤;②:我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法治保障,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6.(1)①維護憲法權威,保障憲法實施;②監督法律法規合憲性,確保國家法制統一;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回應群眾關切;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水平。(2)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合憲性審查應以憲法為根本依據;②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合憲性審查應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③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合憲性審查應體現人民意志、保障公民權益;④憲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合憲性審查應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3)①憲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規定公民基本權利,如受教育權、物質幫助權等,切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②憲法體現國家對人民的關懷,通過具體條款守護公民從出生到終老的全過程,彰顯人文關懷。【分析】考點考查:加強憲法監督、憲法的地位、增強憲法意識。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加強憲法監督的有關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全國人大常委會經審查后,認定“城區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與憲法中“尊重社會公德”原則不抵觸,但要求地方政府應加強宣傳引導,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可鏈接維護憲法權威,保障憲法實施;監督法律法規合憲性,確保國家法制統一;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回應群眾關切;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水平。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憲法的地位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可鏈接合憲性審查應以憲法為根本依據;合憲性審查應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合憲性審查應體現人民意志、保障公民權益;合憲性審查應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增強憲法意識的有關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到憲法的護佑→可鏈接憲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切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關鍵詞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等→可鏈接憲法 通過具體條款守護公民從出生到終老的全過程,彰顯人文關懷。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7.(1)①肥胖帶來健康危機,影響發育,導致身體素質下降。②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負擔,增加醫療壓力。③帶來焦慮、不自信,影響心理健康。④會影響未來的勞動力質量,影響經濟健康發展等。(2)①管理體重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管住嘴邁開腿,自覺自律、合理飲食,同時積極主動科學地參加合適的體育鍛煉。②提高媒介素養,學會辨析網絡信息。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甄別信息是否可靠真實也是一種生活能力。③要依法維權,發現合法權益受侵犯時不忍氣吞聲,要保存證據,或投訴或報警處理。④要選擇有第三方監管的正規網絡平臺購物等。【分析】考點考查: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要求、公民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青少年群體中“小胖墩”的比例也逐年攀升→可鏈接肥胖帶來健康危機,影響發育,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負擔,增加醫療壓力;帶來焦慮、不自信,影響心理健康;會影響未來的勞動力質量,影響經濟健康發展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要求、公民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的有關知識,從警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夏女士特愛吃甜品但又不運動→可鏈接管理體重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管住嘴邁開腿,自覺自律、合理飲食,同時積極主動科學地參加合適的體育鍛煉。關鍵詞②:她在某平臺上刷到宣稱“不節食不運動也能瘦”的短視頻,就私信視頻作者要減肥方子→可鏈接提高媒介素養,學會辨析網絡信息。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甄別信息是否可靠真實也是一種生活能力。關鍵詞③:陷入詐騙話術,下單了2萬多元的減肥套餐→可鏈接要選擇有第三方監管的正規網絡平臺購物。關鍵詞④:夏女士發覺上當,要求退款,但遭拒絕并被拉黑,無奈的當花錢買個教訓→可鏈接要依法維權,發現合法權益受侵犯時不忍氣吞聲,要保存證據,或投訴或報警處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8.(1)道德角度:霸凌者缺乏基本的道德素養,不尊重他人,漠視生命。心理角度:霸凌者可能存在心理問題,如缺乏同理心、情緒管理能力差等。法律角度: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后果認識不足;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懲戒與保護機制有待完善。(2)立法方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未成年人犯罪的界限和處罰標準,增強法律的威懾力。家庭方面: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監管,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學校方面:加強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校園霸凌的預防和處理機制,及時發現和干預霸凌行為。(3)理解:法律對犯罪行為進行懲治,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對失足青少年進行挽救,體現了法律的教育和保護功能,有利于其改過自新,回歸社會。建議:①明確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分級處罰制度,根據犯罪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②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和消除制度,為改過自新的未成年人提供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分析】考點考查: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樹立法治意識、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預防犯罪的要求、捍衛公平正義。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責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個人,需要運用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樹立法治意識的有關知識,從反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長期霸凌同班同學→霸凌者缺乏基本的道德素養,不尊重他人,漠視生命。關鍵詞②:誘騙至廢棄蔬菜大棚,用鐵鍬毆打致死并埋尸→霸凌者可能存在心理問題,如缺乏同理心、情緒管理能力差等。關鍵詞③:嫌疑人拒不認罪→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后果認識不足;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懲戒與保護機制有待完善。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個人,需要運用樹立法治意識、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預防犯罪的要求的有關知識,從措施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未成年人保護法不應成為施暴者的護身符→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監管,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學校加強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校園霸凌的預防和處理機制,及時發現和干預霸凌行為。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個人,需要運用捍衛公平正義的有關知識,從理解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法律既要懲治犯罪,也要挽救失足青少年→法律對犯罪行為進行懲治,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對失足青少年進行挽救,體現了法律的教育和保護功能,有利于其改過自新,回歸社會。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小問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個人,需要運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關知識,從建議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法律既要懲治犯罪,也要挽救失足青少年→明確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分級處罰制度,根據犯罪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關鍵詞②: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和消除制度,為改過自新的未成年人提供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