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教育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2023-2025年)》,要求中小學校結合相關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要( )①順其自然,不必大驚小怪②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③敞開心扉遇到問題時積極尋求幫助④學習自我調節方法,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024年央視春晚節目《山河詩長安》獨具創意,登上熱搜榜第一。節目通過現代AR技術,讓李白穿越時空,乘鶴而來,對酒當歌,見證今日盛世長安?!皩⑦M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千人齊誦《將進酒》,豪放灑脫,蕩氣回腸將中國人的浪漫具象化,激發出天數中華兒女滿滿的自豪感。這啟示我們發展思維要( )①學會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②敢于打破常規,開發創造潛力③凡是都要敢于他人爭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④培養批判精神,敢于對一切說“不”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3.2023年12月7日,首屆全國外賣配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在滬舉辦。經過激烈角逐,來自杭州的女騎手黃曉琴奪得冠軍。很多人認為送外賣是體力活,男性體力較好,這個職業更適合男性,但是,近年來不少女性加入到配送行業,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表明( )A.不能過于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 B.男女職業選擇差異消失C.男女生有各自的優點 D.女性力量小,適合送外賣4.中學生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心中開始萌發一些對異性朦朧的情感。面對這種情感,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B.青春期的心理萌動是不正常的表現C.要盡量杜絕與異性同學交往D.異性同學之間不可能有真摯的友誼5.古人的詩句穿越千年,滋養著我們的精神世界。下列能啟示我們要樹立自信的是( )①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④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6.2023年10月22日,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在浙江隆重開幕。來自亞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在這里追逐人生夢想、展現自強風采、共敘團結友誼,攜手奏響陽光、和諧、自強、共享的華彩樂章,凝聚起亞洲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對此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磨礪意志,增強韌性②要錘煉自己,自立自強,不懈的堅持③自強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自信,我們需要自強拼搏精神④身殘志堅者,一定可以成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7.對漫畫中領導干部的評價,恰當的是( ) A.意志薄弱,不能戰勝自我B.行己有恥,樹立底線意識C.止于至善,積少成多,積善成德D.敢于說“不”,具有批判精神8.2024年是長征出發90周年?!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長征中,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始終秉持堅定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直至勝利。這體現了( )A.我們只需要正面情緒,不需要負面情緒 B.積極情緒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C.情緒會讓我們因為挫敗而止步 D.要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9.我國選手程文濤和石浩玙在2024年世界游泳錦標賽花游混雙技術自選決賽失誤后不氣餒,在自由自選決賽前,通過深呼吸、聽輕音樂來放松自己,發揮出最佳水平拿到金牌。他們調節情緒方式是( )A.轉移注意 B.放松訓練 C.合理宣泄 D.改變認知評價10.中央電視臺的“朗讀者”節目,嘉賓朗讀的美文及其與主持人的交談,令觀眾思緒萬千,感慨不已,實現了在朗讀中放飛思想、品味情感、參悟人生。這表明( )①人們能通過一定方式獲得美好情感②美好的事物,讓我們身心愉悅,促進我們的精神發展③情感是在人的社會交往、互動中引發的④情感是短暫的、不穩定、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變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2023年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賽場上激蕩著一股澎湃的青春力量。18歲的余依婷拿下三塊游泳金牌;17歲的劉清漪女子霹靂舞奪冠; 15歲的陳燁獲得滑板男子碗池冠軍;13歲的崔宸曦滑板女子街式摘金。賽場上他們自信、拼搏,向世界綻放最美的中國笑顏和青春力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青年們創造著美好的情感體驗,也在傳遞青春的美好,使生命更有力量②青年們勇立潮頭,擔當拼搏,踐行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③青年人熱情激昂,是實現中國夢的最中堅力量④青年們的這些積極情感為我們的世界增添了一份美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2.2023年5月28日,國產大飛機C919開啟首次商業載客飛行。研制過程中,C919團隊成員開展集智攻關,大家堅定信念,協同作戰,凝聚起拼博向上的力量。這表明( )①在集體中可以發展個性②團結的集體力量是強大的③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④個人力量是有限的,只要在集體中就會產生強大的合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13.小航所在的學校成立了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小航加入了學校的書法社。在首次社團成員大會上,大家一起討論制訂社團自主管理的方案。下列方案合理的有( )①社團的社長應該由大家共同選舉、投票產生②社團活動的目標應該由全體社團成員討論決定③堅持少數服從多數,即使有意見也不必說出來④社團成員意見不一致時,社長應主動傾聽各方意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3年哈爾濱成為炙手可熱的旅游網紅城市,熱情好客的本地市民“讓景”于客、紛紛承諾:“不下館子不洗澡,不開破車滿街跑,要有游客來問好,還給免費當向導?!痹谑忻竦臒崆橹С窒拢枮I冰雪節·城市文化旅游“爆出圈”。由此可見( )①建設美好集體要做到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②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③共建美好集體,需每個成員共同努力④集體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2024年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國務院組織法,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這說明( )A.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只有法律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6.張某在網上發布謠言,造成社會不良影響,認為“無聊,想引起關注”,最終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這啟示我們( )①增強法治意識,崇尚法治精神②我們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自覺遵守法律③違反法律必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④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7.進入青春期,中學生不僅身體外形發生變化,認知能力也得到發展,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對問題開始有更多的見解,他們不輕信書本上的現成結論,喜歡獨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歡懷疑、辯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思想活躍,感情奔放,朝氣蓬勃,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潛力。(1)結合材料,請你說說青春期應培養發展哪些思維 (2)結合所學知識思考青少年應該如何開發自己的創造潛力 18.2024年5月20日,江西省上饒市“95后”姑娘貝貝正靜靜的躺在造血干細胞采集室的病床上,看著血液從管子里流動,她的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了笑容。在接下來的5個小時內,它的153毫升“生命的種子”將為遠方一位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貝貝說:“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我傳遞了生命的種子,給血液患者帶來了重生的希望?!彼M芫枵咴缛湛祻?,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相逢在造血干細胞捐獻的路上。得知貝貝的愛心之舉,市紅十字會和她的朋友捧著鮮花來到病房看望慰問:“救人是大愛,止于至善,我們都要向你學習?!?br/>(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2)請舉一例在生活中“止于至善”的例子 19.感動中國2023年度獲獎人物揭曉:他們是老科學家俞鴻儒、特教老師劉玲琍、社區干部孟二梅、泳壇名將張雨霏、水稻專家楊華德、老藝術家牛犇、友誼使者穆言、大國工匠張連鋼、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以及藍天衛士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案袆又袊比宋锷砩夏壑鴷r代精神,彰顯著中國溫度,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對全社會的一次深刻感動和激勵,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和社會的希望。(1)2023年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體現了哪些美好情感 (2)中學生應該如何向感動中國人物學習,傳遞情感正能量 20.【法治天地】材料一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開啟了愛國有“法”的時代。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營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都離不開法律,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伴隨著我們成長。材料二 資陽市各學校在4-5月開展“預防地震、守護生命”為主題的應急防震演練活動,增強學生的防災、防震意識,掌握防災、避震方法,提高安全撤離能力。材料三 為對實行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我國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對犯罪的成年人實行犯罪記錄封存制度。(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說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體現了對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護 (3)你知道有哪些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嗎 (4)法律賦予我們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該怎樣做 三、綜合探究題21.【情境與體驗】2024年2月16日,多哈世界游泳錦標賽上,四位中國選手艾衍含、龔真琦、李冰潔、楊佩琪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項目中,齊心協力,奪得冠軍,為國爭光。隊員李冰潔頑強拼搏,從第五逆襲反超至第一,她為本場接力決賽還放棄了個人的200米自由泳決賽。7年級(6)班的道德與法治老師根據這個時政素材在班上開展了“在集體中成長”的主題班會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問題。(1)在活動中同學們圍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展開了討論。小玲: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沖突的,維護好集體利益必須放棄個人利益。大海: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問題:你贊成哪位同學的觀點 說說你的理由。(2)老師要求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集體。請你描繪出心目中的美好集體。(3)在活動的最后,老師發出倡議:“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痹诎嗉w中,每個人都承擔著相應的責任。請在橫線上寫下你的責任書。我的責任書班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參與和付出。我擅長: 。在班集體中我可以:《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1.C2.A3.A4.A5.B6.C7.B8.B9.B10.A11.A12.C13.B14.D15.B16.A17.(1)①不輕信書本上的現成結論,喜歡獨立探索事物的根源體現了獨立性思維。②喜歡懷疑、辯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批判性思維。③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潛力體現了創造性思維。(2)①敢于打破常規,追求生活的新奇和浪漫,開創前人未走之路;②關注他人和社會,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創造者;③創造離不開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我們創造的源泉,我們要多參加社會實踐;④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18.(1)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端正自身行為。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2)看到校園里有垃圾,自己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19.(1)愛國情感、幸福感、責任感、信念感、使命感等。(2)①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環境。②我們的情感需要表達、回應,需要共鳴。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們可以傳遞美好的情感,傳遞生命的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情感體驗,在傳遞情感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感受,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圍的世界也因為我們的積極情感多一份美好。20.(1)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②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③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2)學校保護;司法保護。(3)《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也要尊重和維護他人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21.(1)贊成大海的觀點。①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堅持集體主義,反對極端個人主義;無論個人之間有多大的矛盾和沖突,我們心中都應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②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2)美好集體是民主的、公正的;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懷與關愛的;美好集體是善于合作的;美好集體是充滿活力的。(3) 繪畫。 成為班級黑板報小組的成員,為班級制作出精美的黑板報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