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 總復習第一課時《數的認識》復習教案一、學情分析學生已系統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小數的初步認識”“分數的初步認識”,能認讀寫萬以內整數、一位小數及同分母分數。存在的主要問題:數位意義理解模糊;分數與小數的實際意義混淆;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機械應用,缺乏情境靈活性。三年級學生具象思維為主,需依托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動理解抽象概念;復習階段易疲乏,需通過游戲、合作任務維持參與度;初步具備知識歸類意識,但體系化整理能力較弱。二、教學目標1.熟練讀寫萬以內數,辨析數位意義;運用小數表示價格、長度,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關系;靈活比較數的大小(整數、小數、分數),解釋比較策略。2.通過數軸、計數器操作,理解數的順序與組成; 在購物、測量等情境中,發展數感與應用能力;用思維導圖歸類整數、小數、分數的異同,構建知識網絡。3.感受數的應用價值;在小組互評中培養合作意識與學習自信。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數的意義多維度理解(基數、序數、量數)、數位順序表的應用。難點:分數與小數的聯系與區別;數的大小比較策略遷移。四、教學準備教具:數位順序表掛圖、計數器、小數價格標簽、分數圓片模型。學具:數字卡片、數軸學習單、小組任務卡。五、教學過程設計(一)環節一:激活舊知,情境導入(5分鐘)生活情境導入教師活動:播放超市購物視頻(商品標價12.8元)、運動會排名(第2名)、分蛋糕(塊)。提問:“這些場景中的數分別表示什么?12.8元的‘8’表示什么?第2名的‘2’和蛋糕的有什么不同?”學生活動:舉手回答:“12.8元表示12元8角,第2名是順序,是平均分的份數。”設計意圖:從生活場景切入,激活學生對“數表示數量、順序、度量”三類意義的記憶,明確復習范圍。教材目錄檢索指令:“快速翻到目錄頁,圈出與‘數的認識’相關的單元(第1、3、6單元)。”學生活動:小組合作圈畫并匯報(“第1單元‘除法’用到整數,第6單元‘認識分數’……”)。(二)環節二:操作探究,構建網絡核心概念操作化任務1:計數器撥數辨析數位教師活動:演示用計數器撥“3050”,提問:“兩個‘0’分別表示什么?加撥7顆珠可能得到哪些數?”學生活動:分組操作計數器,記錄結果(3057、3750),總結:“個位的‘0’占位,百位的‘0’表示0個百。”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突破“中間有0的數”的讀寫難點,理解數位的實際意義。任務2:數軸標注三類數教師活動:分發數軸學習單(標有0、1、2),指令: “標出0.5、0.75、1.2的位置,并比較大小”。出示分數原片模型比較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的大小。學生活動:獨立標注后小組互查,匯報:“順序是0.5<0.75<1.2。”設計意圖:數軸直觀溝通整數、分數、小數的聯系,強化“計數單位統一才能比較大小”的核心思想。對比歸納(小組合作)教師活動:發放任務卡:“填寫三類數的異同表格”,并舉例說明。類型 讀寫要點 比較方法整數 末尾0不讀,中間0讀零 位數多>位數少;高位逐位比小數 小數點后依次讀 整數部分→小數部分逐位比分數 讀作“幾分之幾” 同分母比分子;同分子比分母學生活動:小組填寫后派代表展示(例:“1200讀作一千二百,末尾0不讀;12.08讀作十二點零八”)。(三)環節三:分層練習,鞏固提升基礎闖關(獨立完成)題目設計:寫數:三千零七→3007(強調千位3、十位0占位)比大小: ○ (>),2.4元 ○ 2元3角(>), ○(<)。錯誤預判:預判學生可能將“三千零七”寫成“307”,通過投影展示錯誤案例,集體辨析。挑戰任務(小組競賽)教師活動:出示數字卡片2、5、0、0,提問:“①擺出一個零都不讀的四位數;②最小的兩位小數。”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后搶答:“①5200或2500;②20.05(強調0必須在百分位)”。糾錯辨析教師活動:展示錯誤案例:“讀12.08為‘十二點八’”,提問:“錯在哪里?小數部分應該怎么讀?”設計意圖:通過典型錯誤強化小數讀寫規則,培養嚴謹的數學習慣。(四)環節四:課堂小結,反思評價(5分鐘)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梳理核心知識,并總結:“數可表數量(35人)、順序(第2名)、度量(12.8元)”。成長樹評價學生活動:在“成長樹”貼紙上寫收獲(學會讀帶0的小數,數的大小比較,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不同.....),同桌互贈學習星。(五)環節五:課后拓展實踐作業:任務A:用小數記錄家人身高、用分數表示分得的水果。任務B:設計“數的奧秘”手抄報,用商品價簽、比賽得分等例子歸類三類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