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隨堂訓練試卷1.(2025六下·榕城期中)讀拼音,寫詞語。fēng yíng bǎi tān xiǎo fàn míng mèi yuán xiāoluò tuo mó guǐ liáo tiān shuǐ gāng pái huái【答案】豐盈;擺攤;小販;明媚;元宵;駱駝;魔鬼;聊天;水缸;徘徊【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解析】【分析】“豐盈” 的 “盈” 讀 yíng,韻母為后鼻音;“駱駝” 的 “駝” 讀 tuó,輕聲需注意。“明媚” 的 “媚” 讀 mèi,聲調為去聲;“徘徊” 的 “徊” 讀 huái,避免讀成 huí。“擺攤” 的 “攤” 右半部分為 “難”,切勿少寫 “又”;“元宵” 的 “宵” 為 “宀” 頭,與 “霄” 區分。“魔鬼” 的 “魔” 結構復雜,需注意 “麻”“鬼” 的筆畫順序;“水缸” 的 “缸” 左半部分為 “缶”,非 “午”。故答案為:豐盈;擺攤;小販;明媚;元宵;駱駝;魔鬼;聊天;水缸;徘徊【點評】本題考查根據拼音書寫漢字的能力。需結合詞語含義準確判斷字形,尤其注意多音字(如 “駝”)、形近字(如 “宵” 與 “霄”)和復雜結構字(如 “魔”)的書寫規范,強化對詞語音形義的綜合掌握。2.(2025六下·榕城期中)巧查字典,正確使用查字方法。字典是不會說話的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好伙伴。閱讀時,你碰到“標”字,不知道它怎么讀,你可以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畫;假如你知道“標”字的讀音,卻想不起來怎么寫,則可采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節 。它的書寫規則是 。字典中,“標”有以下意思:①事物的枝節或表面;②標志,記號;③標準,指標;④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在“標本兼治”中,應選 (填序號)的意思。【答案】木;5;B;biāo;從左到右;①【知識點】漢字查字典【解析】【分析】部首查字法:“標” 字為左右結構,部首為 “木”,除去部首后剩余部分 “示” 為 5 畫。音序查字法:已知讀音時,先查音序(音節首字母大寫)“B”,再查完整音節 “biāo”(注意不帶聲調)。書寫規則:漢字 “標” 由左部 “木” 和右部 “示” 組成,書寫順序為從左到右。詞義辨析:“標本兼治” 中,“標” 指事物的枝節或表面(與 “本” 指根本相對),故取義項①。故答案為:木;5;B;biāo;從左到右;①【點評】本題考查漢字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書寫規則及多義字辨析能力。需掌握漢字結構拆分、音序音節規范、筆順規則及結合詞語語境理解字義的技巧。(2025六下·榕城期中)補全下列詞語,并選詞填空。3. 頭 氣 聚 會 不絕 驚 動 平 和 人煙 更新 萬不 4.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 ,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5.戰士們忍饑受寒,翻越了 的大山,才到達根據地。6.嘹亮的沖鋒號響了, 的喊殺聲由遠而近。【答案】3.垂;喪;精;神;絡;繹;天;地;心;氣;荒;無;萬;象;得;已4.萬不得已5.荒無人煙6.驚天動地【知識點】補充成語;成語運用【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成語的正確書寫和理解。通過填寫成語,考查對成語字形的記憶以及對其含義的掌握,有助于強化成語積累和語言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2)本題考查根據語境選擇合適的成語。需理解成語含義,并結合句子所描述的情境,判斷哪個成語能準確表達句子意思,提升成語運用的準確性和語境分析能力。(3)本題考查成語與描述對象的匹配。根據被修飾詞語 “大山” 以及句子所營造的艱難氛圍,選擇合適的成語,考查對成語適用場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4)本題考查成語在特定場景中的運用。根據戰斗場景中 “沖鋒號”“喊殺聲” 等元素,選擇能準確表現場景特點的成語,考查對成語描繪情境能力的把握和運用。3.“垂頭喪氣” 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的樣子;“聚精會神” 指集中注意力地看;“絡繹不絕” 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驚天動地” 意思是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心平氣和” 指心情平靜,態度溫和,不急躁,不生氣;“荒無人煙” 形容地方偏僻荒涼,見不到人家;“萬象更新” 指一切事物都改換了樣子,出現了一番新氣象;“萬不得已” 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故答案為:垂;喪;精;神;絡;繹;天;地;心;氣;荒;無;萬;象;得;已4.結合語境 “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 必定趕回家來”,“萬不得已” 表示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這樣做,符合 “除非” 所表達的特殊情況語境。故答案為:萬不得已5.“荒無人煙” 形容地方偏僻荒涼,沒有人家,用來修飾 “大山”,能突出大山環境的荒涼,與 “戰士們忍饑受寒” 的艱難情況相呼應。故答案為:荒無人煙6.“嘹亮的沖鋒號響了”,“喊殺聲” 應該是聲音響亮、氣勢宏大的,“驚天動地” 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喊殺聲的宏大震撼,符合戰斗場景的氛圍。故答案為:驚天動地7.(2025六下·榕城期中)給“簡”或“增”組詞并填空,組成合適的短語。簡: 的生活 的住房 的問題增: 光彩 友誼 見識【答案】簡樸;簡陋;簡單;增添;增長;增進【知識點】詞語搭配【解析】【分析】簡組詞及搭配邏輯:簡樸:強調(生活、作風等)簡單樸素,適用于描述生活方式,如 “簡樸的生活”。簡陋:指(房屋、設備等)簡單粗陋、不完備,適用于形容住房條件,如 “簡陋的住房”。簡單:表示結構單純、容易理解或處理,適用于描述問題的復雜程度,如 “簡單的問題”。增組詞及搭配邏輯:增添:意為添加、加多,常與 “光彩、色彩” 等抽象名詞搭配,如 “增添光彩”。增進:指促進、加深,多用于 “友誼、感情” 等人際關系類名詞,如 “增進友誼”。增長:指向上升、提高,適用于 “見識、知識、經驗” 等可積累的抽象事物,如 “增長見識”。故答案為:簡樸;簡陋;簡單;增添;增長;增進【點評】本題考查詞語積累與搭配能力,需結合具體語境選擇恰當的詞語。重點在于區分近義詞的適用對象和語義側重,如 “簡樸”“簡陋”“簡單” 均含 “簡” 義,但分別適用于生活作風、物質條件和問題難度;“增添”“增進”“增長” 均表 “增加”,但搭配對象因語義差異而不同。需通過日常積累強化對詞語用法的準確把握。8.(2025六下·榕城期中)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耽擱 拔弄 幻稚 司空見慣B.覺查 處境 衷思 不可思議C.浪漫 書藉 寬慰 自愧弗如D.不禁 嚴峻 缺乏 見微知著【答案】D【知識點】詞形辨析【解析】【分析】A.“拔弄” 應為 “撥弄”(“撥” 為提手旁,與動作相關);“幻稚” 應為 “幼稚”(“幼” 表示年紀小,非 “幻”)。B.“覺查” 應為 “覺察”(“察” 有觀察之意);“衷思” 應為 “哀思”(“哀” 表悲痛,“衷” 指內心)或 “深思”(結合語境判斷,但 “衷思” 屬生造詞)。C.“書藉” 應為 “書籍”(“籍” 為竹字頭,與竹簡、文獻相關,“藉” 多與草有關,如 “慰藉”)。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漢字字形的辨析能力,重點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正確書寫。需通過字義理解區分字形差異,強化對易錯字的記憶與辨析,提升漢字書寫的準確性。9.(2025六下·榕城期中)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陽春三月,農民伯伯又開始耕種了,農田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B.相信通過你處心積慮地學習,很快就能實現你的夢想。C.我們經歷的挫折不必太過計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路是需要向前看的。D.他的練習本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答案】B【知識點】成語運用【解析】【分析】ACD.正確。B.“處心積慮” 指長期謀劃要干某件事(多含貶義),而句中表達的是積極的學習態度,應使用 “全力以赴”“專心致志” 等褒義詞,此處感彩誤用,使用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詞語(包括成語)的正確運用能力,重點考查詞語的感彩、語義搭配及語境適用。需注意區分褒貶義詞的使用場景,避免因詞義理解偏差或情感色彩誤用導致表達不當,同時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語與句意的契合度。10.(2025六下·榕城期中)對下列句子中破折號的作用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體育課上,高老師喊:“立——正。”(聲音的延長)B.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提示下文)C.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話語的中斷或間隔)D.我最喜歡今天的天氣——晴轉多云。(話題的轉換)【答案】A【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解析】【分析】A.句中 “立 —— 正” 是口令的延長,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判斷正確。B.“于是 —— 洗手的時候……” 中破折號連接的是話題的自然延續,并非 “提示下文”,實際作用是引出具體事例,判斷錯誤。C.前句提出問題,后句直接作答,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對問題的回答),而非 “話語的中斷或間隔”,判斷錯誤。D.“天氣 —— 晴轉多云” 中破折號是對 “天氣” 的具體說明,作用為解釋說明,而非 “話題的轉換”,判斷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破折號的作用辨析能力,需結合語境區分其不同用法(如聲音延長、解釋說明、話題轉換等)。重點在于分析句子前后語義的邏輯關系,準確判斷破折號在具體語境中的功能,避免因表面形式誤解其實際作用。(2025六下·榕城期中)按要求寫句子。11.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節眨眼就到了啊。(用相同的修辭手法寫句子)12.我們有缺點。我們不怕別人批評指出。(用關聯詞將兩句話合成一句)13.為了不滑下來,他用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改成雙重否定句)14.通過老師的引導,使我對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15.這段時光不好挨。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運用“通過具體事例表達感情”的方法,補充下面的句子)比賽快開始了,爸爸還沒來學校。 【答案】11.這地方只有巴掌大,容不下這么多人。12.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13.為了不滑下來,他不得不用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14.通過”去掉。15.我圍著操場一圈一圈地走,邊走邊不時地朝學校門口看去。【知識點】修改病句;句式轉換;關聯詞;仿寫【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夸張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需通過夸大或縮小事物特征來增強表達效果,結合生活場景合理想象,強化修辭在句子中的生動性。(2)本題考查關聯詞的正確使用。需分析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假設、因果、轉折等),選擇恰當關聯詞銜接句子,提升語言表達的連貫性。(3)本題考查句式轉換能力。雙重否定句需用兩個否定詞(如 “不得不”“不能不”)表達肯定含義,注意轉換后語義的準確性。(4)本題考查病句修改能力。重點識別 “介詞濫用導致主語殘缺” 的類型,掌握修改符號的規范使用,提升語法糾錯能力。(5)本題考查情感表達技巧。需將抽象情感(如焦急、期待)轉化為具體行為描寫,通過動作、神態等細節傳遞內心活動,增強感染力。11.原句運用 “眨眼就到” 的夸張手法突出時間飛逝,仿寫句用 “巴掌大” 夸張地表現地方狹小,修辭一致。故答案為:這地方只有巴掌大,容不下這么多人。12.兩句為假設關系,用 “如果…… 就……” 連接,邏輯清晰。故答案為: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13.將肯定句改為雙重否定句,通過 “不得不” 增強語氣,保持原意不變。故答案為:為了不滑下來,他不得不用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14.原句缺主語,“通過” 和 “使” 同時使用導致成分殘缺,刪除其一即可。故答案為:通過”去掉。15.通過 “圍著操場走”“朝門口看” 的具體動作,表現等待時的焦急心情,符合 “用具體事例表達感情” 的要求。故答案為:我圍著操場一圈一圈地走,邊走邊不時地朝學校門口看去。16.(2025六下·榕城期中)語言實踐。同學們圍繞本學期“快樂讀書吧”推薦的三本世界名著組織了讀書分享活動。你想在同學面前即興發言,請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本名著,從主要內容、人物、故事情節等方面任選一至兩個角度進行交流,把你的閱讀收獲寫下來吧。【答案】《騎鵝旅行記》這本書情節有趣,書中的尼爾斯從一個調皮的男孩子成長為一個善良勇敢、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勇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知識點】推薦介紹【解析】【分析】內容概括:簡明介紹故事核心(變小、旅行、成長),突出 “冒險” 與 “蛻變” 主線。人物分析:選取尼爾斯的性格轉變為切入點,結合具體情節(解救動物)展現其成長,避免空泛評價。收獲提煉:從人物經歷中提煉普適性道理(責任、善良),體現閱讀的現實關聯。故答案為:《騎鵝旅行記》這本書情節有趣,書中的尼爾斯從一個調皮的男孩子成長為一個善良勇敢、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勇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點評】本題考查名著閱讀的即興表達能力。需從內容、人物、情節中選取清晰角度,結合具體細節闡述閱讀感受,避免籠統復述。通過分析人物成長或情節寓意,體現對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時注重語言的流暢性與感染力,符合即興發言的場景需求。(2025六下·榕城期中)習作園地;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7.《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18.“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的“去”是“離開”的意思。19.《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采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20.《石灰吟》和《竹石》這兩首詩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答案】17.正確18.錯誤19.正確20.正確【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章寫作順序的把握。需結合文本中表示時間的關鍵詞(如 “臘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 等)判斷行文脈絡,明確時間順序在敘事類文章中的典型特征。(2)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含義理解。需結合語境和文言常識辨析多義詞,避免用現代漢語詞義直接套用,注重積累常見文言實詞的不同義項。(3)本題考查對文章結構手法的分析。需關注開頭與結尾的內容關聯,判斷是否在情節、情感或主題上形成呼應,理解首尾呼應對增強文章整體性的作用。(4)本題考查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識別。需分析詩句中事物的象征意義,判斷是否通過描寫具體事物來含蓄表達作者的情感或志向,掌握托物言志在詠物詩中的典型運用。17.課文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描寫了臘月、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節等時段的春節習俗,脈絡清晰,符合時間順序的結構特點。故答案為:正確18.“去” 在句中意為 “距離”,整句表達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更近”,而非 “離開”。故答案為:錯誤19.文章開頭寫 “1927 年 4 月 28 日是我永遠忘不了的日子”,結尾寫 “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 4 月 28 日……’”,首尾均以日期形成呼應,強化情感表達。故答案為:正確20.《石灰吟》借石灰 “粉骨碎身渾不怕” 表達堅貞品格,《竹石》借竹 “任爾東西南北風” 象征堅韌意志,均通過詠物抒發志向,屬于托物言志的寫法。故答案為:正確(2025六下·榕城期中) 日積月累。21.傳統節日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盈盈一水間, ”是源自七夕的浪漫;“ ,不知秋思落誰家”是獨屬中秋的思念;“春城無處不飛花, ”則描摹了寒食節的風光與習俗。22.當與對方交談獲益良多時,我們可以用“ ,勝讀十年書”來表達感激之情;當同桌懈怠學習時,我們可以用“ ,一字值千金”來提醒;我們不能僅憑一面之緣就斷定別人的人品,而要在長期的相處中去了解別人,正所謂“ , 日久見人心”。23.爸爸一大早來到公園,看到前面長長的隊伍,感嘆道:“ ,更有早行人。”【答案】21.脈脈不得語;今夜月明人盡望;寒食東風御柳斜22.聽君一席話;讀書須用意;路遙知馬力23.莫道君行早【知識點】古詩詞填空;古詩詞運用【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傳統節日相關詩句的積累。需結合節日文化內涵記憶詩句,理解詩句中意象(如明月、柳、飛花)與節日的關聯,強化對古詩情感與文化背景的對應認知。(2)本題考查俗語、諺語的理解與運用。需結合語境判斷俗語的適用場景,通過語義邏輯記憶句子,提升對傳統文化中人生智慧的感悟與表達能力。(3)本題考查民間俗語的積累與應用。需通過生活場景聯想俗語含義,理解其在表達 “切勿自滿”“需知天外有天” 等主題時的作用,增強語言表達的豐富性。2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出自《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借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情景,體現七夕的浪漫與哀愁。“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以中秋明月引發普天之下的思鄉之情。“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出自韓翃《寒食》,描繪寒食節長安城東風拂柳、飛花飄散的景象,暗含宮廷習俗。故答案為:脈脈不得語;今夜月明人盡望;寒食東風御柳斜22.“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強調與智者交談的啟發意義,適用于表達受益良多的感慨。“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提醒讀書要用心鉆研,每字每句都需珍視,適用于勸誡學習懈怠者。“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指路途遙遠才能了解馬的耐力,時間久了才能看清人心,強調長期觀察的重要性。故答案為:聽君一席話;讀書須用意;路遙知馬力2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意為不要以為自己來得早,還有比自己更早的人,用于感嘆人外有人、需保持謙遜。故答案為:莫道君行早(2025六下·榕城期中)課文內容回顧。24.《北京的春節》一文的作者是 ,他用充滿“ ”的樸實語言,為我們展開了一幅老北京的 ,展示了節日的 和 。25.《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寫革命先驅 先生離開作者(女兒)已經16年了,但女兒對父親犧牲前后的事情仍記憶猶新,于是就按照父親 、 、被審時、 的順序寫下了這篇回憶錄,表達了女兒對父親的 。文中的父親在孩子面前是一位 的父親,在敵人面前是一位 的共產主義戰士。【答案】24.老舍;京味兒;民俗畫卷;溫馨;美好25.李大釗;被害后;敬仰與深切的懷念;被捕前;被捕時;慈祥可親大義;凜然【知識點】北京的春節;十六年前的回憶;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課文作者、語言風格及內容主旨的掌握。需結合課文中具體的民俗描寫,理解 “京味兒” 語言的特點,以及作者通過節日場景傳遞的文化情感與生活氣息。(2)本題考查對課文人物、敘事順序及情感主旨的理解。需梳理課文結構,把握不同階段的情節重點,分析人物形象的多面性,體會回憶錄通過具體細節傳遞情感的寫作特點。24.《北京的春節》由老舍創作,全文以 “京味兒” 語言(如北京方言、市井生活詞匯)為特色,按時間順序描繪了老北京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如熬臘八粥、祭灶、守歲等,勾勒出一幅鮮活的民俗畫卷,字里行間展現出節日氛圍的溫馨與生活的美好。故答案為:老舍;京味兒;民俗畫卷;溫馨;美好25.《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李大釗之女李星華的回憶錄,全文按 “被捕前(父親堅持工作)— 被捕時(面對敵人鎮定自若)— 被審時(在法庭上堅強不屈)— 被害后(家人的悲痛)” 的順序展開,通過具體事例刻畫了李大釗作為父親的慈祥可親,以及作為革命者面對敵人時的大義凜然,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與崇高敬意。故答案為:李大釗;被害后;敬仰與深切的懷念;被捕前;被捕時;慈祥可親大義;凜然(2025六下·榕城期中)閱讀下面的非連續性文本,完成練習。【材料一】隨著《端午奇妙游》的播出,在《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時節奇妙游》之后,河南衛視再次憑借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耕細作而“出圈”。“娛樂至上,流量為王”的時代,當很多人、很多平臺都在追求流量、推崇娛樂明星之時,河南衛視如一股清流般席卷海內外,重新燃起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自信。河南衛視的《端午奇妙游》雖然沒有明星大咖,也沒有什么華麗的舞臺,大部分都是實地取景,但是節目背后卻有著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化的熱愛和鉆研。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說“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守住初心,持續出新,才有不斷“出圈”的精品,才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材料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璀璨的瑰寶,只有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才能最大程度地確保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完整性,因此,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至關重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是國家出臺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保護、傳承的法律法規,在2006年10 月25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06年12 月1日起施行。【材料三】非遺傳承在表達方式和傳播方式上也要與時俱進。例如光明網充分調動多種優質資源,線上線下結合,通過“致非遺,敬匠心”“青春遇見戲”等直播活動,讓網友近距離地了解非遺技藝,了解非遺傳承人,并把傳承人培育成“網紅”,全方位、立體式地呈現出非遺項目蘊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引起了網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把非遺“激活”了。26.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①河南衛視通過借鑒其他衛視的《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時節奇妙游》欄目,推出自己的《端午奇妙游》而獲得眾多贊譽。 ②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耕細作,守住初心,持續出新,才能“出圈”。 ③我國有專門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 ④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古人智慧的傳承,在表達方式和傳播方式上應“以古人之規矩”。 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是國家出臺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保護、傳承的法律法規,在2016年10月25 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⑥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璀璨的瑰寶,只有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才能最大程度地確保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完整性。 27.《端午奇妙游》之所以會獲得眾多贊譽,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 ,二是 。28.讀了這三則材料,你認為作者主要想表達一種怎樣的觀點?( )A.我們要認真學習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B.要想“出圈”,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吸引人們的眼球。C.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設文化強國。29.結合上面三則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簡要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少說出兩點)【答案】26.錯誤;正確;正確;錯誤;錯誤;正確27.實地取景;展現了我國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體的熱愛與鉆研。28.C29.①完善法律法規,保護傳統節目;②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發揚傳統習俗;③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全方位呈現傳統藝術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引發人們的興趣。【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非連續性文本信息的精準提取與辨析能力。需逐句對照材料內容,注意時間、主體、觀點等關鍵信息的準確性,避免斷章取義或混淆細節。(2)本題考查對材料關鍵信息的篩選與概括能力。需鎖定材料中描述節目特點的語句,提煉核心要素,避免遺漏或過度解讀。(3)本題考查對多則材料主旨的整體把握能力。需跳出具體事例,提煉共同主題,分析選項與材料的契合度,避免以偏概全。(4)本題考查材料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能力。需從材料中提取 “法規保護”“創新傳播”“活動實踐” 等關鍵詞,結合自身見聞(如博物館數字化、傳統節日活動等)具體闡述,體現 “弘揚” 的可操作性。26.①:材料一明確《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等均為河南衛視節目,非 “借鑒其他衛視”,故錯誤。②:材料一通過河南衛視案例及《人民日報》評論,強調 “深耕細作、守住初心、持續出新” 是 “出圈” 關鍵,故正確。③:材料二提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是國家出臺的專門法規,故正確。④:材料三指出非遺傳承 “要與時俱進”,需創新表達方式,與 “以古人之規矩”(堅守傳統)不完全等同,且題干忽略 “開自己之生面” 的創新要求,故錯誤。⑤:材料二明確法規通過時間為 “2006 年 10 月 25 日”,而非 “2016 年”,故錯誤。⑥:與材料二首句表述一致,故正確。故答案為:錯誤;正確;正確;錯誤;錯誤;正確27.材料一明確提到《端午奇妙游》“大部分都是實地取景”,且 “節目背后卻有著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化的熱愛和鉆研”,直接對應兩點原因。故答案為:實地取景;展現了我國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體的熱愛與鉆研。28.三則材料圍繞 “傳統文化傳承” 展開:材料一以河南衛視為例強調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材料二強調非遺保護的法規支撐;材料三強調非遺傳承需創新表達。C 選項綜合 “保護、傳承、創新、文化自信”,全面涵蓋材料核心觀點。A、B 分別僅對應材料二、材料一的片面內容,故排除。故答案為:C29.結合材料二,可從 “完善法規” 角度作答;結合材料三 “線上線下直播”,可從 “科技賦能傳播” 角度作答;結合材料一 “文化深耕與創新”,可從 “活動實踐” 角度聯系生活(如學校非遺社團、社區文化展等)。故答案為:①完善法律法規,保護傳統節目;②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發揚傳統習俗;③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全方位呈現傳統藝術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引發人們的興趣。30.(2025六下·榕城期中)“達人”指的是在某方面非常精通的人,是某方面的高手。作文寫得好是“作文達人”,飯做得好是“廚藝達人”,鋼琴彈得好是“鋼琴達人”,書讀得好是“閱讀達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身邊的同學是哪方面的高手?是什么“達人”?請動筆寫一寫吧。要求:①題目自擬。②事例具體,突出“達人”是某方面高手的特點。③書寫規范、端正、整潔。④不少于500字。【答案】例文:我們班的 “詩詞達人”在我們班,提起小林,同學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稱她為 “詩詞達人”。無論是唐詩宋詞的精妙意境,還是生僻典故的由來,她都能信手拈來,仿佛一本行走的 “詩詞百科全書”。 記得去年的詩詞大會上,小林的表現讓所有人驚嘆。決賽環節有一道 “飛花令” 題目,要求以 “月” 為主題接龍。輪到小林時,她已經連續應對了十位選手的挑戰,現場氣氛緊張到極點。只見她托腮思索片刻,嘴角忽然揚起自信的微笑:“‘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這句來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接著對手拋出 “明月幾時有”,她立刻接道:“‘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如此往復十余輪,她始終應對自如,詩句如清泉般汩汩流出,連評委老師都露出贊許的神情。 更讓人佩服的是,小林對詩詞的熱愛不僅停留在背誦層面。一次課間,她指著窗外飄落的桃花感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寫的雖是山寺桃花,卻像極了此刻的情景。” 她還經常把詩詞改編成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比如將《琵琶行》的情節編成情景劇,讓大家在趣味中感受詩詞的魅力。 小林曾說:“詩詞里藏著古人的喜怒哀樂,讀詩就像和千年前的朋友對話。” 在她的影響下,班里掀起了一股 “詩詞熱”。每當看到她捧著《唐詩三百首》專注閱讀的模樣,我都真切地感受到:所謂 “達人”,不僅是技藝上的高超,更是對熱愛之事的執著與深耕。【知識點】寫人類作文【解析】【分析】本題圍繞 “達人” 這一核心話題展開,要求寫自己或身邊同學在某方面的專長,屬于寫人敘事類作文。需通過具體事例突出人物在特定領域的 “高手” 特質,展現其專業性和獨特之處。【題干分析】“達人” 指在某領域精通的人,關鍵詞為 “專長”“高手特質”。寫作時需明確人物身份及擅長領域(如作文、廚藝、鋼琴等),通過具體事例體現其 “達人” 特點,避免空泛描述。寫作思路:確定人物與領域:選擇自己或熟悉的同學,明確其擅長方向(如 “繪畫達人”“運動達人” 等)。選取典型事例:用 1-2 個具體事件展現其技能水平,例如繪畫達人在比賽中獲獎的過程,或運動達人在訓練中突破極限的細節。突出細節描寫: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刻畫人物,如描寫鋼琴達人演奏時的指法、專注的神情,或廚藝達人處理食材的熟練手法。結構安排:開頭點題(如 “我的同桌是‘書法達人’”),中間詳述事例,結尾總結其對自己的影響或表達敬佩之情。【立意提取】1.班級里的 “速寫達人”:通過同學快速捕捉人物特征的繪畫事例,展現其觀察力與技巧。2.我的 “魔方達人” 朋友: 記錄朋友挑戰高難度魔方還原的過程,體現其邏輯思維與專注力。【點評】緊扣主題:全文圍繞 “詩詞達人” 展開,通過詩詞大會飛花令、課間即興聯想等事例,生動展現人物對詩詞的精通與熱愛。細節生動:運用動作(“托腮思索”)、神態(“自信的微笑”)、語言(詩句引用)等描寫,讓人物形象立體鮮活。結構清晰:開頭點題,中間以具體事件詳寫 “達人” 特質,結尾升華主題,體現熱愛與執著的內涵,邏輯連貫。語言流暢:引用詩詞自然貼切,比喻(“清泉般汩汩流出”)增強文采,符合 “達人” 主題的文化氛圍。1 / 1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隨堂訓練試卷1.(2025六下·榕城期中)讀拼音,寫詞語。fēng yíng bǎi tān xiǎo fàn míng mèi yuán xiāoluò tuo mó guǐ liáo tiān shuǐ gāng pái huái2.(2025六下·榕城期中)巧查字典,正確使用查字方法。字典是不會說話的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好伙伴。閱讀時,你碰到“標”字,不知道它怎么讀,你可以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畫;假如你知道“標”字的讀音,卻想不起來怎么寫,則可采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節 。它的書寫規則是 。字典中,“標”有以下意思:①事物的枝節或表面;②標志,記號;③標準,指標;④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在“標本兼治”中,應選 (填序號)的意思。(2025六下·榕城期中)補全下列詞語,并選詞填空。3. 頭 氣 聚 會 不絕 驚 動 平 和 人煙 更新 萬不 4.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 ,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5.戰士們忍饑受寒,翻越了 的大山,才到達根據地。6.嘹亮的沖鋒號響了, 的喊殺聲由遠而近。7.(2025六下·榕城期中)給“簡”或“增”組詞并填空,組成合適的短語。簡: 的生活 的住房 的問題增: 光彩 友誼 見識8.(2025六下·榕城期中)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耽擱 拔弄 幻稚 司空見慣B.覺查 處境 衷思 不可思議C.浪漫 書藉 寬慰 自愧弗如D.不禁 嚴峻 缺乏 見微知著9.(2025六下·榕城期中)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陽春三月,農民伯伯又開始耕種了,農田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B.相信通過你處心積慮地學習,很快就能實現你的夢想。C.我們經歷的挫折不必太過計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路是需要向前看的。D.他的練習本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10.(2025六下·榕城期中)對下列句子中破折號的作用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體育課上,高老師喊:“立——正。”(聲音的延長)B.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提示下文)C.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話語的中斷或間隔)D.我最喜歡今天的天氣——晴轉多云。(話題的轉換)(2025六下·榕城期中)按要求寫句子。11.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節眨眼就到了啊。(用相同的修辭手法寫句子)12.我們有缺點。我們不怕別人批評指出。(用關聯詞將兩句話合成一句)13.為了不滑下來,他用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改成雙重否定句)14.通過老師的引導,使我對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15.這段時光不好挨。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運用“通過具體事例表達感情”的方法,補充下面的句子)比賽快開始了,爸爸還沒來學校。 16.(2025六下·榕城期中)語言實踐。同學們圍繞本學期“快樂讀書吧”推薦的三本世界名著組織了讀書分享活動。你想在同學面前即興發言,請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本名著,從主要內容、人物、故事情節等方面任選一至兩個角度進行交流,把你的閱讀收獲寫下來吧。(2025六下·榕城期中)習作園地;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7.《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18.“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的“去”是“離開”的意思。19.《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采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20.《石灰吟》和《竹石》這兩首詩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2025六下·榕城期中) 日積月累。21.傳統節日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盈盈一水間, ”是源自七夕的浪漫;“ ,不知秋思落誰家”是獨屬中秋的思念;“春城無處不飛花, ”則描摹了寒食節的風光與習俗。22.當與對方交談獲益良多時,我們可以用“ ,勝讀十年書”來表達感激之情;當同桌懈怠學習時,我們可以用“ ,一字值千金”來提醒;我們不能僅憑一面之緣就斷定別人的人品,而要在長期的相處中去了解別人,正所謂“ , 日久見人心”。23.爸爸一大早來到公園,看到前面長長的隊伍,感嘆道:“ ,更有早行人。”(2025六下·榕城期中)課文內容回顧。24.《北京的春節》一文的作者是 ,他用充滿“ ”的樸實語言,為我們展開了一幅老北京的 ,展示了節日的 和 。25.《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寫革命先驅 先生離開作者(女兒)已經16年了,但女兒對父親犧牲前后的事情仍記憶猶新,于是就按照父親 、 、被審時、 的順序寫下了這篇回憶錄,表達了女兒對父親的 。文中的父親在孩子面前是一位 的父親,在敵人面前是一位 的共產主義戰士。(2025六下·榕城期中)閱讀下面的非連續性文本,完成練習。【材料一】隨著《端午奇妙游》的播出,在《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時節奇妙游》之后,河南衛視再次憑借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耕細作而“出圈”。“娛樂至上,流量為王”的時代,當很多人、很多平臺都在追求流量、推崇娛樂明星之時,河南衛視如一股清流般席卷海內外,重新燃起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和自信。河南衛視的《端午奇妙游》雖然沒有明星大咖,也沒有什么華麗的舞臺,大部分都是實地取景,但是節目背后卻有著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化的熱愛和鉆研。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說“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守住初心,持續出新,才有不斷“出圈”的精品,才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材料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璀璨的瑰寶,只有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才能最大程度地確保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完整性,因此,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至關重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是國家出臺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保護、傳承的法律法規,在2006年10 月25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06年12 月1日起施行。【材料三】非遺傳承在表達方式和傳播方式上也要與時俱進。例如光明網充分調動多種優質資源,線上線下結合,通過“致非遺,敬匠心”“青春遇見戲”等直播活動,讓網友近距離地了解非遺技藝,了解非遺傳承人,并把傳承人培育成“網紅”,全方位、立體式地呈現出非遺項目蘊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引起了網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把非遺“激活”了。26.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①河南衛視通過借鑒其他衛視的《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時節奇妙游》欄目,推出自己的《端午奇妙游》而獲得眾多贊譽。 ②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耕細作,守住初心,持續出新,才能“出圈”。 ③我國有專門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 ④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古人智慧的傳承,在表達方式和傳播方式上應“以古人之規矩”。 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是國家出臺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保護、傳承的法律法規,在2016年10月25 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⑥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璀璨的瑰寶,只有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才能最大程度地確保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完整性。 27.《端午奇妙游》之所以會獲得眾多贊譽,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 ,二是 。28.讀了這三則材料,你認為作者主要想表達一種怎樣的觀點?( )A.我們要認真學習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B.要想“出圈”,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吸引人們的眼球。C.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設文化強國。29.結合上面三則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簡要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少說出兩點)30.(2025六下·榕城期中)“達人”指的是在某方面非常精通的人,是某方面的高手。作文寫得好是“作文達人”,飯做得好是“廚藝達人”,鋼琴彈得好是“鋼琴達人”,書讀得好是“閱讀達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身邊的同學是哪方面的高手?是什么“達人”?請動筆寫一寫吧。要求:①題目自擬。②事例具體,突出“達人”是某方面高手的特點。③書寫規范、端正、整潔。④不少于500字。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豐盈;擺攤;小販;明媚;元宵;駱駝;魔鬼;聊天;水缸;徘徊【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解析】【分析】“豐盈” 的 “盈” 讀 yíng,韻母為后鼻音;“駱駝” 的 “駝” 讀 tuó,輕聲需注意。“明媚” 的 “媚” 讀 mèi,聲調為去聲;“徘徊” 的 “徊” 讀 huái,避免讀成 huí。“擺攤” 的 “攤” 右半部分為 “難”,切勿少寫 “又”;“元宵” 的 “宵” 為 “宀” 頭,與 “霄” 區分。“魔鬼” 的 “魔” 結構復雜,需注意 “麻”“鬼” 的筆畫順序;“水缸” 的 “缸” 左半部分為 “缶”,非 “午”。故答案為:豐盈;擺攤;小販;明媚;元宵;駱駝;魔鬼;聊天;水缸;徘徊【點評】本題考查根據拼音書寫漢字的能力。需結合詞語含義準確判斷字形,尤其注意多音字(如 “駝”)、形近字(如 “宵” 與 “霄”)和復雜結構字(如 “魔”)的書寫規范,強化對詞語音形義的綜合掌握。2.【答案】木;5;B;biāo;從左到右;①【知識點】漢字查字典【解析】【分析】部首查字法:“標” 字為左右結構,部首為 “木”,除去部首后剩余部分 “示” 為 5 畫。音序查字法:已知讀音時,先查音序(音節首字母大寫)“B”,再查完整音節 “biāo”(注意不帶聲調)。書寫規則:漢字 “標” 由左部 “木” 和右部 “示” 組成,書寫順序為從左到右。詞義辨析:“標本兼治” 中,“標” 指事物的枝節或表面(與 “本” 指根本相對),故取義項①。故答案為:木;5;B;biāo;從左到右;①【點評】本題考查漢字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書寫規則及多義字辨析能力。需掌握漢字結構拆分、音序音節規范、筆順規則及結合詞語語境理解字義的技巧。【答案】3.垂;喪;精;神;絡;繹;天;地;心;氣;荒;無;萬;象;得;已4.萬不得已5.荒無人煙6.驚天動地【知識點】補充成語;成語運用【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成語的正確書寫和理解。通過填寫成語,考查對成語字形的記憶以及對其含義的掌握,有助于強化成語積累和語言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2)本題考查根據語境選擇合適的成語。需理解成語含義,并結合句子所描述的情境,判斷哪個成語能準確表達句子意思,提升成語運用的準確性和語境分析能力。(3)本題考查成語與描述對象的匹配。根據被修飾詞語 “大山” 以及句子所營造的艱難氛圍,選擇合適的成語,考查對成語適用場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4)本題考查成語在特定場景中的運用。根據戰斗場景中 “沖鋒號”“喊殺聲” 等元素,選擇能準確表現場景特點的成語,考查對成語描繪情境能力的把握和運用。3.“垂頭喪氣” 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的樣子;“聚精會神” 指集中注意力地看;“絡繹不絕” 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驚天動地” 意思是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心平氣和” 指心情平靜,態度溫和,不急躁,不生氣;“荒無人煙” 形容地方偏僻荒涼,見不到人家;“萬象更新” 指一切事物都改換了樣子,出現了一番新氣象;“萬不得已” 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故答案為:垂;喪;精;神;絡;繹;天;地;心;氣;荒;無;萬;象;得;已4.結合語境 “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 必定趕回家來”,“萬不得已” 表示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這樣做,符合 “除非” 所表達的特殊情況語境。故答案為:萬不得已5.“荒無人煙” 形容地方偏僻荒涼,沒有人家,用來修飾 “大山”,能突出大山環境的荒涼,與 “戰士們忍饑受寒” 的艱難情況相呼應。故答案為:荒無人煙6.“嘹亮的沖鋒號響了”,“喊殺聲” 應該是聲音響亮、氣勢宏大的,“驚天動地” 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喊殺聲的宏大震撼,符合戰斗場景的氛圍。故答案為:驚天動地7.【答案】簡樸;簡陋;簡單;增添;增長;增進【知識點】詞語搭配【解析】【分析】簡組詞及搭配邏輯:簡樸:強調(生活、作風等)簡單樸素,適用于描述生活方式,如 “簡樸的生活”。簡陋:指(房屋、設備等)簡單粗陋、不完備,適用于形容住房條件,如 “簡陋的住房”。簡單:表示結構單純、容易理解或處理,適用于描述問題的復雜程度,如 “簡單的問題”。增組詞及搭配邏輯:增添:意為添加、加多,常與 “光彩、色彩” 等抽象名詞搭配,如 “增添光彩”。增進:指促進、加深,多用于 “友誼、感情” 等人際關系類名詞,如 “增進友誼”。增長:指向上升、提高,適用于 “見識、知識、經驗” 等可積累的抽象事物,如 “增長見識”。故答案為:簡樸;簡陋;簡單;增添;增長;增進【點評】本題考查詞語積累與搭配能力,需結合具體語境選擇恰當的詞語。重點在于區分近義詞的適用對象和語義側重,如 “簡樸”“簡陋”“簡單” 均含 “簡” 義,但分別適用于生活作風、物質條件和問題難度;“增添”“增進”“增長” 均表 “增加”,但搭配對象因語義差異而不同。需通過日常積累強化對詞語用法的準確把握。8.【答案】D【知識點】詞形辨析【解析】【分析】A.“拔弄” 應為 “撥弄”(“撥” 為提手旁,與動作相關);“幻稚” 應為 “幼稚”(“幼” 表示年紀小,非 “幻”)。B.“覺查” 應為 “覺察”(“察” 有觀察之意);“衷思” 應為 “哀思”(“哀” 表悲痛,“衷” 指內心)或 “深思”(結合語境判斷,但 “衷思” 屬生造詞)。C.“書藉” 應為 “書籍”(“籍” 為竹字頭,與竹簡、文獻相關,“藉” 多與草有關,如 “慰藉”)。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漢字字形的辨析能力,重點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正確書寫。需通過字義理解區分字形差異,強化對易錯字的記憶與辨析,提升漢字書寫的準確性。9.【答案】B【知識點】成語運用【解析】【分析】ACD.正確。B.“處心積慮” 指長期謀劃要干某件事(多含貶義),而句中表達的是積極的學習態度,應使用 “全力以赴”“專心致志” 等褒義詞,此處感彩誤用,使用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詞語(包括成語)的正確運用能力,重點考查詞語的感彩、語義搭配及語境適用。需注意區分褒貶義詞的使用場景,避免因詞義理解偏差或情感色彩誤用導致表達不當,同時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語與句意的契合度。10.【答案】A【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解析】【分析】A.句中 “立 —— 正” 是口令的延長,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判斷正確。B.“于是 —— 洗手的時候……” 中破折號連接的是話題的自然延續,并非 “提示下文”,實際作用是引出具體事例,判斷錯誤。C.前句提出問題,后句直接作答,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對問題的回答),而非 “話語的中斷或間隔”,判斷錯誤。D.“天氣 —— 晴轉多云” 中破折號是對 “天氣” 的具體說明,作用為解釋說明,而非 “話題的轉換”,判斷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破折號的作用辨析能力,需結合語境區分其不同用法(如聲音延長、解釋說明、話題轉換等)。重點在于分析句子前后語義的邏輯關系,準確判斷破折號在具體語境中的功能,避免因表面形式誤解其實際作用。【答案】11.這地方只有巴掌大,容不下這么多人。12.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13.為了不滑下來,他不得不用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14.通過”去掉。15.我圍著操場一圈一圈地走,邊走邊不時地朝學校門口看去。【知識點】修改病句;句式轉換;關聯詞;仿寫【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夸張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力。需通過夸大或縮小事物特征來增強表達效果,結合生活場景合理想象,強化修辭在句子中的生動性。(2)本題考查關聯詞的正確使用。需分析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假設、因果、轉折等),選擇恰當關聯詞銜接句子,提升語言表達的連貫性。(3)本題考查句式轉換能力。雙重否定句需用兩個否定詞(如 “不得不”“不能不”)表達肯定含義,注意轉換后語義的準確性。(4)本題考查病句修改能力。重點識別 “介詞濫用導致主語殘缺” 的類型,掌握修改符號的規范使用,提升語法糾錯能力。(5)本題考查情感表達技巧。需將抽象情感(如焦急、期待)轉化為具體行為描寫,通過動作、神態等細節傳遞內心活動,增強感染力。11.原句運用 “眨眼就到” 的夸張手法突出時間飛逝,仿寫句用 “巴掌大” 夸張地表現地方狹小,修辭一致。故答案為:這地方只有巴掌大,容不下這么多人。12.兩句為假設關系,用 “如果…… 就……” 連接,邏輯清晰。故答案為: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13.將肯定句改為雙重否定句,通過 “不得不” 增強語氣,保持原意不變。故答案為:為了不滑下來,他不得不用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14.原句缺主語,“通過” 和 “使” 同時使用導致成分殘缺,刪除其一即可。故答案為:通過”去掉。15.通過 “圍著操場走”“朝門口看” 的具體動作,表現等待時的焦急心情,符合 “用具體事例表達感情” 的要求。故答案為:我圍著操場一圈一圈地走,邊走邊不時地朝學校門口看去。16.【答案】《騎鵝旅行記》這本書情節有趣,書中的尼爾斯從一個調皮的男孩子成長為一個善良勇敢、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勇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知識點】推薦介紹【解析】【分析】內容概括:簡明介紹故事核心(變小、旅行、成長),突出 “冒險” 與 “蛻變” 主線。人物分析:選取尼爾斯的性格轉變為切入點,結合具體情節(解救動物)展現其成長,避免空泛評價。收獲提煉:從人物經歷中提煉普適性道理(責任、善良),體現閱讀的現實關聯。故答案為:《騎鵝旅行記》這本書情節有趣,書中的尼爾斯從一個調皮的男孩子成長為一個善良勇敢、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勇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點評】本題考查名著閱讀的即興表達能力。需從內容、人物、情節中選取清晰角度,結合具體細節闡述閱讀感受,避免籠統復述。通過分析人物成長或情節寓意,體現對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時注重語言的流暢性與感染力,符合即興發言的場景需求。【答案】17.正確18.錯誤19.正確20.正確【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章寫作順序的把握。需結合文本中表示時間的關鍵詞(如 “臘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 等)判斷行文脈絡,明確時間順序在敘事類文章中的典型特征。(2)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含義理解。需結合語境和文言常識辨析多義詞,避免用現代漢語詞義直接套用,注重積累常見文言實詞的不同義項。(3)本題考查對文章結構手法的分析。需關注開頭與結尾的內容關聯,判斷是否在情節、情感或主題上形成呼應,理解首尾呼應對增強文章整體性的作用。(4)本題考查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識別。需分析詩句中事物的象征意義,判斷是否通過描寫具體事物來含蓄表達作者的情感或志向,掌握托物言志在詠物詩中的典型運用。17.課文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描寫了臘月、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節等時段的春節習俗,脈絡清晰,符合時間順序的結構特點。故答案為:正確18.“去” 在句中意為 “距離”,整句表達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更近”,而非 “離開”。故答案為:錯誤19.文章開頭寫 “1927 年 4 月 28 日是我永遠忘不了的日子”,結尾寫 “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 4 月 28 日……’”,首尾均以日期形成呼應,強化情感表達。故答案為:正確20.《石灰吟》借石灰 “粉骨碎身渾不怕” 表達堅貞品格,《竹石》借竹 “任爾東西南北風” 象征堅韌意志,均通過詠物抒發志向,屬于托物言志的寫法。故答案為:正確【答案】21.脈脈不得語;今夜月明人盡望;寒食東風御柳斜22.聽君一席話;讀書須用意;路遙知馬力23.莫道君行早【知識點】古詩詞填空;古詩詞運用【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傳統節日相關詩句的積累。需結合節日文化內涵記憶詩句,理解詩句中意象(如明月、柳、飛花)與節日的關聯,強化對古詩情感與文化背景的對應認知。(2)本題考查俗語、諺語的理解與運用。需結合語境判斷俗語的適用場景,通過語義邏輯記憶句子,提升對傳統文化中人生智慧的感悟與表達能力。(3)本題考查民間俗語的積累與應用。需通過生活場景聯想俗語含義,理解其在表達 “切勿自滿”“需知天外有天” 等主題時的作用,增強語言表達的豐富性。2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出自《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借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情景,體現七夕的浪漫與哀愁。“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以中秋明月引發普天之下的思鄉之情。“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出自韓翃《寒食》,描繪寒食節長安城東風拂柳、飛花飄散的景象,暗含宮廷習俗。故答案為:脈脈不得語;今夜月明人盡望;寒食東風御柳斜22.“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強調與智者交談的啟發意義,適用于表達受益良多的感慨。“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提醒讀書要用心鉆研,每字每句都需珍視,適用于勸誡學習懈怠者。“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指路途遙遠才能了解馬的耐力,時間久了才能看清人心,強調長期觀察的重要性。故答案為:聽君一席話;讀書須用意;路遙知馬力2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意為不要以為自己來得早,還有比自己更早的人,用于感嘆人外有人、需保持謙遜。故答案為:莫道君行早【答案】24.老舍;京味兒;民俗畫卷;溫馨;美好25.李大釗;被害后;敬仰與深切的懷念;被捕前;被捕時;慈祥可親大義;凜然【知識點】北京的春節;十六年前的回憶;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課文作者、語言風格及內容主旨的掌握。需結合課文中具體的民俗描寫,理解 “京味兒” 語言的特點,以及作者通過節日場景傳遞的文化情感與生活氣息。(2)本題考查對課文人物、敘事順序及情感主旨的理解。需梳理課文結構,把握不同階段的情節重點,分析人物形象的多面性,體會回憶錄通過具體細節傳遞情感的寫作特點。24.《北京的春節》由老舍創作,全文以 “京味兒” 語言(如北京方言、市井生活詞匯)為特色,按時間順序描繪了老北京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如熬臘八粥、祭灶、守歲等,勾勒出一幅鮮活的民俗畫卷,字里行間展現出節日氛圍的溫馨與生活的美好。故答案為:老舍;京味兒;民俗畫卷;溫馨;美好25.《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李大釗之女李星華的回憶錄,全文按 “被捕前(父親堅持工作)— 被捕時(面對敵人鎮定自若)— 被審時(在法庭上堅強不屈)— 被害后(家人的悲痛)” 的順序展開,通過具體事例刻畫了李大釗作為父親的慈祥可親,以及作為革命者面對敵人時的大義凜然,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與崇高敬意。故答案為:李大釗;被害后;敬仰與深切的懷念;被捕前;被捕時;慈祥可親大義;凜然【答案】26.錯誤;正確;正確;錯誤;錯誤;正確27.實地取景;展現了我國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體的熱愛與鉆研。28.C29.①完善法律法規,保護傳統節目;②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發揚傳統習俗;③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全方位呈現傳統藝術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引發人們的興趣。【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非連續性文本信息的精準提取與辨析能力。需逐句對照材料內容,注意時間、主體、觀點等關鍵信息的準確性,避免斷章取義或混淆細節。(2)本題考查對材料關鍵信息的篩選與概括能力。需鎖定材料中描述節目特點的語句,提煉核心要素,避免遺漏或過度解讀。(3)本題考查對多則材料主旨的整體把握能力。需跳出具體事例,提煉共同主題,分析選項與材料的契合度,避免以偏概全。(4)本題考查材料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能力。需從材料中提取 “法規保護”“創新傳播”“活動實踐” 等關鍵詞,結合自身見聞(如博物館數字化、傳統節日活動等)具體闡述,體現 “弘揚” 的可操作性。26.①:材料一明確《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等均為河南衛視節目,非 “借鑒其他衛視”,故錯誤。②:材料一通過河南衛視案例及《人民日報》評論,強調 “深耕細作、守住初心、持續出新” 是 “出圈” 關鍵,故正確。③:材料二提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是國家出臺的專門法規,故正確。④:材料三指出非遺傳承 “要與時俱進”,需創新表達方式,與 “以古人之規矩”(堅守傳統)不完全等同,且題干忽略 “開自己之生面” 的創新要求,故錯誤。⑤:材料二明確法規通過時間為 “2006 年 10 月 25 日”,而非 “2016 年”,故錯誤。⑥:與材料二首句表述一致,故正確。故答案為:錯誤;正確;正確;錯誤;錯誤;正確27.材料一明確提到《端午奇妙游》“大部分都是實地取景”,且 “節目背后卻有著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化的熱愛和鉆研”,直接對應兩點原因。故答案為:實地取景;展現了我國無盡的文化資源和節目組所有人員對中原文化、中華文體的熱愛與鉆研。28.三則材料圍繞 “傳統文化傳承” 展開:材料一以河南衛視為例強調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材料二強調非遺保護的法規支撐;材料三強調非遺傳承需創新表達。C 選項綜合 “保護、傳承、創新、文化自信”,全面涵蓋材料核心觀點。A、B 分別僅對應材料二、材料一的片面內容,故排除。故答案為:C29.結合材料二,可從 “完善法規” 角度作答;結合材料三 “線上線下直播”,可從 “科技賦能傳播” 角度作答;結合材料一 “文化深耕與創新”,可從 “活動實踐” 角度聯系生活(如學校非遺社團、社區文化展等)。故答案為:①完善法律法規,保護傳統節目;②舉辦各種相關活動,發揚傳統習俗;③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全方位呈現傳統藝術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引發人們的興趣。30.【答案】例文:我們班的 “詩詞達人”在我們班,提起小林,同學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稱她為 “詩詞達人”。無論是唐詩宋詞的精妙意境,還是生僻典故的由來,她都能信手拈來,仿佛一本行走的 “詩詞百科全書”。 記得去年的詩詞大會上,小林的表現讓所有人驚嘆。決賽環節有一道 “飛花令” 題目,要求以 “月” 為主題接龍。輪到小林時,她已經連續應對了十位選手的挑戰,現場氣氛緊張到極點。只見她托腮思索片刻,嘴角忽然揚起自信的微笑:“‘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這句來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接著對手拋出 “明月幾時有”,她立刻接道:“‘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如此往復十余輪,她始終應對自如,詩句如清泉般汩汩流出,連評委老師都露出贊許的神情。 更讓人佩服的是,小林對詩詞的熱愛不僅停留在背誦層面。一次課間,她指著窗外飄落的桃花感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寫的雖是山寺桃花,卻像極了此刻的情景。” 她還經常把詩詞改編成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比如將《琵琶行》的情節編成情景劇,讓大家在趣味中感受詩詞的魅力。 小林曾說:“詩詞里藏著古人的喜怒哀樂,讀詩就像和千年前的朋友對話。” 在她的影響下,班里掀起了一股 “詩詞熱”。每當看到她捧著《唐詩三百首》專注閱讀的模樣,我都真切地感受到:所謂 “達人”,不僅是技藝上的高超,更是對熱愛之事的執著與深耕。【知識點】寫人類作文【解析】【分析】本題圍繞 “達人” 這一核心話題展開,要求寫自己或身邊同學在某方面的專長,屬于寫人敘事類作文。需通過具體事例突出人物在特定領域的 “高手” 特質,展現其專業性和獨特之處。【題干分析】“達人” 指在某領域精通的人,關鍵詞為 “專長”“高手特質”。寫作時需明確人物身份及擅長領域(如作文、廚藝、鋼琴等),通過具體事例體現其 “達人” 特點,避免空泛描述。寫作思路:確定人物與領域:選擇自己或熟悉的同學,明確其擅長方向(如 “繪畫達人”“運動達人” 等)。選取典型事例:用 1-2 個具體事件展現其技能水平,例如繪畫達人在比賽中獲獎的過程,或運動達人在訓練中突破極限的細節。突出細節描寫: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刻畫人物,如描寫鋼琴達人演奏時的指法、專注的神情,或廚藝達人處理食材的熟練手法。結構安排:開頭點題(如 “我的同桌是‘書法達人’”),中間詳述事例,結尾總結其對自己的影響或表達敬佩之情。【立意提取】1.班級里的 “速寫達人”:通過同學快速捕捉人物特征的繪畫事例,展現其觀察力與技巧。2.我的 “魔方達人” 朋友: 記錄朋友挑戰高難度魔方還原的過程,體現其邏輯思維與專注力。【點評】緊扣主題:全文圍繞 “詩詞達人” 展開,通過詩詞大會飛花令、課間即興聯想等事例,生動展現人物對詩詞的精通與熱愛。細節生動:運用動作(“托腮思索”)、神態(“自信的微笑”)、語言(詩句引用)等描寫,讓人物形象立體鮮活。結構清晰:開頭點題,中間以具體事件詳寫 “達人” 特質,結尾升華主題,體現熱愛與執著的內涵,邏輯連貫。語言流暢:引用詩詞自然貼切,比喻(“清泉般汩汩流出”)增強文采,符合 “達人” 主題的文化氛圍。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隨堂訓練試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隨堂訓練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