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模擬試題 2024-2025學年下期小學語文統編版五年級下冊一、基礎知識綜合下面是同學們為演講收集的相關資料。請根據要求完成下題。近年來,我國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從“天問一號”探訪的火星,到“奮斗者”號深潛至馬里亞納海溝進行科學考察;從“北斗”組網到“復興號”飛馳……一個個“中國印記”銘刻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上。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shǒu háng)成功,在啟動(yí shì)上發布首次火星探測全球影圖,它是我國大飛機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科技帶我們開創了(zhǎn xīn)的篇章,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是捍衛我國領土(shén shèng)不可(qīn fàn)的國之重器。1.根據文段中的漢語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順序寫出詞語,注意把字寫美觀。 2.選出與材料中“征途”的“征”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項?( )A.征稿 B.征程 C.特征 D.征求3.從下列句子中,選出與文段中的“里程碑”意思不同的是哪一項?( )A.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B.里程碑作為必不可少的公路設施,默默地陪伴著出行的人們。C.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D.1929年12月底,被譽為“中國革命里程碑”的古田會議在古田旅游區召開二、選擇題4.下列字讀音全部正確的是哪一項?( )A.貢(gōng)品 篝(guō)火 B.玷(diàn)污 倭(wō)寇C.水寨(zài) 咆(páo)哮 D.顫(zhàn)抖 躊躇(zhù)5.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項?( )A.妒忌 一聲不吭 B.瞎鬧 煙波皓渺C.紐扣 美妙絕輪 D.納喊 踉踉蹌蹌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歇后語,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梅蘭芳老師京劇唱得非常好,經常被邀請去演出,這真是“______”。A.咸菜燒豆腐——有言(鹽)在先 B.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C.敲碎的銅鑼——名(鳴)聲不好 D.開著收音機聽戲——聞聲不見人7.下列句子沒有運用對比手法的是哪一項?( )A.一本好書勝過珍寶,一本壞書比一個強盜更壞。B.主席臺上,一向從容的大隊委,這次卻有些緊張。C.淡雅的菊花,沒有牡丹的艷麗,但是我愛它的堅強!D.他和我想象中的學霸一樣聰明,一會兒就做出答案來了。8.對下面一段話的意思概括恰當的是哪一項?( )每次從大人那里得到一個硬幣,我就會跑到小鎮上去租書看。《秦瓊賣馬》《鐵道游擊隊》《基督山恩仇記》……世界上怎么會有如此多的精彩故事?它們都是從哪兒來的?我懷著好奇,一遍遍重讀著手中的圖畫故事……我發現一個秘密,只要不把書還回去,就可以一遍遍重讀,不用再付錢。A.“我”喜歡看書。 B.“我”看了很多書。C.“我”喜歡重讀故事。 D.“我”發現租書的秘密。三、填空題9.根據課內外積累填空。(1)詩中有畫面。在農事繁忙的季節,農村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種西瓜“ ,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2)詩中有志向。玉門關是荒漠上的一座古城,是要塞,千百年來,無數將士駐守邊疆,誓死保衛家園。王昌齡在《從軍行》中寫道:“ , 。”邊地苦寒,王之渙不知道怎么安慰吹笛思鄉的將士,于是他在《涼州詞》寫道: , 。(2)詩中有童趣。“牧童歸去橫牛背, 。”的鄉村情趣,有“敲成玉磬穿林響, ”的無限歡樂。四、信息匹配10.小明正在讀一本名著,其中第三十八回是“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斗浪里白條”。該名著是( ),“及時雨”和“黑旋風”分別是( )和( )的綽號。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關羽 D.宋江 E . 李逵 F. 諸葛亮五、文言文閱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1.聯系上下文,說說加點字的意思。楚人有鬻盾與矛者。( ) 其人弗能應也。( )12.請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13.生活中有類似的事情嗎?請寫一寫。六、現代文閱讀課內閱讀。①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卻氣得臉都紅了。他脫了外套,爬上桅桿去追猴子。他攀著繩子爬到第一根橫木上,正要伸手去奪帽子,猴子比他更靈巧,轉身抓著桅桿又往上爬。②“你逃不了!”孩子一邊追趕一邊喊。猴子還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生氣。爬到了桅桿的頂端,它用后腳鉤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那根橫木的一頭,然后坐在桅桿的頂端,扭著身子,齜牙咧嘴做著怪樣。橫木的一頭離桅桿一米多。孩子氣極了,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這時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嚇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那頭拿到了帽子,也難以回轉身來。有個人嚇得大叫了一聲。孩子聽到叫聲往下一望,兩條腿不由地發起抖來。14.這兩個自然段寫出了孩子越來越生氣,從 到 的情景。15.孩子為什么會越來越生氣,爬上桅桿去追猴子?下列理解最恰當的是______。A.孩子受到了水手們笑聲的鼓勵,想要表現自己,于是爬上桅桿去追猴子。B.這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生氣,于是爬上桅桿去追猴子,想制服它。C.孩子很喜歡自己的那頂帽子,想把帽子要回來。16.想象一下,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時,心里會怎么想?課外閱讀。說明書【藥品名稱】感冒沖劑 【功能主治】解熱、退熱。用于感冒發燒、頭痛、周身酸痛。 【用法與用量】飯后溫開水沖服,一日3次。1至5周歲,每次半包;6至10周歲,每次一包;成人每次兩包,或遵醫囑。 【注意事項】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有效期】24個月 【生產日期】2025年5月30日九周歲的小明感冒了,請你根據說明書進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7.這盒感冒藥還在有效期范圍內,可以服用。( )18.根據說明書,小明每天要吃3包。( )19.服藥時,小明先用開水泡藥,然后攪拌讓藥融化,等藥變冷后再服用。( )20.服完藥,小明吃了奶奶準備的營養晚餐就去休息了。( )21.服用感冒沖劑,應注意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黑節草①遲一新是個攝影發燒友。有一次,遲一新在集市上捕捉鏡頭。突然,一個小男孩說道:“叔叔,上好的黑節草,買一點吧!”②遲一新發現這是個十來歲的男孩,瘦瘦的,黑黑的,兩只眼睛亮亮的。這么小的孩子已在為生活奔波,獨自來擺攤了,想到這里,遲一新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就停下了腳步,注意起了孩子說的黑節草。③遲一新忙問:“這黑節草是哪兒采的?”男孩說:“山上采的,山可高呢,很危險的。”④遲一新又問:“它能治什么病?”孩子糾正道:“爺爺告訴我,這是補藥,是補腎養胃的。”⑤遲一新來了興趣,再問:“你爺爺呢?為什么你一個人來集上?”⑥孩子說:“爺爺犯病了,爸媽去外地打工了。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漢,我不來,誰來?”⑦“好,這些黑節草我全要了。”他掏了300元錢給男孩。 ⑧“能去你家看看嗎?”遲一新說道,男孩點點頭。走了很長一段路,遲一新和男孩來到一座破舊的屋子前。屋里空蕩蕩的,爺爺斜躺在床上大聲地咳著。⑨見家里來了客人,爺爺忙叫男孩去地里挑幾棵菜,招待客人吃飯,還讓他把泡了多年的藥酒拿出來。飯桌上,男孩告訴遲一新,他叫鐵皮,爸爸媽媽已幾年不回家了。他和爺爺兩人相依為命。聽了男孩的身世,遲一新內心不禁涌起一股憐惜之情。⑩飯后,鐵皮說道:“叔叔,你想和我一起去采草藥嗎?”遲一新微笑著點頭。 來到半山腰,只見鐵皮熟練地將麻繩的一端系在懸崖邊的一棵粗樹上,另一端捆在自己的腰間。遲一新連忙說道:“要我幫忙嗎?”鐵皮擺擺手,只見他身手敏捷,攀著峭壁邊的樹杈一點一點降落,最后穩穩地站在一塊突出的石頭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一株株草藥剪下來。此時,遲一新的內心產生了一股難以言表的敬佩之情。 分手時,遲一新拿出一千元錢塞給鐵皮。鐵皮把背簍里的一包黑節草遞給遲一新,說:“你已經給多了,不能再拿你錢了。” 遲一新說:“我還要去采風拍照,這樣吧,草藥先放你這兒,有機會就寄給我。” 鐵皮遲疑了一下,很慎重地對遲一新說:“叔叔,你留個地址,我保證給你寄到。” 遲一新摸出一張名片給鐵皮,說:“以后有困難可以聯系我。” 遲一新采風回去后,忙著照片的后期處理,也就把其他的事拋到了腦后。大約三個月后,學校打電話給遲一新,說有個包裹單子,叫他去拿。沒想到是一大包黑節草和一張紙條。叔叔:您好!我是鐵皮,您還記得我嗎?爺爺說,新鮮鐵皮石斛不能寄,要壞的。我就曬干了再寄。拖了幾個月,請原諒。這些鐵皮石斛都是我從山上采來的,都是野生的。爺爺上個月去世了,他閉眼前說,一定要記得給你寄曬干的黑節草!祝您身體健康,一生平安! 遲一新感動得眼眶濕潤了,他眼前又浮現出那個黑黑瘦瘦,眼睛卻亮亮的小男孩……22.這篇短文圍繞小男孩寫了哪幾件事情?我的心情如何?完成下列圖表。23.品讀文中描寫鐵皮動作、語言或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我認為鐵皮是一個 的男子漢。24.第②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對鐵皮的兩處外貌描寫,作用一樣嗎?說明理由。七、書面表達25.表達與交流題目:這人真_____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如“這人真能干”“這人真有意思”等等;②運用學過的描寫人物的方法,通過一件事來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③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感情真實;④書寫工整,不少于450個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校名。參考答案題號 4 5 6 7 8答案 B A B D A1. 2.B 3.B【解析】1.本題考查看拼音寫漢字。解答本題,首先讀一讀拼音,結合語境,知道要寫什么詞語,然后寫出正確的詞語,寫完后讀一讀,看看是否正確。注意掌握生字的結構和易錯點。書寫時要注意“航”“嶄”“新”“侵”容易寫錯。書寫時要注意這些字的筆畫、結構,要做到規范、正確和美觀。2.本題考查多義字。“征途”指遠行的路途,“征”在這里表示遠行、行進的意思。A.“征稿”指征集稿件,“征”的意思是征集、征求。B.“征程”指行程、旅途,“征”表示遠行、行進,與“征途”中的“征”意思相同。C.“特征”指事物的特點,“征”意為跡象、表征。D.“征求”指尋求、收集意見等,“征”的含義是 征集、求取。故選B。3.本題考查多義詞。“里程碑”在文段中是比喻義,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為標志的大事,強調其在歷史進程、發展階段等方面的標志性意義。A.這里將辛亥革命比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里程碑”,是取“里程碑”的比喻義,強調辛亥革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具有標志性、重大意義,是一個重要節點。B.此句中“里程碑”指的是實際的公路設施,是其本義,并非比喻歷史發展中的標志性事件,與文段中取比喻義的“里程碑”意思不同。C.把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事件描述為具有“里程碑”意義,是用“里程碑”的比喻義,突出中國共產黨成立在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的重大標志性作用。D.稱古田會議為“中國革命里程碑”,是運用“里程碑”的比喻義,表明古田會議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標志性事件。故選B。4.B【詳解】本題考查字音的掌握。A.貢(gōng)品——gòng,篝(guō)火——gōu;C.水寨(zài)——zhài;D.顫(zhàn)抖 ——chàn,躊躇(zhù)——chú;故選B。5.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錯別字。B.煙波皓渺——煙波浩渺;C.美妙絕輪——美妙絕倫;D.納喊 ——吶喊。故選A。6.B【詳解】本題考查歇后語的理解運用。A.“咸菜燒豆腐——有言(鹽)在先”指在做事或談判前,雙方已提前聲明或約定好某些條件(把話說在前頭)。B.“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指人的名氣傳播在外,廣為人知。C.“敲碎的銅鑼——名(鳴)聲不好”指某人或企業等聲譽不佳,風評差,形象受損。D.“開著收音機聽戲——聞聲不見人”指只聽到傳聞或消息,卻見不到真人或真相或某些事情只有口頭承諾或傳言,但沒有實際行動或證據。根據題干意思,梅蘭芳老師京劇唱得好,經常被邀請演出,所以是名氣很大,被眾人所知,與“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意思一致。故選B。7.D【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A.本句把“好書”和“珍寶”,“壞書”和“強盜”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突出好書的作用。B.本句將“一向從容”與“這次緊張”進行對比,突出大隊委此次表現的不同,運用了對比手法。C.本句將“菊花”的淡雅與“牡丹”的艷麗進行對比,突出菊花的特點,運用了對比手法。D.本句只是描述“他”與“想象中的學霸”相似,并未將兩者或不同情況進行對比。未運用對比手法。故選D。8.A【詳解】本題考查理概括短文意思。這段話主要描述了“我”對書的熱愛,從得到硬幣后跑去租書看,到對書中精彩故事的好奇,再到一遍遍重讀手中的圖畫故事,都體現了“我”對書的喜愛。雖然文中也提到了“我”看了很多書、喜歡重讀故事以及發現了租書的秘密,但這些都是在描述“我”喜歡看書這一主題下的具體細節。因此,概括這段話的意思時,“我”喜歡看書是最恰當的。故選A。9.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短笛無腔信口吹 忽作玻璃碎地聲【詳解】本題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寫與理解。(1)“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意思是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卻也在桑樹底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南宋詩人范成大的這首詩描繪了初夏時節農村繁忙的景象。書寫時注意“解、供、耕、桑”的正確書寫。(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意思是在黃沙漫天的戰場上,將士們身經百戰,連鐵甲都磨穿了,但他們立下誓言,不打敗進犯的敵人,就絕不返回家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外的。這兩句詩描繪了邊塞的荒涼與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書寫時注意“戰、穿、破、樓、羌、笛、怨、楊”的正確書寫。(3)書寫時注意“短、笛、玻、璃”的正確書寫。10. B D E【詳解】本題考查中國名著的理解。A.《三國演義》:該名著以三國時期政治、軍事斗爭為主要內容。B.《水滸傳》:以梁山好漢故事為主,多特色綽號。C.關羽:是《三國演義》人物,綽號“美髯公”等。D.宋江:《水滸傳》中宋江為人仗義疏財,綽號“及時雨”。E.李逵:《水滸傳》里李逵性格魯莽、好戰,綽號“黑旋風”。F.諸葛亮:《三國演義》人物,綽號“臥龍”。從回目“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黑旋風斗浪里白條”可知講了“及時雨”宋江與“神行太保”戴宗在酒樓相會,期間“黑旋風”李逵為討魚與“浪里白條”張順在江上大打出手,二人各展本領,一番激烈爭斗。“及時雨”“黑旋風”“神行太保”“浪里白條”都是《水滸傳》里的人物綽號。因此該名著是《水滸傳》。故選B。“及時雨”是宋江,故選D。“黑旋風”是李逵,故選E。11. 賣 不 12.我的矛十分鋒利,什么東西都能穿透。 13.某些減肥產品宣稱“無需節食運動就能瘦”,但說明書又要求“配合飲食控制和鍛煉”;父母教育孩子要誠實,但面對不想接的電話時卻讓孩子說“不在家”。【導語】這篇文章通過一個楚人賣盾和矛卻自相矛盾的荒謬行為,生動形象地揭示了說話做事不能自相抵觸的道理。語言簡潔明了,通過對話形式展開情節,幽默詼諧,使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領悟到深刻的哲理,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和教育意義,是古代寓言中的經典之作。11.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解釋。楚人有鬻盾與矛者:有一個楚國人,賣盾又賣矛。鬻:賣。其人弗能應也:那個人無法回答。弗:不。1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這句話中的“吾”是“我”的意思,“矛”指武器,“利”是“鋒利”的意思,“于物無不陷也”中的“于”是“對于”的意思,“無不陷”即“沒有不能刺穿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矛非常鋒利,對于任何東西都能刺穿。13.本題考查開放性答題及文言文內容理解。要完成這道題,首先要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這篇文章通過楚人賣盾和矛時的自相矛盾行為,揭示了說話做事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楚人先是夸贊盾堅不可摧,又夸贊矛能刺穿一切,當別人提出用他的矛刺他的盾時,他無法回答,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是文章的核心。 在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也經常發生。比如,一個人夸贊自己很守時,但經常遲到;或者一個人說自己的記憶力很好,卻經常忘記重要的事情。這些情況都和楚人的行為類似,都是說話做事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導致前后矛盾。這種矛盾不僅會讓人感到困惑,還可能影響到自己的信譽和形象。 【點睛】參考譯文:有一個楚國人,賣盾又賣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東西都無法穿透它。”接著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東西都能被它穿透。”有人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那個人無法回答。無法穿透的盾和能穿透一切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14. 氣得臉都紅了 氣極了 15.B 16.好哇,連一只小小的猴子都戲弄我。你們這些水手還在一旁笑話我,我定要追上猴子,拿到帽子,看你們誰還敢這樣對我。【導語】這篇短文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情緒遞進,展現了孩子與猴子追逐的戲劇性場景。作者巧妙運用“氣得臉都紅”“搖搖晃晃”等細節,將孩子的憤怒與危險處境刻畫得極具畫面感。水手們從“笑得更歡”到“嚇呆”的反應轉變,形成強烈反差,強化了情節張力。猴子“齜牙咧嘴”的挑釁與孩子逐漸失控的行為形成因果鏈條,暗示了沖動行事的后果。整體敘事緊湊,心理描寫外化為動作,體現了兒童文學特有的直觀性和教育意義。14.本題考查短文內容理解。第①段“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卻氣得臉都紅了。”這句話直接描述了孩子最初生氣的狀態,即臉都紅了。第②段“孩子氣極了,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這句話則進一步描繪了孩子生氣的程度加深,已經到了“氣極了”的地步。因此這兩個自然段寫出了孩子越來越生氣,從“氣得臉都紅了”到“氣極了”的情景。15.本題考查短文內容理解。第①段“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卻氣得臉都紅了。他脫了外套,爬上桅桿去追猴子。”可知,水手們的笑聲讓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因此越來越生氣,采取了爬上桅桿去追猴子的行動,試圖制服猴子,找回自己的面子。因此最恰當的理解是:這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生氣,于是爬上桅桿去追猴子,想制服它。故選B。16.本題考查開放性作答。解題時需緊扣文本情境,結合孩子自尊心受挫、生氣著急的狀態。從孩子想要挽回面子、制服猴子的心理出發,推測其內心想法。可圍繞對猴子的憤恨、對水手們的回應以及自身行動的決心等方面展開想象。示例:孩子爬上桅桿,心里又氣又急:“這猴子太可惡,故意逗我,讓我被水手們笑話,我一定要抓住它,把它狠狠教訓一頓,讓他們瞧瞧我可沒那么好欺負,看它還敢不敢囂張!”17.√ 18.√ 19.× 20.× 21.√【導語】這篇閱讀材料以藥品說明書為載體,設計了一組生活化的判斷題,體現了語文學習的實用性。文本結構清晰,采用表格形式呈現藥品信息,重點突出;楷體字體的運用增強了說明文的正式感。題干設置圍繞“小明服藥”情境展開,將抽象說明轉化為具體問題,符合兒童認知特點。五道判斷題從有效期、劑量、用法、飲食禁忌多角度考查信息提取能力,兼具知識性與教育意義。整體設計巧妙融合了文本閱讀與生活常識的應用。17.本題考查的是說明書內容的理解。根據說明書,藥品“【生產日期】2025年5月30日”和“【有效期】24個月”,當前時間為2025年6月11日,距離生產日期僅12天,未超出有效期。故該說法正確。18.本題考查的是說明書內容的理解。根據說明書的“【用法與用量】飯后溫開水沖服,一日3次。1至5周歲,每次半包;6至10周歲,每次一包;成人每次兩包,或遵醫囑。”小明9周歲,屬于“6至10周歲”年齡段,每次需服用1包,每日服用3次。因此每日劑量為1包×3次=3包。故該說法正確。19.本題考查的是說明書內容的理解。根據說明書的“【用法與用量】飯后溫開水沖服,一日3次。1至5周歲,每次半包;6至10周歲,每次一包;成人每次兩包,或遵醫囑。”可知,說明書明確要求用“溫開水”沖服,而“開水”溫度過高,可能破壞藥物成分或影響藥效。故該說法錯誤。20.本題考查的是說明書內容的理解。說明書“【用法與用量】飯后溫開水沖服”可知,明確規定“飯后溫開水沖服”。“飯后”指進食之后,藥物需在餐后服用,即正確順序應為:先吃晚餐,再服藥。小明先服完藥,再吃晚餐,順序錯。故該說法錯誤。21.本題考查的是說明書內容的理解。“【注意事項】“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可知,該表述直接引用說明書注意事項內容。故該說法正確。22.①帶客人上山采草藥 ②寄曬干的黑節草 ③憐惜 ④感動 23.說話算話、信守承諾 24.不一樣。第②自然段的外貌描寫是作者初次見到小男孩時的描寫,突出他的瘦弱、黑和眼睛的明亮,這樣的描寫可以引起讀者的同情和關注,同時也為后續的故事情節作鋪墊。最后一自然段的外貌描寫是對小孩子有了更深入了解后的描寫,突出男孩的堅強和勇敢,讓讀者對他產生更多贊嘆與敬佩。【導語】本文以黑節草為線索,通過攝影師遲一新與男孩鐵皮的相遇,展現了留守兒童堅韌、孝順的品格。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刻畫鐵皮的外貌(如“黑黑瘦瘦,眼睛亮亮”)和采藥的驚險動作,凸顯其早熟與擔當。遲一新的情感變化(酸楚→敬佩→感動)層層遞進,強化了人物共鳴。結尾爺爺的遺愿與鐵皮的守信形成情感升華,傳遞了誠信與感恩的主題。全文語言質樸,細節生動,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和人文溫度。22.本題考查的是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文章第⑧自然段提到“屋里空蕩蕩的,爺爺斜躺在床上大聲地咳著”,可知鐵皮帶遲一新回家,家中破舊、爺爺咳疾在床,鐵皮招待客人,第⑨自然段提到“爸爸媽媽已幾年不回家了。他和爺爺兩人相依為命”可知遲一新爸媽外出、與爺爺相依為命,遲一新因他身世艱難,內心涌起憐惜。故心情是“憐惜”。文章第 自然段提到“來到半山腰,只見鐵皮熟練地將麻繩的一端系在懸崖邊的一棵粗樹上,另一端捆在自己的腰間。遲一新連忙說道:“要我幫忙嗎?”鐵皮擺擺手,只見他身手敏捷,攀著峭壁邊的樹杈一點一點降落,最后穩穩地站在一塊突出的石頭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一株株草藥剪下來。此時,遲一新的內心產生了一股難以言表的敬佩之情。”可知鐵皮邀遲一新采草藥,在半山腰熟練系繩、攀峭壁,其敏捷、勇敢的舉動,讓遲一新心生敬佩。故事情可概括為:攀爬懸崖采草藥。文章第 — 自然段提到遲一新離開后,鐵皮牢記約定,因新鮮石斛難寄,曬干后寄給遲一新,還提及爺爺臨終囑托,遲一新收到包裹,因鐵皮信守承諾、祖孫重諾而感動。故事情可概括為:寄曬干的黑節草。心情是“感動”。23.本題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文章第⑥自然段提到“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漢,我不來,誰來?”,可知爺爺生病、父母外出,鐵皮主動擺攤賣藥,小小年紀扛起家庭責任,懂事又有擔當。文章第 自然段寫他熟練系繩、攀懸崖采藥,“身手敏捷”“小心翼翼”,面對危險峭壁,毫不膽怯,靠自己采摘草藥,勇敢又堅韌。文章第 段承諾“保證寄到”,第 自然段即便爺爺去世,仍曬干草藥寄來,還提爺爺臨終囑托,信守對遲一新的約定,誠信可靠。故鐵皮是懂事擔當、勇敢堅韌、誠信守諾的男子漢。24.本題考查的是文章內容的理解。文章第②自然段提到“瘦瘦的,黑黑的,眼睛亮亮的”寫出鐵皮因生活貧苦而瘦弱黝黑的樣子,“眼睛亮亮的”又顯出他的機靈,讓“我”看了心生酸楚,為后文同情、幫助他鋪墊。第 自然段提到“黑黑瘦瘦,眼睛卻亮亮的”重復“黑黑瘦瘦” 強調他生活的艱辛未變,但“眼睛亮亮的”突出他經歷磨難后(如爺爺去世)仍保持純真、誠信的品質,讓“我”更感動,升華人物精神。故兩處外貌描寫作用不同,前者是為了體現他的貧苦與靈氣,引出“我”的同情;后者是用外貌不變反襯精神閃光,深化人物形象。25.例文:這人真暖心公交車緩緩駛入站臺時,雨絲正斜斜地掠過車窗。我攥著書包帶,望著車門外水洼里翻涌的漣漪,懊惱地咬了咬嘴唇 —— 今早出門太急,竟把雨傘落在了家里。“小姑娘,要拼傘嗎?”溫軟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轉身時,我撞上一雙盛滿笑意的眼睛。眼前的阿姨約莫四十歲,栗色卷發別著枚淡紫色發卡,鵝黃色風衣下擺沾著幾點雨漬,手里卻穩穩舉著把寬大的格子傘。不等我回答,她已經把傘傾向我這邊,傘骨與傘面摩擦發出輕微的“咔嗒”聲:“順路就一起走吧,淋感冒可不好。”傘面遮住了細密的雨簾,我卻注意到她大半肩頭都暴露在雨中。路過積水最深的十字路口,她忽然停下腳步,彎腰解下自己的皮質腰帶,利落地捆在傘柄與傘骨交接處:“這傘骨架有點松,這樣撐著更穩當。”金屬扣碰撞的脆響里,我瞥見她指甲上的碎花美甲被雨水泡得起了邊。“就送到這兒吧。”到了小區門口,我指著不遠處的單元樓。阿姨卻執意要送我到樓下,臨別時從帆布包里掏出顆水果糖塞進我手心:“拿著,驅驅寒氣。”淺粉色糖紙裹著草莓味的甜香,像極了她說話時彎彎的眉眼。雨不知何時停了,陽光穿透云層灑在青石板路上。我攥著那顆糖,望著她轉身離去的背影,風衣下擺被風吹得輕輕揚起。原來陌生人的善意,真的會像初春的第一縷暖陽,在某個猝不及防的時刻,溫柔地擁抱整個世界。【詳解】本題考查書面表達能力。一、審題本次作文為半命題形式,需先補充題目,如“這人真能干”“這人真有意思”,明確寫作對象和人物特點。要求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通過一件具體的事展現人物某方面特點,且事情經過要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字數不少于450字,同時避免出現真實信息。二、立意通過記敘與某人相關的典型事件,展現人物身上如暖心、能干、幽默等優秀品質或獨特性格,表達對人物的贊美、敬佩、喜愛等情感,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三、寫作思路開頭:開門見山或者修辭式開頭點題。中間:圍繞補充后的題目,詳細敘述一件事。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結尾:總結式或者抒情式扣題,升華主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