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第二單元《船的研究》復習課本節課的學習目標1.通過系統整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厘清本單元的知識結構。2.在認識、設計、制作船的實踐活動中,初步感知浮力,體驗生產生活需求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作用。3.認識船只的發展歷程,并通過實踐性探究,深入體驗人類為了提升船只的載重量、穩定性、動力性能,對造船材料、構造、動力裝置等進行的不斷改進和發明,體會科學技術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本單元我們學了什么?船的發展史材料、形狀和結構對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的影響。1.船的歷史2.用浮的材料造船3.用沉的材料造船4.增加船的載重量5.給船裝上動力6.設計我們的小船7.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用不同的動力系統驅動船。設計、制作并改進一艘小船。1.船的歷史1.船的歷史船的發展歷程潛艇獨木舟帆船蒸汽船輪船搖櫓木船船的體積大小、船體材料和動力來源是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船的體積變化: 小 大船體材料的變化: 木頭 鋼鐵等金屬動力來源的變化: 人力 風力 蒸汽機 柴油機 核動力測試獨木舟的載重量和穩定性方法:制作一個獨木舟,將螺母輕輕地、均勻地放在獨木舟上,數出獨木舟穩定時最多能負載的螺母數量。發現:獨木舟裝載量小,而且不穩定,容易側翻。船首形狀與阻力的關系方法:在方形和尖形木塊的一端系上重物,比較兩者在水中的前行速度。發現: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駛得最快,尖形船首可以減小水對船的阻力。2.用浮的材料造船竹筏木筏思考: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獨木舟就是利用漂浮的樹干造出來的。但是獨木舟在水中不夠穩定,裝載的貨物也有限,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設計并制作一個竹筏設計圖樣品要求:1.先畫出設計圖。2.能穩定地浮在水面。3.牢固、不散架。測試竹筏的載重量用螺母測試,觀察能裝載幾個螺母。注意不能讓水浸濕螺母。比較竹筏與獨木舟竹筏的底部比獨木舟更寬、穩定性更好、載重量更大,彌補了獨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容易浸水等問題。我們可以使用防水材料、增大底面積、增加其他動力等改進竹筏。3.用沉的材料造船思考:怎樣使橡皮泥和鋁箔漂浮在水面上呢?橡皮泥和鋁箔是沉的材料,把它們做成船型,浸入水中的體積變大(排開的水量變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按壓船體時,感受到手受到一股向上的力量,這就是浮力,它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研討怎樣做可以讓船型橡皮泥和鋁箔穩定地漂浮在水面上?側翻把船底部做得平整、寬闊些;放墊圈時輕輕、均勻、對稱地放置。如何保持船的穩定性?渡船雙體帆船特點:底部特別寬闊。原因:船只底部越寬闊,穩定性越好,越不容易側翻。4.增加船的載重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越來越大的船來滿足交通和運輸貨物的需要。怎么增加船的載重量呢?思考:用三張邊長12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成不同底面積的船,比較它們的載重量。畫設計圖先確定船舷高,再確定船底邊長,最后畫虛線。單位:厘米船舷船舷船舷船舷底面邊長底面邊長制作鋁箔船根據設計圖來制作鋁箔船1234計算鋁箔船的體積體積公式:底面積x高(船舷高度)132最大中等最小測試鋁箔船的載重量依次將金屬墊圈輕輕地放入鋁箔船,直到鋁箔船沉入水中。最后一個使船沉沒的金屬墊圈不計算在內,記下金屬墊圈的數量。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結構、重物放置位置等多種因素有關。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體積越大,船的載重量越大。思考:彈珠會滾動,導致船容易側翻,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給船艙分格,每個船艙里均勻地放上彈珠5.給船裝上動力船作為一種運輸工具,從古至今它的動力是怎樣發展的?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給船提供動力?思考:人力自然力量機械力量探索1:給船裝上風帆靠風帆提供的動力有什么特點? 靠風帆行駛的小船對風的依賴性比較強,無法自行持續行駛,前進的速度也受到風的影響。探索2:給小船裝上其他動力能提供持續的動力,速度比較快;但是船的方向不好控制,行駛中容易偏離方向。發現:安裝電動船、蒸汽船給船裝上船舵船舵安裝了船舵的小船船舵是一片堅硬的塑料片,轉動船舵可以改變它兩邊受到的水的阻力大小,從而改變船的航向。這樣就解決了控制船的行駛方向的問題。發現:√√√拓展:潛艇潛艇靠調節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來下潛和上浮。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浮力大小不變,排出水時,重力<浮力,潛水艇上浮;進水時,重力>浮力,潛水艇下沉。常規的潛艇一般用柴油做動力,核潛艇的動力來自核能。6.設計我們的小船任務:設計并制作一艘小船要求:1.載重量達到200克2.有自己的動力3.能把貨物運輸到目的地4.控制小船的制作成本材料清單:制訂方案做好設計1.畫出船的設計圖,標注材料和結構;2.討論設計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列出所需材料,計算所需費用。畫設計圖需要考慮的因素: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體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交流設計1.設計合理嗎?科學嗎? 2.成本多少?改進方案針對收到的建議,改進方案。7.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制作1.先分工,再合作。2.按照設計圖制作。3.先分裝,再組裝。4.調試。步驟:如果在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需要改進設計,應及時在設計圖和經費預算上做出調整。注意:測試至少達到三項1.載重量達到200克。2.有自己的動力系統 。3.能行駛一段距離。從多個角度評價小船的設計、制作和測試的過程。評估項目 一級(1分) 二級(2分) 三級(3分) 自評按設計圖制作 不按設計圖制作 部分按設計圖制作,隨便調整 按照設計圖制作,發現問題,稍作調整。載重量 達到200克 達到250克 達到300克穩定性 不太穩定 比較穩定 很穩定,不會翻船航行方向 無法控制 有點偏向 能控制方向成本控制 超出成本 控制在成本左右 控制在成本以內分工合作 沒分工,自己做 有分工,有合作 分工明確,相互合作小組匯報展示 沒有互相幫忙 能把小組的情況匯報出來 相互幫助,一起匯報交流根據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調整和優化小船。改進“__________”號的測試記錄單___班___組 載重量(克) 行駛距離(米) 是否抵達碼頭 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改進測試一 100克 1米 是 船身不穩,側翻調整重物的擺放,不要讓小船側翻。測試二 200克 0.5米 否 方向有問題調整船舵的方向,保持直線行駛。測試三 200克 1米 是 行駛速度慢調整船的造型或動力,讓船快速行駛。明確任務制訂方案制作測試評估與改進修改方案產品設計與制作的完整過程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