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練習(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2小題,共36分)1.“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提高以來,廣大納稅人因此受益,贍養撫養負擔減輕,人權保護的底色擦得更亮。在我國,最大的人權是( )A.人身自由權 B.經濟權利 C.政治權利 D.人民幸福生活2.行駛在成昆鐵路的5619次列車,家禽、果蔬、牛羊都是“旅客”。幾十年如一日的慢火車,讓老百姓有活干、有錢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作為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我國每天仍保留開行幾十對公益性慢火車。由此可見( )①黨的領導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 ②慢火車決定老百姓能否過上美好生活③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這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的開頭部分。由此可見( )①人民政協是國家機關,履行參政議政職能 ②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③我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④國家機關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下列表述符合財產處分權的是( )A.學生小王將自己的壓歲錢存入銀行 B.小皖母親將家里的空閑房子出租獲取租金C.小李父親每天開車接送小李上下學 D.學生小安將自己的課外書捐給山區學校的孩子5.右側漫畫中的“霸座者”應該懂得( )①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②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③公民可以放棄某些權利④法治與自由不可分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行為符合該理念的有( )①班會分享見聞時,大家講述各民族手足相親的故事②選手參加比賽時,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并超越自我③學校組織會演時,設置中華一家親歌曲大聯唱環節④同學們在創作時,將各民族文化元素滲透到作品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中國農民豐收節”,意在以節為媒,慶祝豐收,致敬農民、感恩勞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小呂是一位農民,他的下列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收入的是 ( )A.在村辦企業工作領取的工資 B.轉讓自家承包地經營權獲得的土地流轉收入C.經營“農家樂”獲得的收入 D.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8.某社區依托“家常理短”議事平臺,積極協調各方力量,發動居民參與共同治理,用心用情化解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這有利于社區居民( )①積極參政議政,廣泛凝聚共識 ②完善根本制度,提高治理效能③增強民主意識,激發參與熱情 ④參與民主生活,直接行使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從右圖中可以看出,在我國( )A.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B.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C.國家權力機關居于主導地位D.人民處于當家作主地位10.正義是人們一直以來不懈的追求,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義的傳統。下列最能體現正義感的詩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B.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D.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11.張某利用網絡平臺發表侮辱、詆毀他人的言論。經審理,張某被判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該案例啟示我們( )①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 ②有邊界才有秩序③不能在網絡平臺上公開發表言論 ④法治是自由的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專題片《國家監察》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開播,就收獲觀眾的廣泛關注,并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下至基層違法公職人員,上至貴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曉光,云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等多名違法落馬省部級干部在專題片中出鏡懺悔,大量案件細節首次在片中披露。這反映了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對國家干部的制裁更為嚴格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反腐工作是當前一切工作的中心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4分)【權利義務并行 責任擔當同在】13.(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起發生在南京的火災事故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電動自行車在高層小區的停放安全問題。為預防電動自行車引發火災,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2月26日,“濟南市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法律責任的通告,明確規定嚴禁在建筑內的公共門廳、疏散走道、連廊、樓梯間、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車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停放電動自行車或為電動自行車充電。針對以上通告內容,甲、乙兩位同學有不同的看法。請對兩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學習宣傳憲法 踐行憲法精神】1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在法治宣傳欄中設置了“憲法條文我解讀”欄目。以下是學校法律社團的同學向欄目推送的憲法條文:我國憲法第五條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1)你怎么理解憲法第五條的規定 (6分)(2)根據憲法第一條的規定,說明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6分)【追求自由平等 守護公平正義】15.(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平等、公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層面的重要價值取向。某校八(1)班道德與法治興趣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下面是該學習小組針對“公平正義”相關問題對全校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調查人數 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能夠予以維護 能夠同破壞社會公 平的行為作斗爭 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非正義行為能夠奮起抗爭 能夠做到見義勇為,匡扶正義200人 90% 15% 88% 10%(1)上述圖表說明了什么問題 (6分)(2)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作為中學生,我們應怎樣攜手共建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6分)【學法用法 崇尚法治】16.(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某網紅主播在直播過程中不斷宣傳自己帶貨的商品——“泡澡浴粉”擁有“祛濕驅寒”“疏通經絡”等功效。小李購買后,發現該產品根本沒有上述功效,與商家協商退貨,協商未果,小李在網上質疑該主播售賣虛假產品,該主播在直播間公開了小李的電話號碼,該主播的粉絲更是對小李打電話進行騷擾、辱罵、威脅,嚴重危害了小李的正常生活。(1)事件中小李的什么權利受到了侵犯 請你為他后續維權出謀劃策。(6分)材料二:事件曝光后,有關部門經調查確認,認定該主播存在虛假宣傳,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對其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罰款20萬元的處罰。(2)該事件體現了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怎樣的 (6分)(3)這一事件對我們中學生有何警示 (4分)【發揚兩會精神 關注國家發展】17.(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4年3 月,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議程 議案全國人大代表聽取和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 雷軍建議,將人 工智能素養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內容,設置人工智能 通識課程,同時將相關內容納入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1)材料所說的全國“兩會”指的是什么 上述材料中全國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些代表職權 (4分)材料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人王超說,中國的人大代表選舉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民主選舉,中國的人大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每一個地區、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每一個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級人大代表中,基層群眾都占有相當比例。比如,262萬多名縣鄉兩級人大代表中,一線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等基層代表在縣級人大代表中所占的比重為52.53%,在鄉級人大代表中所占比重為76.75%。(2)十四屆各級人大代表的構成,對于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有何意義 (6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出行,有必要對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整治。小麗向同學抱怨,很多同學也有同感。一名同學說:“我們可以向人大代表建議,要求加強校園周邊道路的管理,消除交通隱患。”(3)請你設計一個“消除校園周邊交通安全隱患”方案(圍繞存在問題、問題依據、危害、建議等方面),并提交給當地人大代表。(6分)參考答案1~5 DCDDD 6~10 CADDD 11~12 BC13.甲同學觀點錯誤,乙同學觀點正確。理由:①權利義務相統一。②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③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④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⑤我們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14.(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2)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5.(1)同學們在自己受到不平等、不公平對待時,能積極維權;但在看到別人受到不平等、不公平對待時,卻很少有人去主持公道伸張正義。(2)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公平的環境。③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16.(1)人格尊嚴權。①與該網紅主播及其粉絲協商,解決糾紛。②請求調解組織解決糾紛。③向人民法院起訴該網紅主播及其粉絲,討回公道。(2)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3)①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我們要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②法定義務須履行,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17.(1)①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②審議權、提案權。(2)①符合我國國情實際、體現國家性質。②這有利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動員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會主義建設。③我國各級人大代表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代表性,能夠從制度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④國家保證人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維護人民合法權益。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①提出問題:學校周邊交通存在隱患。②問題依據:道路狹窄、車輛超速、亂停亂放、不主動避讓學生、交通安全設施不全等。③危害:影響師生出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危及學生生命安全等。④建議:完善交通設施、安排交警維護秩序、廣大司機文明出行、學校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