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雙基測試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長75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恩想見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據此回答1-2題:1.對以下古文的理解對應合理的是序號古文理解①不學禮,無以立遵守禮儀,才能與人和諧相處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4竿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徼省桐城市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六尺巷,因清代大學士張英與鄰居吳家互相退讓三尺地基而成,是中國鄰里和諧禮讓的典范。“六尺巷”典故啟示我們要A.學會欣賞他人,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B.傳承和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層而的友善D.樹立誠信意識,從生活點滴中彬顯誠信品質3.一位世界著名指揮家說:“我只強調三個音,使我的樂隊變成團隊。第一是‘起音',起音不齊,樂曲就亂。第二是個人的‘專業音',不管是吹號的還是打鼓的,都要表現出自己在專業上最好的、最精準的音。第三是‘團隊音',當你展示自己的‘專業音’時,還要考慮到整體,是否會干擾別的人的音。”這段話表明①美好的集體是善于合作、各展所長的②共同目標和團隊協作是集體力量之源③展示自己能確保集體的“和聲”更美④集體的共同規則會限制個人專業發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8頁)4.2024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的決定》。該法在修訂過程中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表明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②國家監察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③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決定權④我國實行良法之治,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2024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四十載,我國極地事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至強的跨越,一批又一批校地工作若以無畏的勇氣直面極寒,秉持堅忍不拔的精神,默默付出、辛勤耕耘。在他們的務力下,我國校地科考事業碩果累累。這告訴我們①維護國家利益必須放棄個人利益,獻出自己生命②參加極地事業是維護國家利益、使命感的唯一表現③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④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時刻把國家利益放到第一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2024年6月,遼寧省人民政附正式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要求執法人員全程記錄執法過程,減少權力濫用現象。這一做法直接A擴大了公民的監督權B.規范了政府行政職權C.削弱了行政機關權威D.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權7.清華學子高凱旋聽完“楊根思連”先進事跡報告會后深受感動,毅然報名應征入伍,并主動要求到景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熱血軍營中淬煉自我、燃燒青春。高凱旋的事跡告訴我們A.要到最艱苦的地方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B.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貴任C.權利義務相統一,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D.要厚植愛國情懷,履行依法服兵役的光榮義務8.以下是小強同學搜集的一組圖片,這組圖片反映的主題最恰當的是熊貓電站:太陽能發電典范甲醇發動機:污染小更環保風力發電:誠少占地成本低氫能重卡:清潔零碳性能優9A.深化改革開放B.堅持綠色發展C.凝聚法治共識D,共享發展成果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