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法治教育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一位網友在網上對某明星的行程發表了評論,該明星的粉絲因不滿評論內容便對其進行了“開盒”,公開曝光了這位網友的身份證號、工作單位和家庭住址等諸多個人隱私信息。之后,一眾水軍對該網友進行了鋪天蓋地的辱罵、恐嚇。很快,這位網友的家人也被“開盒”,甚至在評論區為他們鳴不平的網友也一并遭到“開盒”,最終演變成一場網絡暴力。法律鏈接 《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規定,組織“人肉搜索”,違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數人發布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名詞解釋:“開盒”指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并在網絡平臺公開他人隱私信息,煽動網民實施網絡暴力甚至線下滋擾的行為。“開盒”是由“人肉搜索”演變而來的。(1)上述案例中的“開盒”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權利 (2分)(2)據法律鏈接,從法治與自由的角度,評析“開盒”者的行為。(3分)(3)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說應如何筑牢“個人信息安全”防線。(3分)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每年的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為更好地開展憲法教育,某校九年級(1)班組織開展了“尋找憲法鏡頭”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鏡頭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一條(節選)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研究工作,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鏡頭二:“小備案審查法”實施一年以來,作為我國“憲法監督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抓手”的備案審查制度邁入了新階段。備案審查制度為普通公民和社會組織參與國家立法提供了一條直接、便捷的途徑。 ◎鏡頭三:在第七個“憲法宣傳周”期間,河北各地以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1)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解析上述鏡頭是如何體現堅持憲法至上的。(6分)(2)在宣傳憲法的過程中,仍有少部分居民不以為意,認為憲法離他們很遠,無需了解。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及憲法相關知識,幫他們澄清認識。(2分)(3)與“憲”同行,“憲”入人心。請你從權利的角度,分享你與憲法的故事。(2分)國情教育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莊子曾言:“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在莊子看來,人和自然萬物同屬天地造化的產物,共處在一個有機統一體當中,此之謂莊子的“齊物論”。2025年4月22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習近平主席以人類共同的前途命運為懷.深刻闡釋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環境與民生、國內與國際的關系,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和積極響應。(1)上述材料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哪些核心理念相契合 (2分)(2)新課標描述特征據材料,描述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形象。(4分)(3)生物多樣性保護并不是宏大而空洞的概念,它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應踐行哪些“微光行動”,讓守護生物多樣性成為燦爛星河 (2分)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某中學圍繞“我和我的祖國”開展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觀察小組·展望發展圖景】走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國不斷標記新的成就、抵達新的遠方。民主路 從“小院議事廳”到“屋場懇談會”,從線下“圓桌會”到線上“議事群”,從人大代表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到政協委員參與基層協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過程人民民主成為人民的生活方式。 創新路 從科技基礎近乎為零,到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嫦娥”攬月、“天和”駐空、“天問”探火……戰略高技術領域迎來新跨越。 友誼路 從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倡導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再到引領推動“大金磚合作”……一言一行顯擔當、促發展。(1)請結合上述材料,探尋我國不斷標記新的成就、抵達新的遠方的路徑。(6分)【記錄小組·收集區域示范】“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重大。”11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呈現新氣象。11年來,京津冀區域經濟總量連跨6個萬億元臺階,2024年區域地區生產總值為11.5萬億元。 2024年,京津冀三地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85415元、53581元和34665元,與2013年相比,年均名義增速分別為6.9%、6.7%和7.8%。 2024年,京津冀三地交通運輸部門著力解難點、疏堵點、去痛點,交通一體化持續向縱深拓展。(2)據上述材料,總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意義。(4分)【行動小組·以寸心寄祖國】75周年,盛世如歌,每一位建設者用堅守獻禮華誕,用奮斗祝福祖國。“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耕耘田野70余年,只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晉藩年逾九旬,仍舉著12倍的放大鏡潛心研究中國法制史;獲得“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的趙忠賢以國家需求為導向,半個世紀聚焦超導研究……(3)請你結合上述人物事跡,以“夢想”“奮斗”為關鍵詞寫一則寄語,激勵自己不負時代、不負韶華。(2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截至2024年12月,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為此,某校九年級(1)班開展“非遺與現代生活”主題調研活動。小鵬和小深組隊,邀你一起參與,請完成調研任務。【準備階段:了解非遺現狀】為了調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兩位同學提前查找了有關非遺現狀的信息: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后發現,該法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予以關注,積極研究解決。 問題一:普法宣傳不夠深入,一些工作人員對法律內容不甚了解,有的代表性傳承人甚至不知道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問題二:一些非遺項目主要依靠師徒間“老帶新”、家族式“傳幫帶”、口傳心授等方式傳承,時間長、見效慢,年輕人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傳承人老齡化現象較為突出,面臨后繼乏人的風險。(1)據材料,針對上述非遺存在的問題提出對應解決辦法。(4分)【調研階段:感受非遺魅力】以首個“非遺年”為例,小鵬同學對各地市民進行了網上詢問并得到一些回復:小鵬:在首個“非遺年”,科技如何“點亮”春節新潮范兒 北京網友回答 江西網友回答北京首個AI主題科技廟會上,人形機器人玩轉“京劇”和“變臉”,吸引大批游客駐足觀賞。 由江西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史克濱制作的“科技版”城南龍燈,在煙火的氤氳中散發著十足的科技味兒。(2)對于上述網友回復,小北說“非遺創新要傳承傳統”,小南說“非遺創新要與時俱進”。請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6分)【行動階段:傳承非遺文化】校園,作為知識傳播與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有責任、有義務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3)請你將下列“非遺進校園”活動倡議書補充完整。(3分)“非遺進校園”活動倡議書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現誠摯倡議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讓非遺在校園生根發芽,為文化傳承注入青春力量: ①傳承文化根脈: 。(1分) ②豐富校園生活: 。(1分) ③培養匠人精神: 。(1分)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班以“弘揚革命傳統”為主題開展了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這就是五四運動。1939年,為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光榮的革命傳統,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將5月4日確定為中國青年節。(1)據材料一,探尋五四青年節蘊含的民族精神。(2分)材料二 2025年4月22日,習水縣大坡鎮中學組織學生前往遵義婁山關開展主題研學活動,通過參觀婁山關戰斗遺址、毛澤東詩詞館和瞻仰紅軍烈士紀念碑和敬獻花籃儀式等活動,讓學生在歷史的長河中感悟革命先輩的英勇與堅韌。(2)請你從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開展此次研學活動的意圖。(4分)材料三 當青年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當小學生把楊靖宇的故事編成校園劇,當自媒體博主用新技術復原抗戰影像……每一次紀念,都是一次家國記憶的重溫。當洪水肆虐時,00后戰士用肩膀扛起沙袋;當山火蔓延時,摩托少年逆行而上……每一次致敬,都是對英雄精神的賡續傳承。(3)材料三表明賡續傳承英雄精神需要“教育引導”“創新傳承”“日常踐行”,請你從中任選一個角度談談具體做法。(6分)2025年中考趨勢性試題推薦理由:2024年北京、浙江、陜西等地均考查活動類試題、開放類設問,且2025年樣卷第3題考查活動類試題、開放類設問增多(樣卷第15題最后兩問均為開放類設問)。趨勢一 活動類試題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為促進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學校組織開展了以下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守護心理健康為幫助同學們解決煩心事,學校成立了心理咨詢室,幫助同學們排解心理困惑。以下是心理咨詢室收到的一份來自小美同學的心事訴說:我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我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感覺每天都很孤單。隨著課業的增加,我感覺自己越來越“學不動”了,成績也一再下滑,于是把網絡作為心理寄托,經常半夜玩手機。平時也不想與其他同學來往,慢慢地我覺得自己好像“抑郁”了。(1)假如你是心理咨詢室的工作人員,請你針對小美的情況作出恰當的回復。(4分)◆增強學生體質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各地共同努力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正在扎實落地,讓學生“動起來、笑起來”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2)為保障學生“動起來、笑起來”,學校打算就“精彩大課間”活動方案向全校師生征集意見,請你將以下表格內容補充完整。(4分)“精彩大課間”活動方案 活動意義活動一:在校園開辟勞動實踐基地,同學們可以不定期給植物澆水、除草 ①活動二:完善籃球場、足球場等設施,提供籃球、足球、羽毛球、跳繩等體育器材 ②◆制訂發展規劃學校要求學生從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勞動與社會實踐等方面描繪自己的成長愿景,設計并完成初中生活規劃書。(3)請你從中任選一個方面列出自己的目標和行動方案。(6分)趨勢二 開放類設問2.新課標體驗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正式發布。為此,小芳所在學校組織了一次以“探究鄉村全面振興”為主題的研學旅行,請你參與其中。【研有所思】小芳所在的研學小組搜集了以下數據。(1)據上述圖表中的數據,概括我國取得的喜人變化。(4分)【研有所獲】同學們實地參觀探訪了研學鄉村的建設情況。第一站:在黨群活動中心旁聽村黨支部會議,了解到村支書帶領群眾大力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做好垃圾分類,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打造村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第二站:參觀鄉村合作社產業園,了解羊肚菌種植、花卉種植技術,以及AI+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網絡直播帶貨促進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等。第三站:在村史館聆聽老區革命故事,打卡當地特色文創產品,體驗到鄉村特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魅力。(2)同學們參觀探訪后得出結論:“該村的發展建設越來越好了!”結合材料,請你分析大家得出這個結論的理由。(6分)【研有所悟】在深入鄉村調查的路上,同學們發現,近年來,在河北農村,越來越多的“00后”青年投身鄉村振興一線,在產業、教育、醫衛、電商等多個領域,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3)青少年在鄉村振興中既是參與者、見證者,也是未來的建設者。請你談談青少年應如何通過實際行動參與鄉村振興。(要求行動體現“責任擔當”或“法治意識”)(3分)參考答案:1.(1)隱私權;名譽權。(2分)(2)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開盒”者的行為觸碰了法律紅線,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分)(3)①國家要完善并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依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②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積極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③公民要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3分)2.(1)①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或文物保護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②完善憲法監督制度,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維護憲法權威;③增強憲法意識,捍衛憲法,積極推動憲法實施。(6分)(2)①憲法保障公民權利,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②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2分)(3)示例一:從我們出生這一刻起,我們便擁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這是憲法對于中國公民身份的確認。中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2分)示例二:憲法規定中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因此,不論男女、不論貧富,我們都可以背著書包走進校園,學習新知識。(2分)3.(1)講仁愛、尚和合。(2分)(2)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始終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4分)(3)示例:樹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友好對待人類的朋友、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在日常生活中,努力養成低碳出行、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拒絕買賣野生動物。(每點1分,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共2分)4.(1)①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讓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保障公民的各項民主權利;(2分)②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2分)③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分)(2)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有利于提升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改善居民交通出行體驗;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共4分)(3)示例: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理想信念;擔當時代使命,投身強國建設;艱苦奮斗,腳踏實地,勇于圓夢等。(2分)5.(1)①針對普法宣傳不夠深入這一問題,可通過開展社區講座、媒體宣傳等活動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提高公眾和傳承人的法治意識。(2分)②針對后繼乏人這一問題,政府應提供補貼,支持傳承人帶徒授藝,學校可開設非遺課程,增強年輕人的學習興趣。(2分)(2)觀點:非遺創新應當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創新,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創新,要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發展。(1分)理由:傳承傳統有助于維護文化的獨特性和歷史價值;(2分)通過現代科技增強非遺的互動性與傳播力,與時俱進,能擴大非遺的受眾群體、增強其影響力;(2分)非遺創新應當在尊重傳統核心元素的前提下進行,避免過度商業化或失真,確保創新不脫離文化根基。(1分)(3)①接觸非遺項目,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保護與傳承的責任感。(1分)②學習非遺技藝,通過表演、體驗等形式,拓展美育與德育載體,提升綜合素質。(1分)③學習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匠心,培育專注、創新的品質。(1分)6.(1)愛國主義精神。(2分)(2)①緬懷革命先烈,感悟民族精神,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情懷;②傳承紅色精神,從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引導學生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4分)(3)示例一:教育引導。將英雄事跡融入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組織“緬懷英烈主題班會”或“紅色故事分享會”,通過情景劇表演、英雄事跡朗誦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激發情感共鳴。(6分)示例二:創新傳承。利用短視頻、虛擬現實等技術再現英雄事跡;設計英雄主題文具、生活用品等。(6分)示例三:日常踐行。在學習和工作中踐行英雄精神,制訂學習計劃并堅持執行;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服務,奉獻社會。(6分)2025年中考趨勢性試題趨勢一 活動類試題1.(1)①平時可以通過電話多聯系父母;②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習興趣;③合理使用網絡,規律作息;④平時可以積極參加班級活動,融入班集體。(每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共4分)(2)①樹立勞動觀念,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體驗勞動帶來的獲得感和成就感。(2分)②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團隊合作精神。(2分)(3)示例一:品德發展。目標:培養社會責任感,提升團隊協作能力。(2分)行動方案: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擔任班級/社團干部等。(4分)示例二:學業發展。目標:考上理想高中。(2分)行動方案:認真學習,理解并掌握初中所學知識;每天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等。(4分)示例三:身心發展。目標:身體健康,抗壓能力強。(2分)行動方案:積極鍛煉身體,大課間參與體育活動,發展自己的運動特長;學會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等。(4分)示例四:勞動與社會實踐。目標:掌握家常菜烹飪技能,參與社會實踐活動。(2分)行動方案:每周末負責家庭早餐制作,參與“職業體驗周”(前往醫院/消防救援支隊/報社)活動等。(4分)(評分說明:該任務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實行等級評分,目標2分,行動方案4分,共6分)趨勢二 開放類設問2.(1)我國農業領域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成效顯著。(4分)(2)①該村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為村民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②該村借助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等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增強了鄉村經濟發展的活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③該村注重挖掘和傳承鄉村特色文化,推動了鄉村文旅產業融合發展。(6分)(3)示例一:參與志愿服務:利用假期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或組織環保活動,清理鄉村垃圾。(3分)示例二:宣傳法治知識:通過手抄報、短視頻普及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增強村民法治意識,推動鄉村治理法治化。(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