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磁鐵和我們的生活》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二年級下冊《磁鐵》單元的第7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本課旨在幫助學生通過了解磁鐵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鞏固和理解磁鐵的相關性質,同時引導學生初步體會科學的本質,了解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工作,認識到科學影響日常生活、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家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來研究自然的奧秘。作為《磁鐵》單元的最后一課,本課要幫助學生梳理磁鐵的特點,發現人們利用磁鐵的不同性質來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人們利用磁鐵能吸引鐵、鎳等金屬材料的性質,制作了磁貼、磁釘、磁性釣魚玩具等產品;利用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質,發明了指南針;利用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性質,發明了磁懸浮列車等等。這些技術產品,有的直接利用磁鐵來工作,比如磁貼;有的則需要通過電磁轉化來實現其功能,比如磁記錄設備。科學家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來研究磁現象,工程師將科學發現轉化成技術和產品來滿足人們的各種實際需求。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可以推動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促進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學情分析】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知道了磁鐵具有磁性,能吸引鐵、鎳等金屬材料的性質,一塊磁鐵有兩個磁極,分別是南極和北極,并且相同的磁極相互吸引,不同的磁極相互排斥等。并且留意到生活中有很多的物體用到了磁鐵,對于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目標●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磁鐵的用途和性質是有聯系的。2.科學探究目標●能基于所學知識,提出關于磁鐵的感興趣的研究問題。●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磁鐵制品,并描述不同磁鐵制品所利用的磁鐵性質。●能通過環形磁鐵間的相互作用實驗來猜測磁懸浮列車的基本原理。●能準確描述磁鐵的不同性質。3.科學態度目標●能對磁鐵及其磁現象的探究表現出興趣。●樂于收集關于磁鐵的研究和應用方面的信息。●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分享自己的經驗。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磁鐵制品,體會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意識到科學與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促進作用。●體會到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工作可以推動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磁鐵的特點在生活中的應用。2.教學難點了解磁懸浮列車的工作原理與磁鐵性質的關系;提出關于磁鐵后續要研究的問題。【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班級記錄表等。小組:勺子、抽屜安全扣、磁性鉛筆盒、釣魚玩具、鐵釘等生活中常見物體(每組1份,要包括有磁鐵的物體和沒有磁鐵的物體),環形磁鐵(每組若干)、塑料小棒、指南針,學生活動手冊。【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1.聚焦出示圖片:廚房的照片。師: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磁鐵,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磁鐵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樣的魔力吧!設計意圖:聚焦部分開門見山介紹了本節課的主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分享欲。2.探索探索一:尋找和含有磁鐵的物品。教師出示圖片:冰箱門、揚聲器、耳機。師:簡單介紹這三種物體中磁鐵的作用。提問:除此之外,你還認識哪些含有磁鐵的物體?這個物體利用了磁鐵的什么性質?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并向全班同學分享。設計意圖:這一部分要激發學生生活中的已有認知,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回憶起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含有磁鐵的物品,同時引導學生思考這一物品利用了磁鐵的什么性質,讓學生意識到人們會根據不同的需要利用磁鐵的不同的性質。探索二:磁懸浮列車。師:介紹磁懸浮列車。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磁懸浮列車的工作原理。模擬磁懸浮列車工作原理:將兩塊環形磁鐵紅色相對或紅藍相對。將兩塊磁鐵穿過圓柱。觀察實驗現象。提問:這些現象和磁懸浮列車有聯系嗎?探索三:磁鐵用來記錄信息。師:出示硬盤、磁條卡、磁帶,介紹微小的“磁鐵”可以用來記錄信息。設計意圖:這一部分主要通過教師的講解,向學生介紹磁鐵更為復雜的應用,通過教師的視頻讓學生意識到,磁懸浮列車這一類先進設施的工作原理依舊是利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并通過一個小實驗感受磁懸浮列車的工作原理。3.研討( 1)我們研究了磁鐵的哪些特點?小組討論進行頭腦風暴,同時教師板書。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可以讓學生先自行梳理本單元的重點內容,教師利用氣泡圖幫助學生回顧本單元的重難點。(2)我們還想研究磁鐵的哪些問題?設計意圖:在磁鐵單元結束時讓學生思考更多現在還不了解的問題,為學生未來的科學探索埋下一顆種子。【板書設計(生成)】【板書說明】【學生記錄單設計】1.7《》: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 。① ②【班級記錄表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