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小升初語文畢業檢測試卷(統編版)(分值:學科知識95分,書寫5分 時間:90分鐘)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得分卷首語:親愛的同學,當筆尖輕觸這份試卷,六年的語文學習之旅即將在此定格。這里有漢字的音韻之美,有詩詞的智慧之光,有閱讀的思辨之趣,更有表達的情感之真。請帶著對語文的熱愛,靜心作答,讓每一個字符都成為你成長的印記!一、我會選擇正確答案。(12分)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 蒼穹(qióng) 愜意(qiè) 戛然而止(gá) 徘徊(huái)B. 鐫刻(juān) 教誨(huǐ) 參差不齊(cī) 熾熱(chì)C. 毗鄰(pí) 嫉妒(jí) 翹首以盼(qiáo) 玷污(diàn)D. 龜裂(guī) 慰藉(jiè) 莘莘學子(shēn) 瀕臨(bīn)2. 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學而不厭(滿足)B. 走親戚(行走)C. 赴湯蹈火(熱水)D. 莫名其妙(說出)3. 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竣工 寒暄 再接再厲 陰謀詭計B. 妨礙 輻射 汗流夾背 融會貫通C. 真諦 饋贈 嘔心瀝血 穿流不息D. 松馳 遷徙 金榜題名 世外桃源4. 句中的四字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他胸有成竹地回答了老師提出的問題。B. 這部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C. 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D.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怨天尤人,要勇敢地面對。5. 下面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的任務終于基本完成了。B. 他的學習成績不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C. 一個人是否擁有健康的體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地參加體育鍛煉。D. 我們要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6. 依次填入文段橫線處的句子,恰當的一項是( )人生如四季,少年是________,________;青年是________,________;中年是________,________;老年是________,________。① 如夏花般絢爛 ② 如春柳般柔韌 ③ 如秋葉般沉靜 ④ 如冬雪般純潔⑤ 充滿希望與生機 ⑥ 綻放激情與活力 ⑦ 收獲成熟與睿智 ⑧ 蘊含淡泊與從容A. ②⑤①⑥③⑦④⑧ B. ④⑧②⑤①⑥③⑦C. ②⑤③⑦①⑥④⑧ D. ④⑧③⑦①⑥②⑤二、我會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6分)1.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春夜喜雨》。( )2. 《西游記》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作者是吳承恩。( )3. 書信的格式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福語、署名和日期。( )4. 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和環境。( )5.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6. 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 )三、我能根據平時的積累,完成填空。(12分)1. 古人云:“ , 。”告訴我們要以誠信為本。2. 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道:“ , 。”告訴我們要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3. 面對挫折,我們可以用《竹石》中的“ , ”來激勵自己。4.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 、 、 、 。5. 《童年》是蘇聯作家 的自傳體小說,主人公是 。6. “良藥苦口利于病, ”告訴我們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四、我能根據情境,進行口語交際。(6分)學校要舉辦“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邀請你參與策劃,請完成下列任務。1. 在“詩詞大會”環節,需要設計一個上聯,請你對出下聯。(2分)上聯:品唐詩宋詞韻味無窮下聯:2. 針對部分同學對傳統文化興趣不高的問題,請你提出兩條激發興趣的建議。(2分)3. 在活動總結會上,你需要發言,請你寫一段開場白。(2分)五、我能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34分)(一)類文閱讀(12分)母親的守望母親總在守望。守望在老屋的門檻旁,守望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守望在歲月的年輪里。記得我上小學時,母親每天都會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等我。無論刮風下雨,她總是準時出現在那里。有一次,天下著大雨,我以為母親不會來了,可當我走出校門時,卻看見她撐著傘,站在老槐樹下,衣服已經被雨水打濕了一大半。她看到我,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說:“快過來,別淋濕了。”上中學后,我去了鎮上的學校,每周才回家一次。母親依然在村口守望。她會提前算好我回家的時間,早早地等在那里。有一次,我因為參加活動晚歸了,母親在村口等了很久,直到天黑才看到我。她沒有責備我,只是說:“回來就好,餓了吧,我給你留了飯。”大學畢業后,我留在了城市工作,回家的次數更少了。母親依然在守望。她會打電話問我什么時候回家,然后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等我。有一次,我回家時,看到母親站在老槐樹下,頭發已經花白了許多,背也有些駝了。我的心里一陣酸楚,想說些什么,卻又說不出來。母親的守望,是一種牽掛,是一種期盼,是一種深深的愛。她用自己的守望,溫暖了我的人生。1. 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2分)(1) 準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酸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下列不是母親守望地點的一項是( )(1分)A. 老屋的門檻旁 B. 村口的老槐樹下 C. 學校的門口 D. 歲月的年輪里3. 根據短文內容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4分)(1) 短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母親在不同階段對“我”的守望。( )(2) 母親守望“我”是因為不放心“我”,怕“我”遇到危險。( )(3) 文中多次描寫母親的守望,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4) 最后一段總結全文,點明了母親守望的意義。( )4. 用“____”畫出短文的中心句。(1分)5. 短文為什么以“母親的守望”為題目?(2分)6. 短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二)課外閱讀(22分)家鄉的變化離開家鄉已經十年了,今年春節,我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汽車駛進家鄉的小鎮,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記憶中低矮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樓大廈。街道兩旁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空氣清新。以前那條坑坑洼洼的土路已經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來到村口,我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村口的那條小河,以前又臟又臭,現在變得清澈見底,河面上波光粼粼,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來游去。河岸邊修建了漂亮的公園,公園里有假山、噴泉和健身器材,人們在那里散步、休閑。走進村子,我看到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陽臺上種滿了各種花草。院子里停放著摩托車、小汽車,有的人家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里面有圖書館、棋牌室和籃球場,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了。家鄉的變化真大啊!這一切都得益于黨的好政策,得益于家鄉人民的辛勤勞動。我為家鄉的變化感到自豪,也祝愿家鄉的明天更加美好。1. “鱗”字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畫。(2分)2. 我會照樣子寫詞語。(4分)川流不息(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光粼粼(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 。(3分)4. 作者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來寫家鄉的變化的。(3分)5. 家鄉的小河以前 ,現在 。(2分)6. 下列對短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 短文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贊美之情。B. 家鄉的變化是因為有了黨的好政策和人民的辛勤勞動。C. 文中詳細描寫了家鄉的街道、小河和村子的變化。D. 作者離開家鄉后就再也沒有回去過。7. 找出與“記憶中低矮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樓大廈”相照應的句子。(2分)8. 作者為什么為家鄉的變化感到自豪?(2分)9. 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體會?(2分)10. 你的家鄉有哪些變化?請寫一兩點。(2分)六、我能習作展示。(30分)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他們或許給我們帶來溫暖、感動、啟發……請以“難忘的_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內容具體,情感真摯,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校名。【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分)1. C 解析:A項:戛然而止(jiá) B項:教誨(huì) D項:龜裂(jūn)2. B 解析:“走親戚”中“走”意為“拜訪、往來”。3. A 解析: B項:汗流浹背 C項:川流不息 D項:松弛4. B 解析:“抑揚頓挫”形容聲音高低起伏,不能用于形容小說情節。5. D 解析:A項:“終于”與“基本”矛盾 解析:B項:邏輯錯誤,應先“班里”再“全校” 解析:C項:兩面對一面,應在“在于”后加“是否”6. A二、判斷題(6分)1. ×(《春夜喜雨》作者為杜甫)2. √3. √4. √5. √6. √三、積累填空(12分)1.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2.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3.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4.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5. 高爾基;阿廖沙6. 忠言逆耳利于行四、口語交際(6分)1. 示例:賞元曲漢賦意境深遠2. 建議: 解析:舉辦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如剪紙、茶道); 解析:開展“傳統文化故事”校園廣播欄目。3. 開場白:“各位老師、同學好!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詩詞、技藝與歷史的世界,感受千年文明的魅力……”五、閱讀理解(34分)(一)《母親的守望》(12分)1. 解釋詞語: (1) 準時: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出現)。 (2) 酸楚:內心悲痛、酸澀(多指感動或愧疚)。2. C(文中未提及“學校門口”)3. 判斷: (1) √ (2) × (3) √ (4) √4. 中心句: 母親的守望,是一種牽掛,是一種期盼,是一種深深的愛。5. 題目含義:“守望”是文章線索,貫穿母親從“我”小學到工作的陪伴,體現母愛永恒。6. 母親形象:執著、無私、充滿牽掛,用默默等待詮釋母愛。(二)《家鄉的變化》(22分)1. 部首:魚;筆畫:122. 仿寫詞語: ABCD:花紅柳綠、山清水秀 解析:ABCC:喜氣洋洋、白發蒼蒼3. 修辭手法:對比;好處: 突出家鄉變化之大,增強感染力。4. 寫作角度:小鎮、村口、村子5. 小河變化:以前又臟又臭,現在清澈見底6. D(“再也沒有回去過”與原文“離開十年后首次回家”矛盾)7. 照應句: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8. 自豪原因:家鄉變化體現政策利好與人民奮斗,是時代發展的縮影。9. 體會:發展讓家鄉煥新,但應銘記歷史,珍惜當下。10. 示例: 村道硬化,安裝路燈; 解析:建起文化廣場,村民活動豐富。六、習作展示(30分)評分標準:一類文(2530分): 內容具體,情感真摯,結構清晰,語言流暢。二類文(1824分): 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語句通順。三類文(1217分): 內容簡單,結構基本完整。四類文(12分以下): 偏離主題,語病較多。示例題目: 《難忘的陌生人》《難忘的啟蒙老師》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