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廣東省深圳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模擬卷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4春 深圳期末)下列生活情境中,同學們調節情緒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情境 調節方法A 小深覺得“戰勝奧數”是對自己的挑戰,發誓要戰勝自我 合理宣泄B 小圳在家里寫作業時感到煩躁,于是跑到陽臺上放聲歌唱 轉移注意C 小羅和媽媽鬧矛盾后,一般會到公園里逛一圈后再回家 改變認知評價D 小胡參加考試時十分緊張,通過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放松訓練A.A B.B C.C D.D2.(2022春 光明區期末)《感動中國》節目歷經20載,能夠穿過時光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是因為該節目有助于( )A.傳遞美好情感,弘揚生命正能量B.推動每個人都成為感動中國人物C.我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負面情緒D.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3.(2023春 龍崗區期末)漫畫《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警示青少年要( )A.適可而止,謹防吸食過量B.行己有恥,樹立底線意識C.打擊販毒,構建和諧社會D.依法維權,杜絕毒品陷阱4.(2024春 鹽田區校級期末)道德與法治課上,張老師在講授某知識時展示了以下三張PPT。張老師最有可能在講授( )①法律保護舌尖上的安全②法律保障適齡兒童受教育權③孝親敬長是法定義務A.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B.建設法治中國依靠法律就行C.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D.法律只被用來制裁違法犯罪5.(2024春 深圳期末)學校“解憂小屋”收到這樣一則投稿:我和班里一位男同學在學習上互幫互助,生活中無話不談。他的數學推理能力比我強,我很崇拜他。最近瘋狂冒出的青春痘讓人有點煩惱,我不想被他看見我的臉,怕他討厭我,我們好幾天沒說話了。但是,我又很想靠近他,接下來我該怎么辦呢……閱讀完投稿,你覺得以下建議可取的是( )①男生女生各有性別的優勢,可以取長補短②對異性朦朧的情感很正常,大方相處即可③精心掩飾自己的生理變化,吸引其注意力④產生愛慕是種異常現象,需尋求心理幫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6.(2024春 深圳期末)一項研究表明,到公園待上20分鐘,即使不做任何運動,也能讓人情緒更佳、狀態更好,這種現象被稱為“公園20分鐘效應”。當我們心情低落時,可以選擇到公園散散心。這啟示我們( )①環境影響情緒,主動自我調控②關注身心狀況,提高身體素質③感受美好生活,激發正面情緒④消除負面情緒,做情緒的主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春 深圳期末)小夏同學在參加完光明區某街道舉辦的“端午思圣賢 廉潔傳萬家”主題活動后,在日記本上記錄了如表內容。小夏的日記說明了( )小夏的日記 天氣晴 心情開心 今天過得可真充實啊,不僅學習了端午文化的豐富內涵,還了解了光明區的廉政文化建設,我以后要多參加這種活動。①情緒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和發展②通過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能獲得美好情感③正面情緒的傳遞能引起身邊人的回應和共鳴④情感體驗影響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4春 深圳期末)在學習過程中,小顏同學整理了如圖所示的筆記,請你推測符合要求的是( )A.①道德 ②行為規范B.①喜怒哀懼 ②情緒C.①高級情感 ②道德感D.①個人利益 ②集體利益9.(2024春 深圳期末)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些人物因未能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而身心痛苦。以下是彬彬同學收集的案例:◇《三國演義》中,周瑜自認不及諸葛亮的智慧,而憤懣至極,最終英年早逝。 ◇《紅樓夢》里的林黛玉,終日愁云籠罩,憂心如焚,懷著滿腔的仇怨積郁成疾而死。 ◇《儒林外史》中描述了范進因長期不得志,一朝中舉,喜極而瘋的故事。 ◇《說岳全傳》中記載了金兀術被手下敗將牛皋活活氣死,而牛皋也因為制服金兀術后大喜過望,一命嗚呼的故事。結合案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周瑜的情緒是他個人內心世界的直接反映,不受周圍輿論氛圍的影響B.林黛玉的情緒具有閉鎖性,她應該敞開心扉,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C.范進中舉后情緒反應過激,若通過轉移注意的方式調節情緒或許能避免悲劇D.金兀術氣憤而死說明情緒的表達必須始終克制,防止因失去理智而危害健康10.(2024春 深圳期末)青春有格,需要做到“行己有恥”“止于至善”。下列漫畫中人物的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春 羅湖區期末)在八年級的道法課堂上,同學們對以下案例進行討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案例1:劉某為牟取利益,在網上購買假冒品牌的奶嘴、奶瓶并對外銷售,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案例2:房東陳某違規收取高價水電費,損害租戶利益,受到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①劉某的行為違法了民事法律,應承擔民事責任②劉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應承擔刑事責任③陳某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應承擔刑事責任④陳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應承擔行政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春 鹽田區校級期末)央視龍年春晚舞蹈節目《錦鯉》中,舞者化身為水中游動的錦鯉,在優美的《大魚》背景音樂中,以飛天之姿模擬水下之態,將錦鯉的美麗與吉祥寓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呈現出傳統文化的東方美學,給人以視覺和心靈的享受。可見( )A.欣賞優秀文化作品有助于獲得美好情感B.情感總是短暫且不穩定的C.適度的負面情緒可以使我們的內心更豐富D.只有積極情緒才能引發共鳴二.材料分析題(共2小題)13.(2022春 光明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雙奧之城”北京,以開放、自信的胸懷迎接奧林匹克。中華兒女、奧運健兒逐夢青春向未來,以青春之我,貢獻偉大時代。下列是某班制作的冬奧會簡報。新聞一:青春風采,綻放冬奧如圖是“雪場凌空”谷愛凌的部分比賽剪影。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資格賽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第二輪比賽中谷愛凌雪板脫落造成落地不穩。失誤后,她有些失落、沮喪。隨后她迅速調整狀態,成功晉級決賽!谷愛凌奪得金牌,在采訪時說:“我感到非常非常高興。在比賽中能克服壓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是我最大的目標。”新聞短評:比賽不僅考驗技術,更需要良好的心態。(1)根據新聞一,概括谷愛凌產生了哪些基本情緒?結合新聞內容,談談為什么需要良好的心態?新聞二:熱情奉獻,服務冬奧志愿者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傳遞溫暖。人物卡片 李習文,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如今是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志愿者。雖然春節期間家人都在北京過年,但是他卻沒能與家人團聚。李習文在采訪中說:“對家人很愧疚,但是能為冬奧會盡力是我的心愿,家人也非常支持。”新聞短評: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志愿者舍“小我”融入“大我”的勇氣與擔當。(2)請運用“在集體中成長”的相關知識,分析上述材料對我們有何啟示?14.(2022春 羅湖區期末)材料:2021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成為首位闖進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亞洲飛人。蘇炳添賽后接受采訪時激動地說:“請相信中國田徑,相信你自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蘇炳添說賽道上的對手只有自己,0.01秒的進步都值得全力以赴。在喜人的成績背后,天賦之外,就是執著的努力。蘇炳添談起自己的訓練生活:“每周堅持6天訓練,每天訓練5小時。經常練到渾身傷痛,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蘇炳添的奧運獎牌充滿汗和淚,他超越了自我,也展現出中國人的奧運精神。思考:蘇炳添的追夢人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廣東省深圳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模擬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4春 深圳期末)下列生活情境中,同學們調節情緒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情境 調節方法A 小深覺得“戰勝奧數”是對自己的挑戰,發誓要戰勝自我 合理宣泄B 小圳在家里寫作業時感到煩躁,于是跑到陽臺上放聲歌唱 轉移注意C 小羅和媽媽鬧矛盾后,一般會到公園里逛一圈后再回家 改變認知評價D 小胡參加考試時十分緊張,通過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放松訓練A.A B.B C.C D.D【分析】本題考查學會調控情緒。生活中產生消極情緒是正常的,關鍵是要學會調控。【解答】小胡參加考試時十分緊張,通過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采用了放松訓練的調節方法,D正確;A錯誤,屬于改變認知評價;B錯誤,屬于合理宣泄;C錯誤,屬于轉移注意。故選:D。【點評】仔細審題,聯系學會調控情緒的有關知識作答。2.(2022春 光明區期末)《感動中國》節目歷經20載,能夠穿過時光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是因為該節目有助于( )A.傳遞美好情感,弘揚生命正能量B.推動每個人都成為感動中國人物C.我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負面情緒D.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傳遞情感正能量。我們的情感需要表達、回應,需要共鳴。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們可以傳遞美好的情感,傳遞生命的正能量。在生活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情感體驗,在傳遞情感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感受,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圍的世界也因為我們的積極情感多一份美好。【解答】《感動中國》節目之所以能夠穿過時光隧道,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是因為該節目有助于傳遞美好情感,弘揚生命正能量,A說法正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感動中國人物,B說法錯誤;本題與負面情緒、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無關,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要審清題意,把握好傳遞情感正能量的要求,選出正確答案。3.(2023春 龍崗區期末)漫畫《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警示青少年要( )A.適可而止,謹防吸食過量B.行己有恥,樹立底線意識C.打擊販毒,構建和諧社會D.依法維權,杜絕毒品陷阱【分析】本題考查行己有恥、止于至善。行己有恥是指一個人行事,凡是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解答】毒品屬于不良誘惑。漫畫《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警示青少年要行己有恥,樹立底線意識,B說法正確;A錯誤,不能吸食毒品;C不是青少年能做的,應排除;D錯誤,“杜絕”說法太絕對。故選:B。【點評】把握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4.(2024春 鹽田區校級期末)道德與法治課上,張老師在講授某知識時展示了以下三張PPT。張老師最有可能在講授( )①法律保護舌尖上的安全②法律保障適齡兒童受教育權③孝親敬長是法定義務A.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B.建設法治中國依靠法律就行C.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D.法律只被用來制裁違法犯罪【分析】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的有力武器。【解答】法律保護舌尖上的安全、法律保障適齡兒童受教育權、孝親敬長是法定義務三幅圖分別說明了食品安全、受教育、家庭和諧都離不開法律的保護,法律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A說法正確;建設法治中國,不僅要有良法,還要善治;不僅要科學立法,還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說法錯誤;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題文材料未體現法律的制定,C說法錯誤;法律具有保護作用,通過制裁違法犯罪,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法律還能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準繩,規范人們的行為,具有規范作用,D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審清題意,把握法律的作用,對照選項、仔細排查即可。5.(2024春 深圳期末)學校“解憂小屋”收到這樣一則投稿:我和班里一位男同學在學習上互幫互助,生活中無話不談。他的數學推理能力比我強,我很崇拜他。最近瘋狂冒出的青春痘讓人有點煩惱,我不想被他看見我的臉,怕他討厭我,我們好幾天沒說話了。但是,我又很想靠近他,接下來我該怎么辦呢……閱讀完投稿,你覺得以下建議可取的是( )①男生女生各有性別的優勢,可以取長補短②對異性朦朧的情感很正常,大方相處即可③精心掩飾自己的生理變化,吸引其注意力④產生愛慕是種異常現象,需尋求心理幫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男生女生各自的優勢。男女之間由于生理、心理、成長環境及社會角色的不同,在智力特點、體力、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解答】依據教材知識,男女生各有性別的優勢,應正常交往,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對異性朦朧的情感很正常,大方相處即可,①②符合題意;③錯誤,應正視自己的生理變化,不能掩飾;④錯誤,對異性產生愛慕是正常現象。故選:A。【點評】仔細審題,聯系男生女生各自的優勢作答。6.(2024春 深圳期末)一項研究表明,到公園待上20分鐘,即使不做任何運動,也能讓人情緒更佳、狀態更好,這種現象被稱為“公園20分鐘效應”。當我們心情低落時,可以選擇到公園散散心。這啟示我們( )①環境影響情緒,主動自我調控②關注身心狀況,提高身體素質③感受美好生活,激發正面情緒④消除負面情緒,做情緒的主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學會調控情緒。調節情緒的方法: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訓練。【解答】“公園20分鐘效應”啟示我們感受美好生活,激發正面情緒,環境影響情緒,主動自我調控,①③說法正確;②說法與題干無關,應排除;④錯誤,調控負面情緒。故選:B。【點評】把握學會調控情緒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7.(2024春 深圳期末)小夏同學在參加完光明區某街道舉辦的“端午思圣賢 廉潔傳萬家”主題活動后,在日記本上記錄了如表內容。小夏的日記說明了( )小夏的日記 天氣晴 心情開心 今天過得可真充實啊,不僅學習了端午文化的豐富內涵,還了解了光明區的廉政文化建設,我以后要多參加這種活動。①情緒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和發展②通過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能獲得美好情感③正面情緒的傳遞能引起身邊人的回應和共鳴④情感體驗影響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情緒的類型及特點。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除了常見的喜、怒、哀、懼等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解答】小夏參加“端午思圣賢 廉潔傳萬家”主題活動后的感悟,說明通過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能獲得美好情感,情感體驗影響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②④說法正確;①錯誤,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和發展;③錯誤,正面情感的傳遞能引起身邊人的回應和共鳴。故選:D。【點評】把握情緒的類型及特點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8.(2024春 深圳期末)在學習過程中,小顏同學整理了如圖所示的筆記,請你推測符合要求的是( )A.①道德 ②行為規范B.①喜怒哀懼 ②情緒C.①高級情感 ②道德感D.①個人利益 ②集體利益【分析】本題考查情緒的類型及特點。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除了常見的喜、怒、哀、懼等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解答】題干圖示是①包含②的關系。行為規范包括道德,A不符合題意;情緒的基本類型包括喜怒哀懼,B不符合題意;高級情感包括道德感,C符合題意;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沒有包含關系,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把握情緒的類型及特點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9.(2024春 深圳期末)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些人物因未能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而身心痛苦。以下是彬彬同學收集的案例:◇《三國演義》中,周瑜自認不及諸葛亮的智慧,而憤懣至極,最終英年早逝。 ◇《紅樓夢》里的林黛玉,終日愁云籠罩,憂心如焚,懷著滿腔的仇怨積郁成疾而死。 ◇《儒林外史》中描述了范進因長期不得志,一朝中舉,喜極而瘋的故事。 ◇《說岳全傳》中記載了金兀術被手下敗將牛皋活活氣死,而牛皋也因為制服金兀術后大喜過望,一命嗚呼的故事。結合案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周瑜的情緒是他個人內心世界的直接反映,不受周圍輿論氛圍的影響B.林黛玉的情緒具有閉鎖性,她應該敞開心扉,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C.范進中舉后情緒反應過激,若通過轉移注意的方式調節情緒或許能避免悲劇D.金兀術氣憤而死說明情緒的表達必須始終克制,防止因失去理智而危害健康【分析】本題考查學會調控情緒。調節情緒的方法: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訓練。【解答】周瑜的情緒是他個人內心世界的直接反映,受周圍輿論氛圍的影響,A錯誤;林黛玉的情緒具有細膩性,B錯誤;情緒需要調控,范進中舉后情緒反應過激,若通過轉移注意的方式調節情緒或許能避免悲劇,C說法正確;D錯誤,情緒需要調控,不是始終克制。故選:C。【點評】把握學會調控情緒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10.(2024春 深圳期末)青春有格,需要做到“行己有恥”“止于至善”。下列漫畫中人物的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行己有恥,止于至善。行己有恥是指一個人行事,凡是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解答】分析漫畫可知,①正確,做到了行己有恥,堅決抵制不良誘惑;③正確,做到了止于至善,有利于弘揚社會正能量,傳遞美好情感;②④錯誤,沒有做到行己有恥,止于至善。故選:B。【點評】審清題意,明確主旨,把握對行己有恥和止于至善的認識和把握,結合具體的題意分析即可。11.(2024春 羅湖區期末)在八年級的道法課堂上,同學們對以下案例進行討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案例1:劉某為牟取利益,在網上購買假冒品牌的奶嘴、奶瓶并對外銷售,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案例2:房東陳某違規收取高價水電費,損害租戶利益,受到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①劉某的行為違法了民事法律,應承擔民事責任②劉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應承擔刑事責任③陳某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應承擔刑事責任④陳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應承擔行政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犯罪行為。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解答】分析可知,劉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屬于犯罪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①錯誤,②正確;陳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責任,③錯誤,④正確。故選:C。【點評】審清題意,把握犯罪行為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12.(2024春 鹽田區校級期末)央視龍年春晚舞蹈節目《錦鯉》中,舞者化身為水中游動的錦鯉,在優美的《大魚》背景音樂中,以飛天之姿模擬水下之態,將錦鯉的美麗與吉祥寓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呈現出傳統文化的東方美學,給人以視覺和心靈的享受。可見( )A.欣賞優秀文化作品有助于獲得美好情感B.情感總是短暫且不穩定的C.適度的負面情緒可以使我們的內心更豐富D.只有積極情緒才能引發共鳴【分析】本題考查體味美好的情感。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讓我們身心愉悅,逐漸豐富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美好情感。【解答】根據題干材料分析,欣賞優秀文化作品有助于獲得美好情感,A說法正確;B錯誤,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情感則相對穩定;C排除,題干材料沒有體現;D錯誤,“只有”一詞說法太絕對。故選:A。【點評】仔細審題,聯系體味美好的情感等知識作答。二.材料分析題(共2小題)13.(2022春 光明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雙奧之城”北京,以開放、自信的胸懷迎接奧林匹克。中華兒女、奧運健兒逐夢青春向未來,以青春之我,貢獻偉大時代。下列是某班制作的冬奧會簡報。新聞一:青春風采,綻放冬奧如圖是“雪場凌空”谷愛凌的部分比賽剪影。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資格賽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第二輪比賽中谷愛凌雪板脫落造成落地不穩。失誤后,她有些失落、沮喪。隨后她迅速調整狀態,成功晉級決賽!谷愛凌奪得金牌,在采訪時說:“我感到非常非常高興。在比賽中能克服壓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是我最大的目標。”新聞短評:比賽不僅考驗技術,更需要良好的心態。(1)根據新聞一,概括谷愛凌產生了哪些基本情緒?結合新聞內容,談談為什么需要良好的心態?新聞二:熱情奉獻,服務冬奧志愿者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傳遞溫暖。人物卡片 李習文,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如今是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志愿者。雖然春節期間家人都在北京過年,但是他卻沒能與家人團聚。李習文在采訪中說:“對家人很愧疚,但是能為冬奧會盡力是我的心愿,家人也非常支持。”新聞短評: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志愿者舍“小我”融入“大我”的勇氣與擔當。(2)請運用“在集體中成長”的相關知識,分析上述材料對我們有何啟示?【分析】本題考查學會調控情緒、建設美好集體。依據課本知識分析問題,依據材料實際組織答案。【解答】(1)本題第一問考查概括谷愛凌產生的基本情緒。依據課本知識,結合材料內容,從哀、喜方面來回答。本題第二問考查為什么需要良好的心態。依據課本知識,從讓我們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適應環境,情緒影響我們的觀念和行動等方面來回答。(2)本題考查材料對我們有何啟示。依據教材知識,結合材料內容,從集體力量的作用,堅持集體主義,學會承擔責任等方面來回答。故答案為:(1)情緒:哀,喜。原因:①保持積極的心態,享受喜悅和快樂,讓我們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學會合理的調節情緒,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適應環境;③情緒影響我們的觀念和行動,積極的心態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谷愛凌在賽場上及時調整情緒,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比賽,最終奪冠。(2)①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個人力量是有限的,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冬奧會志愿者將個人力量融入集體,匯聚成強大的合力。②堅持集體主義。(或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志愿者堅持集體主義,把服務冬奧會放在首位。③學會承擔責任。(或勇于擔責或在擔當中成長)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展的必要前提。志愿者主動擔當服務冬奧會的職責,有利于冬奧會順利舉辦。【點評】解答時注意認真研究題目,明確題目要求和答題方向是學會調控情緒、建設美好集體,綜合運用基礎知識作答,做到準確無誤,思維發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14.(2022春 羅湖區期末)材料:2021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成為首位闖進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亞洲飛人。蘇炳添賽后接受采訪時激動地說:“請相信中國田徑,相信你自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蘇炳添說賽道上的對手只有自己,0.01秒的進步都值得全力以赴。在喜人的成績背后,天賦之外,就是執著的努力。蘇炳添談起自己的訓練生活:“每周堅持6天訓練,每天訓練5小時。經常練到渾身傷痛,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蘇炳添的奧運獎牌充滿汗和淚,他超越了自我,也展現出中國人的奧運精神。思考:蘇炳添的追夢人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自信的含義與作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成功離不開勇敢,勇敢需要自信,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力量,自信能使人挖掘自身的潛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解答】該題考查了蘇炳添的追夢人生給我們的啟示。結合教材知識,從樹立遠大理想、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自信自強、戰勝挫折等角度回答即可。故答案為:①蘇炳添勇于追求夢想,激發了生命的熱情與勇氣。②我們應樹立遠大理想,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點評】仔細讀題,在理解自信的含義與作用的基礎上,做出符合題意的解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