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廣東省深圳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模擬卷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4春 深圳期末)課堂上,劉老師采用議題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他設計了以下三個子議題。據此判斷,劉老師設計的總議題是( ?。?br/>子議題一:實力出眾的他,為何不敢報名參加數學競賽? 子議題二:先天缺陷的她,為何能破繭成蝶,創造奇跡? 子議題三:青春飛揚的你,如何能突破自己,持續奮進?A.自信自強 B.敢為人先 C.青春有格 D.獨立思考2.(2024春 深圳期末)在心理學中,松弛感通常被描述為一種從容、自在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輕松應對外界壓力,同時能更好地認識自己。追求松弛感要( ?。?br/>①正確對待焦慮,學會調節情緒②激發正面情緒,掩飾負面情緒③關注內心感受,合理表達情緒④正視青春情緒,展示情緒特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秋 深圳期末)某地法院從“六尺巷”典故中汲取治理智慧,提出了“六尺巷工作法”,將其用于基層矛盾化解、糾紛調節等領域。該工作方法可以( )六尺巷里的和諧:康熙年間,桐城張、吳兩家因門前空地歸屬發生爭執。禮部尚書張英回信勸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最后,兩家各讓出三尺,空出一條六尺巷。A.豐富法治的道德底蘊 B.明確公民的法定義務C.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 D.消除群眾的矛盾糾紛4.(2024秋 鹽田區校級期末)在學習“追求美好人生”這一內容時,七年級學生小光創作了一張手抄報,朋友小亮為其推薦了一幅漫畫作為插畫,請你幫助他們把漫畫放在手抄報的合適位置( ?。?br/>A.A B.B C.C D.D5.(2024秋 深圳期末)八年級學生小李(14歲)騎電動車上學時不佩戴頭盔,還隨意橫穿馬路。相關鏈接 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針對小李的行為,你會告訴他( )①要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這是違法行為,會受刑罰處罰③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④遵守交通規則,只靠他人監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秋 鹽田區校級期末)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類別對應正確的是( ?。?br/>選項 案例 違法行為類別A 王某因非法狩獵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行政違法行為B 小明的父親因違規停車被交警依法處以200元罰款 刑事違法行為C 小陳未經他人允許將他人照片公然張貼在商鋪門口 民事違法行為D 李某因為醉駕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并處罰金 行政違法行為A.A B.B C.C D.D7.(2022秋 龍華區期末)2022年4月,一輛電瓶車不慎與路邊的大貨車發生碰撞。深圳市某學校的兩位同學恰好路過車禍現場,他們一人撥打110報警求助,一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叫救護車。他們的實際行動( ?。?br/>①體現了對他人生命的關切,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②詮釋并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傳遞了社會正能量③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創造了寶貴的物質財富④說明了學習急救知識是提升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3秋 鹽田區期末)如圖為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對在押少年犯進行調查的數據結果,他們的行為警示我們( ?。?br/>①應該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②預防違法犯罪應該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③不良行為是小節,對個人成長無關緊要④不良行為必然會發展成為違法犯罪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秋 光明區期末)小林參加了學校開設的道德與法治和語文學科融合社團課,學習收集了以下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珴蓶|這些詩句共同反映的人生態度是( ?。?br/>A.認真務實 B.勤奮刻苦 C.樂觀向上 D.謙虛謹慎10.(2024秋 深圳期末)2023年6月,某高鐵從濟南開往北京,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在高鐵上脫掉了鞋子,蹺著二郎腿不斷地抖動。周圍彌漫著一股臭腳丫子味兒,附近的人都感到難以忍受,男子卻不以為意。這名男子( ?。?br/>①對他人不尊重②法律意識淡薄③不講文明禮儀④不懂得寬容他人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1.(2024春 深圳期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戀愛如樹上的果子,只有熟了才好吃。人也像果子,有了學問,會做工作,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時才有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毕铝星榫撤显撚^點的是( ?。?br/>①收到心儀同學的告白信,小佳欣然開啟戀愛,把握幸福②為了避免同學們的誤會,小敏只跟同性交往,遠離異性③面對青春期朦朧的情感,小高選擇藏于心底,專心學習④見證了父母的幸福婚姻,小游決定提升自我,憧憬未來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2023春 龍崗區期末)“有理想敢擔當斗志昂揚,能吃苦肯奮斗鋼鐵脊梁,勇創新闖前沿自信自強,游書海施才華先鋒力量……”2023年央視春晚歌曲《未來我來》,歌手以青春名義向祖國告白,唱出了熱血青春范兒,讓人熱血澎湃。這首歌告訴青少年( ?。?br/>A.青春的時光是短暫的,應該盡情享受歡愉B.青春的力量是強大的,可以克服任何困難C.青春的時光是精彩的,需要自立自信自強D.青春的可能是無限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二.材料分析題(共2小題)13.(2023春 龍華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3年3月,運動員徐夢桃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徐夢桃在平昌冬奧會比賽中摔倒受傷,失去了角逐金牌的機會,此時的她被失落感籠罩。然而,她并沒有沉湎于比賽失利帶來的負面情感中,而是選擇了堅持訓練。過往的失利都成為她寶貴的經驗,一次次的鍛煉也增強著她的抗壓能力。最終,她憑借自己的實力贏得了世界級金牌。看完徐夢桃的故事后,小華同學發表了以下觀點: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對該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14.(2023秋 福田區期末)生活觀察明理導行材料一: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電動車社會保有量超過4億輛。然而,它也是城市火災中常見的“肇事者”。私自帶電動車或電池回室內充電、飛線充電、整夜充電這樣的行為看似省事,實則后患無窮。材料二:《深圳經濟特區消防條例》規定公共門廳、樓梯間、電梯轎廂,以及用于居住、辦公等人員聚集的室內場所,禁止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及其蓄電池停放、放置或者充電。違規停放、放置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和蓄電池,且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對此,有人認為:“電動自行車短時間進樓充電是小事,沒必要罰款,遠離犯罪就可以?!蹦阏J同該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理由。廣東省深圳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模擬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4春 深圳期末)課堂上,劉老師采用議題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他設計了以下三個子議題。據此判斷,劉老師設計的總議題是( ?。?br/>子議題一:實力出眾的他,為何不敢報名參加數學競賽? 子議題二:先天缺陷的她,為何能破繭成蝶,創造奇跡? 子議題三:青春飛揚的你,如何能突破自己,持續奮進?A.自信自強 B.敢為人先 C.青春有格 D.獨立思考【分析】本題考查自信的含義與作用。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解答】“實力出眾的他,為何不敢報名參加數學競賽”是因為缺乏自信;“先天缺陷的她,為何能破繭成蝶”是因為有自強的精神,因此總議題是自信自強,A說法正確;BCD說法與題干內容無關,應排除。故選:A。【點評】把握自信的含義與作用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2.(2024春 深圳期末)在心理學中,松弛感通常被描述為一種從容、自在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輕松應對外界壓力,同時能更好地認識自己。追求松弛感要( )①正確對待焦慮,學會調節情緒②激發正面情緒,掩飾負面情緒③關注內心感受,合理表達情緒④正視青春情緒,展示情緒特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學會調控情緒。活中產生消極情緒是正常的,關鍵是要學會調控。【解答】結合題干所述,追求松弛感要正確對待焦慮,學會調節情緒,關注內心感受,合理表達情緒,所以①③正確;②錯誤,不能掩飾負面情緒;④錯誤,學會調節情緒,合理表達情緒。故選:A。【點評】仔細審題,聯系學會調控情緒的有關內容作答。3.(2024秋 深圳期末)某地法院從“六尺巷”典故中汲取治理智慧,提出了“六尺巷工作法”,將其用于基層矛盾化解、糾紛調節等領域。該工作方法可以( )六尺巷里的和諧:康熙年間,桐城張、吳兩家因門前空地歸屬發生爭執。禮部尚書張英回信勸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最后,兩家各讓出三尺,空出一條六尺巷。A.豐富法治的道德底蘊 B.明確公民的法定義務C.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 D.消除群眾的矛盾糾紛【分析】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的有力武器。【解答】某地法院從“六尺巷”典故中汲取治理智慧,提出了“六尺巷工作法”,將其用于基層矛盾化解、糾紛調節等領域。該工作方法可以豐富法治的道德底蘊,A正確;B排除,不符合題意;C排除,材料未體現法律的規范作用;D錯誤,“消除”說法太絕對。故選:A。【點評】審清題意,把握法律的作用,對照選項、仔細排查即可。4.(2024秋 鹽田區校級期末)在學習“追求美好人生”這一內容時,七年級學生小光創作了一張手抄報,朋友小亮為其推薦了一幅漫畫作為插畫,請你幫助他們把漫畫放在手抄報的合適位置( )A.A B.B C.C D.D【分析】本題考查體味美好的情感。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讓我們身心愉悅,逐漸豐富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美好情感。【解答】漫畫體現的是勇于面對挫折,增強生命韌性,B符合題意;ACD排除,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仔細審題,聯系體味美好的情感等內容作答。5.(2024秋 深圳期末)八年級學生小李(14歲)騎電動車上學時不佩戴頭盔,還隨意橫穿馬路。相關鏈接 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針對小李的行為,你會告訴他( ?。?br/>①要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這是違法行為,會受刑罰處罰③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④遵守交通規則,只靠他人監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違法行為及種類。違法行為根據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要承擔行政責任,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解答】題干中,小李騎電動車上學,不僅不戴頭盔,而且還隨意橫穿馬路,這是不珍愛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表現,告訴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不違法是我們行為的底線,①③正確;小李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不會受刑罰處罰,②錯誤;遵守交通規則靠自律和他律,④錯誤。故選:B。【點評】審清題意,把握違法行為及種類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6.(2024秋 鹽田區校級期末)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類別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案例 違法行為類別A 王某因非法狩獵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行政違法行為B 小明的父親因違規停車被交警依法處以200元罰款 刑事違法行為C 小陳未經他人允許將他人照片公然張貼在商鋪門口 民事違法行為D 李某因為醉駕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并處罰金 行政違法行為A.A B.B C.C D.D【分析】本題考查違法行為及種類。違法行為根據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要承擔行政責任,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解答】分析可知,王某受到了刑罰處罰,屬于刑事違法行為,A錯誤;小明的父親受到了行政處罰,屬于行政違法行為,B錯誤;小陳的行為觸犯了民法典,屬于民事違法行為,C正確;李某受到了刑罰處罰,屬于刑事違法行為,D錯誤。故選:C。【點評】審清題意,把握違法行為及種類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7.(2022秋 龍華區期末)2022年4月,一輛電瓶車不慎與路邊的大貨車發生碰撞。深圳市某學校的兩位同學恰好路過車禍現場,他們一人撥打110報警求助,一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叫救護車。他們的實際行動( ?。?br/>①體現了對他人生命的關切,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②詮釋并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傳遞了社會正能量③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創造了寶貴的物質財富④說明了學習急救知識是提升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的知識點。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力量。【解答】題文中,兩位同學的做法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表現,體現了對他人生命的關切,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并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所以①②說法正確;③錯誤,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④錯誤,學習急救知識是提升綜合素養的途徑之一,不是主要途徑。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明確其考查了中華傳統美德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8.(2023秋 鹽田區期末)如圖為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對在押少年犯進行調查的數據結果,他們的行為警示我們( ?。?br/>①應該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②預防違法犯罪應該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③不良行為是小節,對個人成長無關緊要④不良行為必然會發展成為違法犯罪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預防違法犯罪。許多違法犯罪行為往往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我們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解答】題文數據信息警示我們要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青少年預防違法犯罪應該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①②正確;不良行為不是小節,對個人成長很重要,不良行為如果不加以改正,很容易發展成為違法犯罪,③錯誤;不良行為不一定都會發展成為違法犯罪行為,說法太絕對,④錯誤。故選:A。【點評】認真審題,把握預防違法犯罪,依據題文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9.(2024秋 光明區期末)小林參加了學校開設的道德與法治和語文學科融合社團課,學習收集了以下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珴蓶|這些詩句共同反映的人生態度是( )A.認真務實 B.勤奮刻苦 C.樂觀向上 D.謙虛謹慎【分析】本題考查自信的含義與作用。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示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詩句共同反映了自信、樂觀享受的人生態度,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仔細審題,聯系自信的含義與作用等內容作答。10.(2024秋 深圳期末)2023年6月,某高鐵從濟南開往北京,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在高鐵上脫掉了鞋子,蹺著二郎腿不斷地抖動。周圍彌漫著一股臭腳丫子味兒,附近的人都感到難以忍受,男子卻不以為意。這名男子( )①對他人不尊重②法律意識淡薄③不講文明禮儀④不懂得寬容他人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分析】本題考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解答】題干中的男子在車廂內脫鞋,還蹺著二郎腿抖動,是儀表不端莊、舉止不文明的表現,沒有做到文明有禮;周圍彌漫著他的臭腳丫子味,附近的人都難以忍受,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故①③說法正確;該男子的行為屬于公德意識淡薄,“法律意識淡薄”錯誤;其行為與寬容他人無關,“不懂得寬容他人”錯誤,故②④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把握尊重他人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11.(2024春 深圳期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戀愛如樹上的果子,只有熟了才好吃。人也像果子,有了學問,會做工作,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時才有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毕铝星榫撤显撚^點的是( )①收到心儀同學的告白信,小佳欣然開啟戀愛,把握幸福②為了避免同學們的誤會,小敏只跟同性交往,遠離異性③面對青春期朦朧的情感,小高選擇藏于心底,專心學習④見證了父母的幸?;橐?,小游決定提升自我,憧憬未來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學會與異性交往。男女同學交往要自然、適度,尊重、真誠,還要廣泛交往。【解答】根據題干材料分析,面對青春期朦朧的情感,小高選擇藏于心底,專心學習,見證了父母的幸?;橐觯∮螞Q定提升自我,憧憬未來,所以③④符合題意;①錯誤,小佳應該慎重選擇、理智對待;②錯誤,小敏應該學會與異性交往。故選:D。【點評】仔細審題,聯系學會與異性交往等知識作答。12.(2023春 龍崗區期末)“有理想敢擔當斗志昂揚,能吃苦肯奮斗鋼鐵脊梁,勇創新闖前沿自信自強,游書海施才華先鋒力量……”2023年央視春晚歌曲《未來我來》,歌手以青春名義向祖國告白,唱出了熱血青春范兒,讓人熱血澎湃。這首歌告訴青少年( )A.青春的時光是短暫的,應該盡情享受歡愉B.青春的力量是強大的,可以克服任何困難C.青春的時光是精彩的,需要自立自信自強D.青春的可能是無限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分析】本題考查青春期的特點。青春無限美好,但青春雖然美好,可卻有許多的煩惱。【解答】《未來我來》這首歌告訴青少年青春的時光是精彩的,需要自立自信自強,C符合題意;A錯誤,不能盡情享受青春;B錯誤,“任何困難”的說法太絕對;D錯誤,“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說法太絕對。故選:C。【點評】仔細審題,聯系青春期的特點等知識作答。二.材料分析題(共2小題)13.(2023春 龍華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3年3月,運動員徐夢桃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徐夢桃在平昌冬奧會比賽中摔倒受傷,失去了角逐金牌的機會,此時的她被失落感籠罩。然而,她并沒有沉湎于比賽失利帶來的負面情感中,而是選擇了堅持訓練。過往的失利都成為她寶貴的經驗,一次次的鍛煉也增強著她的抗壓能力。最終,她憑借自己的實力贏得了世界級金牌。看完徐夢桃的故事后,小華同學發表了以下觀點: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對該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情感的類型與作用。情感可以分為基礎情感、高級情感;正面體驗、負面體驗、兩方面混雜體驗等。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這正是我們生命成長的體現。【解答】本題考查對負面情感體驗的認識。首先明確觀點錯誤,理由結合教材知識,從負面情感體驗對我們的成長有意義、可以豐富人生閱歷、承受負面情感能為成長助力等方面分析解答。故答案為:小華同學的觀點是錯誤的。生活中的某些負面情感體驗雖然不那么美好,但是對我們的成長也有意義,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是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學會承受一些負面感受,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也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點評】解答本題要認真分析人物觀點,把握好情感的類型與作用,具體分析作答。14.(2023秋 福田區期末)生活觀察明理導行材料一: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電動車社會保有量超過4億輛。然而,它也是城市火災中常見的“肇事者”。私自帶電動車或電池回室內充電、飛線充電、整夜充電這樣的行為看似省事,實則后患無窮。材料二:《深圳經濟特區消防條例》規定公共門廳、樓梯間、電梯轎廂,以及用于居住、辦公等人員聚集的室內場所,禁止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及其蓄電池停放、放置或者充電。違規停放、放置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和蓄電池,且拒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對此,有人認為:“電動自行車短時間進樓充電是小事,沒必要罰款,遠離犯罪就可以。”你認同該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理由。【分析】本題以材料為載體,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涉及的知識點有違法行為及種類、預防違法犯罪等。【解答】本題考查對“電動自行車短時間進樓充電是小事,沒必要罰款,遠離犯罪就可以”的認識。分析可知,此觀點是錯誤的,不贊同,理由可從電動自行車進入人員聚集的室內場所充電的性質、人們行為的底線、如何預防犯罪、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電動自行車進樓充電的監管及打擊和懲罰力度等方面作答。故答案為:不贊同。因為:①電動自行車進入人員聚集的室內場所充電是一般違法行為,破壞了社會規則,不利于維護安全。②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違法無小事。③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④我們要認清犯罪危害,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遠離犯罪。⑤對于電動自行車進樓充電,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加大打擊和懲罰力度,全社會要弘揚法治意識,提升人們的社會公德意識。【點評】認真閱讀材料及觀點,把握違法行為及種類、預防違法犯罪等知識點,找到觀點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進而分析作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