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北京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模擬預測卷一.判斷題(共10小題)1.(2024秋 門頭溝區期末)只有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值得尊重。( )2.(2024秋 昌平區期末)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拘留屬于主刑。( )3.(2024秋 平谷區期末)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4.(2024秋 北京期末)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當受到行政處罰的行為。( )5.(2024秋 懷柔區期末)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 6.(2024秋 豐臺區期末)拒絕盜版是保護知識產權,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 )7.(2024秋 東城區期末)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 8.(2024秋 密云區期末)違法無小事,只要違法就會受到刑罰處罰。( )9.(2024秋 密云區期末)別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關注自己的內心想法。( )10.(2024秋 密云區期末)善于激發正面的情緒感受,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爛多彩。 二.選擇題(共20小題)11.(2024秋 東城區期末)外賣小哥急匆匆跑進電梯,電梯顯示超載。看著焦急的外賣小哥,旁邊的大哥主動走出電梯,讓小哥先上。外賣小哥感激地向大哥深鞠一躬。這體現了( ?。?br/>A.相互寬容是美德,見義勇為應提倡B.平等尊重顯品格,換位思考暖人心C.社會規則須遵守,文明有禮贏尊重D.熱心公益當盡心,公平正義促和諧12.(2022秋 豐臺區期末)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對下列中華傳統美德理解正確的有( ?。?br/>序號 古語 理解①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②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誠信守法的高尚情操③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敬父母的倫理規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4秋 房山區期末)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六尺巷,強調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六尺巷”中蘊含的理念代代相傳,滋潤著中華兒女的心靈。這告訴我們( ?。?br/>A.中華傳統美德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B.要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D.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14.(2024秋 豐臺區期末)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因清代大學士張英與鄰里吳家各自退讓三尺地基而形成。桐城市人民法院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的精神內核,將六尺巷文化融入司法實踐中,創設六尺巷調解法(如下圖)。這告訴我們( ?。?br/>①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②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要公正司法③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④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3秋 昌平區期末)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對應正確的是( ?。?br/>選項 案例 違法行為A 王某損害他人名譽被要求賠禮道歉 行政違法行為B 某工廠偷排工業廢水被環保部門處罰 刑事違法行為C 小張騎摩托車不戴頭盔被交警罰款 行政違法行為D 李某因搶劫他人財物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民事違法行為A.A B.B C.C D.D16.(2024春 昌平區期末)初中生小澤連續一個月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及原因,以下是他在班級中分享的三次記錄。五一假期,我和好朋友一起去了濕地公園,山清水秀,心情非常舒暢。 一想到即將到來的考試,我就十分焦慮,連最喜歡的球賽也不想看了。 同桌今天考試沒考好,心情特別低落,我在他身邊也變得不開心。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br/>①青春期的情緒反應平穩且溫和②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③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④不同的情緒帶給我們相同的感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春 朝陽區期末)初一學生小張是省博物館的一名志愿講解員。流利的表達、專業的詞匯,讓他在掌聲和鼓勵中,收獲了大家的認可。在他看來,做講解員不但能豐富知識、鍛煉口才,還能和同為講解員的小伙伴分享新書,辯論觀點,彼此都覺得受益匪淺。他說“我一定能把喜歡的事情堅持做下去”。這表明( ?。?br/>①情感可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發生變化②我們要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負面情感③我們可以通過體驗有意義的活動獲得美好情感④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們可以傳遞正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4春 豐臺區期末)青春的遐想絢麗多彩,充滿了無限的可能;青春的困惑是一道難題,用心去解答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青春的美秀外慧中,蘊含著樂觀、善良與熱情。這啟示我們( )①青春是充滿遐想的,要積極主動探索青春②青春的困惑只會帶來煩惱,要坦然地接受③追求外在美的同時,也要展現青春的內在美④青春期情感世界愈加豐富,要消除自我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023秋 石景山區期末)2023年6月,周某在某公寓32樓樓頂天臺向地面人群投擲磚頭,砸中樓下行人婁某,致其死亡。經法院審理判決周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此案例啟示我們( ?。?br/>①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應受到刑罰處罰②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③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④要認清犯罪危害,自覺遠離違法犯罪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0.(2024春 大興區期末)步入青春期,從未有過的心潮悄然涌動,帶給我們一種特殊的情感體驗,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動。面對青春期的心理萌動,我們應該( ?。?br/>①拒絕一切與異性的交往②把握機會,將其發展為一段美好的愛情③保持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④慎重對待,理智處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1.(2024秋 北京期末)2024年9月19日,廣東省中級人民法院對全國首例非法引進外來入侵物種刑事案件一審公開開庭宣判,判處被告人易某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人易某的行為屬于( ?。?br/>A.刑事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C.嚴重不良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22.(2023秋 石景山區期末)被評為2023年度“全國十佳農民”的劉天民,放棄了原有的事業和“進城機會”,懷揣“和鄉親們一起過上好日子”的夢想返鄉。他帶領村民,從果蔬種植、休閑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等方面全方位發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他的做法( )①傳承了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的處事準則②表現出待人以禮、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③彰顯了敢于追夢、振興鄉村的愛國情懷④展現了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擔當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3.(2021春 海淀區期末)不久前,一位老師進教室前做“表情管理”的監控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他略帶疲憊地走向教室,然后在門口停了下來,反復調整表情,一切妥當,才春風滿面大踏步走進教室。這位老師說,每次上課前他都會調整好狀態。他這樣做是因為( ?。?br/>A.人們的情緒會相互感染B.情緒的表達只關乎自己C.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D.青春期的情緒反應強烈24.(2024秋 昌平區期末)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對下列詩文所蘊含的傳統美德,解讀正確的是( ?。?br/>選項 詩文 解讀A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B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C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D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A.A B.B C.C D.D25.(2024秋 石景山區期末)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分享了六尺巷故事:清代張吳兩家毗鄰,后因蓋房為地皮產生爭執。張英勸導家人:“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遂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感其義,亦退讓三尺。從此,張、吳兩家院墻之間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故事( )①彰顯了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②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一成不變③說明化解鄰里糾紛是增進社會和諧的唯一途徑④蘊含了以和為貴的中華傳統美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6.(2024秋 昌平區期末)幾位同學圍繞“什么樣的人值得尊重”展開討論。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br/>①言而有信的人值得尊重②無論什么人都值得尊重③自立自強的人值得尊重④只有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才值得尊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7.(2024春 豐臺區期末)研究表明,在公園待20分鐘以上,會讓人心情更愉快、身體狀態更好,這就是“公園20分鐘效應”。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周圍的環境會影響人的情緒②關注身心,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不同的情緒會帶來不同的感受④要了解情緒,恰當地表達情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8.(2024春 東城區期末)“情緒價值”是“2023年十大流行語”之一?!扒榫w價值”本為營銷學概念,如今流行的“情緒價值”則是對人際關系的描述,指的是一個人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一個人給他人帶來舒服、愉悅和穩定的情緒越多,他的情緒價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緒價值則越低?!扒榫w價值”的流行反映出( )①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緒,并接受它們②情緒會相互感染,情緒表達關乎人際交往③正面情緒有積極作用,我們要善于激發正面情緒④我們必須主動幫助他人調節情緒,助力他人保持積極心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2024春 東城區期末)古人常常用詩文表達情感。以下古詩文共同體現出( ?。?br/>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A.心系天下的愛國之情 B.勇于承擔的責任感C.悲天憫人的復雜情感 D.仗義執言的正義感30.(2024春 大興區期末)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它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也帶來了困惑和煩惱。面對青春的邀約,我們要( )①正視、悅納自己的身體變化,同時尊重他人的生理變化②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矛盾心理帶來的煩惱,讓自己健康成長③學會獨立思考,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挑戰權威④無所顧忌,敢于打破常規,開創前人未走之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材料分析題(共3小題)31.(2024秋 懷柔區期末)為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引導學生做守法公民,某班布置了以下作業:【作業一:制作思維導圖】小偉同學制作了以下思維導圖:(1)請幫小偉在序號①②③處把思維導圖補充完整。【作業二:案例速遞】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出示了一張中學生王某的變化軌跡圖:(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王某的變化軌跡給我們帶來的警示。【作業三:觀點辨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圍繞怎樣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同學們展開了熱烈討論。(3)你贊同誰的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32.(2024秋 大興區期末)以案學法,與法同行。15歲的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多次曠課。他剛開始還有些自責,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竟攔路搶劫,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1)請結合材料,完成陳某走向犯罪的軌跡。行為表現 ① 經常偷竊財物 攔路搶劫行為性質 不良行為 ② 犯罪(2)陳某的經歷對于我們青少年預防犯罪有什么啟示?33.(2024春 房山區期末)【一抹亮眼的“中國紅”】杭州亞運會,鮮艷的“中國紅”處處可見。中國運動員們為國爭光、拼搏奮斗的身姿打動無數觀眾。下面是我國運動選手的一些故事。張雨霏,童年時就有奪取奧運游泳金牌的夢想。她每天都不知疲倦地進行著高強度的訓練,努力提升自己的體能和游泳技術。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她遭遇了比賽生涯中一次“慘敗”,僅獲得第六名。此后,她開始各種魔鬼訓練,即使是受傷,也要堅持,從沒放棄過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張雨霏大放異彩,共奪得了6枚金牌,被評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最有價值女運動員。(1)張雨霏里約奧運會經歷會使她產生哪些負面情感體驗?這些負面情感與杭州亞運會大放異彩有沒有關系?請說明理由。拿到單杠銀牌的老將林超攀把三歲的女兒抱上領獎臺,把銀牌戴在她的脖子上。女兒穿著兒童版的頒獎服,林超攀用手指著胸前的國旗,女兒也學著用手指著胸前的國旗。觀眾們不禁為之動容。運動員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一顆顆幼小的心靈中種下夢想的種子,傳承著愛國精神。(2)林超攀為我們傳遞情感正能量帶來哪些啟示?北京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模擬預測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判斷題(共10小題)1.(2024秋 門頭溝區期末)只有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值得尊重。( × )【分析】本題考查自尊和知恥。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愛護自己,從身體、儀表到行為、心靈,維護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尊嚴,不做有損人格的事情,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許別人歧視、侮辱自己。【解答】結合所學知識,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值得我們尊重。不是只有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值得尊重,故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仔細審題,聯系自尊和知恥的有關內容作答。2.(2024秋 昌平區期末)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拘留屬于主刑。( × )【分析】本題考查刑罰的種類。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解答】依據教材知識,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處境。拘留屬于行政處罰,故題干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點評】審清題意,把握刑罰的種類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分析判斷即可。3.(2024秋 平谷區期末)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 【分析】本題考查預防違法犯罪。許多違法犯罪行為往往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我們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解答】依據教材知識,一個人有了不良行為,若不加以改正,任其發展,便會去干一些違法的事;若再不回頭,就會越走越遠,直到滑向犯罪的泥潭。因此,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防微杜漸,才能防患于未然。故答案為:√。【點評】認真審題,把握不良行為和犯罪的關系,依據題文信息,分析判斷即可。4.(2024秋 北京期末)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當受到行政處罰的行為。( × )【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犯罪行為。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解答】依據教材知識,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故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點評】認真審題,把握犯罪行為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分析判斷即可。5.(2024秋 懷柔區期末)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 獭?br/>【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解答】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如滿足感、成就感等。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本題觀點正確。故答案為:√【點評】解答本題要把握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要求,分析判斷。6.(2024秋 豐臺區期末)拒絕盜版是保護知識產權,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 √ )【分析】本題考查智力成果權。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解答】依據所學知識,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作品、發明創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標、地理標志等工商業標記享有的專有性權利。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故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仔細審題,聯系題干材料,結合智力成果權等知識作答。7.(2024秋 東城區期末)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 獭?br/>【分析】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公民的智力成果權不受性別、民族、年齡的限制。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依法受法律保護。【解答】依據教材知識,公民的智力成果受法律的保護,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創新的時代,我們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故答案為:√。【點評】仔細審題,把握法律保護智力成果權,結合題干判斷即可。8.(2024秋 密云區期末)違法無小事,只要違法就會受到刑罰處罰。( × )【分析】本題考查違法行為及種類。違法行為根據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要承擔行政責任,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解答】依據教材知識,違法無小事,只要違法就會受到法律處罰,犯罪行為會受到刑罰處罰。故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點評】審清題意,把握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分析判斷即可。9.(2024秋 密云區期末)別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關注自己的內心想法。( × )【分析】本題考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題干材料,別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關注自己的內心想法,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去贏得他人的尊重。故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仔細審題,聯系尊重他人的有關內容作答。10.(2024秋 密云區期末)善于激發正面的情緒感受,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爛多彩?! 獭?br/>【分析】積極情緒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也對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積極作用;反之,不正常的、消極的或者不良的情緒則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妨礙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解答】面對青春期多彩的情緒,我們要戰勝負面情緒,善于激發正面情緒感受,做情緒的主人,讓生活更加絢爛多彩。故答案為:√。【點評】仔細審題,把握情緒的影響,結合題干判斷即可。二.選擇題(共20小題)11.(2024秋 東城區期末)外賣小哥急匆匆跑進電梯,電梯顯示超載??粗辜钡耐赓u小哥,旁邊的大哥主動走出電梯,讓小哥先上。外賣小哥感激地向大哥深鞠一躬。這體現了( ?。?br/>A.相互寬容是美德,見義勇為應提倡B.平等尊重顯品格,換位思考暖人心C.社會規則須遵守,文明有禮贏尊重D.熱心公益當盡心,公平正義促和諧【分析】本題考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解答】大哥主動走出電梯,讓小哥先上,外賣小哥感激地向大哥深鞠一躬,體現出平等尊重顯品格,換位思考暖人心,B說法正確;ACD說法與題干內容無關,應排除。故選:B。【點評】把握尊重他人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12.(2022秋 豐臺區期末)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對下列中華傳統美德理解正確的有( ?。?br/>序號 古語 理解①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②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誠信守法的高尚情操③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敬父母的倫理規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的精神力量。【解答】分析可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毫不關心,與自強不息無關,①錯誤;“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說明待人處事當以寬容為上,與誠信守法無關,②錯誤;“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體現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③正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現孝敬父母的倫理規范,④正確。故選:D。【點評】審清題意,把握中華傳統美德知識點,依據題文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13.(2024秋 房山區期末)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六尺巷,強調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六尺巷”中蘊含的理念代代相傳,滋潤著中華兒女的心靈。這告訴我們( )A.中華傳統美德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B.要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D.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分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力量。【解答】材料中對于中華傳統美德的強調,告誡我們優良的文化要代代相傳,體現出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故D符合題意;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故A說法錯誤;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故B說法錯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故C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需要學生仔細審題,認真分析材料,結合教材中關于中華傳統美德的知識,進行回答即可。14.(2024秋 豐臺區期末)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因清代大學士張英與鄰里吳家各自退讓三尺地基而形成。桐城市人民法院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的精神內核,將六尺巷文化融入司法實踐中,創設六尺巷調解法(如下圖)。這告訴我們( ?。?br/>①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②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要公正司法③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④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力量。【解答】六尺巷文化蘊含了與人為善的中華傳統美德,表明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體現了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①③說法正確;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法律監督機關,②錯誤;④說法正確,但在題干中未涉及,應排除。故選:B。【點評】把握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15.(2023秋 昌平區期末)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對應正確的是( ?。?br/>選項 案例 違法行為A 王某損害他人名譽被要求賠禮道歉 行政違法行為B 某工廠偷排工業廢水被環保部門處罰 刑事違法行為C 小張騎摩托車不戴頭盔被交警罰款 行政違法行為D 李某因搶劫他人財物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民事違法行為A.A B.B C.C D.D【分析】本題考查違法行為及種類。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解答】損害他人名譽被要求賠禮道歉,屬于民事違法行為,A說法錯誤;工廠偷排工業廢水被環保部門處罰,屬于行政違法行為,B說法錯誤;騎摩托車不戴頭盔被交警罰款,騎摩托車不戴頭盔屬于違反交通法律法規的行為,被交警罰款是受到行政處罰,屬于行政違法行為,C說法正確;因搶劫他人財物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屬于刑事違法行為,受到了刑罰處罰,D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把握違法行為及種類,理解材料主旨,選擇正確答案。16.(2024春 昌平區期末)初中生小澤連續一個月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及原因,以下是他在班級中分享的三次記錄。五一假期,我和好朋友一起去了濕地公園,山清水秀,心情非常舒暢。 一想到即將到來的考試,我就十分焦慮,連最喜歡的球賽也不想看了。 同桌今天考試沒考好,心情特別低落,我在他身邊也變得不開心。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br/>①青春期的情緒反應平穩且溫和②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③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④不同的情緒帶給我們相同的感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情緒的類型及特點。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除了常見的喜、怒、哀、懼等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解答】小澤連續一個月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及原因,說明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②③說法正確;①錯誤,題干體現情緒的波動;④錯誤,不同的情緒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故選:C。【點評】把握情緒的類型及特點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17.(2024春 朝陽區期末)初一學生小張是省博物館的一名志愿講解員。流利的表達、專業的詞匯,讓他在掌聲和鼓勵中,收獲了大家的認可。在他看來,做講解員不但能豐富知識、鍛煉口才,還能和同為講解員的小伙伴分享新書,辯論觀點,彼此都覺得受益匪淺。他說“我一定能把喜歡的事情堅持做下去”。這表明( ?。?br/>①情感可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發生變化②我們要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負面情感③我們可以通過體驗有意義的活動獲得美好情感④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們可以傳遞正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傳遞情感正能量。在情感體驗中,我們并不總是被動地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也可以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環境。【解答】結合題干材料分寫可知,小張的經歷啟示我們可以通過體驗有意義的活動獲得美好情感,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們可以傳遞正能量,所以③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情緒可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發生變化,情感則是相對穩定的;②排除,題干材料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仔細審題,聯系傳遞情感正能量的有關知識作答。18.(2024春 豐臺區期末)青春的遐想絢麗多彩,充滿了無限的可能;青春的困惑是一道難題,用心去解答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青春的美秀外慧中,蘊含著樂觀、善良與熱情。這啟示我們( )①青春是充滿遐想的,要積極主動探索青春②青春的困惑只會帶來煩惱,要坦然地接受③追求外在美的同時,也要展現青春的內在美④青春期情感世界愈加豐富,要消除自我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青春期的煩惱。青春期是人生的轉折時期,是向成人過渡的階段,青春期由于生理與心理發育的不協調而產生矛盾,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現象,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借助各種力量調控心理矛盾,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長。【解答】青春是充滿遐想的,要積極主動探索青春,我們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時,也要展現青春的內在美,故①③正確;②錯誤,“只會”的說法太絕對;④錯誤,自我意識無法消除。故選:B。【點評】本題屬基礎知識題,考查青春期的煩惱,結合材料,仔細分析,依據題意,得出正確的答案。19.(2023秋 石景山區期末)2023年6月,周某在某公寓32樓樓頂天臺向地面人群投擲磚頭,砸中樓下行人婁某,致其死亡。經法院審理判決周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此案例啟示我們( )①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應受到刑罰處罰②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③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④要認清犯罪危害,自覺遠離違法犯罪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犯罪行為。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解答】題干中,經法院審理判決周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說明了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啟示我們要認清犯罪危害,自覺遠離違法犯罪,②④正確;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應受到法律處罰,犯罪行為要受到刑罰處罰,①錯誤;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③錯誤。故選:C。【點評】認真審題,把握犯罪行為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20.(2024春 大興區期末)步入青春期,從未有過的心潮悄然涌動,帶給我們一種特殊的情感體驗,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動。面對青春期的心理萌動,我們應該( ?。?br/>①拒絕一切與異性的交往②把握機會,將其發展為一段美好的愛情③保持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④慎重對待,理智處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會與異性交往。男女同學交往要自然、適度,尊重、真誠,還要廣泛交往。男女同學交往時要做到互相尊重,自尊自愛,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做到真誠、坦然、大方地與異性同學交往。【解答】相遇青春,心中開始萌發一些對異性朦朧的情感,這是青春成長中的正?,F象,但青春期的心理萌動并不是真正的愛情,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與異性交往應該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③④正確,符合題意;①錯誤,我們要積極與異性交往;②錯誤,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具備發展愛情的條件。故選:C。【點評】本題屬基礎知識題,結合題目要求,根據與異性交往的相關知識,選出正確答案即可。21.(2024秋 北京期末)2024年9月19日,廣東省中級人民法院對全國首例非法引進外來入侵物種刑事案件一審公開開庭宣判,判處被告人易某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人易某的行為屬于( ?。?br/>A.刑事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C.嚴重不良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分析】本題考查犯罪行為。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解答】判處被告人易某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說明易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因此,被告人易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故A說法正確,BCD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把握犯罪行為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22.(2023秋 石景山區期末)被評為2023年度“全國十佳農民”的劉天民,放棄了原有的事業和“進城機會”,懷揣“和鄉親們一起過上好日子”的夢想返鄉。他帶領村民,從果蔬種植、休閑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等方面全方位發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他的做法( ?。?br/>①傳承了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的處事準則②表現出待人以禮、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③彰顯了敢于追夢、振興鄉村的愛國情懷④展現了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擔當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力量。【解答】劉天民的做法彰顯了敢于追夢、振興鄉村的愛國情懷,展現了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擔當意識,③④正確;①②排除,材料未體現。故選:D。【點評】解答本題要把握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分析各個題肢,選出正確答案。23.(2021春 海淀區期末)不久前,一位老師進教室前做“表情管理”的監控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他略帶疲憊地走向教室,然后在門口停了下來,反復調整表情,一切妥當,才春風滿面大踏步走進教室。這位老師說,每次上課前他都會調整好狀態。他這樣做是因為( ?。?br/>A.人們的情緒會相互感染B.情緒的表達只關乎自己C.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D.青春期的情緒反應強烈【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情緒的類型及特點。情緒可以分為喜、怒、哀、懼四大類,情緒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調控自己的情緒。【解答】情緒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題文中這位老師之所以不斷調整狀態才進教室,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A符合題意;B錯誤,情緒的表達不僅關乎自己,而且關乎人際交往;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要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情緒的類型及特點,運用所學知識正確作答即可。24.(2024秋 昌平區期末)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對下列詩文所蘊含的傳統美德,解讀正確的是( )選項 詩文 解讀A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B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C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D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A.A B.B C.C D.D【分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力量。【解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體現了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與解讀相符,故B符合題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的是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強調孝敬,與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無關,故A說法錯誤;“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對財富的灑脫態度,與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無關,故C說法錯誤;“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表示的是教育的成就感,與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無關,故D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仔細審題,聯系題干材料,結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知識作答。25.(2024秋 石景山區期末)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分享了六尺巷故事:清代張吳兩家毗鄰,后因蓋房為地皮產生爭執。張英勸導家人:“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埣宜熘鲃幼尦鋈呖盏亍羌腋衅淞x,亦退讓三尺。從此,張、吳兩家院墻之間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故事( ?。?br/>①彰顯了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②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一成不變③說明化解鄰里糾紛是增進社會和諧的唯一途徑④蘊含了以和為貴的中華傳統美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解答】材料中,六尺巷故事彰顯了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蘊含了以和為貴的中華傳統美德,①④正確;中華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創造力,不是一成不變的,故②說法錯誤;“唯一”說法太絕對,化解鄰里糾紛是增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③錯誤。故選:C。【點評】把握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理解材料主旨,選擇正確答案。26.(2024秋 昌平區期末)幾位同學圍繞“什么樣的人值得尊重”展開討論。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br/>①言而有信的人值得尊重②無論什么人都值得尊重③自立自強的人值得尊重④只有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才值得尊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尊重他人要平等待人,要尊重他人人格,要言而有信,要尊重他人勞動,要自立自強,言而有信的人值得尊重,自立自強的人值得尊重,①③正確;“無論什么人”的說法過于絕對,無論是陌生的人還是熟悉的人都應該尊重,②錯誤;“只有……才”的說法過于絕對,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值得尊重,④錯誤。故選:A。【點評】仔細審題,聯系尊重他人的有關內容作答。27.(2024春 豐臺區期末)研究表明,在公園待20分鐘以上,會讓人心情更愉快、身體狀態更好,這就是“公園20分鐘效應”。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br/>①周圍的環境會影響人的情緒②關注身心,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不同的情緒會帶來不同的感受④要了解情緒,恰當地表達情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情緒的類型及特點。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除了常見的喜、怒、哀、懼等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解答】在公園待20分鐘以上,會讓人心情更愉快、身體狀態更好,說明周圍的環境會影響人的情緒,我們要關注身心,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①②說法正確;③④說法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選:A。【點評】把握情緒的類型及特點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28.(2024春 東城區期末)“情緒價值”是“2023年十大流行語”之一?!扒榫w價值”本為營銷學概念,如今流行的“情緒價值”則是對人際關系的描述,指的是一個人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一個人給他人帶來舒服、愉悅和穩定的情緒越多,他的情緒價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緒價值則越低?!扒榫w價值”的流行反映出( ?。?br/>①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緒,并接受它們②情緒會相互感染,情緒表達關乎人際交往③正面情緒有積極作用,我們要善于激發正面情緒④我們必須主動幫助他人調節情緒,助力他人保持積極心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情緒的類型及特點。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除了常見的喜、怒、哀、懼等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解答】“情緒價值”的流行,體現出情緒會相互感染,情緒表達關乎人際交往,正面情緒有積極作用,我們要善于激發正面情緒,②③說法正確;①錯誤,要善于調控情緒;④錯誤,必須說法太絕對。故選:C。【點評】把握情緒的類型及特點的知識,理解題干主旨,做出正確的選擇。29.(2024春 東城區期末)古人常常用詩文表達情感。以下古詩文共同體現出( ?。?br/>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A.心系天下的愛國之情 B.勇于承擔的責任感C.悲天憫人的復雜情感 D.仗義執言的正義感【分析】該題考查情感的類型與作用等內容。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情感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具體表現為愛情、幸福、仇恨、厭惡、美感等等。【解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體現憂國憂民的情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體現了愛國的情感;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體現了愛國的情感,分析材料可知,A符合題意;BCD排除,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選:A。【點評】仔細讀題,在理解情感的類型與作用等的基礎上,做出符合題意的選擇。30.(2024春 大興區期末)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它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也帶來了困惑和煩惱。面對青春的邀約,我們要( ?。?br/>①正視、悅納自己的身體變化,同時尊重他人的生理變化②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矛盾心理帶來的煩惱,讓自己健康成長③學會獨立思考,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挑戰權威④無所顧忌,敢于打破常規,開創前人未走之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題考查青春期的煩惱。我們應該敞開自己的心扉,多與父母、老師和同學交流溝通,尋求他們的指導和幫助。【解答】面對青春的邀約,我們要正視、悅納自己的身體變化,同時尊重他人的生理變化,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矛盾心理帶來的煩惱,讓自己健康成長,學會獨立思考,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挑戰權威,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不能無所顧忌,要做到行己有恥、止于至善。故選:A。【點評】仔細審題,聯系青春期的煩惱等知識作答。三.材料分析題(共3小題)31.(2024秋 懷柔區期末)為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引導學生做守法公民,某班布置了以下作業:【作業一:制作思維導圖】小偉同學制作了以下思維導圖:(1)請幫小偉在序號①②③處把思維導圖補充完整。【作業二:案例速遞】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出示了一張中學生王某的變化軌跡圖:(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王某的變化軌跡給我們帶來的警示。【作業三:觀點辨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圍繞怎樣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同學們展開了熱烈討論。(3)你贊同誰的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分析】本題考查犯罪行為、預防違法犯罪、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依據課本知識分析問題,依據材料實際組織答案。【解答】(1)本題考查社會規則的作用、違法行為的分類,可以結合教材知識作答即可。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其中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據此回答即可。(2)本題考查分析王某的變化軌跡給我們帶來的警示。依據教材知識,結合材料內容,從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等方面來回答。(3)本題考查贊同誰的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首先判斷出贊同小雨的觀點。依據教材知識,結合材料內容,理由從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等方面來回答。故答案為:(1)①社會秩序。②刑事違法行為。③一般違法行為。(2)①王某由最初的不良行為,如曠課,沉迷游戲,到后來的嚴重不良行為,如偷竊,再到成為違法犯罪行為,啟示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③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3)贊同小雨的觀點。理由: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③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包括: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點評】解答時注意認真研究題目,明確題目要求和答題方向是犯罪行為、預防違法犯罪、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綜合運用基礎知識作答,做到準確無誤,思維發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32.(2024秋 大興區期末)以案學法,與法同行。15歲的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多次曠課。他剛開始還有些自責,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竟攔路搶劫,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1)請結合材料,完成陳某走向犯罪的軌跡。行為表現 ① 無心學習,多次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 經常偷竊財物 攔路搶劫行為性質 不良行為 ② 一般違法行為(或行政違法行為) 犯罪(2)陳某的經歷對于我們青少年預防犯罪有什么啟示?【分析】本題以材料為載體,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涉及的知識點有不良行為、違法行為及種類、預防違法犯罪等。【解答】(1)本題考查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行為。依據教材知識,不良行為是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小的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較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分析可知,陳某無心學習,多次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屬于不良行為;經常偷竊財物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或行政違法行為)。(2)本題考查青少年如何預防犯罪。解答時,結合陳某的經歷,聯系教材知識點,可從認清犯罪危害、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法治觀念、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等方面作答。故答案為:(1)①無心學習,多次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②一般違法行為(或行政違法行為)。(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點評】本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解答時,需認真閱讀材料及設問,把握不良行為、違法行為及種類、預防違法犯罪等知識點,找到設問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進而分析作答。33.(2024春 房山區期末)【一抹亮眼的“中國紅”】杭州亞運會,鮮艷的“中國紅”處處可見。中國運動員們為國爭光、拼搏奮斗的身姿打動無數觀眾。下面是我國運動選手的一些故事。張雨霏,童年時就有奪取奧運游泳金牌的夢想。她每天都不知疲倦地進行著高強度的訓練,努力提升自己的體能和游泳技術。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她遭遇了比賽生涯中一次“慘敗”,僅獲得第六名。此后,她開始各種魔鬼訓練,即使是受傷,也要堅持,從沒放棄過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張雨霏大放異彩,共奪得了6枚金牌,被評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最有價值女運動員。(1)張雨霏里約奧運會經歷會使她產生哪些負面情感體驗?這些負面情感與杭州亞運會大放異彩有沒有關系?請說明理由。拿到單杠銀牌的老將林超攀把三歲的女兒抱上領獎臺,把銀牌戴在她的脖子上。女兒穿著兒童版的頒獎服,林超攀用手指著胸前的國旗,女兒也學著用手指著胸前的國旗。觀眾們不禁為之動容。運動員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一顆顆幼小的心靈中種下夢想的種子,傳承著愛國精神。(2)林超攀為我們傳遞情感正能量帶來哪些啟示?【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情感的類型與作用、傳遞情感正能量等。解答時要緊密聯系教材相關知識,綜合作答。【解答】(1)本題考查情感的類型與作用。材料中張雨霏里約奧運會經歷會使她產生挫敗感、羞恥感、失敗感等負面情感體驗;這些負面情感與杭州亞運會大放異彩有關系,理由結合教材知識,從負面情感體驗豐富人生閱歷、為成長助力等方面分析解答。(2)本題考查傳遞情感正能量的要求。結合教材知識,從用熱情和行動影響環境、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在生活中創造美好情感體驗等方面分析解答。故答案為:(1)挫敗感、羞恥感、失敗感等負面情感體驗。這些負面情感與杭州亞運會大放異彩有關系。理由:這些負面情感豐富了她的人生閱歷,使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她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2)①在情感體驗中,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環境。②我們的情感需要表達、回應,需要共鳴。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們可以傳遞美好的情感,傳遞生命的正能量。③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情感體驗,在傳遞情感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感受。【點評】解答本題要認真分析材料及問題,把握好情感的類型與作用、傳遞情感正能量等知識點,具體分析作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