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統編版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專題訓練:情境探究題1.以下是八年級學生小安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小薇,周末社區開展憲法宣傳活動,我們一塊去吧!”“這與我無關。小安,我就不去了。”(1)此時,小安應該 。理由: 。情境二小安說:“因為憲法是根本法,所以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都是由憲法規定的。”(2)小安的說法: 。理由: 。情境三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提問小安:“如果本省的立法委員會發現本省擬定的法律條文中有一條與憲法精神發生了沖突,該怎么辦 ”小安作出了正確回答,贏得老師和同學們的掌聲!(3)小安的回答應該是: 。如果立法委員會直接將該法律頒布,該法律條文最終將會: 。2.【學法用法與法同行】以下是小浩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前幾天,小浩在一家網站上發現了一篇指名道姓辱罵自己的帖子,還公開了他的隱私。(1)小浩的正確做法: 。理由:情境二 12月4日,學校開展憲法宣傳活動,班長讓小浩參加宣傳活動。(2)小浩應該: 。理由: 。情境三 春節期間,小浩回農村老家過年,發現集市上有人在兜售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3)此時,小浩的正確做法: 。理由: 。3.【情境探究,明理踐行】以下是小華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小華對同桌小安說:“小安,周末學校開展憲法宣傳活動,我們一塊去吧!”“這是國家的事情,與我們青少年無關,我不去”小安說。(1)小華此時應該: 理由:情境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2)這部法律的立法依據是: 理由:“先看病后付費”制度是國家衛計委推行的一項醫療保險制度。原來看病自己先墊付,現在是醫院墊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醫保支付給醫院。(3)判斷: 理由:4.請結合以下情境回答相關問題。情境一 小海在習主席的二○二四年新年賀詞中聽到“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時,認為這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1)小海的觀點是 (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情境二 晚飯后,小海與爸爸討論剛剛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雙方圍繞其立法依據有些爭論,結果還是小海所說的依據是正確的。(2)小海所說的依據是: 。小海的理由: 。5.【情景探究明理踐行】以下是中學生小方生活中的幾個情境,如果是你遇到下列情境,你會怎么辦 請說明理由。情境一 小方的父親認為中國共產黨可以不受憲法的約束。(1)小方應該:理由:情境二 同桌對小方說:“憲法確認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與咱們的生活沒有關系。”(2)小方應該:理由:情境三 國家憲法日這天,同學們準備去社區宣傳憲法。班長問小方要不要參加……(3)小方應該:理由:6.情景一 趙先生因討要拖欠的工程款,被當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聽我說的,我是代表執法的,我就是法,隨時刑拘你……”派出所所長張某這樣說。(1)張某的說法是 。理由: 。情景二 在學習憲法知識的過程中,小李發現某市為了引進外資發展當地經濟,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其中有這樣一條:“凡是在本市投資在50萬以上的外地投資商,第一次交通違章可以免除處罰。”(2)該法規中的這條規定是 。理由 。7.情景一 在學習憲法知識的過程中,小明在小組討論會上提出:建議全國人大把當前備受社會關注“校園暴力”問題寫入憲法。(1)你 小明的觀點。理由: 。情景二 為了引進外資發展當地經濟,某市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其中有這樣一條:“凡是在本市投資50萬以上的外地投資商,第一次交通違章可以免除處罰。”(2)該法規中的這條規定是: 。理由: 。8.以下是八年級學生小濤和亮亮的生活片段,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因為家庭貧困,小濤為減輕家里的經濟壓力,萌生了輟學打工的想法。(1)小濤應該理由:情境二 小亮放學回家,聽到爸爸和奶奶的對話:爸爸:咱家新開的網店生意火爆,我想主動申報納稅。奶奶:好不容易掙點錢,還主動繳稅,你咋那么傻呢!不繳也不要緊!(2)亮亮應該理由:9.【明理踐行知行合一】當你遇到下列情境時,你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并簡要說明理由。情境一:你的好朋友在一次競賽中沒有取得好成績,他一直很難過。(1)正確做法: 理由:情境二:上學路上遇到了紅燈,你的同學見四周既無車輛來往,又無交警執勤,便叫你一起闖紅燈。(2)正確做法: 理由:情境三:你的父母因為你學習成績不好而要求你輟學回家幫忙經營超市。(3)正確做法: 理由:情境四:在圖書館讀書時,你發現有兩個同學在嬉笑打鬧。(4)正確做法: 理由:10.【明理踐行知行合一】當你遇到下列情境時,你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并簡要說明理由。情境一 在學校舉行的演講比賽中你獲得了一等獎,班主任老師表揚了你。(1)正確做法:理由:情境二 你的同桌遲到了,在教務處的簽名處,他填寫了你的名字。(2)正確做法:理由:情境三 在全國防災減災日,學校組織開展防震演習。(3)正確做法:理由:情境四 周末,學校團委開展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務活動。(4)正確做法:理由:11.遇到下列情境時,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并簡要說明這樣做的理由。一直為體重焦慮的小元了解到:2030年預測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青少年中的“小胖墩”數量同樣也不少,6至17歲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率2030年將增加至31.8%。近日國家衛健委、教育部、體育總局等16個部門聯合出手制定了“體重管理年”三年計劃!對此,小元(1)正確做法: 理由:小方喜歡在上課時小聲說話,影響到了周圍同學聽課。他還理直氣壯地說:“言論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我愛怎么說就怎么說!”(2)正確做法: 理由:12.【明理導行】以下是小海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景,請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情境一 小海和同桌都是校乒乓球隊的主力。比賽中,同桌贏了小海,并獲得“最佳運動員”,小海心里很不是滋味。(1)你給小海的建議: 。理由: 。情境二 小海是圖書館的一名志愿者,周日要去圖書館參加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可好朋友邀請他去體育公園打籃球。(2)如果你是小海,你會怎么做 。理由: 。情境三 舅舅告訴小海,老板拖欠他們工資,協商多次無果。他們打算把老板反鎖在辦公室,不給工資就不讓他出來!(3)小海應阻止舅舅,否則會侵犯老板的 權,可建議他通過 、 等方式來維權。13.以下是小蕓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情境一 “這位女士,遛狗不牽繩可不行呀。”“想怎樣遛狗是我的自由,你無權干涉。”小蕓聽到小區保安和媽的對話。(1)小蕓應該: 。這樣做的理由: 。情境二 小蕓約了表弟周末一起去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結果表弟臨時卻爽約了。在小蕓教育下,表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2)表弟的行為缺失了 的傳統道德。小蕓教育表弟的理由: 。14.以下是八年級學生小安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 情境一 安靜的自習室。小安和小東高談闊論。班長上前制止。小安卻說:言論自由是我的權利,你管不著!”(1)小安應該: 。理由: 。情境二 小安的爸爸因事沒時間參加新一屆區人大代表選舉,他想讓小安去投票。(2)小安應該: 。理由: 。情境三 “老板欠我們好幾個月工資,找他協商了好多次沒有給,下午我們幾個員工打算把老板反鎖在辦公室里,不給錢就不讓他出來!”舅舅告訴小安。(3)小安應該阻止舅舅,因為那樣做會侵犯老板的 權。可以建議舅舅通過 等方式來維權。15.【情境探究明理踐行】以下是八年級學生小歡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自習課上,小歡的同桌小明突然大聲地唱起了歌。(1)小歡應該:理由:情境二 2021年夏天,河南鄭州遭遇了特大洪水,小歡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向災區捐款捐物活動。(2)小歡捐款行使的是對自己財產的 權參加這樣的活動的意義有:情境三 小歡的舅舅是市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小歡媽媽的朋友來找小歡媽媽,希望小歡舅舅在某一案件的審判上“手下留情”。(3)小歡正確的做法是理由:16.【情境探究 明理踐行】以下是馮馮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馮馮爸爸所在單位以某工作人員在防疫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為由,向縣監察委員會發函,要求停止調查。(1)單位的做法(判斷): 。理由: 。情境二 周末,馮馮和同學跑步,看到兩名外國人躲進樹林里,對附近某軍用機場拍照。(2)馮馮的正確做法: 。理由: 。情境三 馮馮的媽媽參加某公司網上促銷活動,購買了一套護膚品,卻一直沒有收到貨。(3)馮馮媽媽可以采取的維權方式有: 。理由: 。17.【情境探究 學以致用】以下是小剛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爸爸帶著小剛去參加人大代表選舉。爸爸想要給小剛要一張選票,但是工作人員卻不給。(1)參加人大代表選舉是公民的一項基本 權利工作人員不給小剛選票的原因是 。情境二 小剛所在學校正在開展向困難同學捐款活動,他把自己35元捐了出去。(2)小剛是在行使對自己財產的 權小剛的做法有利于 。情境三 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讓同學們談談怎樣看待地攤經濟。小剛認為,現在地攤隨處可見,嚴重影響市容,政府應該堅決取締。(3)小剛的觀點: 。國家對這類經濟的政策是 。18.【情境探究 明理踐行】以下是小法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問同學們外商投資法根據什么法制定的,同學們有的說的是立法法,有的說是經濟法,有的說是民法總則……只有小法的說法是正確的。(1)小法的答案是小法這樣回答的依據是 。情境二 小法聽說爸爸所在單位領導以某工作人員在扶貧工作中突出貢獻為由,向市監察委員會發函,要求停止調查。(2)小法的正確做法是 。理由是 。情境三 星期天,小法在家上網時意外發現有人利用互聯網兜售國家機密。(3)小法應該告訴爸爸 。理由是 。19.【明理踐行知行合一】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果你是小林遇到以下情況會怎么做。情境一小林和同桌都是校乒乓球隊的主力。比賽中,同桌贏了小林,并獲得“最佳運動員”,小林心里很不是滋味。(1)小林應該:理由:情境二課堂上,同桌沒有聽清楚老師說什么就悄悄問我,我正告訴同桌,老師就批評我不認真上課,一直講小話。(2)小林應該:理由:情境三小林和好友在公園游玩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小朋友不慎落入湖水中。(3)小林和好友應該:理由:20.【情境探究明理踐行】以下是一些同學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回答。情境一 小欣和同學去郊外游玩時,發現一名外籍人員偷偷拿著相機拍攝我國軍事禁區里的設施。(1)小欣的正確做法: 。理由: 。情境二 八年級學生小華總覺得讀書沒用,想打工掙錢為父母減輕經濟負擔,萌生了輟學的念頭。(2)小華的正確做法: 。理由: 。情境三 小明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名乘客對一位滿身汗漬的農民工大聲呵斥:“臟兮兮的,也不站遠點。”此時……(3)小明的正確做法: 。理由: 。21.【情境探究,學以致用】以下是八年級學生小微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在和同學們討論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時,小微認為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當地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1)同學們一致認為小微的觀點是 。理由: 。情境二 最近,小微學校門口出現了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的現象,不僅給出行帶來不便,也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小微打電話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了情況,希望解決這一問題。(2)市場監管部門屬于國家 機關。市場監管部門解決這一問題時必須 。情境三 在放學路上,小微看見兩個高大的社會青年在小巷中欺負一個小同學。(3)小微應該: 。理由: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4頁,共14頁第13頁,共14頁《統編版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專題訓練:情境探究題》參考答案1.(1) 糾正小薇的錯誤觀點。 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我們應該積極參加憲法宣傳活動。(2) 錯誤。 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3) 將該法律條文修改至與憲法精神一致,或者將該法律條文廢止。 因違憲而無效。2.(1) 向網監部門舉報(或向公安機關舉報)。 我們應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2) 積極參加。 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或公民要增強憲法意識等)。(3) 撥打“110”(或向有關部門舉報)。 售賣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3.(1) 勸說小安參加。 公民要增強憲法意識,積極地學習憲法,認同憲法,踐行憲法。以實際行動維護憲法權威。(2) 《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或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3) 正確。 貫徹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護和促進人權4.(1) 正確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2) 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5.(1) 婉轉地告訴父親他的想法是錯誤的。 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2) 糾正同桌的錯誤觀點。 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3) 積極參加。 為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6.(1) 錯誤。 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不得超越、不得濫用。(2) 錯誤的或不成立的或違憲的。 其他法律根據憲法制定,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7.(1) 不支持 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2) 錯誤的或不成立的或違憲的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根據憲法制定,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8.(1) 打消輟學打工的想法,努力學習,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②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小濤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2) 支持爸爸主動申報納稅的想法,并勸說奶奶認識到依法納稅的重要性。 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②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9.(1) 安慰朋友,傾聽他的感受,鼓勵他總結經驗。 友誼需要相互關懷,挫折是成長的一部分,應給予情感支持。(2) 拒絕并勸阻同學,等待綠燈亮起再通行。 遵守交通規則是公民義務,維護社會秩序需從自身做起。(3) 拒絕輟學,與父母溝通,必要時尋求學校或法律幫助。 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父母不得侵犯子女的受教育權。(4) 輕聲提醒同學保持安靜,遵守圖書館秩序。 公共場合應遵守規則,維護他人的閱讀權利。10.(1) 感謝老師和同學的支持。 文明有禮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應尊重他人認可。(2) 向老師說明情況,指出同桌錯誤。 冒用他人姓名侵犯人格尊嚴權,應維護自身權益。(3) 認真參與演習,遵守疏散流程。 防震演習是提升自救能力的重要途徑,應嚴肅對待。(4) 積極報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服務社會體現責任擔當,能培養奉獻精神。11.(1) 積極鍛煉身體,調整飲食結構,科學合理減重,保持良好心態。 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心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我們也要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正確對待挫折,增強生命的韌性。(2) 正確行使權利,增強義務觀念,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其他同學。 ①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②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12.(1) 真誠地向同桌表示祝賀,正確對待競爭。 在競爭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賞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2) 去圖書館參加志愿服務實踐活動。 我們要對自己的責任負責,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親社會行為。(3) 人身自由 協商、調解 仲裁、訴訟13.(1) 勸止媽媽 行使權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等。(2) 誠信 表弟做法是失信行為。誠信是中華傳統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14.(1) 遵守班規,保持安靜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 拒絕 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沒有選舉權(3) 人身自由 調解、仲裁或訴訟15.(1) 制止小明 公民在行使自由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和自由。(2) 處分權。 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和親社會行為。(3) 勸媽媽拒絕對方請求 人民法院的工作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厲行法治要求司法機關做到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16.(1) 錯誤。 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2) 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3) 和解、調解、訴訟。 維護權利守程序;公民要依法維權。17.(1) 政治 小剛未滿18周歲。(2) 處分 培養奉獻社會的意識,養成親社會行為。(3) 錯誤 保護其合法權益,鼓勵、支持和引導其發展,激發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18.(1) 憲法。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或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 建議爸爸勸阻單位領導實施的發函行為。 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3) 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我們應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維護國家利益;應該增強愛國情感;應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等等。19.(1) 真誠地向同桌表示祝賀。 ①競爭并不一定傷害友誼;②學會正確對待競爭。(2) 承認自己講話,并向老師說明情況。 ①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把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②用理性的心態對待他人的評價。(3) 大聲呼救,尋找周圍的大人幫忙,撥打110、120。 ①敬畏生命,生命至上;②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見義智為。20.(1) 小欣的正確做法:及時制止并立即向相關部門舉報或拍照留證。 公民有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要保護國家秘密不被泄露。(2) 小華的正確做法:堅持繼續上學,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們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3) 小明的正確做法:勸說這位乘客,要平等待人,尊重勞動者。 平等是人類社會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21.(1) 錯誤的。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當地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2) 行政; 依法行政(或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3) 及時撥打110報警或求助于他人。 面對非正義行為,既要敢于斗爭,又要講究策略,做到見義“智”為,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同不法分子作斗爭。答案第2頁,共4頁答案第3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