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4七下·吳興期末)情緒伴隨著情感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2.(2024七下·吳興期末)“止于至善”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3.(2024七下·吳興期末)與異性交往的原則: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 )4.(2024七下·吳興期末)通過寫家書把憤怒的感受表達出來,是轉移注意的情緒調節法。( )5.(2024七下·吳興期末)心理發育是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6.(2024七下·吳興期末)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7.(2024七下·吳興期末)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一通知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8.(2024七下·吳興期末)古語云:“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這告訴我們集體離不開個人。( )9.(2024七下·吳興期末)《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這一舉措( )A.說明我國已經完成法治建設之路B.說明維護網絡安全是國家的責任C.有利于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D.有利于杜絕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10.(2024七下·吳興期末)從漫畫《等一朵花開》(作者:林帝浣)中,我們可以汲取的人生智慧是( )A.合理調節情緒,保持積極樂觀 B.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C.檢視自身不足,鼓勵特立獨行 D.真誠面對自我,在集體中成長11.(2024七下·吳興期末)步入青春期后,下圖中小明因長不高而產生了焦慮。作為同班同學,你會和他說( )A.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感變化 B.這是因為內部器官的完善C.我們應注重外在美的提升 D.樂觀地迎接青春期的變化12.(2024七下·吳興期末)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五號,代表中華民族叩訪“天宮”的雖然只有十余位航天員,而為這些航天英雄搭建“天梯”的人不止萬千。由此可見( )A.集體的力量取決于成員的數量B.集體的成功需要凝聚共同愿景,團結協作C.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懷與有愛的D.集體的成功需要制定共同規則,良性競爭13.(2024七下·吳興期末)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少年,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這要求我們( )A.特立獨行,擁抱青春 B.追求享樂,珍惜青春C.超越自己,助力青春 D.恣意妄為,證明青春14.(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對“微行為”點評正確的有( )序號 微行為 點評① 小高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捐愛心活動 熱心公益事業,做到止于至善② 張聰經常給班級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 發揮自治精神,共建美好集體③ 小青考試不及格找自己的好朋友傾訴 改變認知評價,合理調節情緒④ 小倩與同學發現路邊罌粟花立刻報警 樹立法治意識,制裁違法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4七下·吳興期末)2024年4月,杭州警方通報:“秦朗寒假作業丟巴黎”網絡熱議事件系策劃編造,已依法對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做出行政處罰。此案例告訴我們( )①網絡空間并不是法外之地②法律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4七下·吳興期末)某高校606寢室被稱之為“學霸寢室”。該寢室的學習氛圍十分濃厚,會互相邀請組隊參賽,室友遇到了難題其他人也會積極幫助解決。對于此類小群體,認識正確的有( )①成員之間是不會產生任何矛盾②會讓成員體驗歸屬感和安全感③成員會在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④讓成員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4七下·吳興期末)某校701班以·追光·致散感動中國人物”為主題制作下列黑板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青春在逆境中飛揚 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錦賽,按連的失利并沒有使張雨霏氣餒,她不斷給自己打氣:“只要你打不死我,明天的我就會更加堅強。”她決定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熬過了漫長的艱難歲月,她終于戰勝自己、涅槃重生:2021年奧運會獲得2金2銀、2023年亞運會獲6金,刷新四個項目的賽會記錄。 青春宣言 春華秋實,感動依然,兩位年度人物故事,是感動,更是感召。學習先進,汲取精神,獲得向上的力量,需要我們青年一代: ★“見賢思齊”,要▲ ★做情緒的主人,要▲ ★學會依法辦事,要▲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 讓我們以青春之力書寫多彩人生,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701 班第1期責任在前行中閃耀 作為地面上的“天空”,飛行器的“搖籃”,風洞見證著我國東風系列導彈、神舟系列飛船等國之重器的誕生與成長。而俞鴻儒院士,就是我國高超聲速風洞的奠基人。在國家資金緊張之際,他選擇了經濟而又更具挑戰的研究路徑,一往無前,成果豐碩;年逾古稀時,他依然一往無前,提攜后輩,以智慧與謙遜點亮了無數新星。(1)聯系材料,說說張雨霏在逆境中是如何“青春飛揚”的?(2)從“情感的作用”的角度,談談俞鴻懦院士一往無前的原因。(3)補充完整“青春宣言”的內容。18.(2024七下·吳興期末)七年級末班同學圍繞著“人治”與“法治”,分組進行了一次交流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組別 交流素材 任務“人治”組 ▲康熙時有人修《明史》,對南明的史事用了明朝紀年,結果朝廷下令把參與編寫、印刷、銷售的70多人全部處死,總共處罰了200多人。 ▲大臣胡中藻寫的詩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說:“加“濁’字于“清’字之上是何居心 ”胡中藻被殺,友人也受到牽連。 一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02頁 (1)根據“人治"組交流素材,指出此做法的名稱。“法治”組 ▲2017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確立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會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會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 (2)圍繞“法治”組交流的法治新聞寫一段新聞點評稿,請你完成。 (溫馨提示:點評可以圍繞點題(說明了什么)、評論(為什么)等角度展開,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錯誤【知識點】情感與情緒的區別【解析】【分析】情感伴隨著情感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題干本末倒置。故答案為:錯誤。【點評】 本題考查情緒情感的關系。情感與情緒的關系:①聯系:a.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b.與情緒一樣,我們的情感也是復雜的。②區別:a.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b.情感則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強化、逐漸積累的,相對穩定。2.【答案】正確【知識點】行己有恥及做法;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解析】【分析】止于至善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為,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 考查止于至善的相關知識。“止于至善”的要求: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3.【答案】正確【知識點】異性朋友及異性情感【解析】【分析】與異性同學交往應該注意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異性交往。為什么要和異性相處?①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②能從對方身上學到優秀品質。③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這份友誼會成為我們青春美好的見證。4.【答案】錯誤【知識點】情緒的調節【解析】【分析】通過寫家書表達憤怒,是通過轉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的情緒的方法。故答案為:正確。【點評】考查情緒的調節。合理地調節情緒的意義和方法:①意義:學會合理地調節情緒,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外顯表情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②方法: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訓練等。5.【答案】錯誤【知識點】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結合教材知識,青春期的我們,生理發育是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如身體外形急劇的變化,內部器官的完善,性機能的成熟等,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即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潛力等。所以題文中:心理發育是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是錯誤的。【點評】 本題考查青春期的特點這個知識點,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從而對題目進行判斷。6.【答案】正確【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故答案為:正確。【點評】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重點)1、規范作用。法律規定我們的權利和義務,懂得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法律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護作用。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7.【答案】錯誤【知識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解析】【分析】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政府保護,而不是學校保護。故答案為:錯誤。【點評】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8.【答案】錯誤【知識點】集體的力量【解析】【分析】 古語“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指出,如果一千個人同心協力,就能發揮一千人的力量;但如果一萬人心思不齊,可能連一個人的作用都發揮不出來,強調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而不是集體離不開個人。故答案為:錯誤。【點評】考查集體的力量的來源。集體力量和個人力量的關系:(1)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2)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3)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產生強大的合力。9.【答案】C【知識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已經完成”不符合實際,我國正在進行法治建設;B表述錯誤:“ 維護網絡安全是國家的責任 ”表述片面,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C表述正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和實施,有利于實現對未成年人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D表述錯誤:"杜絕"表述過于絕對,夸大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作用。故本題選C。【點評】本題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重點) 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在現實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憲法》 《婚姻法》《義務教育法》專門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0.【答案】A【知識點】情緒的調節;思維的獨立性及其發展;思維的批判性與批判技巧;集體對個人發展個性的作用【解析】【分析】A表述正確:漫畫指出“等一朵花開,需要許多耐心和微笑”,啟示我們要學會合理調控情緒,保持積極樂觀;BD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涉及獨立思考、個人和集體的關系;C表述錯誤:我們要積極融入集體,而不是獨立特行。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情緒的調節。不同的情緒感受對我們的影響:①正面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享受喜悅和快樂,讓我們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負面情緒:適度的負面情緒,可以幫我們適應突發事件,但持續地處于負面情緒,則可能危害我們身心健康。11.【答案】D【知識點】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變化;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青春期身體發育是生理變化,不是情感變化;B表述錯誤:青春期長個子,屬于身體外形的變化,不是內部器官;C表述錯誤:我們既要注重外在美,更要注重內在美;D表述正確 小明因長不高而產生了焦慮,是沒有正視青春期生理變化的表現,應該建議他樂觀接受青春期的變化。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青春期生理變化。如何面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①我們要正視身體的變化。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是我們對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變化,是我們對同伴的尊重。②在追求形體、儀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追求青春的內在美。12.【答案】B【知識點】集體的力量;集體愿景的含義、作用及意義【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 集體的力量取決于成員的數量 ”表述過于絕對,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B表述正確:為航天英雄搭建“天梯”的人不止萬千,說明集體成功需要凝聚共同愿景和團結協作;CD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涉及美好集體的特征以及集體愿景等知識。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共建美好集體。怎樣在共建中盡責?(重點)①集體建設有賴于每個成員的自覺愿望和自主行動,需要我們自主建設、自我管理。②共同確定愿景和目標,讓它凝聚每個人的才華與智慧。③共同商定集體的規則與制度內容,通過民主程序,選舉組織領導者。需要“自治”精神,每個成員主動參與集體建設,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自覺維護集體利益。④共同創造良好的集體氛圍。13.【答案】C【知識點】青春期成長的渴望【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我們要積極融入集體,而不是獨立特行;B表述錯誤:追求享樂是不珍惜青春的表現;C表述正確: 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少年,告訴我們要超越自己,助力青春成長;D表述錯誤:青少年要做到行己有恥,追求止于至善,不能肆意妄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的認識。青春有格一、行己有恥★1.什么是“行己有恥”?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2.如何做到“行己有恥”?①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解;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②真誠面對自我,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③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地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④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二、止于至善★1.什么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2.“止于至善”的要求: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14.【答案】A【知識點】情緒的調節;在共建集體中盡責;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樹立法治意識【解析】【分析】①正確:參加捐愛心活動,是熱心公益事業的體現,做到止于至善;②正確:給班級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是發揮自治精神的體現,有利于共建美好集體;③錯誤:考試不及格找自己的好朋友傾訴,是通過合理宣泄來調節情緒,沒有涉及改變認知評價;④錯誤:制裁違法犯罪司法和執法機關的職能呢個,主體不是公民。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止于至善、建設美好集體、調節情緒的方法、樹立法治意識。怎樣在擔當中成長/如何承擔對集體的責任?(怎樣為集體出力?)①集體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②每個人從實際情況出發,各盡其能,發揮所長。③集體榮譽是我們共同的利益,需要我們悉心呵護。④勇于擔責,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落實于具體的事情里。5.學會接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關愛他人,互相幫助;學會參與,學會擔當。15.【答案】B【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①④表述正確: 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編造“秦朗寒假作業丟巴黎”事件,被處以行政處罰,警示我們網絡空間并不是法外之地,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②③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體現法律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的特征:(重點)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的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16.【答案】D【知識點】集體中小群體的產生及影響【解析】【分析】①表述錯誤:“成員之間是不會產生任何矛盾”表述過于絕對,小群體成員之間有時會發生矛盾;②③④表述正確:“學霸宿舍”中寢室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事跡,啟示我們這樣的小群體會讓成員體驗歸屬感和安全感,成員會在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讓成員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小群體的積極作用。小群體的產生原因?1、志趣相投2、個性相似 3、生活背景相似。小群體是中性詞,小團體是貶義詞。17.【答案】(1)①張雨霏不斷給自己打氣,體現的是她自信的品質;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②她決定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終于戰勝自己,體現了她自強的品質。讓自己更自信,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取得了成功。(2)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俞鴻懦院士一往無前是因為自己的愛國情感和責任感。(3)見賢思齊,要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做情緒的主人,要學會調控情緒,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學會依法辦事,要樹立法律意識;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就是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知識點】情緒的調節;情感的作用;自強及其意義;如何做到止于至善;依法辦事【解析】【分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青春飛揚的有關知識,從認知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關鍵詞①:張雨霏不斷給自己打氣,明天的我就會更加堅強→可鏈接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關鍵詞②: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熬過漫長的艱難歲月,終于戰勝自己→可鏈接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取得了成功;體現了她自強的品質。(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情感的作用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關鍵詞:在國家資金緊張之時,他選擇了經濟而又更具挑戰的研究路徑,一往無前→可鏈接的情感的作用;具有愛國情感和責任感。(3)本題考查如何向榜樣學習、做情緒的主人、依法辦事的要求、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結合教材知識組織答案。【點評】考查自信、自強的品質;情感的作用;向榜樣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依法辦事的要求;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注意夯實基礎知識 :注重整理和記憶政治基礎知識,可以將基礎知識整理成筆記框架,方便記背。同時,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復習,如朗讀、背誦或做題等。 (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青春飛揚的有關知識,從認知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張雨霏不斷給自己打氣,明天的我就會更加堅強→可鏈接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關鍵詞②: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熬過漫長的艱難歲月,終于戰勝自己→可鏈接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取得了成功;體現了她自強的品質。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情感的作用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在國家資金緊張之時,他選擇了經濟而又更具挑戰的研究路徑,一往無前→可鏈接的情感的作用;具有愛國情感和責任感。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考查如何向榜樣學習、做情緒的主人、依法辦事的要求、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結合教材知識組織答案。18.【答案】(1)文字獄。(2)法治新聞說明了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因為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知識點】法治及其意義【解析】【分析】(1)根據歷史知識,對南明的史事用了明朝紀年,朝廷下令把參與編寫、印刷、銷售的70多人全部處死;加“濁”字于“清”字之上,是何居心,這是文字獄。(2)根據所學結合題意要求和材料,本題的點評可以從我國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的特征,法治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撰寫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法治及其意義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1 / 1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4七下·吳興期末)情緒伴隨著情感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答案】錯誤【知識點】情感與情緒的區別【解析】【分析】情感伴隨著情感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題干本末倒置。故答案為:錯誤。【點評】 本題考查情緒情感的關系。情感與情緒的關系:①聯系:a.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b.與情緒一樣,我們的情感也是復雜的。②區別:a.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b.情感則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強化、逐漸積累的,相對穩定。2.(2024七下·吳興期末)“止于至善”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答案】正確【知識點】行己有恥及做法;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解析】【分析】止于至善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為,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 考查止于至善的相關知識。“止于至善”的要求: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3.(2024七下·吳興期末)與異性交往的原則: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 )【答案】正確【知識點】異性朋友及異性情感【解析】【分析】與異性同學交往應該注意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異性交往。為什么要和異性相處?①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②能從對方身上學到優秀品質。③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這份友誼會成為我們青春美好的見證。4.(2024七下·吳興期末)通過寫家書把憤怒的感受表達出來,是轉移注意的情緒調節法。( )【答案】錯誤【知識點】情緒的調節【解析】【分析】通過寫家書表達憤怒,是通過轉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的情緒的方法。故答案為:正確。【點評】考查情緒的調節。合理地調節情緒的意義和方法:①意義:學會合理地調節情緒,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外顯表情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②方法: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訓練等。5.(2024七下·吳興期末)心理發育是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答案】錯誤【知識點】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結合教材知識,青春期的我們,生理發育是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如身體外形急劇的變化,內部器官的完善,性機能的成熟等,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即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潛力等。所以題文中:心理發育是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是錯誤的。【點評】 本題考查青春期的特點這個知識點,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從而對題目進行判斷。6.(2024七下·吳興期末)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答案】正確【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故答案為:正確。【點評】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重點)1、規范作用。法律規定我們的權利和義務,懂得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法律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護作用。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7.(2024七下·吳興期末)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一通知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答案】錯誤【知識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解析】【分析】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政府保護,而不是學校保護。故答案為:錯誤。【點評】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8.(2024七下·吳興期末)古語云:“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這告訴我們集體離不開個人。( )【答案】錯誤【知識點】集體的力量【解析】【分析】 古語“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指出,如果一千個人同心協力,就能發揮一千人的力量;但如果一萬人心思不齊,可能連一個人的作用都發揮不出來,強調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而不是集體離不開個人。故答案為:錯誤。【點評】考查集體的力量的來源。集體力量和個人力量的關系:(1)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2)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3)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產生強大的合力。9.(2024七下·吳興期末)《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這一舉措( )A.說明我國已經完成法治建設之路B.說明維護網絡安全是國家的責任C.有利于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D.有利于杜絕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答案】C【知識點】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已經完成”不符合實際,我國正在進行法治建設;B表述錯誤:“ 維護網絡安全是國家的責任 ”表述片面,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C表述正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和實施,有利于實現對未成年人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D表述錯誤:"杜絕"表述過于絕對,夸大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作用。故本題選C。【點評】本題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重點) 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在現實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憲法》 《婚姻法》《義務教育法》專門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0.(2024七下·吳興期末)從漫畫《等一朵花開》(作者:林帝浣)中,我們可以汲取的人生智慧是( )A.合理調節情緒,保持積極樂觀 B.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C.檢視自身不足,鼓勵特立獨行 D.真誠面對自我,在集體中成長【答案】A【知識點】情緒的調節;思維的獨立性及其發展;思維的批判性與批判技巧;集體對個人發展個性的作用【解析】【分析】A表述正確:漫畫指出“等一朵花開,需要許多耐心和微笑”,啟示我們要學會合理調控情緒,保持積極樂觀;BD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涉及獨立思考、個人和集體的關系;C表述錯誤:我們要積極融入集體,而不是獨立特行。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情緒的調節。不同的情緒感受對我們的影響:①正面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享受喜悅和快樂,讓我們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負面情緒:適度的負面情緒,可以幫我們適應突發事件,但持續地處于負面情緒,則可能危害我們身心健康。11.(2024七下·吳興期末)步入青春期后,下圖中小明因長不高而產生了焦慮。作為同班同學,你會和他說( )A.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感變化 B.這是因為內部器官的完善C.我們應注重外在美的提升 D.樂觀地迎接青春期的變化【答案】D【知識點】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變化;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青春期身體發育是生理變化,不是情感變化;B表述錯誤:青春期長個子,屬于身體外形的變化,不是內部器官;C表述錯誤:我們既要注重外在美,更要注重內在美;D表述正確 小明因長不高而產生了焦慮,是沒有正視青春期生理變化的表現,應該建議他樂觀接受青春期的變化。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青春期生理變化。如何面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①我們要正視身體的變化。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是我們對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變化,是我們對同伴的尊重。②在追求形體、儀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追求青春的內在美。12.(2024七下·吳興期末)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五號,代表中華民族叩訪“天宮”的雖然只有十余位航天員,而為這些航天英雄搭建“天梯”的人不止萬千。由此可見( )A.集體的力量取決于成員的數量B.集體的成功需要凝聚共同愿景,團結協作C.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懷與有愛的D.集體的成功需要制定共同規則,良性競爭【答案】B【知識點】集體的力量;集體愿景的含義、作用及意義【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 集體的力量取決于成員的數量 ”表述過于絕對,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B表述正確:為航天英雄搭建“天梯”的人不止萬千,說明集體成功需要凝聚共同愿景和團結協作;CD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涉及美好集體的特征以及集體愿景等知識。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共建美好集體。怎樣在共建中盡責?(重點)①集體建設有賴于每個成員的自覺愿望和自主行動,需要我們自主建設、自我管理。②共同確定愿景和目標,讓它凝聚每個人的才華與智慧。③共同商定集體的規則與制度內容,通過民主程序,選舉組織領導者。需要“自治”精神,每個成員主動參與集體建設,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自覺維護集體利益。④共同創造良好的集體氛圍。13.(2024七下·吳興期末)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少年,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這要求我們( )A.特立獨行,擁抱青春 B.追求享樂,珍惜青春C.超越自己,助力青春 D.恣意妄為,證明青春【答案】C【知識點】青春期成長的渴望【解析】【分析】A表述錯誤:我們要積極融入集體,而不是獨立特行;B表述錯誤:追求享樂是不珍惜青春的表現;C表述正確: 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少年,告訴我們要超越自己,助力青春成長;D表述錯誤:青少年要做到行己有恥,追求止于至善,不能肆意妄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的認識。青春有格一、行己有恥★1.什么是“行己有恥”?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2.如何做到“行己有恥”?①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解;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②真誠面對自我,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③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地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④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二、止于至善★1.什么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2.“止于至善”的要求: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14.(2024七下·吳興期末)下列對“微行為”點評正確的有( )序號 微行為 點評① 小高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捐愛心活動 熱心公益事業,做到止于至善② 張聰經常給班級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 發揮自治精神,共建美好集體③ 小青考試不及格找自己的好朋友傾訴 改變認知評價,合理調節情緒④ 小倩與同學發現路邊罌粟花立刻報警 樹立法治意識,制裁違法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情緒的調節;在共建集體中盡責;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樹立法治意識【解析】【分析】①正確:參加捐愛心活動,是熱心公益事業的體現,做到止于至善;②正確:給班級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是發揮自治精神的體現,有利于共建美好集體;③錯誤:考試不及格找自己的好朋友傾訴,是通過合理宣泄來調節情緒,沒有涉及改變認知評價;④錯誤:制裁違法犯罪司法和執法機關的職能呢個,主體不是公民。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止于至善、建設美好集體、調節情緒的方法、樹立法治意識。怎樣在擔當中成長/如何承擔對集體的責任?(怎樣為集體出力?)①集體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②每個人從實際情況出發,各盡其能,發揮所長。③集體榮譽是我們共同的利益,需要我們悉心呵護。④勇于擔責,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落實于具體的事情里。5.學會接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關愛他人,互相幫助;學會參與,學會擔當。15.(2024七下·吳興期末)2024年4月,杭州警方通報:“秦朗寒假作業丟巴黎”網絡熱議事件系策劃編造,已依法對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做出行政處罰。此案例告訴我們( )①網絡空間并不是法外之地②法律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①④表述正確: 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編造“秦朗寒假作業丟巴黎”事件,被處以行政處罰,警示我們網絡空間并不是法外之地,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②③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體現法律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的特征:(重點)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的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16.(2024七下·吳興期末)某高校606寢室被稱之為“學霸寢室”。該寢室的學習氛圍十分濃厚,會互相邀請組隊參賽,室友遇到了難題其他人也會積極幫助解決。對于此類小群體,認識正確的有( )①成員之間是不會產生任何矛盾②會讓成員體驗歸屬感和安全感③成員會在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④讓成員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集體中小群體的產生及影響【解析】【分析】①表述錯誤:“成員之間是不會產生任何矛盾”表述過于絕對,小群體成員之間有時會發生矛盾;②③④表述正確:“學霸宿舍”中寢室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事跡,啟示我們這樣的小群體會讓成員體驗歸屬感和安全感,成員會在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讓成員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小群體的積極作用。小群體的產生原因?1、志趣相投2、個性相似 3、生活背景相似。小群體是中性詞,小團體是貶義詞。17.(2024七下·吳興期末)某校701班以·追光·致散感動中國人物”為主題制作下列黑板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青春在逆境中飛揚 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錦賽,按連的失利并沒有使張雨霏氣餒,她不斷給自己打氣:“只要你打不死我,明天的我就會更加堅強。”她決定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熬過了漫長的艱難歲月,她終于戰勝自己、涅槃重生:2021年奧運會獲得2金2銀、2023年亞運會獲6金,刷新四個項目的賽會記錄。 青春宣言 春華秋實,感動依然,兩位年度人物故事,是感動,更是感召。學習先進,汲取精神,獲得向上的力量,需要我們青年一代: ★“見賢思齊”,要▲ ★做情緒的主人,要▲ ★學會依法辦事,要▲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 讓我們以青春之力書寫多彩人生,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701 班第1期責任在前行中閃耀 作為地面上的“天空”,飛行器的“搖籃”,風洞見證著我國東風系列導彈、神舟系列飛船等國之重器的誕生與成長。而俞鴻儒院士,就是我國高超聲速風洞的奠基人。在國家資金緊張之際,他選擇了經濟而又更具挑戰的研究路徑,一往無前,成果豐碩;年逾古稀時,他依然一往無前,提攜后輩,以智慧與謙遜點亮了無數新星。(1)聯系材料,說說張雨霏在逆境中是如何“青春飛揚”的?(2)從“情感的作用”的角度,談談俞鴻懦院士一往無前的原因。(3)補充完整“青春宣言”的內容。【答案】(1)①張雨霏不斷給自己打氣,體現的是她自信的品質;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②她決定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終于戰勝自己,體現了她自強的品質。讓自己更自信,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取得了成功。(2)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俞鴻懦院士一往無前是因為自己的愛國情感和責任感。(3)見賢思齊,要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做情緒的主人,要學會調控情緒,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學會依法辦事,要樹立法律意識;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就是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知識點】情緒的調節;情感的作用;自強及其意義;如何做到止于至善;依法辦事【解析】【分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青春飛揚的有關知識,從認知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關鍵詞①:張雨霏不斷給自己打氣,明天的我就會更加堅強→可鏈接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關鍵詞②: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熬過漫長的艱難歲月,終于戰勝自己→可鏈接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取得了成功;體現了她自強的品質。(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情感的作用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關鍵詞:在國家資金緊張之時,他選擇了經濟而又更具挑戰的研究路徑,一往無前→可鏈接的情感的作用;具有愛國情感和責任感。(3)本題考查如何向榜樣學習、做情緒的主人、依法辦事的要求、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結合教材知識組織答案。【點評】考查自信、自強的品質;情感的作用;向榜樣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依法辦事的要求;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注意夯實基礎知識 :注重整理和記憶政治基礎知識,可以將基礎知識整理成筆記框架,方便記背。同時,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復習,如朗讀、背誦或做題等。 (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青春飛揚的有關知識,從認知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張雨霏不斷給自己打氣,明天的我就會更加堅強→可鏈接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關鍵詞②:改變技術,從零開始,熬過漫長的艱難歲月,終于戰勝自己→可鏈接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取得了成功;體現了她自強的品質。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模范人物, 需要運用情感的作用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在國家資金緊張之時,他選擇了經濟而又更具挑戰的研究路徑,一往無前→可鏈接的情感的作用;具有愛國情感和責任感。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考查如何向榜樣學習、做情緒的主人、依法辦事的要求、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結合教材知識組織答案。18.(2024七下·吳興期末)七年級末班同學圍繞著“人治”與“法治”,分組進行了一次交流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組別 交流素材 任務“人治”組 ▲康熙時有人修《明史》,對南明的史事用了明朝紀年,結果朝廷下令把參與編寫、印刷、銷售的70多人全部處死,總共處罰了200多人。 ▲大臣胡中藻寫的詩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說:“加“濁’字于“清’字之上是何居心 ”胡中藻被殺,友人也受到牽連。 一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02頁 (1)根據“人治"組交流素材,指出此做法的名稱。“法治”組 ▲2017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確立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會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會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 (2)圍繞“法治”組交流的法治新聞寫一段新聞點評稿,請你完成。 (溫馨提示:點評可以圍繞點題(說明了什么)、評論(為什么)等角度展開,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答案】(1)文字獄。(2)法治新聞說明了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因為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知識點】法治及其意義【解析】【分析】(1)根據歷史知識,對南明的史事用了明朝紀年,朝廷下令把參與編寫、印刷、銷售的70多人全部處死;加“濁”字于“清”字之上,是何居心,這是文字獄。(2)根據所學結合題意要求和材料,本題的點評可以從我國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的特征,法治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撰寫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法治及其意義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