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綜合測試卷 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綜合測試卷 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期末綜合測試卷 2024-2025學年下期
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
一、單選題
1.青春是生命的朝陽,也是成長的舞臺。在這個特殊的生命驛站,青春期的我們悄然變化,有著人生的感悟與夢想,也有著成長的快樂與煩惱,它們匯成獨特的青春旋律,豐盈我們的生命和精神。這啟示我們( )
A.展現青春力量,接納自身變化 B.努力張揚個性,享受別樣青春
C.努力成就夢想,只看個人利益 D.青春時間寶貴,兩耳不聞窗外
2.“世間萬物各有時節,過早地成熟,就會過早地凋謝。我們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边@給我們的啟示是( )
A.要善于保護自己,盡量少跟異性同學交往
B.面對朦朧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C.對青春期萌發的朦朧情感要聽之任之
D.要把青春期對異性的欣賞和好感當作真正的愛情
3.情感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列關于情感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情感是短暫的、不穩定的
②情感能夠提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
③情感的發展體現我們的生命成長,使我們的情懷更寬廣、博大
④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情緒價值”是對人際關系的描述,指的是一個人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一個人給他人帶來舒服、愉悅和穩定的情緒越多,其“情緒價值”就越高。讓自己“情緒價值”更高,我們應該( )
①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②無論何時都必須掩飾負面情緒,裝作若無其事
③學會合理地調節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
④運用調節情緒的方法,幫助他人改善情緒,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歷史上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他們的故事都在告訴我們( )
A.維護人格尊嚴是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
B.生命不是最重要的,人格最重要
C.面對他人的批評,我們要有豁達的態度
D.我們要學會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6.“我關心他人,愿意幫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身體很健康”。小雷日記中的這兩句話共同表明自尊的人( )
A.能夠認可自己 B.知廉恥明是非
C.懂得行己有恥 D.不為名利所惑
7.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快速發展,經歷了國家的繁榮富強。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的提升,讓我們擁有了平視世界的底氣,賦予我們堅定的民族自信,強大的民族自豪感。材料體現自信( )
①并非憑空而來
②源于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等
③只源于個人自身的努力
④源于在與他人交往中獲得的快樂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8.“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弊x起來讓人熱血沸騰的華坪女子高中暫詞,給華坪女子高中的每一名學生帶來了自信。關于自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自信的人好高騖遠,易自以為是
②自信能激發我們的潛能與活力
③自信讓人樂觀堅定,不輕言放棄
④自信的人不愛慕虛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諸多方面的體現有( )
①處事方法②教化思想③美學追求④生活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薄笆┗菸鹉?,受恩莫忘?!边@些經典語句的教導,我們日用而不覺,是因為( )
A.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每位公民的日常行為中
B.中華傳統美德能夠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不斷豐富完善
C.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11.“四君子”是傳統詩詞、繪畫等文藝作品中常見的主題。梅的凌霜傲雪、玉潔冰清,蘭的優雅樸素、高潔堅貞,竹的中空外直、寧折不彎,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寧靜,寄托著中國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這些文藝作品體現了( )
A.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C.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2.“北京?!比诤狭颂彀查T、故宮和京劇等元素;“上海?!焙喼本褪且粡埻鉃┑乃囆g照;“重慶?!庇兄貞c特色的火鍋和交通;“西安?!敝斜R俑住進了大雁塔……這些“?!弊郑? )
①設計隨意,是對漢字基本知識缺少了解的表現
②匠心獨具,展現了美妙的形態和獨特的神韻
③求同存異,是對各地文化元素進行創新的表現
④形神兼備,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2025年2月1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家是我們永久居住的地方
②在家中要減少與父母的溝通,避免產生矛盾
③家中有親情,家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
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厚植家國情懷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4.黃大年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投身科研,帶領團隊為我國“巡天探地潛?!碧钛a多項技術空白;南仁東為“中國天眼”鞠躬盡瘁,奉獻畢生心血;顧誦芬院士畢生致力于飛機設計,為我國航空事業奠基……對此,我們感悟到( )
①情感決定人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人們做出行動
②榜樣人物具備的家國情懷和高尚情操
③榜樣人物引領人們追求崇高的價值
④偉大事業的成功需要放棄個人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初一(1)班準備在假期里開展“走進法治社會”主題采訪活動,關于具體實施步驟的先后順序,符合邏輯的是( )
①根據采訪內容,選定采訪對象和方式
②采訪結束后及時整理采訪結果,邀請專家指導
③制作“走進法治社會”主題短視頻并發布到某平臺
④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途徑查找資料,設計采訪內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16.方某遺失了裝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他隨即通過媒體懸賞一千元尋找。當撿到公文包的趙某找到方某歸還公文包時,方某卻拒絕支付懸賞費用。因溝通未果,趙某遂將方某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據民法典,判決方某向趙某支付一千元酬金。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決的法律依據是民法典確立了( )
A.平等原則 B.公平原則
C.誠信原則 D.公序良俗原則
17.攝影愛好者李某為好友丁某拍攝了一組生活照,并經丁某同意上傳于某社交媒體群中。蔡某在社交媒體群中看到后,擅自將該組照片上傳于某營利性攝影網站,獲得報酬若干。蔡某的行為( )
A.侵害了丁某和李某的肖像權
B.侵害了丁某的肖像權和李某的著作權
C.侵害了丁某的著作權和李某的肖像權
D.侵害了丁某和李某的著作權
18.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沉迷網絡”“參與賭博”等不良行為;規定未成年人“參與賭博賭資較大”等屬于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應____,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 )
①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②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④我行我素,自由發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分析說明題
19.為了讓同學們以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投入學習和生活,七年級某班舉行了“做情緒的主人”主題班會,請你參與進來并完成下列任務。主題班會上老師出示了以下案例:
案例一 默默在一次考試中,把本是強項的數學考砸了。試卷發下來后,她冷靜分析自己出錯的原因。并安慰自己雖然這次成績不理想,但也通過這次考試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沒等老師講評,她就把錯題改正并寫在錯題本上,心里感覺舒坦多了。之后她吃得好、睡得香,學習勁頭很足。
案例二 最近,學校里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考試。小宇對這次考試也充滿信心,成績公布后,小宇卻發現自己的成績遠低于預期。心情瞬間跌入谷底,憤怒、不甘等負面情緒一股腦涌上心頭,他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下課后,小宇心情煩悶,一腳踢在了教室后面的展示架上,摔壞了價值500元的展示架.班主任李老師得知此事后,把小宇叫到了辦公室了解情況。雖然小宇并非故意,但損壞教室公共財產屬實,需賠償。小宇低著頭,心里既后悔又委屈,覺得自己努力學習卻換來這樣的成績,一時沖動才做出了這些事,可又不知道該怎么面對。
(1)上述案例展現出情緒的作用有哪些?請你分享幾個調控情緒的妙招。
(2)請從法律的角度,談談案例二對我們青少年有何啟示?
20.【合理利用網絡預防違法犯罪】
案例一:15歲中學生因“有償代寫作業”發展為網絡詐騙團伙成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2)》數據顯示,未成年人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數量逐年增多,由2020年的236人增加至2021年的3001人,至2022年增加到5474人(較2021年同比增長82.41%)。由此可見,預防與減少未成年人網絡犯罪問題已成為我國當下社會非常緊要的法律與社會問題。
案例二:李某自學黑客技術,入侵某中學教務系統修改成績牟利,造成教學秩序混亂。因已滿16周歲,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并處罰金。
(1)預防未成年人網絡犯罪,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結合上述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就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網絡犯罪建言獻策。(從三個不同角度作答)
(2)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從公民正確行使權利的角度,闡述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網絡,成為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寶雞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天下一家”(《禮記》)等強調家與國為一個整體?!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以激勵人弘毅致遠、勤學奮斗為核心思想,是對中華民族堅韌不拔、拼搏奮進精神的寫照。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的價值取向,推崇“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化干戈為玉帛”等和諧思想。
(1)說說材料中所體現的人文基因及其意義。
材料二 2024年8月1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15日在江蘇南通聯合舉辦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向社會推出50名(組)優秀少年兒童的先進事跡。
發布儀式以“筑夢中國少年行”為主題,通過生動鮮活的事跡短片、真誠動人的故事講述、形式多樣的舞臺呈現,重點推介了7名(組)好少年的事跡,并對其他43名(組)好少年的事跡進行集中發布。這50名(組)好少年他們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科學、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風采。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材料二對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啟發。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D A A C D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C C D C B B
1.A
【詳解】本題考查正確對待青春期身體的變化的相關知識。
A:青春期我們的身體和心理會悄然發生變化,我們應展現青春力量,積極接納自身變化,故A說法正確;
B:“張揚個性,享受別樣青春”說法不準確,青春需要我們正確把握,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發展個性,而不是單純地享受,故B說法錯誤;
C:“只看個人利益”說法錯誤,我們要努力成就夢想,但不能只關注個人利益,還應關注集體、社會利益,要有社會責任感,故C說法錯誤;
D:“兩耳不聞窗外事”錯誤,青春時光寶貴,我們應積極關注社會,參與社會實踐,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而不是脫離社會,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B
【詳解】本題考查對朦朧情感的正確認識。
B:青少年時期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情感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但由于青少年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缺乏處理情感問題的經驗和能力,所以應該慎重對待這種情感,理智地處理,避免過早地陷入其中而影響學習和成長,故B說法正確;
A:青少年時期與異性同學正常交往是有益的,可以促進彼此的成長和學習,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交能力。不能因為害怕出現問題就盡量少跟異性同學交往,這種做法過于極端,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故A說法錯誤;
C:如果對青春期萌發的朦朧情感聽之任之,可能會導致青少年過度沉迷其中,影響學習和生活,甚至可能會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故C說法錯誤;
D:青春期對異性的欣賞和好感只是一種朦朧的情感,并不是真正的愛情。真正的愛情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尊重、信任和責任的基礎上,而青少年往往缺乏這些條件,所以不能把這種朦朧的情感當作真正的愛情,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3.D
【詳解】本題考查情緒與情感的關系,情感的作用。
②③④:依據教材知識可知,積極的情感(如熱愛、責任感)能夠激發動力,促進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情感發展是生命成長的體現,隨著閱歷增加,情感會從狹隘走向寬廣(如從關注自我到關心社會)。情感反映個人態度和價值觀,直接影響行為選擇(如愛國情感驅動奉獻行為)。故②③④說法正確;
①:情感是相對穩定的,而情緒才是短暫、不穩定的。故①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4.C
【詳解】本題考查學會調節情緒、正確面對負面情緒。
①③④:依據教材知識,分析題干材料可知,讓自己“情緒價值”更高,我們應該以恰當方式表達情緒,因為這樣能避免傷害他人,促進積極互動,從而提高情緒價值;我們還要學會合理地調節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因為調節情緒是提升情緒價值的基礎,只有掌控自身情緒才能更好影響他人;同時要運用調節情緒的方法,幫助他人改善情緒,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因為主動幫助他人改善情緒是情緒價值的直接體現,能增強人際關系的積極效果,故①③④符合題意;
②:一味掩飾負面情緒可能導致心理壓力或虛假關系,不符合合理情緒管理的原則,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5.D
【詳解】本題考查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A:維護人格尊嚴不是個人的事,與他人有關,故A說法錯誤;
B:生命是最重要的,故B說法錯誤;
C:觀點正確,但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C不符合題意;
D:我們要恪守為人之德,堅持人格獨立,不做有損人格的事。結合題干材料,他們的故事都在告訴我們要學會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故D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6.A
【詳解】本題考查自尊的表現。
A:依據教材知識,結合題文內容中小雷日記中的內容可知,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故A說法正確;
BCD:題文主旨強調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并未體現知廉恥明是非、懂得行己有恥、不為名利所惑,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7.A
【詳解】本題考查自信的來源。
①②: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的提升,讓我們擁有了平視世界的底氣,賦予我們堅定的民族自信,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告訴我們自信并非憑空而來,源于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故①②說法正確;
③:“只源于”說法太絕對,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故③說法錯誤;
④:題干沒有涉及與人交往,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8.C
【詳解】本題考查自信。
①:自負的人好高騖遠,易自以為是,故①說法錯誤;
②③:依據教材知識,自信能激發我們的潛能與活力,自信讓人樂觀堅定,不輕言放棄,故②③說法正確;
④: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9.D
【詳解】本題考查人文精神的內容。
①②③④:依據教材知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故①②③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10.D
【詳解】本題考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
D:分析題文,這些經典語句的教導,我們日用而不覺,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故D符合題意;
A:“每位公民”說法絕對,夸大了其作用,故A說法錯誤;
BC:題文材料沒有體現中華傳統美德不斷豐富完善、擔當意識,故BC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11.A
【詳解】本題考查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A:“四君子”在文藝作品中被賦予高尚品格,用來寄托中國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體現了通過文藝作品來傳遞道理、教化人心,即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故A符合題意;
BCD:題文未體現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12.C
【詳解】本題考查對中華人文精神的認識和理解。
②③④:依據教材知識并分析題干可知,圖片中不同城市設計的“福”字體現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表現;它匠心獨具,展現了美妙的形態和獨特的神韻;它形神兼備,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同時做到了求同存異,是對各地文化元素進行創新的表現,故②③④說法正確;
①:這些“?!弊质蔷脑O計,是對漢字基本知識深入了解的表現,故①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3.C
【詳解】本題考查家的內涵和功能、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③④:習近平總書記的文章體現了家對于我們中國人的重要性,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選項,家中有親情,家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家庭與國家緊密聯系,我們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厚植家國情懷,故③④符合題意;
①:“永久居住”說法太絕對,不符合實際,故①說法錯誤;
②:在家中應積極與父母溝通,增進理解,化解矛盾,而不是避免產生矛盾,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4.C
【詳解】本題考查榜樣的力量、做傳統美德的弘揚者。
②③:題目中黃大年、南仁東、顧誦芬等榜樣人物的事例體現了他們的家國情懷和高尚情操,他們通過自身行動引領人們追求崇高價值,故②③符合題意;
①:“情感決定行動”表述絕對化,忽略了理性判斷的作用,故①錯誤;
④:“需要放棄個人利益”過于絕對,教材強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結合,而非必須放棄,故④錯誤;
故本題選C。
15.D
【詳解】本題考查走進法治社會。
ABCD:開展“走進法治社會”主題采訪活動,首先要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途徑查找資料,設計采訪內容;其次根據采訪內容,選定采訪對象和方式;再次,采訪結束后及時整理采訪結果,邀請專家指導;最后,制作“走進法治社會”主題短視頻并發布到某平臺,故正確的邏輯順序是④→①→②→③,故ABC說法錯誤;D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D。
16.C
【詳解】本題考查民法典的原則。
C:方某通過媒體懸賞一千元尋找公文包,但找到后拒絕支付懸賞費用,法院判決方某支付一千元酬金,是因為民法典確立了誠信原則,故C說法正確;
ABD:題干沒有體現平等原則、 公平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故AB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7.B
【詳解】本題考查肖像權、知識產權。
B:蔡某擅自將丁某的照片用于營利性網站,侵害了丁某的肖像權;李某是照片的拍攝者,對照片享有著作權,蔡某未經李某同意將照片上傳到營利性網站,侵害了李某的著作權,故B符合題意;
A:蔡某擅自將照片上傳到營利性攝影網站,沒有侵害李某的肖像權,因為照片中是丁某的肖像,故A不符合題意;
C:李某享有照片的著作權,丁某不享有著作權,蔡某沒有侵害丁某的著作權,故C不符合題意;
D:蔡某沒有侵害丁某的著作權,故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18.B
【詳解】本題考查加強自我防范。
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青少年應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①②③說法正確;
④:要杜絕不良行為,預防違法犯罪,④錯誤;
故本題選B。
19.(1)①情緒的作用: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積極情緒可以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如默默考試失利后冷靜分析、積極應對,學習勁頭很足;消極情緒可能讓我們因為某個小小的挫敗而止步不前,甚至做出不恰當的行為,如小宇成績不理想后情緒失控,損壞公共財物。②調控情緒的妙招:改變認知評價,像默默一樣冷靜分析考試失利原因,調整對這件事的看法;合理宣泄,如找空曠地方大喊、寫日記等;轉移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看電影、聽音樂;放松訓練,深呼吸、冥想等。
(2)①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法律法規,愛護公共財物,損壞公共財物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當我們情緒沖動時,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因一時沖動做出違法違規的事情。③如果不小心損壞了公共財物,要勇于承擔責任,及時進行賠償,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
【分析】考點考查:情緒的作用、情緒調節的方法、依法辦事的要求、增強法治觀念的要求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
【詳解】(1)小問1: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情緒作用的有關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默默考試失利后冷靜分析、積極應對,學習勁頭很足→鏈接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積極情緒可以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
關鍵詞②:小宇成績不理想后情緒失控,損壞公共財物→鏈接消極情緒可能讓我們因為某個小小的挫敗而止步不前,甚至做出不恰當的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小問2:本題考查調節情緒的方法,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依法辦事、增強法治觀念的要求的有關知識,從啟示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小宇心情煩悶,一腳踢在了教室后面的展示架上,摔壞了價值500元的展示架→鏈接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法律法規,愛護公共財物,損壞公共財物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關鍵詞②:小宇因考試失利心情跌入谷底→鏈接當我們情緒沖動時,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因一時沖動做出違法違規的事情。
關鍵詞③:小宇一時沖動才做出了這些事,可又不知道該怎么面對→鏈接如果不小心損壞了公共財物,要勇于承擔責任,及時進行賠償,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0.(1)①個人: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樹立底線意識,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使用網絡時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②家庭: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尊重、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加強對未成年子女使用網絡的時間、內容等方面的監管。③學校:加強對學生使用手機的管理;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④國家:加強對網絡的監管,健全網絡方面的法律法規,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加強對網絡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⑤社會: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承擔社會責任。
(2)①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堅守底線意識,遵守道德規范,傳播正能量。②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不造謠傳謠,必須遵守法律法規。③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分析】考點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預防違法犯罪、正確行使權利
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調用預防違法犯罪的有關知識,從做法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15歲中學生因“有償代寫作業”發展為網絡詐騙團伙成員、李某自學黑客技術,入侵某中學教務系統修改成績牟利,造成教學秩序混亂被判刑并處罰金、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未成年人涉嫌幫信罪數據→聯系個人預防違法犯罪的要求;家庭、學校和國家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方面的責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調用正確行使權利的有關知識,從做法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網絡,成為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聯系堅守底線意識,遵守道德規范;行使權利有界限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1.(1)人文基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意義:這些豐富的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
(2)①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②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分析】考點考查: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闡述事實,解決問題的能力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
【詳解】(1)小問1: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可鏈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關鍵詞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的價值取向,推崇“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化干戈為玉帛”等和諧思想→可鏈接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小問2:
本題考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可以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回答。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50名(組)好少年他們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科學、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風采→可鏈接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遂宁市| 凌源市| 平山县| 阜新| 兴义市| 汤原县| 女性| 奉贤区| 祥云县| 永安市| 阳新县| 博兴县| 九寨沟县| 林西县| 静宁县| 河津市| 宁都县| 从化市| 乌审旗| 正宁县| 长宁区| 云南省| 恩平市| 房山区| 青岛市| 扬中市| 灵山县| 专栏| 扎鲁特旗| 嵊泗县| 肇东市| 南安市| 大悟县| 河津市| 林芝县| 珲春市| 海宁市| 东兴市| 墨江|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