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符合“兄弟姐妹是一家”的說法包括(  )
①我國的56個民族雖然各有特點,但都屬于統一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②我國廣袤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
③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的
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與共,形成了統一穩固的中華民族大家庭。我國廣袤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 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根據所學知識對題肢選項逐個分析才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2.(2018九上·湛江期中)2018年5月,江蘇省在全省中小學啟動新一輪援疆、援藏教師遴選工作。選派優秀教師對民族地區進行教育幫扶體現了(  )
A.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C.各個民族不論大小律平等 D.我國努力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
【答案】D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我國開展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對口援助政策,主要是為了促進各民族間的共同繁榮與發展,所以D符合題意;
其余選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民族問題的認識,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依據題干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優秀教師去民族地區教育幫扶是能夠促進民族共同發展的做法。
3.(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團結互助的民族。下列能體現這一觀點的說法有(  )
①新中國的建立過程是各個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結果
②歷史上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
③全國許多省市在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對口援助中西部民族地區
④國家不斷向民族地區選派干部和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①正確, 新中國的建立過程是各個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結果,別是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欺凌,但中國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民族獨立。
②正確,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遷徙、貿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如: 歷史上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
③正確,新中國成立后,全國許多省市在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對口援助中西部民族地區,體現了各民族之間團結互助、共謀發展的精神。
④正確,長期以來,國家不斷向民族地區選派干部和人才。這些支邊干部和人才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對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4.(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世界這么大,只有廣西在放假”,這條網上熱議的帖子引起大家對廣西的關注。回答問題
(1)2014年,“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西將“壯族三月三” 確定為假期,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壯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體現了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
③實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協調發展 ④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在廣西,“三月三”既是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漢、瑤、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節日,12個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萬人通過不同的方式歡度這個節日,上千場次的民族文化活動次第開花,爭奇斗艷,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聯歡的喜慶氣氛中。我們從中感受到(  )
①各民族親如家 ②各民族風情一致 ③各民族相互影響 ④民族團結的珍貴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1)B
(2)D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 “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現國家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 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③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壯族地位的提高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協調發展。
(2)從題干材料中每年有2700多萬人通過不同的方式歡度這個節日,說明各民族親如家,各民族相互影響,說明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各民族共渡“三月三”僅是民族的一方面,不能說明各民族風情一致,所以排除。
故答案為:(1)B;(2)D。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維護民族團結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
5.(部編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人民當家做主測試卷)201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如圖為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年份生產總值數據表(單位:億元)。材料反映了(  )
A.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我國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內蒙古的進步和繁榮
D.各族人民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的格局
【答案】C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分析題中國表可知,自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內蒙古經濟和社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說明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內蒙古的進步和繁榮。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其觀點,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尊重歷史、合乎國情、順應民心的必然選擇。本題解題的關鍵是認真分析圖表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可以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6.(2018·南充)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是(  )
A.富強 民主文明 和諧
B.愛國 敬業誠信友善
C.平等 團結互助 和諧
D.民族平等 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答案】C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形成了平等 團結互助 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新型民族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這里要區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和民族關系的特點:平等 團結互助 和諧。
7.(2018·青島)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多年來,創造了新中國民族工作史上眾多第一和先進經驗,書寫了“最好牧場為航天”“三千孤兒入內蒙”“各族人民建包鋼”“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歷史佳話。這反映出(  )
A.各族人民實現了同步富裕 B.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C.各民族之間的差別已經消除 D.各民族生活習俗完全相同
【答案】B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文中內蒙古自治區為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做出貢獻,各族人民共同建設美好祖國,表明我國各民族之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B符合題意,正確。
ACD觀點太絕對,都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新型民族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干內容,明確題意主旨,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8.(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2018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建州66周年,66年來涼山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民族關系和睦,這說明(  )
①要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②加強民族團結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繁榮
③要消除民族差別,實現民族同一化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建州以來涼山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民族關系和睦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加強民族團結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我們要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觀點錯誤,民族差別是事實上存在的,不可能消除和實現同一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這里注意與新型民族關系的特點區分開來。
9.(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2017年10月,《56個民族兒女寄語十九大》系列短片一周訪問量突破5億人次,成為有效宣傳民族團結的重磅之作。這(  )
①有利于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②反映了各族人民實現同步富裕的愿望
③是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效方式
④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56個民族兒女寄語十九大》系列短片,有效宣傳民族團結, 有利于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①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 反映了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愿望,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時富裕。
③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10.(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江蘇省鹽城援藏教師廖某在朋友圈曬出一組他和藏族學生共同慶祝藏歷新年的照片(依照法律規定,民族自治地方除全國性節假日外,還可以享受民族傳統的節假日)。由廖老師的行為可透射出下列信息(  )
①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②我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③公民有履行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江蘇省鹽城援藏教師廖某和藏族學生共同慶祝藏歷新年,體現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廖老師援藏體同他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正確, 民族自治地方除全國性節假日外,還可以享受民族傳統的節假日體現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
①不符合題意, 最基本的政治權利是選舉和被選舉權,題干材料沒有體現。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既能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內部的地方性事務,又能保證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11.(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將繼續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等四縣。新的發展周期,我省將更加突出“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變,提高被支援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關注民族地區基層民眾需求,多做增加民眾就業、提高民眾收入的實事,進一步體現綜合效應。這說明(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需要
B.在我國,各民族的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C.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D.新時期,應賦予少數民族地區更多的自治權
【答案】C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體現的是 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將繼續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等四縣,說明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12.(2018·北京)多年來,北京市一直對口支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發展,用心用情做好援疆工作。通過精準扶貧,助推30余萬人脫貧。北京援疆有利于(  )
①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②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③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④發揮集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共同富裕;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十九大)
【解析】【分析】支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準扶貧、援疆建設,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社會主義本質、以及解決社會主義主要矛盾,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不符合題意,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故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共同富裕,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意主旨,可以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
13.(2018·煙臺)2018年,廣西壯族自洽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將迎來成立60周年大慶,60年來,兩個自治區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當家做主,共同團結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①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②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國家政策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支持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根本原因
④青少年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改革開放;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文中黨領導民族地區取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成就,表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青少年,也要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①④觀點正確。
②觀點錯誤,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我國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觀點錯誤,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根本原因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少數民族發展的認識,主要涉及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和政策,經濟建設為中心等知識的理解,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可以排除錯誤的觀點,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
14.(2018·宿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下列符合這精神實質的是(  )
A.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
B.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自治
C.支持鼓勵少數族 地區群眾信仰宗教
D.保障少數民族地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民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根據題目中的”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榮發展”, 體現了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故A正確;
BC表述有誤,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們尊重少數民族地區的信仰宗教,而不是鼓勵宗教信仰。
D錯誤,特別行政區才有高度自治權。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可以直接選出正確的答案。
二、非選擇題
15.(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他舍下溫暖家庭,主動申請到西藏支教;遠超預想的高原反應沒有讓他放棄,像高原牦牛一樣堅忍不拔:一封孩子和家長懇請留下的特殊信函,讓他繼續留在了雪域,竟已多輪援藏;一周 30 節課,用教育智慧讓孩子們在享受學習快樂的同時,在中考中也取得了好成績;慷慨解囊資助貧困學生,用愛的教育讓藏族孩子像格桑花
一樣美麗綻放。他是學生心中圣潔的太陽,他就是優秀援藏教師錢維勝。
閱讀材料后,請你回答:錢老師有著怎樣的雪域情懷?
【答案】錢老師的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無私奉獻行為是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體現,不僅積極承擔了社會責任,維護了民族團結,加深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友誼,有助于他人和社會,還延伸了生命的價值。
【知識點】社會中的角色與責任;服務社會及相關行為;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有意義的生命;發現和創造生命的意義
【解析】【分析】從錢老師舍下溫暖家庭,主動申請到西藏支教可知錢老師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體現。遠超預想的高原反應沒有讓他放棄,說明錢老師具有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無私奉獻精神。用教育智慧讓孩子們在享受學習快樂的同時,在中考中也取得了好成績,并慷慨解囊資助貧困學生 ,說明他加深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友誼,有助于他人和社會,還延伸了生命的價值。據此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和維護民族團結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6.(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8年5月26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簽署了友好合作框架協議。為兩地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共謀發展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和平臺,創造了新的合作與發展機遇。
(1)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民族關系?
(3)除了材料中提及的自治區,吉林省還可以與哪些自治區開展友好合作?
【答案】(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政策)。
(2)各民族間相互影響,彼此團結,互相幫助,誰也離不開誰或我國各民族已經形成一個榮辱與共,不可分割的整體或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3)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 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從題干材料中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簽署了友好合作框架協議。創造了新的合作與發展機遇,說明我國形成了各民族間相互影響,彼此團結,互相幫助,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據此回答即可。
(3)根據時事, 吉林省還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有友好合作。
【點評】本題考查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我國的民族關系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7.(2018·吉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支持下,率領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堅持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譜寫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北疆樂章。
(1)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除內蒙古自治區外,請再寫出我國的一個自治區的名稱。
(3)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和睦相處?寫出兩點做法。
【答案】(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等。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體現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2)我國設立了五個自治區,除了內蒙古自治區外,還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學生任選一個即可。
(3)本問學生可從宣傳國家有關民族的方針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等角度組織答案。
【點評】本題考查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民族團結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說明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 / 1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符合“兄弟姐妹是一家”的說法包括(  )
①我國的56個民族雖然各有特點,但都屬于統一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②我國廣袤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
③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的
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018九上·湛江期中)2018年5月,江蘇省在全省中小學啟動新一輪援疆、援藏教師遴選工作。選派優秀教師對民族地區進行教育幫扶體現了(  )
A.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C.各個民族不論大小律平等 D.我國努力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
3.(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團結互助的民族。下列能體現這一觀點的說法有(  )
①新中國的建立過程是各個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結果
②歷史上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
③全國許多省市在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對口援助中西部民族地區
④國家不斷向民族地區選派干部和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世界這么大,只有廣西在放假”,這條網上熱議的帖子引起大家對廣西的關注。回答問題
(1)2014年,“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西將“壯族三月三” 確定為假期,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壯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體現了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
③實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協調發展 ④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在廣西,“三月三”既是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漢、瑤、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節日,12個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萬人通過不同的方式歡度這個節日,上千場次的民族文化活動次第開花,爭奇斗艷,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聯歡的喜慶氣氛中。我們從中感受到(  )
①各民族親如家 ②各民族風情一致 ③各民族相互影響 ④民族團結的珍貴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5.(部編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人民當家做主測試卷)201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如圖為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年份生產總值數據表(單位:億元)。材料反映了(  )
A.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我國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內蒙古的進步和繁榮
D.各族人民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的格局
6.(2018·南充)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是(  )
A.富強 民主文明 和諧
B.愛國 敬業誠信友善
C.平等 團結互助 和諧
D.民族平等 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7.(2018·青島)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多年來,創造了新中國民族工作史上眾多第一和先進經驗,書寫了“最好牧場為航天”“三千孤兒入內蒙”“各族人民建包鋼”“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歷史佳話。這反映出(  )
A.各族人民實現了同步富裕 B.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C.各民族之間的差別已經消除 D.各民族生活習俗完全相同
8.(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2018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建州66周年,66年來涼山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民族關系和睦,這說明(  )
①要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②加強民族團結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繁榮
③要消除民族差別,實現民族同一化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2017年10月,《56個民族兒女寄語十九大》系列短片一周訪問量突破5億人次,成為有效宣傳民族團結的重磅之作。這(  )
①有利于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②反映了各族人民實現同步富裕的愿望
③是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效方式
④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江蘇省鹽城援藏教師廖某在朋友圈曬出一組他和藏族學生共同慶祝藏歷新年的照片(依照法律規定,民族自治地方除全國性節假日外,還可以享受民族傳統的節假日)。由廖老師的行為可透射出下列信息(  )
①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②我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③公民有履行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將繼續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等四縣。新的發展周期,我省將更加突出“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變,提高被支援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關注民族地區基層民眾需求,多做增加民眾就業、提高民眾收入的實事,進一步體現綜合效應。這說明(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需要
B.在我國,各民族的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C.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D.新時期,應賦予少數民族地區更多的自治權
12.(2018·北京)多年來,北京市一直對口支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發展,用心用情做好援疆工作。通過精準扶貧,助推30余萬人脫貧。北京援疆有利于(  )
①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②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③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④發揮集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8·煙臺)2018年,廣西壯族自洽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將迎來成立60周年大慶,60年來,兩個自治區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當家做主,共同團結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①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②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國家政策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支持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根本原因
④青少年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2018·宿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下列符合這精神實質的是(  )
A.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
B.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自治
C.支持鼓勵少數族 地區群眾信仰宗教
D.保障少數民族地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二、非選擇題
15.(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他舍下溫暖家庭,主動申請到西藏支教;遠超預想的高原反應沒有讓他放棄,像高原牦牛一樣堅忍不拔:一封孩子和家長懇請留下的特殊信函,讓他繼續留在了雪域,竟已多輪援藏;一周 30 節課,用教育智慧讓孩子們在享受學習快樂的同時,在中考中也取得了好成績;慷慨解囊資助貧困學生,用愛的教育讓藏族孩子像格桑花
一樣美麗綻放。他是學生心中圣潔的太陽,他就是優秀援藏教師錢維勝。
閱讀材料后,請你回答:錢老師有著怎樣的雪域情懷?
16.(教科版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中華民族大家庭》同步練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8年5月26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簽署了友好合作框架協議。為兩地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共謀發展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和平臺,創造了新的合作與發展機遇。
(1)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民族關系?
(3)除了材料中提及的自治區,吉林省還可以與哪些自治區開展友好合作?
17.(2018·吉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支持下,率領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堅持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譜寫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北疆樂章。
(1)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除內蒙古自治區外,請再寫出我國的一個自治區的名稱。
(3)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和睦相處?寫出兩點做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與共,形成了統一穩固的中華民族大家庭。我國廣袤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 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根據所學知識對題肢選項逐個分析才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2.【答案】D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我國開展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對口援助政策,主要是為了促進各民族間的共同繁榮與發展,所以D符合題意;
其余選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民族問題的認識,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依據題干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優秀教師去民族地區教育幫扶是能夠促進民族共同發展的做法。
3.【答案】D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①正確, 新中國的建立過程是各個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結果,別是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欺凌,但中國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民族獨立。
②正確,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遷徙、貿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如: 歷史上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
③正確,新中國成立后,全國許多省市在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對口援助中西部民族地區,體現了各民族之間團結互助、共謀發展的精神。
④正確,長期以來,國家不斷向民族地區選派干部和人才。這些支邊干部和人才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對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4.【答案】(1)B
(2)D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 “壯族三月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現國家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 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③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壯族地位的提高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協調發展。
(2)從題干材料中每年有2700多萬人通過不同的方式歡度這個節日,說明各民族親如家,各民族相互影響,說明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各民族共渡“三月三”僅是民族的一方面,不能說明各民族風情一致,所以排除。
故答案為:(1)B;(2)D。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維護民族團結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
5.【答案】C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分析題中國表可知,自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內蒙古經濟和社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說明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內蒙古的進步和繁榮。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其觀點,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尊重歷史、合乎國情、順應民心的必然選擇。本題解題的關鍵是認真分析圖表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可以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6.【答案】C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形成了平等 團結互助 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新型民族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這里要區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和民族關系的特點:平等 團結互助 和諧。
7.【答案】B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文中內蒙古自治區為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做出貢獻,各族人民共同建設美好祖國,表明我國各民族之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B符合題意,正確。
ACD觀點太絕對,都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新型民族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干內容,明確題意主旨,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8.【答案】C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建州以來涼山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民族關系和睦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加強民族團結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我們要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觀點錯誤,民族差別是事實上存在的,不可能消除和實現同一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這里注意與新型民族關系的特點區分開來。
9.【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56個民族兒女寄語十九大》系列短片,有效宣傳民族團結, 有利于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①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 反映了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愿望,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時富裕。
③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10.【答案】D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 江蘇省鹽城援藏教師廖某和藏族學生共同慶祝藏歷新年,體現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廖老師援藏體同他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正確, 民族自治地方除全國性節假日外,還可以享受民族傳統的節假日體現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
①不符合題意, 最基本的政治權利是選舉和被選舉權,題干材料沒有體現。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既能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內部的地方性事務,又能保證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11.【答案】C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體現的是 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將繼續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等四縣,說明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12.【答案】A
【知識點】共同富裕;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十九大)
【解析】【分析】支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準扶貧、援疆建設,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社會主義本質、以及解決社會主義主要矛盾,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不符合題意,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故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共同富裕,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意主旨,可以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
13.【答案】B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改革開放;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文中黨領導民族地區取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成就,表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青少年,也要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①④觀點正確。
②觀點錯誤,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我國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觀點錯誤,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根本原因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少數民族發展的認識,主要涉及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和政策,經濟建設為中心等知識的理解,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可以排除錯誤的觀點,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
14.【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民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根據題目中的”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榮發展”, 體現了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故A正確;
BC表述有誤,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們尊重少數民族地區的信仰宗教,而不是鼓勵宗教信仰。
D錯誤,特別行政區才有高度自治權。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可以直接選出正確的答案。
15.【答案】錢老師的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無私奉獻行為是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體現,不僅積極承擔了社會責任,維護了民族團結,加深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友誼,有助于他人和社會,還延伸了生命的價值。
【知識點】社會中的角色與責任;服務社會及相關行為;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有意義的生命;發現和創造生命的意義
【解析】【分析】從錢老師舍下溫暖家庭,主動申請到西藏支教可知錢老師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體現。遠超預想的高原反應沒有讓他放棄,說明錢老師具有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無私奉獻精神。用教育智慧讓孩子們在享受學習快樂的同時,在中考中也取得了好成績,并慷慨解囊資助貧困學生 ,說明他加深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友誼,有助于他人和社會,還延伸了生命的價值。據此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和維護民族團結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6.【答案】(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政策)。
(2)各民族間相互影響,彼此團結,互相幫助,誰也離不開誰或我國各民族已經形成一個榮辱與共,不可分割的整體或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3)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 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從題干材料中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簽署了友好合作框架協議。創造了新的合作與發展機遇,說明我國形成了各民族間相互影響,彼此團結,互相幫助,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據此回答即可。
(3)根據時事, 吉林省還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有友好合作。
【點評】本題考查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我國的民族關系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7.【答案】(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等。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體現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2)我國設立了五個自治區,除了內蒙古自治區外,還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學生任選一個即可。
(3)本問學生可從宣傳國家有關民族的方針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等角度組織答案。
【點評】本題考查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民族團結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說明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句容市| 潍坊市| 前郭尔| 大竹县| 祥云县| 中方县| 汤原县| 哈巴河县| 钟山县| 逊克县| 筠连县| 调兵山市| 稻城县| 安义县| 广南县| 宝坻区| 汝城县| 柞水县| 隆林| 大名县| 沈阳市| 兰西县| 安阳县| 青阳县| 呼伦贝尔市| 连江县| 林口县| 辽阳市| 靖远县| 井研县| 石台县| 普兰店市| 图木舒克市| 万山特区| 石林| 黄大仙区| 宁蒗| 汕尾市| 晋江市|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