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綜合測試題 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綜合測試題 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期末綜合測試題 2024-2025學年
下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
一、單選題
1.有人說:“青春,是與七個自己相遇。一個明媚,一個憂傷,一個華麗,一個冒險,一個倔強,一個柔軟,最后那個正在成長。”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青春是美好的,要獨立自主,固執己見
B.青春期心理矛盾只會對我們產生消極的影響
C.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過渡階段,須做到身心協調發展
D.青春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們要時刻追求完美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浸染著游子的孤寂落寞之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迸發著志士的昂揚激越之志。同樣寫秋,卻是截然不同的精神氣象。這是因為( )
A.情感促使我們作出行動
B.情感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C.情感是一種深刻、穩定的內心體驗
D.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觀念
3.2024年,教育部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對所有中小學校開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面向師生、家長定期開展法治教育、防治學生欺凌專題教育培訓。這能夠( )
①全面加強校園周邊治理②增強未成年人的自護能力
③遏制各類安全事件發生④守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天津“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是全球首支全由聽障兒童組成的合唱團。因先天原因,常人易學的知識他們需千百遍練習,但從不言棄。“小海豚”們的事跡啟示我們要( )
①熱心公益,服務社會②開朗豁達,以禮待人
③直面挫折,磨礪意志④樂觀向上,自立自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到“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從北斗衛星全球組網,到C919大飛機翱翔藍天……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無數科技工作者自強不息的努力。這表明( )
A.自強能讓我們戰勝一切困難
B.自強是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
C.只有科技工作者才需要自強
D.自強的人都能成為科學家
6.下列微點評正確的是( )
選項 內容 微點評
A 自信 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
B 自卑 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
C 自尊 自我勉勵,發憤圖強
D 自強 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
A.A B.B C.C D.D
7.如圖中的內容所要傳達的核心思想理念分別是( )
A.①求大同②重民本 B.①尚和合②守誠信
C.①求大同②崇正義 D.①尚和合②崇正義
8.將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除維護公共安全必要外,嚴禁在公共場所隨意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尤其禁止在易侵犯隱私的區域安裝,下列做法符合條例要求的是( )
A.不少商場在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
B.在自家門口對著樓道安裝攝像頭
C.某學校在學生宿舍內安裝攝像頭
D.某健身房在更衣室內安裝攝像頭
9.2024年12月30日,河北邯鄲某初中生被害案一審宣判。對被告人張某某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處罰。其中張某某和李某的行為( )
①屬于民事違法行為②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
③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④受到了刑罰處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年12月15日,廣東省文明辦發布了2024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這些“新時代好少年”中有的熱心于公益,有的是科創小達人,有的身處逆境依然自強不息,有的積極傳播革命先進事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布這些“新時代好少年”的先進事跡有利于青少年( )
A.敢于競爭,超越他人 B.見賢思齊,完善自我
C.標新立異,與眾不同 D.積極擔當,尋求認可
11.兩千多年前,“富貴不能淫”是孟子的高尚品格;革命年代,“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是方志敏一生的堅守:進入新時代,“勤儉節約、反對浪費”依然是國家的號召、人民的行動。這說明( )
A.中華傳統美德不斷傳承,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
B.傳統美德已經成為人民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C.中華傳統美德博大精深,是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D.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
1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踐行“關愛他人”的傳統美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看到老人摔倒,怕被訛詐,趕緊走開
B.對有困難的同學,主動伸出援手
C.幫助他人時,要求對方給予回報
D.只關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其他人與自己無關
13.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家”字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也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觀察圖片,你發現了中華文化( )
A.具有連續性,一直延續至今
B.為中華民族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C.能滋養所有人的精神世界
D.具有和平性,倡導以和為貴
14.下列用圖示法表示“違法行為”相關知識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①違法行為②一般違法行為③犯罪行為 ④行政違法行為 ⑤民事違法行為
A. B.
C. D.
15.國泰民安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愿望,國家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澳大利亞籍人員成某因犯間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服刑期滿后,成某被北京市國家安全局依法執行驅逐出境。下列對該案例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B.成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
C.公民的違法行為都會被判處刑罰
D.本案的公訴機關是國家安全機關
16.攝影師王某偶然發現某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以榮某名義發表了自己的攝影作品,于是王某將該雜志社和榮某告上法庭,后經法院判決,獲得1600元的賠償。這啟示我們( )
①公民的著作權不容侵犯②生活中的侵權行為越來越多
③要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④你我齊行動,堅決制裁侵權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下列對學生日常生活中涉及民事權利的情境解讀正確的一組是( )
序號 情境 解讀
① 七年級學生小軍一家最近陷入繼承糾紛,姑姑認為小軍是未成年人,不享有繼承權 未成年人享有繼承權,姑姑的想法是錯誤的
② 八年級學生小亮發明了防傷手的磁性鐵錘并申請專利,某公司未經小亮及其監護人同意私自使用該發明專利 未成年人不享有知識產權,其發明專利的知識產權由其監護人代為享有
③ 九年級學生小華參加某公司舉行的編程比賽,獲得稅前獎金1萬元,他認為自己是未成年人,不用納稅 未成年人享有財產權,同時需要依法納稅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8.民法典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
①依法保護生命權和健康權
②珍惜、愛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樣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③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和侵害時,要及時為自己討回公道,“以牙還牙”
④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分析說明題
19.中學生應通過新聞洞察社會,將思政課堂與社會實踐結合。既要學透理論,又要關注現實,在觀察與思考中培育道德品質、提升法治素養,讓青春在與時代同行中綻放光彩。請你閱讀以下兩則新聞,運用所學知識,按要求作答。
新聞一 新聞二
2025年3月25日,四川省巴州區回風街道某小區一男子被高空墜物砸中頭部受傷倒地。接警后,民警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工作。經查,江某(男,35歲)、吳某(男,47歲)在該小區4棟1單元21樓進行裝修作業時,因焊接操作失當,致使一塊方鋼掉落,砸中正在該單元樓下駕駛三輪車的楊某(男,33歲)頭部,致楊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2024年7月,王某某、徐某某未經任某某同意,在網上對任某某的頭像進行評論,并用帶有侮辱性、誹謗性的不當言論對任某某進行攻擊。這對任某某心理、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因此任某某將兩人訴至法院,法官認真聽取雙方陳述,研判所提供證據材料,對雙方進行調解。被告向原告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撫慰金2000元。
(1)針對新聞一中的案例,有同學認為楊某的死亡是江某、吳某行為失當造成的后果,并非出于故意,因而應免于刑事處罰。如果讓你對這一觀點進行反駁,你會怎么說?
(2)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新聞二中人物的行為進行評價。
三、綜合探究題
20.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為了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某校七年級(1)班準備開展下面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進來,完成下面任務。
【請你設計】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我們可以借助哪些形式正確理解和把握核心思想理念?(寫出兩種即可)
【請你分析】
(2)同學們收集了下面的句子,請你寫出它們所體現的思想理念。
句子 理念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②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③
君子義以為上 ④
(3)除了這些思想理念,同學們還想了解更多,請你再寫出兩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念。
【請你列舉】
(4)請你寫出兩個與“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體現的理念相一致的歷史故事。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D B B A A D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A B A B D B
1.C
【詳解】本題考查對青春的認識。
A:“固執己見”不符合青春期應培養的開放、理性態度。故A說法錯誤;
B:青春期矛盾心理具有雙重影響(如激發潛力),而非“只會消極”。 故B說法錯誤;
D:“時刻追求完美”不現實,應接納成長中的不完美并積極改進。 故D說法錯誤;
C:強調青春期作為過渡階段的特點,符合身心協調發展的要求。故C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C。
2.D
【詳解】本題考查情感的作用。
D:兩首詩同樣描寫秋天,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情感,關鍵在于詩人對“秋”的主觀態度和觀念不同,因為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觀念,故D符合題意;
ABC:選項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主旨不符合,故ABC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3.D
【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學會自我保護的認識和理解。
②④:題干表述“面向師生、家長定期開展法治教育、防治學生欺凌專題教育培訓”,這些教育培訓可以直接幫助未成年人學習如何預防和應對欺凌,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同時防治學生欺凌和開展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進其健康成長,故②④說法正確;
①:題干表述的是對學校內部的“起底式”排查和面向師生、家長的教育培訓,并不能全面加強校園周邊治理,故①說法錯誤;
③:題干聚焦于“學生欺凌防治”,并不能遏制“各類安全事件”(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故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4.D
【詳解】本題考查自立自強、戰勝挫折。
③④:分析材料,“小海豚”們因先天原因,常人易學的知識他們需千百遍練習,但從不言棄。這體現了自立自強的品質,是勇于戰勝挫折的表現,故③④說法正確;
①②: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故①②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5.B
【詳解】本題考查自強的作用。
B:科技工作者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取得了包括火星探測、深海探測、衛星組網和大飛機制造等一系列重大成就。這些成就證明了自強是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故B說法正確;
A:“一切”說法過于絕對。自強確實可以賦予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但并不能保證戰勝“一切”困難。故A說法錯誤;
C:“只有”這一說法過于狹隘。自強是一種普遍的品質,不僅科技工作者需要,各行各業的人都應該具備。故C說法錯誤;
D:“都能”這一說法過于絕對。自強雖然有助于個人成長和事業發展,但并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6.B
【詳解】本題考查青春的自信與自強。
A: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這是自負的表現,故A說法錯誤;
B: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屬于自卑,故B說法正確;
C:自我勉勵,發憤圖強,這是自強的表現,故C說法錯誤;
D: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這是自信,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7.A
【詳解】本題考查核心思想理念。
A: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求大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體現了重民本,故A符合題意;
BCD:尚和合、守誠信、崇正義,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BC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8.A
【詳解】本題考查隱私權、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
A:分析題文可知,根據《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除維護公共安全必要外,禁止在公共場所隨意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尤其禁止在易侵犯隱私的區域安裝。商場在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屬于維護公共安全的必要措施,符合條例要求,故A說法正確;
BCD:在自家門口安裝攝像頭可能拍攝到樓道公共區域及他人活動,易侵犯他人隱私,違反條例;學生宿舍屬于私人生活空間,安裝攝像頭侵犯隱私,條例明確禁止;更衣室是高度隱私區域,安裝攝像頭嚴重侵犯他人隱私,故BC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9.D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行為。
③④:題干中張某某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屬于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受到了刑罰處罰,③④符合題意;
①:屬于刑事違法行為,①說法錯誤;
②:違反了刑法,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0.B
【詳解】本題考查止于至善的內涵及要求。
B:“新時代好少年”作為青少年中的榜樣,他們的先進事跡能讓其他青少年看到自身不足,學習優點,不斷完善自我,故B符合題意;
A:材料中未體現“敢于競爭,超越他人”相關內容,“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主要是為青少年樹立榜樣,引導他們學習,而非強調競爭,故A不符合題意;
C:發布 “新時代好少年” 先進事跡的目的不是為了讓青少年標新立異、與眾不同,而是為了讓青少年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行為,促進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故C說法錯誤;
D:“積極擔當”是正確的,但“尋求認可”說法不準確。青少年學習“新時代好少年”應是從內心深處受到激勵,主動擔當社會責任,提升自我,而不是為了尋求他人認可去做事,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1.D
【詳解】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和作用。
D:從兩千多年前孟子的 “富貴不能淫”,到革命年代方志敏的樸素生活堅守,再到新時代 “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的行動,表明中華傳統美德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表現,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傳承和發展,內涵豐富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故D符合題意;
A: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故A說法錯誤;
B: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民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故B說法錯誤;
C: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故C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2.B
【詳解】本題考查關愛他人。
B:關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分析選項,對有困難的同學,主動伸出援手,屬于關愛他人的表現,故B符合題意;
A:看到老人摔倒,應該扶起,故A說法錯誤;
C:幫助他人不能要求對方給予回報,故C說法錯誤;
D:我們也要學會關愛他人,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3.A
【詳解】本題考查尚和合的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
A:“家”字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也經歷數千年的演變,說明中國文字具有連續性,并且一直延續至今,使我們感受中華文化一脈相承、薪火相傳,故A說法正確;
BD:材料主要體現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并未體現“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平性”,故BD不符合題意;
C:“所有人”說法過于絕對,我們每個人精神世界都需要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故C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4.B
【詳解】本題考查對違法行為的分類的認識和理解。
B:依據教材知識,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根據違法情節的輕重,我們可以將違法行為分為一般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故B正確;
ACD:分類錯誤,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D;
故本題選B。
15.A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
A:分析可知,澳大利亞籍人員成某被依法執行驅逐出境,其行為具有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屬于犯罪行為,故A符合題意;
B: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故B說法錯誤;
C:公民的違法行為都會受到法律處罰,犯罪行為會被判處刑罰,故C說法錯誤;
D:本案的公訴機關是當地人民檢察院,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6.B
【詳解】本題考查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增強法治觀念。
①:王某的攝影作品未經許可被他人使用,其著作權受到侵犯,說明公民的著作權不容侵犯,受法律保護,故①符合題意;
③:王某通過訴訟獲得賠償,維護了自身合法權益,啟示我們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故③符合題意;
②:僅從這一個案例不能得出生活中的侵權行為越來越多的結論,這種說法過于絕對且缺乏依據,故②說法錯誤;
④:制裁侵權者是司法機關等執法部門的職責,公民個人沒有權力制裁侵權者 ,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7.D
【詳解】本題考查財產權、繼承權等。
①:未成年人享有繼承權,小軍姑姑的想法錯誤,①說法正確;
②: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小亮發明專利的知識產權由他自己享有,②說法錯誤;
③:未成年人小華依法享有財產權,同時需要依法納稅,③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D。
18.B
【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
①②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要依法保護生命權和健康權,珍惜、愛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同時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①②④說法符合題意;
③: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和侵害時,要通過合法途徑維權,而不是采取“以牙還牙”的報復行為,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9.(1)江某、吳某的行為屬于高空拋物,即便并非出于故意,但其行為已經造成他人死亡這一嚴重后果,說明其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已觸犯了我國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理應受到刑罰處罰。
(2)①任某某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值得我們學習。②王某某、徐某某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這警示我們,在網絡生活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法官能夠做到依法調解,公正司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④材料中人物的行為啟示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依法辦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分析】考點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依法維權、學會依法辦事、樹立法治觀念、遵章守法的要求。
能力考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核心素養: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因焊接操作失當,致使一塊方鋼掉落,砸中正在該單元樓下駕駛三輪車的楊某(男,33歲)頭部,致楊某經搶救無效死亡→可鏈接高空拋物為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已觸犯了我國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理應受到刑罰處罰;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依法維權、學會依法辦事、樹立法治觀念、遵章守法的要求的有關知識,從評價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任某某將兩人訴至法院→可鏈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②:王某某、徐某某未經任某某同意,在網上對任某某的頭像進行評論,并用帶有侮辱性、誹謗性的不當言論對任某某進行攻擊→可鏈接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遵守道德和法律;
關鍵詞③:法官認真聽取雙方陳述,研判所提供證據材料,對雙方進行調解→可鏈接依法調解,公正司法;
關鍵詞④:被告向原告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撫慰金2000元→可鏈接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依法辦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0.(1)書法、繪畫、故事、格言、詩歌、戲曲等。(寫出兩個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
(2)①尚和合。②求大同。③守誠信。④崇正義。
(3)講仁愛、重民本等。
(4)徙木立信、曾子殺彘等。(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
【分析】考點考查:核心思想理念、思想理念。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道德修養、健全人格。
【詳解】(1)本題要求回答可以借助哪些形式正確理解和把握核心思想理念,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可鏈接尚和合。
關鍵詞②: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可鏈接求大同。
關鍵詞③: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可鏈接守誠信。
關鍵詞④:君子義以為上→可鏈接崇正義。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本題要求寫出兩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4)本題要求兩個與“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體現的理念相一致的歷史故事,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邵东县| 沽源县| 谷城县| 内乡县| 清苑县| 双城市| 开阳县| 武乡县| 安新县| 根河市| 阿尔山市| 安福县| 休宁县| 肃宁县| 牟定县| 肃宁县| 福泉市| 综艺| 永宁县| 崇阳县| 凌源市| 贺州市| 苍溪县| 库尔勒市| 大竹县| 旬阳县| 凭祥市| 揭东县| 郎溪县| 定襄县| 永靖县| 莆田市| 佛教| 临湘市| 台东市| 勃利县| 仙游县| 乡城县| 广宁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