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說:“如果停止學習進步,哪怕現在領先,很快也會被淘汰。”這告訴我們( )A.安于現狀,享受既有成果 B.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我C.競爭激烈,不必參與競爭 D.目標明確,追求短期效益2.“要相信自己有無窮的潛力和能量,一個人可以勝任的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這啟發我們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A.揚長避短 B.改正錯誤 C.接納自己 D.激發潛能3.某校正開展“安全標識知多少”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小深在學校四個地點擺放了安全標識(如下所示),其中擺放位置恰當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近期某校組織學生參加了以下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 )活動一 活動二 活動三班班有歌聲 水韻荷鄉 紅途研學 勞動實踐A.在活動中獲得美好情感 B.在集體生活中發展個性C.去獲得豐富的勞動知識 D.提升音樂素養和自信心5.法律規定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這說明法律能夠( )A.賦予公民更多權利 B.保障人民當家作主C.指引人們行為方向 D.保護權益不受侵害6.觀察下側漫畫《網絡騙術》,它啟示我們要( )A.提高法治意識,制裁違法犯罪B.堅持誠信原則,透露個人信息C.拒絕使用網絡,避免受到詐騙D.警惕網絡詐騙,加強自我保護7.3月24日,D7594次列車運行期間,旅客吳某某脫鞋將赤腳放在對面座位上,不聽從工作人員和鄰座一女旅客勸阻,并用手拍打該女旅客手部,被鐵路公安機關處行政拘留處罰。這警示吳某應( )①學會尊重他人 ②遵守社會規則 ③承擔民事責任 ④以自我為中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小揚的工作內容經常涉及各種保密信息,某天在外休息,接到同事電話,要求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一份內部文件,這時小揚應該( )A.連上 WiFi再不要用自己的流量 B.先問問同事急不急,再決定發不發C.拒絕發送,提醒需內部加密傳輸文件 D.熱心幫忙,為滿足好奇心追問細節9.“被霸凌的孩子不愿意承認,看見的孩子不敢站出來指認”這句話警示青少年( )A.預防違法犯罪,遠離不良行為 B.筑牢保護防線,共育時代新人C.完善相關法律,打擊校園霸凌 D.敢于用法維權,尋求法律保護10.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著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下列內容由憲法規定的有(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國有文物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④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為了學習、宣傳憲法,增強同學們的憲法意識,某班計劃開展憲法誦讀活動。對該活動的流程,下列設計合理的是( )①交流誦讀感受②挑選誦讀內容③準備憲法文本④進行憲法誦讀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12.“小時候,媽媽為我洗腳;長大后,我為媽媽洗腳。”從法律角度看,該公益廣告告訴我們要A.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B.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C.營造和睦相處的家庭關系 D.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13.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這表明( )A.我國鞏固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C.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 D.以法治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14.小揚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媽媽:“她的工作職責是監督法律實施、對犯罪行為提起公訴,維護司法公正。”根據描述,小揚媽媽的工作單位最有可能是( )A.法律服務所 B.人民法院 C.人民檢察院 D.公安局15.以下判決書中信息填寫正確的是( )判決書(摘選)本院認為,被告人何某某構成詐騙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①》相關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何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②人民幣十一萬元。A.①治安管理處罰法 ②罰款 B.①憲法 ②支付違約金C.①刑法 ②罰金 D.①民法典 ②賠償損失16.針對小區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居委會、物業及居民代表組成小區圓桌會,共同商議解決方案,并將方案及時告知小區居民,廣泛征求大家意見后執行。這表明( )A.民主協商,徹底解決居民所有難題 B.集中民智,反映公民的一切意愿C.民主管理,履行基層政府工作職責 D.傾聽民聲,體現真實的人民民主17.以下是某人工智能(AI)大模型根據創作指令生成的詩句,該創作指令最可能是:請生成( )揚州黨引新程淮左旗紅映碧流,瓊花煥彩耀揚州。 運河潮起新時代,萬里風鵬正舉頭。A.一首七言絕句,主題為歷史悠久是城市魅力的動力源泉B.一首五言絕句,主題為創新進取是揚城質變的轉型密碼C.一首七言絕句,主題為黨的領導是揚州發展的根本所在D.一首五言絕句,主題為銳意進取是開啟新程的精神之源18.4月21日寶應縣公安局畫川派出所聯合相關部門深入寶應湖水域,對湖區禁捕水域、重要濕地和鳥類資源進行巡查,清理湖面垃圾和雜物,守護寶應湖生態環境。這表明( )A.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 B.經濟發展優先于生態環境的保護C.政府依法履行保護環境職責 D.只要嚴格巡查就能守護水域生態19.新修改的《快遞暫行條例》將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條例中新增“快遞包裝應當符合寄遞生產作業的要求,節約使用資源,避免過度包裝,防止污染環境。”等條款,這有利于( )A.倡導低碳生活,推動綠色轉型 B.凝聚法治共識,建成法律體系C.夯實法治基礎,保障生態安全 D.擴大公民權利,增進民生福祉20.觀察以下三個場景,它們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場景一 在云南昆明,讀者在自然風光中靜享詩意閱讀;場景二 在山西考古博物館,學生們借助考古書籍解碼三晉文明;場景三 在天津圖書館,大運河沿線8省份的1000余部新書喚醒運河歷史記憶……A.書香里的中國 文脈綿長 B.生態里的中國 綠意盎然C.考古里的中國 遺韻流芳 D.歷史里的中國 文明璀璨21.某校開展折扇書法作品展覽活動。下列作品內容最能體現“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是( )A.A B.B C.C D.D22.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王浩澤說:“祖國母親,您遠行的兒女回來了……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更多更具挑戰性的任務,請祖國和人民放心。”從中我們感悟到( )A.母親對兒女的深情 B.堅持國家利益至上C.有信心就定能成功 D.責任越大能力越大23.外交部長王毅談“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時提到:“中國外交將堅定不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我們將以中國的確定性穩住不確定的世界。”由此可見,我國( )①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主導作用 ②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的莊嚴承諾③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④是世界多極化中的最大領導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4月13日-18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舉行,本屆消博會吸引了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余家消費企業,參展品牌數量超過4100個,創歷史新高。可見( )A.和平與合作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B.我國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C.我國積極謀求經濟的高速發展 D.經濟全球化增加了風險與危機25.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激勵新時代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這啟示我們( )A.只關注個人職業規劃,實現自我價值 B.拒絕平凡崗位,等待時代的發展機遇C.放棄個人理想,完全服從國家的安排 D.勇于擔責,將個人奮斗融入國家發展二、分析說明題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黨建引領聚合力,產業發展促振興。我們一起看看鄉村振興中的寶應行動。傳統產業“向上跳” 荷藕產業“朝遠跳” 新興產業“撐竿跳”管件產業一直是廣洋湖鎮特色產業。該鎮持續完善與寶應經開區“區鎮共建”體制機制,當地管件產業“跳出”鄉鎮, “進城進園”發展,實現“1到10”的裂變。從“草根經濟”長成“樹根經濟”,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30余年來,荷仙集團從蓮藕粗加工、切片包裝,到香糯 蓮藕、蓮藕獅子頭等深加工, 再到蓮藕脆片、藕夾肉等精細 化加工,形成100多個蓮藕特 色產品。深加工菜肴開拓海外 市場進入日本、美國及歐洲、 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廣洋湖鎮依托鎮新材料產業園、縣低碳智造產業園等載體,瞄準有機高分子材料、環保涂料、儲能電池等前沿方向、細分領域,主動承接長三角新能源、新材料企業產能轉移。新興產業借助人才“撐竿跳”。廣洋湖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提供高質量服務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服務助推鎮內重點企業步步做強,節節攀升。(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廣洋湖鎮如何激活“鎮”能量,實現“三級跳” 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船閘村村干部通過“直播帶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利用“流量效應”搭建起農特產品輸出、文化知識傳播的新渠道,將農村的蓮藕、茨菇、生態大米、核桃烏青菜等土特產變成“網紅俏貨”,也讓在外的寶應人通過直播間看一看家鄉的變化,嘗一嘗家鄉的味道,聽一聽家鄉的鄉音。(2)結合“網絡改變世界”相關知識,分析“新農具”、“新農活”為什么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班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開展新聞播報活動,同學們關注了以下國際新聞:國際新聞播報(選摘)4月2日,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34%的“對等關稅”。4月9日,美國進一步將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125%。 4月10日,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提升至145%。……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吹響“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的嘹亮號角。(1)從以上時事播報的國際新聞中,你感悟到哪些道理 材料 4月17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表明: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意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繼續玩弄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據此,甲乙同學表達了自己的觀點。(2)運用所學知識,對甲、乙兩位同學的觀點進行綜合評析。三、綜合探究題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近日,揚州某校九(2)班圍繞“禮贊運河 生生不息”.這一主題,展開了探究性學習。【沐運河饋贈·潤澤四方】第一組同學搜集到關于運河的如下信息:信息一:揚州,京杭運河文化樞紐,自隋唐起便是南北交融的璀璨明珠。鹽商巨賈沿河云集,催生園林雅韻與淮揚美食,運河帆影載動詩詞墨香。運河之水,流淌著揚州的文化基因與歷史記憶。 信息二:生態修復織綠網,運河煥新生。疏浚清淤,智慧監測……如今三灣濕地百鳥棲,古運河生態廊道串聯碧水藍天。退漁還湖、濕地修復重現“城水相依”景觀,展現人水共生新畫卷。 信息三:運河是溝通人類文明的橋梁。揚州多年舉辦“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努力講好運河故事,積極推進互聯互通,著力構建世界運河文化交流共同體,推動運河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1)閱讀三則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以運河為媒,我們獲得了哪些饋贈 【融運河智慧。鑄魂育人】第二組同學觀看揚州“運河思政”跨學科教學展示活動。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大運河上的橋活動一:用紙搭橋 勞動教師讓學生嘗試用6張報紙搭橋,測試紙橋承重。測試中學生們不斷嘗試,不斷失敗,終于發現報紙折疊后可以承受更重。大運河中的船活動二:揚帆起航 物理教師組織學生做兩次帆船實驗,觀察風對帆船的推動作用,觀察帆船順風、逆風行駛的快慢。發現船行中遇到逆風,只要操控得當,可比順風行駛快。可見挫折不一定都是絆腳石。疏浚大運河的人活動三:疏浚河道 道德與法治教師播放上世紀80年代大運河百萬河工清理河道的視頻并組織學生挑戰、體驗扁擔挑重物的艱辛。認識到當今的幸福生活是祖輩們團結合作,艱苦奮斗的結果。(2)閱讀材料,推測這節運河思政課講授的是《道德與法治》教材哪個框題的內容,并談談你的學習感悟。【護運河薪火。青春接力】第三組策劃“好地方少年行”---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研學活動關于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研學的活動方案研學目的 了解中國大運河的歷史脈絡,①___________________研學時間 5月下旬(具體時間待定)研學內容 1.參觀序廳,通過巨型投影了解大運河全貌與申遺歷程。2.參觀應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在大昌號參與非遺絨花手工制作。 3.參觀運河上的舟楫船模,記錄你最喜歡的一葉扁舟。……注意事項 活動前:借助②_____等了解大運河,制作個性研學手冊。活動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后:結束后及時總結,分享活動感受。(3)請運用你的生活經驗及所學知識,為完善這份研學活動方案出謀劃策。《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1.B2.D3.B4.A5.C6.D7.A8.C9.D10.B11.B12.D13.D14.C15.C16.D17.C18.C19.A20.A21.A22.B23.C24.B25.D26.(1)①深化改革(完善區鎮共建體制機制),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進城進園);②創新驅動(發展深加工),提升產業附加值(開拓海外市場);③加強區域合作(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依托人才和平臺發展新興產業;④堅持黨的領導(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為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2)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搭建農產品銷售新渠道);②網絡促進文化傳播(傳播家鄉文化、增強凝聚力);③網絡推動社會進步(帶動鄉村經濟轉型)。27.(1)①國際競爭激烈(霸權主義威脅世界經濟);②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和平發展道路)。(2)①甲的觀點片面,乙的觀點正確。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應對挑戰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韌性),但還需堅持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等。③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為應對貿易摩擦提供根本政治保證),同時需要全國人民團結奮斗、依法維護自身權益。④應對美國關稅霸凌,需將黨的領導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結合,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底線思維。28.(1)①文化饋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南北文化交融);②生態饋贈: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人水共生);③開放饋贈:加強國際交流(構建文化交流共同體)。(2)框題:《增強生命的韌性》或《勇對挫折》。感悟:①挫折是生命成長的一部分(失敗中總結經驗);②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意志(在實驗中不斷嘗試);③發揚實干精神(體會河工艱苦奮斗),傳承勞動精神(通過實踐磨礪意志)。(3)①感受運河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②網絡、書籍;③遵守場館秩序,愛護文物展品;認真觀察記錄,積極參與體驗;與同學合作探究,及時提出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