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如東縣中考道德與法治第二次適應性試卷一、選擇題1.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公布。《意見》聚焦糧食安全、脫貧攻堅,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鄉村建設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A. 以鄉村振興為初心和使命B. 依法行使國家最高決定權C. 履行管理經濟的行政職能D. 是我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2.“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鑄造大國重器,書寫軍事傳奇。他“忠孝不能雙全,對祖國的忠就是對父母的孝”的信念,令人動容。黃旭華的事跡啟示我們( )A. 傳承孝敬父母的中華傳統美德B.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職業C.樹立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D. 弘揚以勇于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使用: 2內容投訴收藏糾錯解析加入試題籃 3.如圖漫畫啟示我們( ) A. 改變認知評價,學會尋求幫助B.加強放松訓練,避免負面情緒C.正確對待挫折,保持樂觀心態D. 學會自我保護,體味美好情感 4.王菲在《世界贈予我的》中唱道:“世界贈予我蟲鳴,也贈予我雷霆;贈我一場病,又慢慢痊愈搖風鈴;贈我一場空,又漸漸填滿真感情。”這些歌詞給我們的啟示是( )A. 養護精神家園,陶冶道德情操B.磨礪堅強意志,增強生命韌性C.加強強健體魄,愛護自己身體D. 立足平凡崗位,實現自我價值5.2025年6月1日起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是我國首次針對3到6歲兒童的學前教育進行立法,通過立法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該法的實施體現了( )A.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B. 國家保障公民文化權利C. 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D. 從根本上實現幼有所育6.“辦完一件事,還要再問問你有沒有其他要辦的。”“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政府給我們投了1.25億元。”“各類補助和獎金,填報材料后一周內就一次性全部到賬。”互聯網上,很多企業家、創業者談論著創業實踐的親身經歷。政府“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邏輯在于( ) ①縮減政府職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②建設法治政府,推進政務公開透明 ③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政務服務效能 ④堅持求真務實,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7.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備受關注的“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初中生殺害同學埋尸案”。張某某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李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處罰,由相關部門專門矯治教育。下列對這一判決理解正確的是( ) A. 堅持了寬嚴相濟懲教結合原則B.任何違法行為都應受到刑法的處罰C.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是犯罪D. 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 8.2023年2月1日,《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國家標準要求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此舉是為了保護公民( )A. 隱私權不受侵犯B.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 姓名權不受侵犯D. 以合法方式取得財產9.某行政執法機關發現一水果店內張貼的海報夸大水果功效,責令整改,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5萬元。水果店當天將海報拆除,未繳納罰款。該機關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審理認為,水果店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該處罰決定不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的過罰相當原則,遂裁定不準予強制執行行政處罰的決定。這表明人民法院( ) A. 及時化解公民和政府之間的民事糾紛B.依法行使處置的職責,維護法律權威C.是法律監督機關,監督憲法法律的實施D.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10.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二十三條增加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應當加強同代表的聯系,聽取代表的意見和建議。這一規定意在( )A. 明確人大代表權責,使人民意愿上升為國家意志B.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推動國家機關科學民主履職C.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確保國家權力機關高效運轉D. 豐富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推進依法執政11.近年來,國家持續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亂占耕地建房等問題,堅決遏制破壞耕地違法行為。國家重視耕地表明( ) ①耕地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宗旨 ②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③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 ④嚴守耕地紅線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2.某村通過“碗碗茶”議事會完善村規民約,組織全體村民投票表決將本村悠久的茶文化融入村規民約,最終以98%的贊成率通過。這一做法( ) A. 體現了根本政治制度的優越性B.發揮了基層政權組織的民主決策功能C.拓展和擴大了村民的民主權利D. 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13.央視春晚分會場首次設在新疆:設立并頒發“天山文學獎”,舉辦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打造文藝精品,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形成現象級傳播效應……2024年以來,一項項深入推進文化潤疆的措施落地見效。文化潤疆戰略旨在( )①守望中華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園②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大力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④保障民族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4. 2025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從“非一般”到“非遺版”,春節從舉國同慶走向舉世同慶。當春節被列為國際假日,并且申遺成功,這意味著中國春節走向世界,成為一場全球性的文化盛事。這說明了( ) A.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B.世界文化交流就是相互借鑒融為一體C.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最深層的內核D. 文化自信自強與文明交流互鑒相互統一 15.“全球南方”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集合體。習近平主席倡導“全球南方”共同做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開放發展的中堅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走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列。由此可見我國( )A. 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的機遇B. 能獨自解決全球性問題C. 在國際競爭中制定全球規則D. 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二、非選擇題16.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材料一:統計顯示,截止2024年12月31日,我國民營企業共擁有授權專利1870萬件,占全國專利總量的48.65%。由于資金短缺等原因,我國民營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2%左右,而發達國家企業為 5%-10%。(1) 解讀以上材料所反映的重要信息。 材料二:信息一 信息二江蘇省某高新民營企業研發出一項具有創新性的技術成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轉化平臺,該技術成果在兩年內未能實現產業化應用,無法及時轉化為經濟效益,影響了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和效果。 2025年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該法為科技創新設立了專章,其中,對加強技術應用等作出了相應的具體規定。(2) 結合這兩則信息,說說法律是如何發揮作用。17.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我們中學生要主動融入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 材料一:故事發生在2024年修訂《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征求意見期間。家住湘鄉市陳俊清老大爺,聽說此事時已經是截止日期的當天下午了,情急之下,他抽了張煙盒中的錫紙,寫了120多個字的意見。意見被采納到該條例第四十條中。此條例,已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1) 網友們對以上新聞故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請對以下觀點加以評價。材料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投資于人”。“投資于人”是指把更多資金資源投入到“人”的發展和保障上,解決好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民生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上,諸多政策紅利得到釋放:比如,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規模擴大……這一系列政策“大禮包”成為“投資于人”的具體體現。(2)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為何要“投資于人”。材料三:某校初三(1)班圍繞“未成年人安全擁抱人工智能”的話題展開了討論,并準備撰寫一份微議案。《關于未成年人安全擁抱人工智能的微議案》案由 從未成年人自身特點來看①,極易受到人工智能負面信息的影響。案據 問題1:利用AI換臉、擬聲對未成年人進行詐騙等亂象行為存在。問題2:一些人工智能軟件對未成年人沒有限制,傳播不健康的內容。解決方案 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3) 結合所學知識,完成這份微議案。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C B C D A A D B C D A D A16.(1)民企專利占全國總量的近一半,表明民營企業是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應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企業研發投入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要搭建有利于創新的融資平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 (2)①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實現社會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②法律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實現良法之治,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供基本保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等領域中的矛盾和問題,實現國家和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7.(1)小王的觀點錯誤、小陳的觀點正確。理由:陳大爺利用煙盒錫紙提出建議,行使的是公民提出建議的權利;湖南省相關部門向人民征求意見,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最管用的民主。(2)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②科學立法,為嚴厲打擊利用AI等智能技術違法犯罪提供法律支持。③相關平臺要加強監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采取措施,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④未成年人要樹立法治意識,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合理利用新媒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