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綜合提升訓練一、單選題1.下列詩句的內容和“情緒”有關的是( )A.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這樣教導青少年:“世間萬物各有時節,過早地成熟,就會過早地凋謝。我們既然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這句話啟示我們( )A.與異性交往是成長的重要方面,會成為我們青春美好的見證B.我們會因為對異性的欣賞、對美好的向往而喜悅,這是愛情C.面對可能出現的朦朧的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D.要杜絕對異性產生朦朧情感,這是青春成長中的不正?,F象3.在文學社團的討論會上,小浩發現小麗總能捕捉到文章字里行間的細膩情感,他開始嘗試用小麗的方法重新審視文學作品。而小麗也學習了小浩的縝密分析與理性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解讀文學作品。從中可以看出他們( )A.漠視自身優勢,不能完善自己B.擁有各自特點,并引以為傲C.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取長補短D.相互照應,影響各自潛能發揮4.在生活中,遇到如圖的情況,我們應( )A.不用擔心,對方只是表達親近B.自尊自愛,言談舉止不越界C.勇敢說“不”,嚴厲拒絕,及時尋求幫助D.不用在意,只是碰一下,不會造成傷害5.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面對不法侵害,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而容易受到傷害。如果有人試圖越過身體的“警戒線”,我們要學會辨別并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這就要求我們( )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預防和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能力②面對不法侵害,學會忍氣吞聲③面對不法侵害,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和策略④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在“青年正當時”主題班會活動中,下面同學的發言你認可的是( )A.我的青春我做主:我們要積極面對身體發育緩慢這一青春期矛盾心理與困惑B.青春交友有方法:面對青春期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我們應慎重對待、理智處理C.明確青春的態度:比照榜樣進行自我省察、檢視自身不足做到了“行己有恥”D.青春探索有力量:我們依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超越自己是自信的表現7.用嘴咬住毛巾出發、以頭撞擊終點完賽的“無臂飛魚”鄭濤,三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為奧運冠軍。意外失去雙臂也無法阻擋他挑戰身體極限的腳步。加入游泳隊后,別人在水里待五個小時,鄭濤就在水里待八九個小時,不懈的付出終于讓他在比賽場上為國爭光。鄭濤用行動詮釋了( )①自強奮斗,拒絕外力的堅定信念②自強使人奮發向上,不斷超越自我③不懈奮斗一定能克服困難,成就美好生活④自強使人勇敢面對生活,主動發掘自身的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缺少自立自強的品質,就像一艘擱淺的航船,難以駛向成功的港灣?!边@句話的意思是( )A.航船需要港灣停泊B.依賴是人生的第一大敵C.遠大理想的實現離不開自立自強D.遠大理想的實現與自立自強無關9.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自強是( )A.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B.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C.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D.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10.為備戰巴黎奧運會,針對個人爆發力突出而后程比賽氧氣消耗與體力負擔較重的問題,潘展樂依據自身實際狀況及科學醫療團隊的規劃,在練速度的同時更注重有氧訓練,不斷完善水下技術。這說明潘展樂能夠( )①隨心所欲地探索嘗試,展示才華②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彰顯個性③找準定位,揚長避短,發揮優勢④明確目標,專注當下,積極行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因張英這首詩生成的六尺巷故事廣為流傳。小小窄巷,傳遞了什么大道理( )A.文明禮讓,以和為貴 B.平等待人,敦親睦鄰C.淡泊名利,克己奉公 D.言語謙和,以理服人12.陳某發現趙某向境外售賣國家涉密文件,趙某知道后用金錢誘惑陳某,未果后威脅陳某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趙某被繩之以法。陳某的行為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重民本 B.講仁愛 C.崇正義 D.守誠信1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人民為中心”,實現民本的途徑在于仁政與王道。與此相吻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A.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 B.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14.清明節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近年來,許多地方出臺“禁燒令”,多數市民表示支持和理解,通過鮮花祭奠、網上祭奠、家庭追思等形式進行祭拜活動。這體現了我國的清明祭掃活動( )①成為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根本動力②是一種傳統習俗,全面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③既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又與傳統美德相承接④堅持與時俱進,做到了推陳出新,革故鼎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下列詩句的內涵與中華傳統美德相一致的是( )A.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強不息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義勇為C.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敬業奉獻D.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愛國情懷16.2025年1月,網民田某在微信群散布“凌晨三點有大地震”謠言,并在網上擴散傳播,引發群眾恐慌,嚴重影響社會公共秩序。對此,屬地網安部門對其進行拘留十日并處三百元罰款的處罰。田某的行為屬于( )A.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C.嚴重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17.某生旁聽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法庭審理時,作了如下記載;張某在騎摩托車時,不慎撞上劉某違法停在路邊的汽車,張某受輕微傷。對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該案不應由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 ②該案應該在民事法庭審理③劉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④劉某可能會受到刑罰處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今年5月是我國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某市正在籌備“民法典進校園”的宣傳活動。下列適合作為宣傳案例的是( )A.高某私自破壞鐵路封閉網絡,被處行政拘留B.萬某因偷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C.鄭某將他人丟失的運動手表據為己有,被法院判令歸還D.張某謊報某地發生重大險情,被處行政拘留19.“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下列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編纂民法典,以切實保障公民的民事權利B.某地電視臺曝光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C.法院依法甄別糾正冤假錯案,還原事實真相D.加強普法宣傳,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20.民法典通過規定基本原則,分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平等、自由、公正、誠信、法治的內容轉化成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 )①賦予了人民更多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②就一定能實現社會生活的文明有序③確保法律內容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要求④體現了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二、簡答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倩和小旭是同班同學,因為他們兩家住得很近,又很談得來,經常結伴上下學,在學校要么一起討論學習上的問題,要么一起聊天,常常形影不離。一段時間后,班上一些同學開始說他們兩人的閑話,班主任也暗示他們正常交往。小倩為此很煩惱....(1)男生女生應不應該正常交往?為什么?(2)小倩與小旭應該怎樣正常交往?22.材料一 在一場班級之間的男生籃球賽中,賽場旁有女生鼓勁的班級比沒有女生鼓勁的班級更賣力一些,更奮進一些。材料二 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步入青春期后,隨著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心理上也會發生微妙而復雜的變化。一方面,在男女同學之間會產生相互吸引的好感,常常不由自主地將注意力轉移到異性身上,渴望在情感上能與異性交流,并希望從中發現自我,理解別人。另一方面,希望得到異性的肯定,以增強自己的信心。(1)與異性交往有什么意義 (2)怎樣與異性交往 (3)男生女生各有性別優勢,對此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優勢互補 2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它像朝露,蒸騰著熱氣,散發著熱量,放射著光彩;青春,它像溪水,洋溢著歡樂,奔騰著希望,創造著自我。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青春的創造需要自強。(1)青春期的我們為什么需要自信和自強 (2)對于剛剛步入青春的我們,怎樣助力青春成長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核心思想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思想道德、政治理念、價值追求、人格修養、獨特品質、社會理想的精華。這些理念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價值觀,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材料二 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等過程中培育和形成。這些理念不僅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啟迪,也為治國理政提供了借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大力弘揚這些核心思想理念,以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1)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2)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大力弘揚核心思想理念。如何弘揚核心思想理念?25.5月是民法典宣傳月,今年民法典宣傳月活動主題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某班為此開展了主題為“走近民法典”的活動,請你參與進來,完成下列任務。第一小組的同學通過搜集資料了解到:民法典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回看編纂過程,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深入挖掘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如在婚姻家庭編中規定家庭應當弘揚家庭美德;它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它飽含著對世界民法發展普遍性問題的獨到創見。(1)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2)實施民法典,有何重要意義?民法典是一部對成年人充滿溫情,悉心呵護、關愛有加的法律,為未成年人御風寒、保平安、護尊嚴。第二小組的同學打算以“我與民法典”為主題開展一次演講比賽。(3)開放類設問寫提綱運用所學知識,寫出你的演講提綱。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開盒掛人”指的是利用非法手段公開他人隱私信息,并進行網絡暴力的行為。這屬于網絡暴力的升級版,尤其在未成年人中較為普遍。【案例分析】2025年3月,某市一名13歲初中生因網絡游戲糾紛,非法獲取并公開他人隱私信息(包括家庭住址、通話記錄等),導致受害者遭受網絡暴力。經調查發現,該學生通過境外“社工庫”平臺付費查詢信息,并利用飯圈群體煽動攻擊。此類“開盒掛人”案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60%,部分參與者直言“開盒他人很酷,沒想過違法”。(1)結合材料,運用《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簡要分析“開盒掛人”現象低齡化的原因。(2)請你從道德和法律兩個角度評析“開盒掛人”行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8頁,共8頁第7頁,共8頁《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綜合提升訓練》參考答案1.D2.C3.C4.C5.C6.B7.C8.C9.C10.D11.A12.C13.C14.D15.A16.B17.A18.C19.C20.D21.(1)①應該②與異性相處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能從對方身上看到并學習某些優秀品質;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2)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22.(1)①有助于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能從對方身上看到某些優秀品質。②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這份友誼會成為我們青春美好的見證。(2)①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②要自然、適度,尊重、真誠,要把握分寸等。(3)①我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優勢,而且要發現對方的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②我們不因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而自傲,也不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③男生女生應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23.(1)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有了自信,我們才能懷著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②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相信自己,勇敢嘗試,不斷進步,才能體驗成功帶來的自信。③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強的重要內容。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2)對于剛剛步入青春的我們,有很多夢想等著我們去實現,美好的未來需要我們去創造。激蕩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熱情,自強的青春態度,會給我們飛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長!24.(1)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2)①要講仁愛。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②要重民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③要守誠信。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④要崇正義。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⑤要尚和合。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⑥要求大同。胸懷天下,牢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古訓,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25.(1)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律。(2)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3)首先介紹“我”與民法典的關系;其次分析民法典對自己的重要影響;最后寫如何遵守民法典。26.(1)①未成年人法治意識淡薄,對“開盒掛人”行為的違法性認識不足,缺乏法律知識和法律素養。②部分未成年人道德觀念缺失,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開盒掛人”視為“很酷”的行為,缺乏對他人權利的尊重。③網絡環境復雜,境外“社工庫”等非法平臺為未成年人獲取他人隱私信息提供了便利渠道,且網絡監管存在漏洞,對這類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④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較弱,容易受到飯圈群體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和煽動。(2)①從道德角度看:“開盒掛人”行為是不道德的。違背了道德規范中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要求,破壞了網絡道德環境,不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社會的和諧穩定。②從法律角度看:“開盒掛人”行為是違法的。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非法獲取并公開他人隱私信息屬于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利用這些信息進行網絡暴力,也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嚴權等合法權益,擾亂了網絡秩序和社會公共秩序。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