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
1.在住房建造的過程中,小慧想要一個獨立的衛(wèi)生間,最遲需要在( )前確定。
A.選址 B.建造 C.設計
2.( )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錢塘江大橋的設計者。
A.楊偉 B.茅以升 C.錢學森
3.某科學實驗小組想用紙盒造橋,最先需要做的是( )。
A.準備材料 B.設計圖紙 C.動手制作
4.探探在為小狗建造房屋時,不應該考慮材料的( )。
A.防滲水性 B.牢固性 C.保溫性
5.下列仿生產品中,( )不是模仿動物形態(tài)結構制成的。
A.雷達 B.輪船 C.飛機
6.在評估和改進塔臺模型時,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測量塔臺高度時,我們要用米尺緊貼塔臺的一根立柱進行測量
B.測試抗風能力時我們可以調整電風扇的檔位進行測試
C.測試后我們可以對原設計進行合理的修改,再按新的設計建造改進
7.下列關于技術與工程關系的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工程離不開技術的支持 B.技術在工程實踐中不斷進步 C.技術與工程沒有關聯
8.關于我國的宏大工程,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
A.“埃菲爾鐵塔”是我國重要的工程建筑
B.“中國天眼”、“天宮”空間站等宏大的工程都采用了大量的科學技術
C.港珠澳大橋規(guī)模巨大,復雜程度高,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9.設計塔臺模型的塔身采用三角形框架結構是為了( )。
A.防止塔臺傾斜 B.增加塔臺的穩(wěn)定性 C.增加塔臺的抗震能力
10.梳理工程建設過程的基本步驟,它的一般順序是( )。
①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②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
③實施建設 ④測試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A.①③②④⑤ B.①⑤②④③ C.①②④③⑤
11.建造港珠澳大橋面臨著水陸空立體交通航行互不干擾的限制和挑戰(zhàn),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 )。
A.修建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 B.修建人工島 C.用圓鋼筒圍島
12.在檢測不同模型的抗風性能時,( )是科學合理的。
A.節(jié)省時間,直接用風扇最大風力開始測試
B.各實驗組應確保使用的風扇與塔臺之間的距離一致
C.若塔臺在三級風力測試中部倒塌,則實際抗風能力為三級
13.塔臺模型搭建過程中的搭建順序為( )。
A.底座搭建→側面搭建→頂部搭建
B.側面搭建→底座搭建→頂部搭建
C.頂部搭建→側面搭建→底部搭建
14.改進發(fā)射塔模型時,從減少成本角度考慮,哪個改進方法比較適合?( )
A.用細鋼管 B.使用空心立柱 C.減少立柱的數量
15.下面方法中,不是為了塔臺穩(wěn)固的是( )。
A.在塔臺模型中加入大量三角形
B.在塔臺模型底部加大面積或加大質量
C.把塔臺做成上大下小的結構
16.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是( )。
A.昆明魚化石 B.猛犸象化石 C.翼龍化石
17.下列地方適合采集蚯蚓的是( )。
A.小溪中 B.校園一角的干土中 C.菜園的土壤中
18.蚯蚓喜歡生活在( )的土壤中。
A.潮濕、明亮 B.潮濕、黑暗 C.干燥、黑暗
19.下列昆蟲中,屬于甲蟲的是( )。
A.蒼蠅 B.七星瓢蟲 C.螞蟻
20.觀察小動物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把小動物從它的家趕出來
B.抓住小動物回教室觀察
C.耐心地在小動物的家旁邊等待觀察
21.下列動物的分類正確的是( )。
A.麻雀和蝙蝠都是鳥類 B.螞蟻和蜘蛛都是昆蟲 C.牛和兔都是哺乳動物
22.有一種昆蟲,它的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它不僅可以朝前、朝后、朝側面飛,還會像直升機那樣懸停在空中,這種昆蟲是( )。
A.蒼蠅 B.蜻蜓 C.蚊子
23.提出生物進化論的科學家是( )。
A.達爾文 B.牛頓 C.鐘揚
24.小明計劃比較兔寶寶和兔爸、兔媽的差異來研究變異的問題 , 下列( )不適合短時間內作為研究證據。
A.皮毛的顏色 B.體長、體重 C.胡須數量
25.有些化石藏在巖層中,需要將巖石剖開才能看見,小明和同學一起去尋找化石,下列( ) 操作是正確的。
A.用小錘沿巖層紋路輕輕敲開
B.用大錘用力將巖石砸開
C.將巖石放在火上燒熱再放進冷水中
26.根據發(fā)際、舌頭向內彎曲、下頜這三種相貌特征,可以組合成( )種不同的相貌。
A.3 B.6 C.8
27.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相貌特征在日常生活的應用越來越多。下列活動中,人的相貌特征得到運用的是(  )。
A.掃碼支付 B.現金支付 C.掃臉支付
28.(  )表現的是變異現象。
A.一娘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C.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29.下列不屬于人的相貌特征的是(  )。
A.穿衣潮流 B.雙眼皮 C.耳垂大
30.在開展校園生物大搜索的過程中,小智發(fā)現了一只毒蜈蚣,他應該( )。
A.通知保安將它打死 B.將它扔出校園 C.在它生活的地方周圍插上告示牌
31.在太陽系大家族中,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太陽 B.金星 C.火星
32.專門接收天體發(fā)出的無線電波的望遠鏡是( )。
A.光學望遠鏡 B.空間天文望遠鏡 C.射電望遠鏡
33.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地球上一些地區(qū)出現( )影子,形成( )。
A.月球的;日食 B.太陽的;日食 C.太陽的;月食
34.下列現象中能夠支持哥白尼“日心說”的是( )。
A.傅科擺 B.晝夜長短變化 C.晝夜交替
35.晚上,小安和奶奶坐在院里乘涼,夜空中有許多星星。小安告訴奶奶,通過觀察星星能發(fā)現很多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無論從哪個星球看北斗七星都是勺子狀
B.“夏季大三角”是心宿二、牛郎星、織女星這三顆星圍成的區(qū)域
C.在地球的北半球看,北極星始終指向北方
36.從春節(jié)到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蓮都的白晝( )。
A.白晝時間越來越長 B.白晝時間不變 C.白晝時間越來越短
37.下面關于我國航天之旅描述錯誤的是( )。
A.1970年我國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神舟一號”
B.楊利偉是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C.天宮一號是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
38.宇宙飛船是非常重要的天地往返運輸器,中國的飛船是( )。
A.“東方”號 B.“神舟”號 C.“阿波羅”號
39.( )是太陽系的中心,行星、小行星沿( )軌道圍繞太陽運行。
A.太陽;橢圓形 B.地球;圓形 C.太陽;圓形
40.下列關于太陽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最近。
B.八大行星中,木星的個頭最大。
C.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中心。
41.下而哪種方法不能再現用米湯在白紙上寫的字( )。
A.將稀釋后的碘液噴在白紙上
B.把白紙放在蠟燭上烤(注意白紙與蠟燭保持在20厘米左右的距離,不能讓白紙點然)
C.用清水噴在白紙上
42.碳酸飲料是充入( )氣體的飲料。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氫氣
43.下列變化現象中,( )沒有產生新物質。
A.蘋果腐爛 B.水的三態(tài)變化 C.白糖燒焦
44.下列不可以做“隱形墨水”的材料是( )。
A.檸檬汁 B.蘿卜汁 C.蘋果汁
45.物質在發(fā)生變化時,常伴有的現象是( )。
①顏色的改變 ②發(fā)熱 ③發(fā)光 ④產生氣體 ⑤產生沉淀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③④⑤
46.下列物品的生產原料與石油無關的是( )。
A.塑料 B.合成纖維 C.鋼材
47.淋了雨的自行車正確的處理方式是( )。
A.怎么都可以 B.立馬擦干 C.等待自然干
48.下列關于蘋果變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蘋果切成片后就產生了新的物質
B.只要蘋果皮破了,它就一定變色
C.蘋果變色說明有新的物質產生
49.在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用玻璃片接觸火焰(如下圖),我們能看到的現象和結論是( )。
A.能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這個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B.能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燃燒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C.能看到玻璃片上有炭黑,燃燒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50.下列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白糖溶解 B.蔬菜腐爛 C.大蒜搗碎
51.土壤放入水中靜置后出現分層現象,土壤用火煅燒會變黑伴有焦臭味,以上兩種變化( )。
A.都是物理變化 B.都是化學變化 C.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
52.下列詩句中隱含化學變化的是( )。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C.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53.身體中無時無刻不發(fā)生著神奇的化學反應。人體的下列現象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頭發(fā)的生長 B.傷口的愈合 C.指甲過長而斷裂
54.下圖是盛水的鐵鍋,長時間放置圖中三個位置最容易出現鐵銹的是( )。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55.小科解出一道難題后,覺得心情非常愉悅,這是由于大腦中有一種物質可以讓我們的心情愉快,這種物質是通過( )產生的。
A.化學變化 B.物理變化 C.不需要發(fā)生變化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頁,共6頁
第5頁,共6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A A C A B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B C A C B B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B A C C A A C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A B C A A B A C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A B B C C B C C B
題號 51 52 53 54 55
答案 C A C B A
1.C
【詳解】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住房建造過程中要經歷明確任務、選址、設計、建造、驗收等幾個重要階段。在建造住房的過程中,想要獨立的衛(wèi)生間,最遲需要在設計前確定。故選C。
2.B
【詳解】著名的杭州錢塘江大橋是茅以升設計建造的,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而楊偉和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的貢獻者。故選B。
3.B
【詳解】在用紙造橋的活動中,工程設計的合理步驟是:先設計圖紙,再動手制作,最后測試評估和改進。因此,最先需要做的是設計圖紙。故選:B。
4.C
【詳解】在建造小狗房屋時,防滲水性(防止雨水滲透)和牢固性(確保結構安全)是必須考慮的基本功能需求。若材料不防水或結構不穩(wěn)固,小狗的住所會存在安全隱患或無法遮風擋雨。故選C。
5.A
【詳解】仿生學是人模仿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機械、儀器、建筑、工藝等的科學。雷達是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設計的,輪船是仿照魚的形態(tài)設計的,飛機是根據鳥的形狀設計的。故選A。
6.A
【詳解】A.測量塔臺高度時,應垂直測量從底座到頂端的最大高度,而非僅緊貼一根立柱。若立柱傾斜或高度不均,緊貼立柱測量會導致誤差。A選項符合題意。
B.調整風扇檔位可模擬不同風力,便于測試塔臺的抗風能力。B選項不符合題意。
C.測試后對原設計進行合理的修改,再按新的設計建造改進,符合“測試-改進”的工程流程。C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C
【詳解】A.工程需要技術的支持,例如建造橋梁需要材料科學、力學等技術知識。A選項不符合題意。
B.技術會在工程實踐中發(fā)展改進,例如航天工程推動了材料技術的進步。B選項不符合題意。
C.技術與工程相互依存,技術是工程的基礎,工程是技術的應用場景。故C說法錯誤,C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C。
8.A
【詳解】“中國天眼”和“天宮”空間站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科技工程,而港珠澳大橋是我國規(guī)模大、技術復雜的跨海橋梁工程。“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巴黎,是法國的標志性建筑,并非我國的工程。故選A。
9.B
【詳解】三角形是所有幾何圖形中穩(wěn)定性最強的結構。當塔身采用三角形框架時,三角形的三條邊相互固定,不會輕易變形或搖晃。這種結構能更均勻地分散外力(如風力、重力),從而讓塔臺整體更穩(wěn)固。防傾斜、抗震雖然可能受穩(wěn)定性影響,但并非三角形結構的核心作用。故選B。
10.B
【詳解】工程建設的基本步驟應遵循以下邏輯順序:明確問題:首先需要確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在限制條件下設計:根據資源、成本、時間等限制條件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通過繪圖或文字描述初步解決方案。測試并改進模型:驗證模型的有效性,發(fā)現問題并進行優(yōu)化。實施建設:最終落實設計方案,完成工程建設。故選B。
11.A
【詳解】港珠澳大橋需要協(xié)調水(船舶)、陸(車輛)和空(飛機)的交通互不干擾。由于附近海域有大型船只通行,且空中航線需要保持安全高度,直接修建跨海大橋可能阻礙船舶或影響飛機起降。因此,工程師采用“橋-隧結合”方案:海底隧道讓大型船舶從下方安全通過;跨海大橋跨越淺水區(qū)域,并設計足夠高度以減少對空中交通的影響。兩者結合實現了水、陸、空交通的分流,解決了立體交通的沖突。人工島和圓鋼筒圍島是建造過程中的輔助技術,并非直接解決交通干擾的核心方法。故選A。
12.B
【詳解】塔高、承重、抗風能力和抗震能力為塔臺模型制作的必要條件,我們需要測試塔臺模型的這幾項能力。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測試抗風能力時,各個小組的塔臺要放在同一位置,距離風扇的距離要相等。
13.A
【詳解】制作塔臺模型時,要按照設計圖紙制作模型。我們要按從下往上的搭建順序來制作塔臺模型,搭建塔臺的順序是底座搭建、側面搭建、頂部搭建。故選A。
14.B
【詳解】改進發(fā)射塔模型時,從減少成本角度考慮,使用空心立柱是比較適合的改進方法。 使用空心立柱可以在不犧牲結構穩(wěn)定性的情況下減輕發(fā)射塔的整體重量,從而可能減少材料用量和制造成本。故選B。
15.C
【詳解】A.三角形是最穩(wěn)定的幾何形狀,可以有效地分散和承受外力,增加結構的穩(wěn)定性。選項不符合題意;
B.增加底部的面積可以提高塔臺的穩(wěn)定性,因為更寬的底部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撐。加大質量也可以增加穩(wěn)定性,因為更重的底部可以降低塔臺被推翻的可能性。
C.臺或建筑物應該設計成上小下大的結構,這樣重心更低,穩(wěn)定性更好。上大下小的結構會導致重心高,容易傾倒。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C。
16.A
【詳解】A.昆明魚化石屬于約5.2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是迄今發(fā)現的最古老、結構最原始的脊椎動物化石之一,代表脊椎動物的早期演化階段。A選項正確。
B.猛犸象化石屬于更新世(約480萬至4000年前),是哺乳動物,出現時間遠晚于昆明魚。B選項錯誤。
C.翼龍化石屬于中生代(約2.3億至6500萬年前),是爬行動物,出現時間也晚于昆明魚。C選項錯誤。
故選A。
17.C
【詳解】A.蚯蚓不是水生動物,長期浸泡水中會無法呼吸,不適合生存。A選項錯誤。
B.干燥環(huán)境會導致蚯蚓皮膚失水,且缺乏食物,不適合生存。B選項錯誤。
C.菜園土壤濕潤,有機質豐富,是蚯蚓理想的棲息地。C選項正確。
故選C。
18.B
【詳解】蚯蚓是常見的一種陸生環(huán)節(jié)動物,生活在土壤中晝伏夜出以畜禽糞便和有機廢物垃圾為食連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攝食植物的腐爛莖葉等碎片。蚯蚓俗稱地龍,又名曲鱔,是營腐生生活動物,生活在潮濕、黑暗的環(huán)境中,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故選B。
19.B
【詳解】A.蒼蠅的翅膀是膜質的,不符合甲蟲的特征。選項不符合題意;
B.七星瓢蟲具有甲蟲的典型特征,即前翅硬化成鞘翅,后翅膜質。選項符合題意;
C.螞蟻的翅膀(若存在)也是膜質的,并且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社會行為與甲蟲有顯著不同。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C
【詳解】A. 將小動物趕出它的家,會破壞其棲息地,影響它的正常生活。A選項錯誤。
B. 抓走小動物會使其脫離自然環(huán)境,可能導致傷害或應激反應。B選項錯誤。
C. 在動物家旁耐心等待觀察,既能保護小動物,又能觀察到它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真實行為。C選項正確。
故選C。
21.C
【詳解】A.麻雀是鳥類(有羽毛、卵生),但蝙蝠屬于哺乳動物(胎生、哺乳)。
B.螞蟻是昆蟲(三對足、頭胸腹分明),但蜘蛛是蛛形綱動物(四對足,頭胸腹融合)。
C.牛和兔均符合哺乳動物特征(胎生、哺乳、體表有毛發(fā))。
故選C。
22.B
【詳解】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多數有一對或兩對翅。蜻蜓的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它不僅可以向前、向后、向兩側飛,還可以像直升機那樣懸停在空中。故選B。
23.A
【詳解】1859年11月,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終于寫成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在這部書里,達爾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進化論”的思想,說明物種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故選A。
24.B
【詳解】A.毛的顏色在兔寶寶出生后就已經確定,短時間內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很容易觀察和比較兔寶寶與兔爸、兔媽的差異,適合作為研究證據,A 錯誤。
B.長、體重會隨著兔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在短時間內發(fā)生較大的變化,不能準確反映兔寶寶與兔爸、兔媽之間由于變異導致的差異,不適合短時間內作為研究證據,B正確。
C.胡須數量在兔寶寶出生后相對比較穩(wěn)定,短時間內不會有顯著改變,便于觀察和對比差異,適合作為研究證據,C錯誤。
故選B。
25.A
【詳解】A.用小錘沿巖層紋路輕輕敲開,這種操作比較溫和,可以盡量減少對化石的損壞,同時也更符合在野外尋找化石的正確操作方式,A正確。
B.用大錘用力將巖石砸開,這種方式力量過大,很容易將化石震碎或損壞,不利于化石的發(fā)現和保護,B錯誤。
C.巖石放在火上燒熱再放進冷水中,這種熱脹冷縮的方法會對巖石造成較大的破壞,同樣可能會損壞其中的化石,C錯誤。
故選A。
26.C
【詳解】A.如果認為是3種,可能是簡單地將三種特征進行了直接的數量對應,但這種理解不符合組合的原理。因為每種特征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假設每種特征有2種表現形式),不是簡單的3種組合,A錯誤。
B.6種也不符合組合的計算結果。按照組合的計算方法,當有3種特征,每種特征有2種表現形式時,組合數不是6,B錯誤。
C.有3種相貌特征,且假設每種相貌特征都有2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時,根據排列組合的乘法原理,不同相貌的組合數為2×2×2=8(種),C正確。
故選C。
27.C
【詳解】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總是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不僅指形態(tài)結構、行為方式等方面。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人的相貌特征與遺傳和變異有關系,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人們的相貌特征在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掃臉支付、密碼解鎖等。故選C。
28.A
【詳解】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稱為變異;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一娘生九子,連母十個樣屬于變異現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屬于遺傳現象。故選A。
29.A
【詳解】生物的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征傳給后代的現象叫做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形態(tài)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變異。我們的相貌特征與遺傳和變異都有關系,耳垂大、雙眼皮都屬于人的相貌特征。穿衣潮流是指一個人的穿著風格或時尚選擇。這是外在的、可變的,受個人喜好、文化、時代影響,不屬于固有的相貌特征。
故選:A。
30.C
【詳解】調查校園中的動植物要注意,找在地下的小動物要帶上小鏟,最好帶上放大鏡。我們可以從腳印、糞便、毛等蹤跡推知躲藏起來的動物,經常飛來的鳥也應該記下來,要記錄看到動植物的名稱,還要畫下樣子,不要采摘植物和傷害動物。所以小光在校園內調查動物時,發(fā)現一只毒娛蝦,他應該在它生活的地方周圍插上告示牌。故選C。
31.A
【詳解】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太陽是太陽系中的唯一恒星,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金星、火星都是行星,不是恒星。故選A。
32.C
【詳解】天文望遠鏡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凡是有目的用于觀察星體或特定現象的儀器基本上都能歸納為天文望遠鏡;而如果取狹義的概念,它用來表示我們民用的光學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專門接收天體發(fā)出的無線電波的望遠鏡是射電望遠鏡。選項C符合題意。
33.A
【詳解】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fā)生了日食。所以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地球上一些地區(qū)出現月球的影子,形成日食。
34.B
【詳解】A.傅科擺實驗能證明地球自轉,但它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后才被發(fā)現的,不能作為當時支持日心說的直接證據。
B.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由于地軸傾斜,不同季節(jié)太陽直射點位置變化,導致晝夜長短差異。這一現象需要地球公轉和太陽中心位置的支持,與日心說模型吻合,因此是直接證據。
C.地心說和日心說均可解釋(地心說認為太陽繞地球轉,日心說認為地球自轉),無法單獨支持日心說。
故選:B。
35.C
【詳解】A.北斗七星是由七顆恒星組成的星組,其形狀在地球上看起來像一個勺子。如果從其他星球或不同的位置觀察,由于視角的變化,北斗七星的形狀會看起來不同。A選項錯誤。
B.“夏季大三角”是由天鵝座的天津四、天鷹座的牛郎星和天琴座的織女星這三顆亮星組成的三角形區(qū)域。心宿二(又稱“大火”或“商星”)并不屬于“夏季大三角”。B選項錯誤。
C.北極星位于天球的北極附近,幾乎正好在天球的北極點上。由于地球的自轉,北極星相對于地球上的觀察者來說幾乎保持不動,始終指向北方。C選項正確。
故選C。
36.A
【詳解】春節(jié)(約1月下旬至2月中旬)到六一兒童節(jié)(6月1日)期間,太陽直射點從南半球逐漸向北移動。春分(3月21日左右)時,全球晝夜平分;此后太陽直射點進入北半球,北半球白晝時間逐漸變長,直到夏至(6月21日左右)達到最長。蓮都位于北半球,因此這段時間白晝時間會越來越長。
故選:A。
37.A
【詳解】A.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是1970年發(fā)射的“東方紅一號”,而“神舟一號”是1999年發(fā)射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兩者任務和名稱不同。
B.楊利偉于2003年乘坐神舟五號成為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C.天宮一號是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空間實驗室的雛形。
38.B
【詳解】宇宙飛船是一種運送航天員、貨物到達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中國的飛船是“神舟”號。2003年,我國宇航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繞地球飛行了14圈。故選B。
39.A
【詳解】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發(fā)光的恒星。行星、小行星沿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行。
40.C
【詳解】水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最近,海王星距離太陽最遠,A正確;
八大行星中,木星的個頭最大,B正確;
太陽系不是銀河系的中心,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C錯誤;
地球擁有一個衛(wèi)星,即月球,而其他行星如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擁有多個衛(wèi)星。但水星和金星沒有形成自己的衛(wèi)星。D正確。
41.C
【詳解】用清水噴在白紙上這種方法不能再現用米湯在白紙上寫的字。因為米湯含有淀粉,而淀粉遇到碘液會變藍,所以使用稀釋后的碘液可以顯現出用米湯寫的字。另外,把白紙放在蠟燭上烤,由于熱作用可以使淀粉顆粒發(fā)生變化,也可能使字跡顯現。但是用清水噴在白紙上,沒有化學反應發(fā)生,無法使米湯寫的字跡顯現。故選C。
42.A
【詳解】碳酸飲料的配料:水、果葡糖漿、白砂糖、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根據對碳酸飲料的認識,碳酸飲料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體的飲料,如可樂、雪碧、汽水等。故選A。
43.B
【詳解】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水的三態(tài)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鐵生銹、蘋果腐爛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44.B
【詳解】檸檬汁和蘋果汁都含有天然酸性物質,可以在紙張上作為酸堿指示劑使用,當加熱或與堿性物質接觸時,它們可以改變顏色,從而變得可見,因此可以用作隱形墨水。而蘿卜汁并不具備這種特性,因此不適合作為隱形墨水。故選B。
45.C
【詳解】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象,如發(fā)光發(fā)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淀物等,故選C。
46.C
【詳解】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這三大合成材料,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鋼材的生產原料與石油無關,它主要來源于鐵礦石。故選C。
47.B
【詳解】自行車與雨水接觸后會加快產生新物質鐵銹的過程,對自行車造成損傷,所以淋了雨的自行車正確的處理方式是立馬擦干,故答案選B。
48.C
【詳解】蘋果中含有一種叫做氧化酶的物質,蘋果皮破了以后,這種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就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使蘋果變色。但是也不是蘋果皮破了,它就一定變色,不與氧氣接觸就不會變色。蘋果變色屬于化學變化,有新的物質生成,故選C。
49.C
【詳解】A.玻璃片上產生水珠,蠟燭燃燒產生水,水蒸發(fā)遇冷凝結附著在玻璃片上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玻璃片上產生水珠,氣態(tài)水變?yōu)橐簯B(tài)水是物理變化,蠟燭燃燒過程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C.玻璃片上產生炭黑,正確;這是蠟燭燃燒產生的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故選C。
50.B
【詳解】A.白糖溶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蔬菜腐爛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C.大蒜搗碎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1.C
【詳解】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土壤放入水中靜置后出現分層現象只是形態(tài)上發(fā)生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土壤用火煅燒會變黑伴有焦臭味,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52.A
【詳解】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是是否產生新物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53.C
【詳解】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指甲過長而斷裂只是形態(tài)上發(fā)生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頭發(fā)的生長、傷口的愈合都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54.B
【詳解】鐵鍋長時間放置后,最容易出現鐵銹的地方是水和空氣交界的地方。乙處是水面與空氣接觸的地方,氧氣和水同時存在,鐵容易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鐵銹。因此,乙處最容易出現鐵銹。
故選:B
55.A
【詳解】大腦中讓我們心情愉快的物質是神經遞質,如多巴胺、血清素等,這些物質的產生和釋放是通過化學反應實現的,因此屬于化學變化。
答案第2頁,共11頁
答案第11頁,共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宁陵县| 云安县| 宽城| 东辽县| 佛冈县| 蒙城县| 阿坝县| 宣威市| 杭锦旗| 永靖县| 镇巴县| 岳西县| 德昌县| 清苑县| 湘乡市| 旌德县| 拉萨市| 九台市| 绿春县| 呼和浩特市| 繁昌县| 武定县| 海林市| 南昌市| 江孜县| 翁牛特旗| 苏尼特右旗| 大悟县| 攀枝花市| 洛扎县| 柳江县| 连州市| 会理县| 策勒县| 隆昌县| 申扎县| 昌图县| 罗山县| 六枝特区|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