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五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知識梳理一.常考諧音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梁山泊的軍師——無(吳)用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咸菜燒豆腐——有言(鹽)在先飛機上掛暖瓶——高水平(瓶)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小蔥拌豆腐——清(青)二白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二.常考作者和出處1.《祖父的園子》蕭紅《呼蘭河傳》2.《月是故鄉(xiāng)明》季羨林3.《清貧》方志敏《可愛的中國》4.《摔跤》徐光耀《小兵張嘎》5.《他像一棵挺脫的樹》老舍(原名:舒慶春)《駱駝祥子》6.《兩莖燈草》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中國古典諷刺小說)7.《刷子李》馮驥才《俗世奇人》8.《自相矛盾》(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難一》9.《田忌賽馬》(漢代)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10.《跳水》(俄國)列夫·托爾斯泰11.《威尼斯小艇》(美國)馬克·吐溫12.《楊氏之子》(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13.《手指》豐子愷三.語文園地二(1)榜文:古時候官府張貼的告示。 (2)印信:政府機關(guān)的圖章。(3)驛站:古時候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及往來官員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4)郎中:中醫(yī)醫(yī)生。 (5)店家:舊時指旅店、酒館、飯鋪的主人或管事的人。(6)客舍:旅館。 (7)貨郎:古時候拉著貨物叫賣的人。四.語文園地六①豆蔻(kòu)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②期頤(yi):指人一百歲。③及笄(jī):指女子年滿十五歲。④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⑤而立:指人三十歲。 ⑥不惑(huò):指人四十歲。⑦花甲:指人六十歲。 ⑧古稀:指人七十歲。五.語文園地八①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②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③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④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⑤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六.人物品質(zhì)1.諸葛亮:神機妙算、膽略過人2.周 瑜:妒才忌能、用心險惡3.魯 肅:忠厚老實、信守承諾4.曹 操:生性多疑、行事謹慎5.武 松:豪放、勇武、機敏6.猴 王:活潑可愛、敢作敢為7.賈寶玉:率直、純真、善良8.毛主席:以國家為重、為革命不徇私情9.劉伯承:信念堅定、志氣如剛、忠于革命10.方志敏:矜持不茍、舍己為公11.小嘎子:機靈、爭強好勝12.小胖墩兒:沉著冷靜13.祥 子:高大健碩、充滿活力14.嚴監(jiān)生:吝嗇、視財如命15.刷子李:技藝高超16.孫 臏:善于觀察分析、足智多謀17.船 長:沉著冷靜、機智果斷18.楊氏子:機智善對、禮貌待人19.閏 土:機智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七.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明代 羅貫中 《紅樓夢》清代 曹雪芹《水滸傳》元末明初施耐庵 《西游記》明代 吳承恩八.必背古詩句或名言警句1.多行不義,必自斃。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6.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8.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9.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10.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11.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12.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九.四字詞語神機妙算 半夜三更 喜不自勝 大吃一驚 一飲而盡 踉踉蹌蹌情不自禁 馬革裹尸 一針見血 一聲不吭 青筋暴起 從容鎮(zhèn)定汗如雨下 一點一滴 矜持不茍 舍己為公 自上而下 肅然起敬煙波浩渺 風光旖旎 碧波萬頃 相映成趣 晶瑩澄澈 巍峨雄奇美妙絕倫 良辰美景 樂此不疲 頂天立地 恍然大悟 不厭其煩無邊無垠 能書善畫 頗負盛名 風欺雪壓 低頭折節(jié) 不可勝數(shù)十.照樣子,寫詞語天造地設(shè) 天(羅)地(網(wǎng)) 天(寒)地(凍) 天(高)地(厚)左膀右臂 左(思)右(想) 左(鄰)右(舍) 左(顧)右(盼)一聲不吭 一(絲)不(茍) 一(成)不(變) 一(毛)不(拔)日精月華 日(積)月(累) 日(新)月(異) 日(增)月(益)十一.近義詞天造地設(shè)(鬼斧神工) 笑而不答(笑而不語) 垂頭喪氣(灰心喪氣)搖頭晃腦(搖頭擺尾) 人才輩出(人才濟濟) 得意揚揚(得意忘形)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隨時隨地(無時無刻) 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十二.反義詞仰面朝天(俯身向下) 力所能及(無能為力) 春風得意(愁眉苦臉)翻來覆去(一動不動) 膘肥體壯(瘦骨嶙峋) 不由自主(心甘情愿)厚此薄彼(一視同仁) 手疾眼快(慢慢吞吞) 樂此不疲(心不在焉)十三.特殊詞語積累ABAC式:順風順水百發(fā)百中自由自在人來人往無憂無慮ABAB式:久仰久仰失敬失敬幸會幸會承讓承讓獻丑獻丑ABB式:胖乎乎圓滾滾明晃晃毛嘟嘟藍悠悠孤零零AABB式:馬馬虎虎整整齊齊忙忙碌碌平平安安干干凈凈踉踉蹌蹌描寫景色的詞語:煙波浩渺風光旖旎無邊無垠鳥語花香出自西游記:騰云駕霧大顯神通銅筋鐵骨火眼金睛出自三國演義: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單刀赴會舌戰(zhàn)群儒鞠躬盡瘁形容有智慧: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料事如神聰明絕頂大智大勇含人體器官:抓耳撓腮交頭接耳口是心非拳打腳踢手舞足蹈形容人物神態(tài):汗珠滾滾汗如雨下若有所思眉開眼笑神采奕奕一x不x的詞語:一聲不吭一絲不茍一塵不染一文不值一言不發(fā)十四.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2.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3.金文主要在商周時期使用,小篆是我國最早統(tǒng)一的文字,隸書成為漢字發(fā)展史上的分水嶺。4.漢字字體的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5.后來,人們把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國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由此多了一門新學(xué)科,叫“甲骨學(xué)”。十五.根據(jù)語境,填上合適的名言警句或詩句。1.有一顆會憐憫別人的善良的心是仁義之人的最高境界!正如《孟子》中所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2.正義之人,行事必定坦坦蕩蕩,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3.爺爺經(jīng)常告訴我們,不要做不義之事,正如《左傳》所講的“多行不義,必自斃,也就是說,壞事做多了,是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4.《論語》中所說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是君子與小人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也就是說,君子既知道義,也曉得利。5.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一根道德標桿,知恥才能守正,正如《朱子語類》所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6.愛國是什么 愛國是王昌齡《從軍行》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愛國是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殷切期盼。7.《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中的“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兩句詩寫出了農(nóng)人的繁忙與勤勞;《鄉(xiāng)村四月》中也體現(xiàn)農(nóng)民這一特點的詩句是“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8.《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最能表現(xiàn)詩人對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詩句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9.《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營造了一幅極速飛馳的畫面,表達了詩人迫不及待、歸心似箭的心境的詩句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10.母愛偉大而無私,子女卻永遠無法報答父母的恩情,可以用孟郊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形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