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025浙教版K7下15-土壤與植物生長一、植物的根系1、一株植物所有的根的總稱叫做根系。2、根的分類:根分為主根、側根和不定根。根據有無明顯的主側根之分,根系分為直根系與須根系。青菜、大豆等雙子葉植物 入土深 水稻、小麥等單子葉植物 入土淺一、植物的根系注:不定根除了從老根上長出外,還可以從植物的莖、葉上長出根系類型 概念 代表植物 跟數 入土直根系 有明顯發達主根和側根之分的根系 青菜、大豆等雙子葉植物 少 深須根系 沒有明顯主側根之分的根系 水稻、小麥等單子葉植物 多 淺一、植物的根系3、根的功能:許多植物的根系十分發達,生長的范圍比枝葉大,對植物起到固定作用。另外,組成根系的每條根都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大多數陸生植物是通過根來吸收土壤中的營養物質。注:苔蘚植物的假根只起固定作用,沒有輸導組織,無根毛吸水結構。4、根的分布:根在土壤中的分布,與植物的種類和外界環境密切相關。5、影響根分布的外界環境因素包括:土壤的結構、肥力、通氣情況、水分狀況;例如:缺水地區生長的植物的根往往比水源充足地區生長的植物根更為發達。在農業生產上,常利用控制水、肥等來調整作物的根系,以達到豐產的目的。須根系中也有主根,只是主根不發達、不明顯。二、根的吸水和失水1、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著生根毛的部分,它是根生長、分化、吸收養料最活躍的部位,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2、從根尖的尖端起,根據它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不同,依次可分為根冠 、 分生區 、伸長區 和 根毛區四個部分。二、根的吸水和失水3、根尖各結構的特點和功能二、根的吸水和失水4、當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吸水。反之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失水。一次施肥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容易導致根毛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燒苗”現象。二、根的吸水和失水5、水分進入根部的途徑:水→ 根毛細胞 → 各皮層細胞 → 根的木質部導管 →植物體各結構。水被根毛細胞吸收后,根據各細胞內細胞液濃度不同,由低濃度向高濃度傳輸(水的滲透作用),進入木質部導管后,在葉片蒸騰作用拉力下,上升到植物各結構。三、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1、在包含無機鹽的土壤浸出液中培養的植物比蒸餾水中培養植物生長的更好,說明植物需要無機鹽(一)植物需要的元素大量:C、H、O、N、P、K、S、Ca、Mg微量:Fe、Mn、B、Zn、Cu、Mo、Cl不同植物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量不同:(二)無機鹽的作用有些無機鹽用于構建植物體:氮和鎂是合成葉綠素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蛋白質的原料。有些無機鹽用于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鉀能使莖稈粗壯、促進淀粉的合成和運輸磷能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和開花及果實成熟三、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3、植物缺乏無機鹽的癥狀植株矮小,葉片發黃——缺氮 植株暗綠帶紅——缺磷 植株矮小,易倒伏,葉片有褐斑——缺鉀 (記憶口訣:蛋黃/氮黃、紅磷、荷甲/褐鉀)注:除了這些主要元素,植物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三、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4、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根據植物需要的無機鹽種類和數量直接配成營養液。優勢:①節水、省肥、高產;②清潔衛生無污染;③省工 省力、易于管理;④避免連續栽培同種作物引起的作物生長發育異常; ⑤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⑥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四、植物的莖1、莖的結構:植物的莖按形態可分為 直立莖 、 攀緣莖 、 匍匐莖 和 纏繞莖 等;按其組成可分為 草質莖 和 木質莖 。四、植物的莖攀緣莖 : 葡萄 爬山虎 黃瓜四、植物的莖纏繞莖 : 菜豆 牽牛花 紫藤四、植物的莖2、木質莖一般具有 樹皮 、 形成層 、 木質部(最硬) 和 髓 等結構。(1)樹皮可分為 韌皮部 和最外層的表皮。對植物具有 保護 作用; 韌皮部 中含輸送有機物的 篩管 。(2) 形成層 2-3層細胞能不斷 分裂 ,向外形成 韌皮部 ,向內形成 木質部 ,使莖 加粗 。(3)木質部 含輸送水和無機鹽的 導管 。(4)髓具有儲藏營養的作用。注:草質莖無形成層,不會變粗四、植物的莖5)木質莖的加粗生長活動與季節性的 氣候變化有關,尤其是溫帶地區生長的木本植物,在外界氣候因素呈現的 周期性 變化影響下,木質莖的橫切面上會呈現出 年輪 現象。6)年輪出現在莖的 木質部 中,根據年輪數可推斷出樹的 年齡 。根據年輪的寬度變化等信息可推斷出植物生長不同時期的 氣候狀況 等。7)一年一般形成一個年輪。年輪疏松 ,顏色較 淺 (如春材)。年輪較密 ,顏色較 深 (如秋材)。8)樹木向陽一側生長旺盛。向南的一面,年輪疏松向北的一面,年輪教密五、物質的運輸1、根從土壤中吸收來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 莖 運輸的。2、水分和無機鹽被 根尖 吸收后,會進入根部 導管 。由于根和莖中的導管是相互連通的,最后,它們能通過莖進入到 葉脈中的導管3、水分和無機鹽在莖 木質部 的導管中能 自下而上 地向枝端運輸4、最后在葉的蒸騰作用下從葉的氣孔散失到空氣中。五、物質的運輸5. 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探究實驗“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探究實驗的注意事項:(1)要將枝條的下端削成平整的斜面,(2)紅墨水的濃度應相對高些;(3)在陽光下從而產生蒸騰拉力,(4)將A組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只留樹皮B組剝去下半部樹皮的帶葉枝條C組枝條不做處理如果:BC組枝條木質部韌皮部都被染色,A組韌皮部未染色。說明木質部傳輸外還能傳向韌皮部。C組枝條下深上淺的現象,說明水是從下往上傳。五、物質的運輸6.有機物的運輸1)植物的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除小部分留在葉肉細胞外,大部分需轉送到 莖 、 根 、果實、種子等部位去。2)有機物的運輸實驗:表明有機物是通過樹皮 自上而下 運輸的。3)樹皮里只有 韌皮部的篩管 是上下相通的葉制造的有機物是通過篩管 向下運輸的。五、物質的運輸注意點a.導管與篩管的比較:導管存在于木質部中由死細胞構成的中空長管用于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存在于韌皮部中,由活細胞構成的,細胞間隔轉化為帶孔的篩板。b.木質部與韌皮部的比較:木質部內有木纖維,韌皮部內有韌皮纖維,木纖維和韌皮纖維都是死細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