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廣西玉林市陸川縣統編版四年級下冊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1.(2024四下·陸川期中)下列行為中,難交到好朋友的是( )。A.小鵬經常幫助班上弱小的同學B.麗麗總是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同學們C.琳琳經常跟同學們一起討論學習問題D.凱凱不舍得讓同學踢自己新買的足球【答案】D【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我們都渴望獲得友誼,但我們應該明白怎樣才能交到朋友。要想和其他同學交朋友,樂于幫助同學,善于分享,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學習問題,都是獲得友誼的好辦法。不舍得讓同學踢自己新買的足球,是不善于分享的表現,不容易交到好朋友。分析得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會交友,知道友誼來之不易,需要珍惜。學會與朋友相處,友誼才能深厚長久。2.(2024四下·陸川期中)下列( )不是關于誠信的成語。A.立木為信 B.揠苗助長 C.一諾千金 D.言而有信【答案】B【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立木而信來自于商鞅變法的歷史故事,意思是用一個木頭樹立誠信。指說到做到,言而有信。一諾千金來自于季布的故事,意思是指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立木而信、一諾千金、言而有信都是關于誠信的成語,揠苗助長與誠信無關。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誠信做人。了解誠信做人的必要性,以及生活中如何誠信做人,了解與之有關的名言警句。3.(2024四下·陸川期中)對中國式“剩”宴說“不”的理由包括:“剩”宴不會( )。A.浪費食物 B.產生垃圾 C.耗費資源 D.顯示闊綽【答案】D【解析】【分析】中國式"剩"宴反映的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其危害是浪費食物、產生垃圾、耗費資源,這不符合可續發展的要求,違背了艱苦奮斗的精神。而顯示闊綽,則是炫耀心理的表現,是錯誤的認知,該想法不可取。分析得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浪費行為。了解勤儉節約的必要性以及生活中如何勤儉節約,不浪費。4.(2024四下·陸川期中)避免發生沖突,往往取決于我們處理( )A.矛盾的時間 B.矛盾的結果 C.矛盾的方式 D.矛盾的人物【答案】C【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在我們身邊存在這各種各樣的沖突。能否避免發生沖突,往往取決于我們處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產生沖突并不可怕,采用正確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化解沖突。分析得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解決沖突的方法。在生活與學習中,我們難免會和別人起沖突。我們要冷靜地面對沖突,處理好沖突。5.(2024四下·陸川期中)說到做到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重要標志。【答案】正確【解析】【分析】說話算數是人的一個重要品質,說到做到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重要標志,不守信用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了誠實。誠實,即忠誠老實,就是忠于事物的本來面貌,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情,不說謊,不作假,不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瞞別人。解答本題關鍵是審清題意,明確答題角度是誠信的價值,然后依據教材知識作答。6.(2024四下·陸川期中)廠名廠址、使用說明、生產日期都是我們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 )【答案】正確【解析】【分析】聯系教材內容及生活實際可知,我們都有過購物的經歷。怎樣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這里面可有不少學問,要學會看包裝信息。正規商品的外包裝上一般都有商標、廠名廠址、使用說明、生產日期等內容,這是我們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會看包裝信息,知道包裝上都有哪些信息,"三無"產品不能購買。7.(2024四下·陸川期中)商場有服務員,試用的物品不必放回原位。( )【答案】錯誤【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我們在購物時需要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這既是必要的行為規范,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商品要輕拿輕放;不需要的商品放回原位;挑選水果時,不用手亂捏;不隨意拆除商品包裝。商場有服務員,試用的物品也應放回原位,這是文明購物的體現,也是對服務員的尊重。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做文明的顧客。我們在購物時需要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做一個文明的顧客。8.(2024四下·陸川期中)說話不算數只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答案】錯誤【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的學習及生活實踐可知,說話不算數不僅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也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如讓別人不再相信自己。故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失信的行為及后果。通過學習,了解失信后產生的后果。1 / 12023-2024學年廣西玉林市陸川縣統編版四年級下冊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1.(2024四下·陸川期中)下列行為中,難交到好朋友的是( )。A.小鵬經常幫助班上弱小的同學B.麗麗總是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同學們C.琳琳經常跟同學們一起討論學習問題D.凱凱不舍得讓同學踢自己新買的足球2.(2024四下·陸川期中)下列( )不是關于誠信的成語。A.立木為信 B.揠苗助長 C.一諾千金 D.言而有信3.(2024四下·陸川期中)對中國式“剩”宴說“不”的理由包括:“剩”宴不會( )。A.浪費食物 B.產生垃圾 C.耗費資源 D.顯示闊綽4.(2024四下·陸川期中)避免發生沖突,往往取決于我們處理( )A.矛盾的時間 B.矛盾的結果 C.矛盾的方式 D.矛盾的人物5.(2024四下·陸川期中)說到做到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重要標志。6.(2024四下·陸川期中)廠名廠址、使用說明、生產日期都是我們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 )7.(2024四下·陸川期中)商場有服務員,試用的物品不必放回原位。( )8.(2024四下·陸川期中)說話不算數只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我們都渴望獲得友誼,但我們應該明白怎樣才能交到朋友。要想和其他同學交朋友,樂于幫助同學,善于分享,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學習問題,都是獲得友誼的好辦法。不舍得讓同學踢自己新買的足球,是不善于分享的表現,不容易交到好朋友。分析得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會交友,知道友誼來之不易,需要珍惜。學會與朋友相處,友誼才能深厚長久。2.【答案】B【解析】【分析】通過學習可知,立木而信來自于商鞅變法的歷史故事,意思是用一個木頭樹立誠信。指說到做到,言而有信。一諾千金來自于季布的故事,意思是指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立木而信、一諾千金、言而有信都是關于誠信的成語,揠苗助長與誠信無關。分析得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誠信做人。了解誠信做人的必要性,以及生活中如何誠信做人,了解與之有關的名言警句。3.【答案】D【解析】【分析】中國式"剩"宴反映的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其危害是浪費食物、產生垃圾、耗費資源,這不符合可續發展的要求,違背了艱苦奮斗的精神。而顯示闊綽,則是炫耀心理的表現,是錯誤的認知,該想法不可取。分析得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浪費行為。了解勤儉節約的必要性以及生活中如何勤儉節約,不浪費。4.【答案】C【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在我們身邊存在這各種各樣的沖突。能否避免發生沖突,往往取決于我們處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產生沖突并不可怕,采用正確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化解沖突。分析得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解決沖突的方法。在生活與學習中,我們難免會和別人起沖突。我們要冷靜地面對沖突,處理好沖突。5.【答案】正確【解析】【分析】說話算數是人的一個重要品質,說到做到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重要標志,不守信用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了誠實。誠實,即忠誠老實,就是忠于事物的本來面貌,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情,不說謊,不作假,不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瞞別人。解答本題關鍵是審清題意,明確答題角度是誠信的價值,然后依據教材知識作答。6.【答案】正確【解析】【分析】聯系教材內容及生活實際可知,我們都有過購物的經歷。怎樣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這里面可有不少學問,要學會看包裝信息。正規商品的外包裝上一般都有商標、廠名廠址、使用說明、生產日期等內容,這是我們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題干表述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會看包裝信息,知道包裝上都有哪些信息,"三無"產品不能購買。7.【答案】錯誤【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可知,我們在購物時需要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這既是必要的行為規范,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商品要輕拿輕放;不需要的商品放回原位;挑選水果時,不用手亂捏;不隨意拆除商品包裝。商場有服務員,試用的物品也應放回原位,這是文明購物的體現,也是對服務員的尊重。題干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做文明的顧客。我們在購物時需要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做一個文明的顧客。8.【答案】錯誤【解析】【分析】結合課本知識的學習及生活實踐可知,說話不算數不僅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也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如讓別人不再相信自己。故表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失信的行為及后果。通過學習,了解失信后產生的后果。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西玉林市陸川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學生版).docx 廣西玉林市陸川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