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16、在太空中生活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給地面學生講課,向我們展示了航天員在太空中的一些生活場景。這次授課使我們對太空環境有了更多的了解。蘇聯人加加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太空中飛行的航天員,隨后,又有許多航天員在太空中飛行。讓我們觀看視頻或利用其他方法來搜集資料,了解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河北衡水市安平人,蔡旭哲“神舟五號”楊利偉首登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七號”翟志剛出倉行走——2008年09月25日“神舟十號”王亞平太空授課——2013年06月20日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飲食 食物是特殊制作的“壓縮磚”,放開手會懸浮在空中飲水 飲水需要用特殊的袋子裝水,擠著喝運動 運動比地球上省力,但是非常困難,外出要穿厚厚的宇航服休息 睡覺要在睡袋中并用繩子固定,或者睡在睡眠倉中衣服 航天服有幾十千克重,穿、脫非常困難這些現象的原因:失重1.航天員在太空中是怎樣生活和工作的 答:(1)生活:宇航員睡覺的時候會進入專門的睡袋里;在太空飲水需要擠著喝;食物是經過特別加工過的;洗澡需要用單獨的袋子。(2)工作:航天員在太空按照地面的時間安排工作和休息,按照每天的工作計劃進行工作。2.比較太空生活與地面生活的不同,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在太空中生活會遇到失重、缺氧、通訊等問題。這是由于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引力。中國載人空間站“天宮”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I、“夢天”實驗艙Ⅱ、“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其中核心艙相當于空間站的“樞紐”和“大腦”,起到控制核心的作用;兩個實驗艙主要供航天員開展科學實驗和研究;載人飛船用于分批次接送航天員;貨運飛船負責運輸各種補給、設備及實驗材料等。中國空間站建成后,將對全世界開放。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立項,之后的九年時間里,“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探測器陸續發射升空,從月球環繞逐漸實現著陸探測。2018年12月8日,我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實現了中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返回,進一步推動了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進程。你想設計一個“登月飛船”嗎 可以參考設計要求,完成自己的設計。設計要求:1.為“登月飛船”設計服務艙、指令艙和登月艙。2.至少要有3個實驗室,供科學家開展生物、物理、醫學等研究。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