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中考語文全真模擬卷 【重慶專用】(全卷共四個大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語文知識及運用(30分)(重慶市2024屆中考B卷)1.班級開展“君子自強不息”主題學習,請你完成以下活動。活動一:致敬航天英雄①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研制、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再啟新征程。②科研團隊持續創新,不斷推動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員隊伍工作一絲不茍,zhāng( )顯了駭人聽聞的航天精神,一次次書寫了探索浩瀚太空的新篇章!③通過他們日復一日地勤學苦練,淬煉出百折不撓的意志。④一串串奮斗的足跡,鋪就一條飛天之路。人生從來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一鳴驚人的背后,都是qiè( )而不舍、鞠躬盡瘁的精神。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粗字注音。zhāng( )顯 浩瀚( ) qiè( )而不舍 鞠躬盡瘁( )2.文段中畫橫線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一絲不茍 B.駭人聽聞 C.百折不撓 D.輕而易舉3.文段中畫框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圍繞“君子自強不息”的學習主題,根據表中“資料搜集”,設計兩個問題,采訪航天科學資料搜集 孫家棟是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成長起來的優秀科學家。在從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帶領團隊不斷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當發射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失敗時,他帶著大家在戈壁黃沙中一點點尋找衛星殘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終讓衛星發射成功。他為中國突破導航衛星組網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等做出了重大貢獻。采訪問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積累經典名句,致敬航天英雄。(1)請你再寫兩句有關自強不息的名言或詩句。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用或化用上述一個名句擬寫贊語,致敬航天英雄。活動二:緬懷革命英雄6.根據《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1)下面是為書中革命人物制作的卡片,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 B.C. D.(2)葉嘉瑩先生讀完《紅星照耀中國》后,感嘆道:“沒想到共產黨這么了不起……共產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請根據書中內容,分析中國共產黨革命成功的必然原因。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5分)(一)古詩文積累(10分)(重慶市2024屆中考A卷)2.請按要求填空。水蘊情思水寄愁緒 “楊花落盡子規啼,①___________”(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水流潺潺,流淌著對友人的擔憂;“日暮鄉關何處是,②____________”(崔顥《黃鶴樓》),波濤浩渺,承載著游子的鄉愁;“商女不知亡國恨,③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江水瑟瑟,蘊含著家國之憂。水養性情 柳宗元尋山訪勝,“隔篁竹,聞水聲,④_____________”(《小石潭記》),心生愉悅;白居易踏春尋美,“⑤_____________,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流連忘返;王灣行舟綠水,“⑥_____________,風正一帆懸”(《次北固山下》),心曠神怡。水載光陰 臨水駐足,“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論語>十二章》),讓人喟嘆時光易逝;登高望遠,“⑨_____________?悠悠。⑩_____________”(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令人感嘆世事滄桑。(二)(15分)(重慶市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2024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閱讀下面兩則文段,完成下題。【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而自放山水之間,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節選,有刪改)注釋:①元豐二年八月,蘇軾因“烏臺詩案”下獄,蘇轍上書營救,因而獲罪被貶。元豐六年,與蘇軾同謫居黃州的張懷民,為覽觀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蘇軾替它取名為“快哉亭”,蘇轍則為它作記紀念。②一舍:三十里。③中:內心,心中。④病:憂愁、怨恨。⑤適:往、去。⑥張君:張懷民。⑦烏:哪里。3.下列加粗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未果,尋病終B.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予觀夫巴陵勝狀C.念無與為樂者/未復有能與其奇者D.窮耳目之勝以自適/欲窮其林4.翻譯下列句子。(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2)今張君不以謫為患,而自放山水之間。5.關于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念無與為樂者”,前文的“行”由此句中的“念”而起,“念”因“行”延宕,文情也顯得搖曳起伏。B.甲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營造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C.乙文第一段“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是總寫,說明在亭子中極目四望,能望見十分開闊的景色,為下文具體寫景設下了廣大的天地。D.乙文主題明確,緊扣“快哉”著筆,既表達了對張懷民的贊賞,也隱含了對其兄蘇軾的慰勉之情。6.請結合兩篇文章的內容,談談蘇軾和張懷民在宦海沉浮中的表現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三、現代文閱讀(40分)(一)(22分)(重慶市永川區2024年中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下面小題。通訊十親愛的小朋友:①我常喜歡挨坐在母親的旁邊,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說我幼年的事。②母親凝想地,含笑地,低低地說:③“不過有三個月罷了,偏已是這般多病。聽見端藥杯的人的腳步聲,已知道驚怕啼哭。許多人圍在床前,乞憐的眼光,不望著別人,只向著我,似乎已經從人群里認識了你的母親!”④這時眼淚已濕了我們兩個人的眼角!⑤你的彌月到了,穿著舅母送的水紅綢子的衣服,戴著青緞沿邊的大紅帽子,抱出到廳堂前。因看你豐滿紅潤的面龐,使我在姊妹妯娌群中,起了驕傲。⑥已經三歲了,或者快四歲了。父親帶你到他的兵艦上去,大家匆匆的替你換上衣服。你自己不知什么時候,把一支小木鹿,放在小靴子里。到船上只要父親抱著,自己一步也不肯走,放到地上走時,只是一跛一跛的。大家奇怪了,脫下靴子,發現了小木鹿。父親和他的許多朋友都笑了。⑦“傻孩子!你怎么不會說?”⑧母親笑了,我也伏在她的膝上羞愧的笑了。——回想起來,她的質問,和我的羞愧,都是一點理由沒有的。十幾年前事,提起當面前事說,真是無謂。然而那時我們中間彌漫了癡和愛!⑨當她說這些事的時候,我總是臉上堆著笑,眼里滿了淚。聽完了用她的衣襟來印我的眼角,靜靜的伏在她的膝上。這時宇宙已經沒有了,只母親和我。最后我也沒有了,只有母親,因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⑩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親面前,仰著臉問:“媽媽,你到底為什么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頰,抵住我的前額,溫柔地,不遲疑地說:“不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兒!”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還有人能說這句話!“不為什么”這四個字,從她口里說出來,何等剛決,何等無回旋!她愛我,不是因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間的一切虛偽的稱呼和名字!她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兒。總之,她的愛,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層層的麾開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來愛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至幕后,將我二十年的歷史和一切都更變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從沒有一個人認識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兒,她就仍用她堅強無盡的愛來包圍我。她愛我的肉體,她愛我的靈魂,她愛我前后左右,過去,將來,現在的一切! 她的愛不但包圍我,而且普遍的包圍著一切愛我的人。而且因著愛我,她也愛了天下的兒女,她更愛了天下的母親。小朋友,告訴你一句小孩子以為是極淺顯,而大人們以為極高深的話:“世界便是這樣的建造起來的!” 我的心潮,沸涌到最高度,我知道于我的病體是不相宜的。我現在不在母親的身畔,——但我知道她的愛沒有一刻離開我,她自己也如此說!——暫時無從再打聽關于我的幼年的消息,然而我會寫信給我的母親。 小朋友!你們正在母親的懷里。我教給你,你看完了這一封信,放下報紙,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親——若是她出去了,就去坐在門檻上,靜靜的等她回來——不論在屋里或是院中,把她尋見了,你便上去攀住她,左右親她的臉,你說:“母親!若是你有功夫,請你將我小時候的事情,說給我聽!”等她坐下了,你便坐在她的膝上,倚在她的胸前。你聽得見她心脈和緩的跳動。你仰著臉,會有無數關于你的,你所不知道的美妙的故事,從她口里天樂一般的唱將出來! 然后,——小朋友!我愿你告訴我,她對你所說的都是什么事。 我現在正病著。沒有母親坐在旁邊,小朋友一定思念我,然而我有說不盡的感謝!造物者將我交付給我母親的時候,竟賦予了我以記憶的心才;現在又在忙碌的課程中替我勻出七日夜來,回想母親的愛。我病中光陰,因著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 小朋友,再談吧,致我的愛與你們的母親!你的朋友冰心一九二二,十二,五晨,圣卜生療養院,威爾斯利。(選自《寄小讀者》,人民文學出版社,有刪節)7.這封書信既然是寫給小朋友的,為什么開頭用較大的篇幅來寫自己兒時的往事?8.賞析下面句中加粗詞語的表達效果。(1)聽完了用她的衣襟來印我的眼角,靜靜的伏在她的膝上。(2)我病中光陰,因著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9.朗讀下面句子。請從重音、停連、語氣、語調設計朗讀,并說明理由。“不為什么”這四個字,從她口里說出來,何等剛決,何等無回旋!10.這是一篇書信體散文,結合本文內容,探究這類文章在情感和語言上的突出特點。11.魯迅先生曾說:“創作的總根于愛。”本文是怎樣體現這一創作意圖的?(二)(18分)(重慶市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大部分中學生對“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詩耳熟能詳,但是在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拖延現象卻屢見不鮮。拖延是個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人們對拖延行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拖延是“時間殺手”,是一種惡習,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在考場上,面對題目繁雜的試卷,如果拖延,考試成績就會很難看,在戰場上,兩軍對壘,幾秒鐘的拖延就會讓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哈佛大學著名學者哈里克說:“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習而一事無成,這是因為拖延能殺傷人的積極性。”也有人認為,拖延一下并不要緊。人們一般只對不喜歡做的和覺得拖一拖也沒問題的事拖延。從某種角度上說,拖延其實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當你面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時,拖一拖,能緩解你的不良情緒,讓你能平靜地面對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發自身更大的潛能,完成任務的效率會更高。當然,這樣的拖延考驗著你對自我的清醒認識,對時間節點的準確把握,對做事節奏的控制。材料二心理學家認為,“拖延”是一種普遍的心理和行為現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為。當拖延行為成為一種牢固的行為習慣時,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癥。拖延癥是一種心理疾病,會給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患有拖延癥的人往往會產生自責情緒和負罪感,不斷地否定自我,嚴重的還會伴有焦慮癥、抑郁癥。調查表明,現實生活中認為自己有拖延癥的人不少:50%的中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癥,8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癥,86%的職場人認為自己有拖延癥,其中50%的職場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開始工作,13%的職場人不拖到領導再次催促,絕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癥常見的類型如圖:造成拖延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觀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敗,不想承擔失敗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過于追求完美,害怕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懶惰,不愿做事情;還有的人是受負面情緒影響,行動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務過多或者難度過大,超出了個人的能力,會讓人拖延或逃避任務;外界的誘惑尤其是娛樂方面的誘惑,也往往會導致拖延行為。材料三大多數拖延癥患者對自己的拖延癥焦慮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邊焦慮,一邊拖延。就連吃晚飯這樣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點,再餓也喚不起習慣性“床上癱”的自己。中國青年報的社會調查中心曾對2004名拖延癥患者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8.7%的受訪者只顧著焦慮卻遲遲行動不起來。拖延癥患者很難直接做困難的、需要意志力維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誤學業和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一項新的職業——自律監督師應運而生。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據患者的癥狀制定相應的對策,幫助患者打敗拖延癥。他們幫助患者學會規劃時間、制定分步目標,因為小目標能消除拖延癥患者的畏難情緒:同時訓練患者的自理力,因為自律才是拖延癥最有效的克星;還采取多種方法幫助患者學會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擾,排除不良情緒,減少患者完成任務的障礙。另外,他們還會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促使患者逐漸消除拖延癥。12.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患有拖延癥的人會產生自責情緒和負罪感,并會患上嚴重的焦慮癥、抑郁癥。B.調查發現,中學生、大學生、職場人三類人中,中學生的拖延癥最為嚴重。C.造成拖延癥的主觀因素主要有害怕失敗、追求完美,任務過多過難等。D.大多數拖延癥患者對自己的拖延癥感到焦慮,也想改掉,卻遲遲不采取行動。13.季延和常拖兩位同學對拖延的認識產生了分歧,如果你在場,你的行法是什么?請根據“材料一”表明你的觀點,并闡述理由。季延:拖延的危害很大,咱們應該遠離它!常拖:我覺得拖延也有好處,拖一下也沒什么。你的看法:14.下面是一位學生拖延癥患者某個周日的觀察記錄。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監督師,請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拖延癥的類型并給出對策觀察記錄8點:起床,吃早餐。 9點:家長叫他做作業,他說時間還早,要休息一下。 11點:家長再催,他依然說時間還早,作業肯定能做完。 12點:吃午飯,午休。 15點:開始做作業。 15點20分:跑去吃水果、聽音樂。 17點:還在聽音樂,家長問他作業是否完成,他說離明天上學還早呢,不著急。第二天上學,老師給家長發來短信:您的孩子又沒交作業!自律監督師的分析和對策拖延癥的類型 對策①盲目自信; ②_______ ①幫助他規劃時間、制定分步目標;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55分)(重慶市2024屆中考語文試卷(A)卷)15.以下兩題,選做一題。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寫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襲。(1)請觀察下圖,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五四青年節將至,學校擬開展“五月放歌”文藝匯演,只安排了初一、初二學生參加。請你代表初三學生給校長寫一封信,希望他同意初三學生也參加本次活動。注意:請在作文答卷第一行居中寫“給校長的一封信”,落款為“初三全體學生”,時間為“5月1日”。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①.彰;②.hàn;③.鍥;④.cuì2.B3.C4.①.示例:您在從事航天工作60多年中遇到那么多困難,是什么支撐您一直堅持下來的②.示例:在開拓創新的過程中,您覺得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5.①.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②.示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③.示例:航天英雄們,你們以“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不斷探索浩瀚宇宙,向你們致敬!6.(1)D(2)①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斯諾筆下的共產黨員和紅軍戰士都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即使頭破血流也要奮起守護家園,“革命理想高于天”深存于中國共產黨人心中。②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優秀共產黨人的榜樣力量。斯諾著重記錄了毛澤東與朱德在延安時期的工作、生活,他們作為黨的領導和軍隊統帥,從我做起,發揮榜樣力量,最終帶領人民軍隊從低谷走向勝利。③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人民至上、忠心衛國的革命情懷。“紅軍教我讀書寫字”“紅軍對待我們很好”“共產黨員是幫助紅軍打白匪和國民黨的人”……這就是人民心中的紅軍戰士和共產黨,他們不僅有著堅定不移忠心衛國的意志,亦擁有無私奉獻、一切為民的高尚情懷。④中國共產黨始終無條件地遵守黨的紀律。有紅軍戰士走過山上的一叢野杏樹時,忽然四散開來去摘野杏,但當“我們走過私人果園時,卻沒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顯然,中國共產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⑤中國共產黨始終獲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長征過四川時,農民給我們送來了他們自己做的草鞋,一路上給我們送來了茶和熱水”“人民在各方面幫助我們。他們常常把小股敵軍繳了械,切斷他們的電話電報線,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切斷我們的電話線”。中國共產黨的最終勝利離不開群眾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其廣大成員自身“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優秀品質。解析:1.“zhāng顯”寫作“彰顯”;“浩瀚”的“瀚”讀“hàn”;“qiè而不舍”寫作“鍥而不舍”,注意“鍥”不要誤寫為“契”;“鞠躬盡瘁”的“瘁”讀“cuì”,注意不要誤讀為“cù”。2.B.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句中用來形容航天精神的偉大,褒貶誤用,不恰當。3.C.成分殘缺,缺少主語,應將“通過”刪去。4.解答此題,要注意針對采訪對象和采訪目的提出問題,問題要小而具體,讓受訪者有話可答。本題中采訪對象孫家棟“是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成長起來的優秀科學家”,因此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孫家棟航天科學家的身份,并且與“君子自強不息”的學習主題相關,用語要得體,語氣要懇切。5.(1)選擇能體現不斷努力、自強不息、自我超越等內涵的名言或詩句作答即可。(2)作答時,首先需要明確航天英雄所代表的精神,如探索未知、自強不息等。接著,可以圍繞這種精神,結合名句的內涵,組織語言來表達對航天英雄的敬意和贊美。要注意語言的流暢和連貫,以及情感的真摯和深沉。6.(1)ABC.正確。D.有誤,“身經百戰的全軍統帥”是朱德,不是彭德懷。故選:D。(2)《紅星照耀中國》以毋庸置疑的事實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革命成功,是有必然原因的。①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斯諾筆下的共產黨員和紅軍戰士都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即使頭破血流也要奮起守護家園,“革命理想高于天”深存于中國共產黨人心中。②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優秀共產黨人的榜樣力量。斯諾著重記錄了毛澤東與朱德在延安時期的工作、生活,他們作為黨的領導和軍隊統帥,從我做起,發揮榜樣力量,最終帶領人民軍隊從低谷走向勝利。③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人民至上、忠心衛國的革命情懷。“紅軍教我讀書寫字”“紅軍對待我們很好”“共產黨員是幫助紅軍打白匪和國民黨的人”……這就是人民心中的紅軍戰士和共產黨,他們不僅有著堅定不移忠心衛國的意志,亦擁有無私奉獻、一切為民的高尚情懷。④中國共產黨始終無條件地遵守黨的紀律。有紅軍戰士走過山上的一叢野杏樹時,忽然四散開來去摘野杏,但當“我們走過私人果園時,卻沒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顯然,中國共產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⑤中國共產黨始終獲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長征過四川時,農民給我們送來了他們自己做的草鞋,一路上給我們送來了茶和熱水”“人民在各方面幫助我們。他們常常把小股敵軍繳了械,切斷他們的電話電報線,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切斷我們的電話線”。中國共產黨的最終勝利離不開群眾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其廣大成員自身“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優秀品質。2.答案:①聞道龍標過五溪②煙波江上使人愁③隔江猶唱后庭花④如鳴珮環⑤最愛湖東行不足⑥潮平兩岸闊⑦逝者如斯夫⑧不舍晝夜⑨千古興亡多少事⑩不盡長江滾滾流3.答案:D解析:A尋找/不久B忍受/美好C和、同/參與,這里是欣賞領悟的意思。4.答案:(1)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空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2)現在張懷民不把被貶官作為憂愁,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在大自然中放浪形骸”也可)。解析: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①中重點詞語有:空明,空明澄澈;交橫,交錯縱橫。句意為: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空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②中重點詞語有:以……為……,把……當作……;患,憂患。句意為:現在張懷民不把被貶官作為憂愁,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5.答案:A解析:“念”由“行”而起,“行”因“行念”延宕。6.答案:①我們在遭遇困難時,要學會豁達、坦然、從容。甲文中最后三句話蘇軾流露出兩人恰恰因為無事所以才能欣賞到難得的美景的情懷,蘇轍在乙文中說“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同時說“今張君不以謫為患”。都寫出了蘇軾、張懷民面對貶謫困境時候的豁達、坦然、從容。②在困境中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其他的美,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甲文和乙文第一段中蘇軾、張懷民都能在自然景物的美好中感受到生活的美,讓自己在貶謫的困境中還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③在面對困境時朋友之間要相互扶持,互相勉勵。甲文中“懷民亦未寢”中“亦”字表明兩人是知己。從乙文的寫作背景可看出,亭子由張懷民建成,蘇軾取名,蘇轍記文,他們三人也是互相理解對方的處境、相互勉勵。解析:甲文“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意思是,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蘇軾流露出兩人恰恰因為無事所以才能欣賞到難得的美景的情懷。從乙文“今張君不以謫為患”可知,兩文都寫出了蘇軾、張懷民面對貶謫困境時候的豁達、坦然、從容。由此可知,我們在遭遇困難時,要學會豁達、坦然、從容。從甲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和乙文“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可知,蘇軾、張懷民都能在自然景物的美好中感受到生活的美,讓自己在貶謫的困境中還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所以可得:在困境中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其他的美,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甲文中“懷民亦未寢”中“亦”字表明兩人有著共同的志趣和愛好,有著共同的被貶的經歷,是知己。從乙文的寫作背景可看出,亭子由張懷民建成,蘇軾取名,蘇轍記文,他們三人也是互相理解對方的處境、相互勉勵。所以可得:在面對困境時朋友之間要相互扶持,互相勉勵。7.答案:作者現身說法,為下文寫教小朋友們找到母親聽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伏筆。同時,字里行間也浸透著“我”對母親的無盡思念。解析:結合“我常喜歡挨坐在母親的旁邊,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說我幼年的事”等內容分析,作者現身說法,結合“我教給你,你看完了這一封信,放下報紙,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親——若是她出去了,就去坐在門檻上,靜靜的等她回來——不論在屋里或是院中,把她尋見了,你便上去攀住她”分析,為下文寫教小朋友們找到母親聽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伏筆。同時,字里行間也浸透著“我”對母親的無盡思念。8.答案:(1)運用細節描寫,傳神地表達出母親對“我”的疼愛以及“我”因母愛而滿滿的幸福感。(2)化抽象為形象,貼切地表達出身處異國病中的“我”對母愛的渴慕。解析:①“聽完了用她的衣襟來印我的眼角,靜靜的伏在她的膝上”運用細節描寫,傳神地表達出母親對“我”的疼愛以及“我”伏在母親的膝上的溫馨場景,表現了母愛給“我”的滿滿的幸福感,揭示了文章主旨。②“我病中光陰,因著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化抽象為形象,貼切地表達出身處異國病中的“我”對母愛的回憶,強烈地表達了“我”渴慕母愛的心理。9.答案:重讀“不為什么”“她”,予以強調; “何等剛決”“何等無回旋”兩句連讀,且語調上揚,讀出感嘆語氣,以抒發贊美之情。解析:結合上文“用她的面頰,抵住我的前額,溫柔地,不遲疑地說:‘不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兒’”分析,重讀“不為什么”“她”,予以強調;“何等剛決”“何等無回旋”兩句連讀,且語調上揚,讀出感嘆語氣,表達了對母親無私偉大的贊美之情。10.答案:真摯的情感互動:比如,文中多次呼告“小朋友”,來傾聽“我”的母愛故事和對母愛的感悟;語言親切自然,如話家常。比如,“我教給你,你看完了這一封信,放下報紙,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親”,這句話 就象告訴鄰居家的小孩一樣的親切。解析:結合“親愛的小朋友:我常喜歡挨坐在母親的旁邊,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說我幼年的事”“小朋友!你們正在母親的懷里。我教給你,你看完了這一封信,放下報紙,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親”等內容分析,文中多次呼告“小朋友”,來傾聽“我”的母愛故事和對母愛的感悟,有真摯的情感互動。“我教給你,你看完了這一封信,放下報紙,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親”,這句話就像告訴鄰居家的小孩一樣的親切。語言親切自然,如話家常。11.答案:本文主要通過向小朋友傾訴“我”與母親愛的故事和“我”對母愛的感悟,來歌頌母愛的永恒與博大。文中寫道,無論“我”在家里還是在國外,無論過去,將來,現在,母親的愛都無所不在的,是無條件的;母親不但愛“我”,還愛“天下的兒女”“更愛天下的母親”。同時,希望小朋友也去感受自己的母愛。解析:本文主要通過向小朋友傾訴“我”與母親愛的故事和“我”對母愛的感悟,來歌頌母愛的永恒與博大。結合“假使我走至幕后,將我二十年的歷史和一切都更變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從沒有一個人認識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兒,她就仍用她堅強無盡的愛來包圍我。她愛我的肉體,她愛我的靈魂,她愛我前后左右,過去,將來,現在的一切!她的愛不但包圍我,而且普遍的包圍著一切愛我的人。而且因著愛我,她也愛了天下的兒女,她更愛了天下的母親”分析,無論“我”在家里還是在國外,無論過去,將來,現在,母親的愛都無所不在的,是無條件的;母親不但愛“我”,還愛“天下的兒女”“更愛天下的母親”。同時,希望小朋友也去感受自己的母愛。12.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分析:材料提到拖延癥患者需要“幫助患者學會規劃時間、制定分多目標”,說明拖延癥患者存在執行力不足的問題(對應D選項中的“遲遲不采取行動”)材料明確指出“自律才是拖延癥最有效的克星”,暗示拖延癥患者存在自我控制問題(進一步支持D選項)。A選項中的“會患上嚴重的焦慮癥、抑郁癥”屬于過度推斷,材料僅提到“不良情緒”。B選項中的調查數據未在材料中體現。C選項中的“主觀因素”未明確對材料內容。13.答案:示例一:我覺得拖延的危害很大。因為拖延能挫傷人的積極性,是一種惡習,是時間殺手,會讓你一事無成。示例二:我覺得拖延也有好處的。因為拖延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它能激發人的潛能,提高做事效率。示例三:我們應該全面地看待問題。拖延的確有危害,但有時拖延也有其合理性。一方面,拖延是一種不良行為,是一種惡習,是對人生的不負責任,會給人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能清醒地認識自我,準確把握時間節點。能控制做事節奏,合理的拖延就會成為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反而能激發人的潛能,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解析:觀點題解析方向:支持季延的觀點:拖延會導致任務積壓、加重心理負擔、影響目標達成,材料中提到的“畏難情緒”“不良情緒”“完成任務障礙”均可作為論據反駁常拖的觀點:拖延雖可能帶來短暫的心理放松,但會導致長期效率低下,與材料強調的“自律”“規劃時間”等解決方案相悖。14.答案:類型:②不能自控。對策:②制定自控力訓練方案。③制定獎勵機制。解析:本題考査理解應用能力。拖延的類型材料二中給出了五種,應從觀察記錄的表現,對號入座,就能準確作答。記錄中9點、11點和17點的借口均是“時間還早”,對應的是“盲目自信”;15點20 分到17點,理由是“跑去吃水果、聽音樂”,對應的是“不能自控”。對策一欄,材料三“幫助患者學會規劃時間、制定分步目標,因為小目標能消除拖延癥患者的畏難情緒;同時訓練患者的自控力,因為自律才是拖延癥最有效的克星;還采取多種方法幫助患者學會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擾,排除不良情緒,減少患者完成任務的障礙。另外,他們還會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促使患者逐漸消除拖延癥”列出來四種,只要抓住“同時”“還”“另外”等詞即可找出。這四種方法并用應該效果更佳,但作答時只答方法,不說原因。要學會精煉,切忌照搬原文。15.答案:略解析:本題考查材料作文。一、審題與主旨提煉。看圖作文先要提煉主題,即對圖畫內容作出理解分析,分析出畫面的內含,悟出畫面表現的道理。然后再以提煉出的道理為主旨進行寫作,也就是寫出的作文和圖畫表現出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看圖作文的審題過程也就是主題提煉的過程。圖畫的主體是兩座花瓶,一只細長高挑,一只低矮飽滿,形態各有干秋;細長的花瓶渾身灰黑,莊重大氣,低矮的花瓶晶瑩剔透,有著白玉般的光澤,都給人美的感受。可偏偏這兩只各有特色的花瓶卻比起了“高低”,矮瓶為了增高,在下面加了低座,上面插滿了鮮花;高瓶為了比美,也在瓶口插上鮮花,想把矮瓶比下去。原本各有特點的兩只瓶不知道發掘自身的優勢,僅僅為了做一只美麗的花瓶而趨同起來,顯得不倫不類。旁邊的一行小字也更好地詮釋了畫面的主題“原來各有千秋,何必分個高低”。據此,我們可以提煉出主題:要做個有個性的自己、要學會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原來各有千秋,何必分個高低等。二、選材構思。在我們學習過程中,很多人喜歡人云亦云,追隨別人的腳步,卻忘記了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優點在哪里。比如看到別人在課外補習英語,明明自己的英語成績很好,卻也去補習,結果浪費大量的時間,得不償失;明明個子高喜歡打籃球,但偏偏看到其他同學都在學乒乓球,也不顧自己特點,也跟著去學;明明自己歌唱的不好,卻偏要和人比歌喉,這些都可作為選材的對象。主題上,表達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道理我們要學會利用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優點,“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了梅花的淡淡清香。梅花不須和雪比白,雪也不須和梅花比香,要學會比。寫記敘文時,要先交待畫面體現的道理,然后再以事析理。當然,如果寫成議論文,闡述自己的主張的道理也可,按“引論——本論——結論”的寫作結構,擺事實,講道理,娓娓而談也是可以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