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中考語文全真模擬卷 【江西專用】
說明:本試題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語言文字運用(本大題共6小題,11分)
(江西省2023屆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以南昌為原點,無論朝哪個方向出發,都是好山好水。若是有劇組要拍攝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意境, ① 只在江西地圖上點一個目標前往取景,多半不會失望而歸。江西境內,到處山色蒼翠,水意空蒙。鄉人待客或靦腆或粗糲,皆懷善意;犬半臥于村口于街巷,恬淡看人。我每洄游鄉村,都 ② 。
1.文中加粗字注音和填入橫線①處的字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shè 徑
B.shē 經
C.niè 徑
D.sè 經
2.填入文中橫線②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A.異想天開 B.流連忘返 C.花枝招展 D.心不在焉
(江西省新余市2025屆中考)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八達嶺長城
春山可望,萬物復蘇。延慶山花爛漫,春意盎然。我們誠摯邀請您搭乘“春天的列車”,駛入這幅畫卷中,盡情欣賞這繁花似錦的美景。第一站,我們請您停步在八達嶺長城。這里春姑娘如約而至,讓長城褪去冬日的銀裝,迎來杏花的粉白浪潮。被杏林簇擁著的長城,杏花隨風輕揚,仿佛為古老的磚墻披上柔美的紗衣。站在城樓望眼欲穿,山間花海如云,映襯著烽火臺,形成一道絕美的風景。八達嶺長城的春日,不但風景如畫,更能讓你休閑娛樂,真是踏青的好地方。您若乘興而來,八達嶺長城一定會讓您盡興而歸。
3.文中畫框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
A.八達嶺的春日,不僅風景如畫,更能讓你休閑娛樂,真是個踏青的好地方。
B.八達嶺的春日,不但風景優美,而且能讓你休閑娛樂,真是個踏青的好地方。
C.春日的八達嶺,不僅風景優美,更能讓你休閑娛樂,真是個踏春的好地方。
D.春日的八達嶺,不論風景如畫,還是讓你休閑娛樂,真是踏春的地方。
4.文段中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繁花似錦 B.如約而至 C.望眼欲穿 D.盡興而歸
(江西省2024屆中考)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語言文字的錯誤看起來無傷大雅,實際上既關系到民族語文的純正性、規范性和嚴肅性,又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馬虎。________。唐代苦吟派詩人賈島和韓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呂不韋“懸書城頭改一字賞千金”的典故,等等,無不啟示我們,對語言文字應該保持應有的敬畏和認真。
下列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在這方面我們要高度重視 B.我們應該向古人學習
C.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向古人學習 D.今人在這方面不如古人
(江西省2024屆中考)6.某班開展《三顧茅廬》課本劇表演活動。下列有關人物的臺詞及舞臺說明節選自同學改寫的劇本,其中背離原作內容的一項是( )
A.關羽 (有些不滿地)兄長已兩次登門拜訪,禮數太過。我想他是有名無實,不敢相見。
B.張飛 (小聲)不用哥哥去,我去請諸葛先生來。
C.諸葛亮 (指著地圖)將軍想成就霸業,可先取荊州,后取西川,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D.劉備 (離席站立,拱手)聽先生一席話,茅塞頓開,如撥開云霧見青天。
二、古代詩文閱讀(本大題共6小題,20分)
(一)(4分)
(江西省景德鎮市2025屆中考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山中留客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弄春暉”用擬人手法,表現山間春光的靈動與生機。
B.第二句勸客人不要因天氣微陰就急于歸去,暗含對客人的挽留。
C.后兩句通過“晴明無雨色”與“入云深處亦沾衣”的對比,說明山中云霧常存。
D.全詩借“留客”之題,表達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隱逸生活的向往。
8.請結合詩作內容,具體分析詩人是如何留客的。
(二)(10分)
(江西省2023屆中考)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下題。
景公問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①?”晏子對曰“衣冠不中②,不敢以入朝;所言不義,不敢以要③君;行已不順,治事不公,不敢以蒞眾④。衣冠無不中,故朝無奇僻之服;所言無不義,故下無偽上之報;身行順,治事公,故國無阿黨之義⑤。三者,君子之常行也?!?br/>(節選自《晏子春秋》)
晏平仲嬰者,萊⑥之夷維⑦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⑧,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⑨;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⑩。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節選自《史記˙管晏列傳》)
【注】①曷若:何如。②中:適當。③要(yāo):要挾。這里意為強諫,迫使對方聽從。④蒞眾:統治、管理百姓。⑤阿(ē)黨之義:這里指偏私結黨的私情私義。⑥萊:古國名。⑦夷維:地名。⑧相齊:任齊國相。⑨危言:慎言。⑩衡命:違背命令。
9.解釋文中加粗詞的含義。
(1)冠(____) (2)故(____) (3)衣(____)
10.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2)國有道,即順命。
11.司馬遷說:“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說說司馬遷崇敬晏子的原因。
(三)默寫(6分)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屆中考二模)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己亥雜詩》中,詩人以落花自比,含蓄表達出盡管自己不再做官,但仍會繼續報效國家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了桃花林芳草遍地、落花繁多的景象。
(3)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達渴望收復河山、建功立業的愛國熱情。
三、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9小題,30分)
(一)(9分)
(江西省2024屆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談交友(節選)
朱光潛
①誰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人是社會的動物,生來就有同情心,生來也就需要同情心。讀一篇好詩文,看一片好風景,沒有一個人在身旁可以告訴他說:“這真好呀!”心里就覺得美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沒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歡喜就要減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災難,沒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②古人說:“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本寐勚?,香可以變成尋常,臭也可以變成尋常,而習安之,就不覺其為香為臭。一個人應該謹慎擇友,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壞,全看模型的好壞,有如素絲,染于青則青,染于黃則黃?!案嬖V我誰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一種人。”這句西諺確實是經驗之談。
③古人常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譬喻朋友的交互影響。這譬喻實在是很恰當。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種器具來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圓融光潤,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難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見、驕矜、暴躁、愚昧、頑惡之類,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凈盡,達到玉潤珠圓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與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響也就愈大。這影響在學問思想方面最容易見出。一個人多和異己的朋友討論,會逐漸發現自己的學說不圓滿處,對方的學說有可取處,逼得不得不作進一層的思考,這樣對于學問才能逐漸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養。一個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來的滋養也就愈豐富??鬃诱撘嬗?,所以特重直諒多聞。一個不能有諍友的人永遠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學問上都不會有很大的成就。
④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得到怎樣的朋友。人類心靈常交感回流。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與”如何?!皭廴苏呷撕銗壑?,敬人者人恒敬之?!比瞬粣勰憔茨?,就顯得你自己有損缺。你不必責人,先須反求諸己。不但在情感方面如此,在性格方面也都是如此。友必同心,所謂“心”是指性靈[注]同在一個水準上。如果你我在性靈上有高低,我高就須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樣水準;你高也是如此,否則友誼就難成立。朋友往往是測量自己的一種最精確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個好朋友,就絕不能希望得到一個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須先是一個好人。
[注]性靈:指人的精神、性情、情感等。
13.下列對本文觀點與材料間的聯系,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在談到“有真正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時,舉了“共讀共看”和“同喜同悲”兩個正面事例。
B.作者在談到“一個人應該謹慎擇友”時,引用古人的話和西諺作為道理論據。
C.作者談到“朋友會交互影響”時,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個譬喻形象闡釋。
D.作者在談到“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得到怎樣的朋友”時,從情感和性格兩個方面闡釋。
14.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本文觀點的一項是( )
A.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學同學一年;后來在西南聯大我們又是同學;以后他在美國留學的兩年期間我們曾住同屋。50年的友誼,親如兄弟。(楊振寧《鄧稼先》)
B.向朋友傾訴衷腸可以產生兩種效果:它可以使歡樂加倍,又可以使憂愁減半。(培根《談友誼》)
C.無須背誦數以百計的格言信條,只須記住一條: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利哈喬夫《論教養》)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5.讀了本文,你對交友的原則應該有了更深刻地認識。針對某同學“只要有共同的喜好就可以成為朋友”的片面觀點,請你結合本文內容,寫一段文字予以反駁。
(二)(6分)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屆中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清澈靈動的眼眸、活潑可愛的萌寵、神秘莫測的海底世界、熙熙攘攘的夏日街區、充滿科技感的魔幻都市……這段場景逼真、色彩豐富、氛圍濃厚的短視頻,全部由人工智能系統制作生成。如果不注明,誰都不會想到這是AI生成的。
②2024年2月15日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正式對外發布首個視頻生成模型Sora。根據OpenAI官方介紹,Sora能根據文字指令,創作長達60秒的視頻,視頻包含多角度鏡頭,不僅能夠生成具有連貫性的場景,還能夠模擬復雜的場景和角色表情,為視頻增添更多細節和想象力。Sora是繼2022年OpenAI推出ChatGPT這一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之后的人工智能領域的又一巨大突破。它的問世不僅標志著視頻內容生成技術邁向新階段,也為娛樂、廣告、教育等領域的應用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比如,在娛樂行業中,較之于傳統的視頻拍攝,創作者可以利用Sora快速生成具有創意的短視頻,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觀影體驗。
(改編自2024年2月20日央視新聞)
材料二
①DeepSeek橫空出世,猶如一聲驚雷打破行業壟斷,躋身世界最強大模型行列,為中國人工智能開啟嶄新春天。有人形容它“無所不知”,奉為“萬能鑰匙”;但DeepSeek自評:“我是工具,能用數據和算法處理已知問題,而未知或主觀問題仍需人類介入。”
②這座“里程碑”的誕生源于三個史無前例的突破:突破工程技術瓶頸,實現高性能與低成本兼得;突破技術壁壘,推動開源生態建設;突破“高算力高投入是唯一路徑”的限制,讓人工智能真正惠及各國、普惠大眾。然而,DeepSeek自述“我的能力受限于訓練數據、算法及當前技術水平”,現實中亦存在明顯短板:既無法感知驗證真實世界,也未能構建自主產業生態。與此同時,市場出現諸多亂象——有人借其包裝過時技術牟利,有人散播焦慮宣稱“科技巨頭即將淘汰”,更有人“碰瓷”行騙……這警示我們,在積極擁抱技術革新的同時,必須保持審慎態度。
③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曾強調:“中國AI不能永遠做跟隨者,必須有人走在前沿。OpenAI并非永恒領先者。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起點,DeepSeek的最大價值不在于被頂禮膜拜,而在于被持續超越——包括自我迭代超越。唯有如此,才是對它最真誠地守護與最本質的尊重?!?br/>(改編自2025年3月6日環球網)
材料三
①巴黎政治大學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學術欺詐和剽竊;斯坦福團隊推出DeteciGPT,阻止學生用AI寫作業。ChatGPT面世僅兩個月,就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社會。人們在暢想高科技的未來社會的同時,實際很難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產品能夠發展并影響人類到何種地步。
②未來已來,人類與AI的健康協同合作將成為21世紀的重要命題。首先應當加快制定和完善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AI技術的合法應用范圍、責任主體和監管措施。同時,構建一個嚴格的倫理框架,規范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行為,以確保技術發展與人類價值觀相一致。最后,建立完善版權保護機制和加強信息真實性的監管也至關重要。
(改編自2024年3月3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16.下列對材料主要信息的提取、歸納、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Sora視頻生成模型能根據文字指令創作長達60秒的視頻,其多角度鏡頭能夠生成連貫性場景。
B.OpenAI發布的Sora標志著視頻生成技術進入新階段,能為娛樂、廣告等領域帶來變革。
C.DeepSeek自評是工具,需人類介入未知或主觀問題,但外界稱其為“萬能鑰匙”。
D.人工智能的版權保護只需依賴現有技術手段,無需關注信息真實性監管。
17.AI時代來臨,它將極大改變我們的生活,請結合材料內容,說說我們應該如何積極迎接它的來臨。
(三)(15分)
(江西省2023屆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守望
原上秋
(1)他經常來這里,不論雨天,還是晴天。這里松柏蒼翠,雨天蒼翠,晴天也蒼翠。松柏在雨天里有雨水滑落,像流下的淚。
(2)不下雨的時候,這個區域一半嚴肅,一半活潑。三十多年前,這是一個整體。記不清哪一天,一分為二了。外面沿馬路的一半劃出來,供居民使用:唱歌、跳舞、打牌、弈棋,老人們靜坐,孩子們追逐打鬧。另一半,一千多人躺在那里,很安靜。哄鬧聲隨風能進去,人不能進去。當中隔著一道門。是那種透視的鐵藝門,彼此都能窺見,兩邊的人如相會,能拉手,不能擁抱。
(3)他經常坐在那里,看著人聚人散。
(4)起先沒有劃開的時候,他也時常過來。那時候有高墻和密不透風的大鐵門。馬路的對面是一幢小樓,四層,現在還在,顯得破了,像一個老人一樣安靜而慈祥地坐在那里。他就在那棟樓里住著。那時候他的雙腿還有充沛的力量支撐軀體,經常繞著高墻行走?;氐郊依?,透過斑駁的玻璃窗子,能輕而易舉地看到這里。
(5)現在,景色不一樣了。對面已換成高大的牌樓,牌樓上四個大字:烈士陵園。字是金色的,底是一種淺淺的藍,透著淡淡的憂傷。
(6)有一年,他看到對面的高墻被人推倒,聽說是要建市民公園,他義憤填膺。他找到主管部門,亮出軍功章,訴說了反對的理由。
(7)負責人看到那些有歲月積淀、仿佛血染過的立功證書和獎章,一臉崇敬地接待了他。
(8)工作人員一直與他溝通,公園還是建成了,或者說,陵園地塊一分為二了。他接受了現實,他感覺到,實際上這樣也不錯:戰友們在里面,依然有一份安寧,依然有蒼松翠柏相擁。后來,孫子說了一句話,讓他釋然。孫子說,先烈打江山,不是為了后代幸福嗎?
(9)后來,他看到那些在公園里休閑的人,臉上都掛著幸福。這時候,他會想起孫子的那句話。
(10)他比任何人在公園待的時間都久,他坐在已成隔擋的大門一邊,左耳和右耳處在分裂的狀態。左耳是歡鬧,右耳是寂靜。有時候反過來。他的情緒也分裂。右邊是傷痛,左邊是歡笑。有時候反過來。
(11)他孫子也來過,孫子用一種凝重的表情看著里面。里面被蒼松翠柏包圍。大石碑后面,是一排排六十厘米高的墓碑。從門口看不到。
(12)孫子回過頭,變成一臉的歡喜,跑開了。孩子這個年紀不會裝,高興就是高興。
(13)看到孫子笑著跑開,他也涌動一份幸福。
(14)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時候隱隱發作。這個時候,公園里的歡笑被雨水沖散,剩下一片空曠和四處飄逸的寂寥。他打著雨傘蹲下來,挨個給墓碑擦洗,像小心翼翼地給他們洗澡。這里的一千六百五十八個戰友,他一個也不認識,卻又都熟悉。無論是與日本鬼子搏斗犧牲的,在解放戰爭中倒下的,還是抗美援朝魂歸故里的,他怎么會不熟悉呢?他們在戰場上沖鋒的姿態,他們把最后一顆子彈射向敵人的壯烈,他永不能忘。
(15)每當看到一個叫李云峰的烈士的墓碑時,他會想到那時的通信員,一個叫李什么峰的年輕戰士。原諒他記不住戰士的名字,因為這個李什么峰之前,已有兩個通信員相繼犧牲了。彈雨里,他問,叫什么名字。槍炮聲很重,新的通信員把手圍個喇叭大聲說,他叫李什么峰。
(16)后來,這個叫李什么峰的通信員也犧牲了。
(17)他深深內疚。
(18)他就把這個李云峰當作那個李什么峰的對待,在他身上多擦幾下,在他身邊多停片刻。
(19)擦完墓碑,他已經很累了。他坐在前面的大石碑臺階上,把雨傘扣在頭頂。一下子,彈雨似乎就起來了,啪啪,啪啪。這種氛圍,不由他不想起那些槍林彈雨的故事。
(20)坐久了,他會感覺到涼。由外到內的涼。四周的松柏都淌著雨水,他的眼睛和心也潮濕起來。
(21)等云一片片散開,太陽光照在大地,公園的一側開始歡鬧起來,一張張笑臉又蕩漾起來。
(22)這是兩個世界,彼此守望。
(有刪改)
18.三十多年的時代變遷,陵園地塊由“整體”一分為二,引發了“他”心理的變化。小說圍繞“陵園地塊的變動”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請根據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地塊變動情況 “他”的行為和心理狀態
沒有劃開時 行為:時常過來,繞墻走,從家中看 心理:平靜
開始建公園時 行為:①________ 心理:②________
公園建成后 行為:③________ 心理:④________
19.“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孫子”的言行對“他”有怎樣的影響?
20.下列與小說主題相關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項是( )
A.小說反復寫“他”的“來”與“坐”,體現了“他”執著守望戰友們的深厚情感。
B.小說寫“他”把李云峰當作那個李什么峰對待,體現了“他”的內疚心理和“他”對戰斗歲月難以忘懷,點明了“他”守望的原因。
C.結尾句的含義是:活著的人們在守望英烈;英烈在守望活著的人們,守望人們的幸福生活。
D.標題《守望》點明了人物的行為特點,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絕望。
21.結合小說內容,分析文中描寫環境的畫橫線語句的作用。
四、名著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9分)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屆中考二模)22.《西游記》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富有想象力的神魔小說。這部小說充滿了幽默性、諷刺性和奇幻性。請你針對這三點中的任意一點,結合原著進行分析。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屆中考二模)23.不同類型的書適合不同的閱讀方法:精讀、快速閱讀、選擇性閱讀、圈點批注、摘抄、寫讀書筆記等。請你從下面的名著中任選一部,分享你所選擇的閱讀方法及閱讀收獲。
《經典常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海底兩萬里》
五、寫作(50分)
(江西省2024屆中考)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踢幾腳球,賽幾趟跑,聽幾首歌,畫幾筆畫,來一次旅行,做一回志愿者……體育可以強身健體,藝術可以陶冶情操,旅行可以開闊視野,勞動可以培養品質……豐富多彩的活動能促進身心健康。
請你以參加過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為素材,寫一篇文章,或記述活動經歷,或講述活動故事,或議論活動意義。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字音、字形辨析。“攝(shè)”是一個易讀錯的字,不要受其聲旁“聶”的影響,誤讀為“niè”;也不要受方言的影響,因平翹舌音不分,而誤讀為“sè”。另外還要注意平時識記時要讀準聲調。辨析字形可結合意思判斷。“徑直”表示直接進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費周折。沒有“經直”一詞。答案選A。
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選填。
選項 釋義 分析 判斷
A 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感彩不符 不恰當
B 流連忘返:十分留戀,忘記返回。 符合語境 恰當
C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 使用對象不當,“我”游鄉村與女子打扮無關 不恰當
D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這里。指不專心,精神不集中。 與前文“鄉人皆懷善意”“犬恬淡看人”的基調不合 不恰當
3.答案:C
解析:原句存在兩處語病:一是主語不當,“八達嶺長城的春日”作為時間概念,無法成為“踏青的好地方”的主語,應改為“春日的八達嶺”(地點)。二是關聯詞搭配不當,“不但”通
常與“而且”搭配,而原句用了“更”。選項C將主語修正為“春日的八達嶺”,且“不僅……更……”雖非最標準搭配,但能表達遞進關系,整體邏輯通順。選項B的主語仍為“春日”,錯誤。選項D關聯詞“不論……還是……”不合語境。因此正確答案為C。
4.答案:C
解析:“望眼欲穿”形容急切盼望,而文中“站在城樓望眼欲穿”的語境是觀賞風景,并非表達“盼望”之意,成語使用不當。其他成語(繁花似錦、如約而至、盡興而歸)均符合語境。因此不恰當的選項是C。
5.答案:C
解析:通讀整個語段可知,C句“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向古人學習”中的“在這方面”,指的是上文“既關系到民族語文的純正性、規范性和嚴肅性,又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句中的“向古人學習”引出下文“唐代苦吟派詩人賈島和韓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和“呂不韋‘懸書城頭改一字賞千金’的典故”,即C句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故選:C。
6.答案:B
解析:B.有誤,張飛在這段故事中確實表現得較為急躁,但他從未提議自己單獨去請諸葛亮,相反,原著中張飛對諸葛亮不夠尊重,曾說“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因此,選項中張飛說“不用哥哥去,我去請諸葛先生來”與原著中張飛的態度不符,背離了原作內容;故選B。
7.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對比”表述有誤,后兩句并非對比,而是通過轉折關系說明山中天氣雖晴朗,但云霧繚繞仍會沾濕衣裳。故選C。
8.答案:①首句“山光物態弄春暉”用“弄”字擬人化,賦予山光動態美,展現春山萬物嬉戲的生機,激發客人對山中勝景的向往。
②虛實結合,引發想象?!吧焦馕飸B”以虛筆勾勒全景,不具體描摹一草一木,卻讓客人聯想山中無限風光。
③表面寫“沾衣”的客觀現象,實則傳遞“山水之趣值得付出微末代價”的深意,將留客之情升華為對自然之美的沉醉與隱逸情懷的共鳴。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分析。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暉”中“山光物態”是一種虛筆勾勒,詩人沒有具體去描寫山中的某一株草、某一棵樹,而是以全景式的概括,讓客人自己去聯想山中那無限的風光。這種虛實結合的手法,給客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讓客人在腦海中勾勒出山中的美景,進而產生想要留下來欣賞的欲望。
“山光物態弄春暉”中“弄”字運用了擬人手法,將山光物態賦予了人的動作和情感,仿佛它們在春天的陽光中嬉戲玩耍,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山間春光的靈動與生機。這樣美好的景象,能夠激發客人對山中勝景的向往,從而起到留客的作用。
詩的后兩句說“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表面上是在寫即使天氣晴朗,進入到山中云霧深處也會沾濕衣服這一客觀現象,但實際上是在傳遞一種深意,即山中的山水之趣值得客人付出被沾濕衣服這樣的微微代價。這就將留客之情升華為對自然之美的沉醉與隱逸情懷的共鳴,讓客人感受到山中景色的獨特魅力和精神內涵,從而更愿意留下來。
9.答案:(1)帽子;(2)所以;(3)穿衣服(穿)
解析:
序號 課外文言詞語 課內遷移 意思
(1) 冠 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帽子
(2) 故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所以
(3) 衣 解衣欲睡(《記承天寺夜游》) “衣”的意思是“衣服”,而結合整個句子“妾不衣帛”可知,若理解為“衣服”,則句中缺動詞,故“衣”在這里是名詞用作動詞,“穿衣服(穿)”的意思。(提醒:在文言詞語課內遷移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遷移得出的意思放到語境中檢驗,看是否講得通,若講不通,可分析是否為詞類活用)
10.答案:(1)這三個方面,就是君子的日常行為。
(2)國家有道義,就順從命令(行事)。
解析:翻譯時,除了要將重點詞語翻譯到位,還應注意重點句式,如第(1)題,由“……者,……也”可知其為判斷句。
11.答案:【示例】司馬遷崇敬晏子是因為:晏子有厲行節儉、言行一致、正直謹慎等君子品行;事齊三朝,被推重;能三世顯名于諸侯。
解析:本題考查課外文言文內容理解。題干要求分析司馬遷崇敬晏子的原因,分析兩個語段可知,第一個語段意在強調晏子的德行,第二個語段意在強調晏子的德行與成就,由此考生可將題干問題轉化為“晏子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德行”“晏子有什么成就”。抓住第一個語段中的“衣冠不中”“所言不義”“行己不順,治事不公”,第二個語段中的“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不難作答。
【參考譯文】
齊景公問晏子說:“君子正常的言行舉止是什么?”晏子回答說:“衣冠不適當,不敢進入朝堂;說的話不符合道義,不敢迫使國君聽從;自己的行為不遵循禮儀規范,辦事不公正,不敢管理百姓。衣冠沒有不端正的,所以朝堂之上沒有奇形怪狀的衣服;所說的話沒有不符合道義的,所以臣下不會來向國君作假報告;自身行為遵循禮儀規范,辦事公正,所以國家沒有結黨營私的活動。這三個方面,就是君子的日常行為。”
晏嬰,字平仲,是萊地夷維人。他為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做過事,因為節儉、辦事盡力被齊國人看重。他擔任齊國宰相后,吃飯每頓不吃兩種肉,妾不穿絲織物。他在朝廷上,國君對他說到的,他便慎言以對;(國君)沒有說到的,他就慎行以對。國家有道義,就順從命令(行事);國家沒有道義,就對命令斟酌著去。因此,他連續在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做官,名聲顯揚于各國諸侯。
12.答案:(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13.答案:A
解析:A.有誤,此項中提到的“作者在談到‘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時,舉了‘共讀共看’和‘同喜同悲’兩個正面事例”是不準確的。實際上,作者在文中提到“讀一篇好詩文,看一片好風景,沒有一個人在身旁可以告訴他說:‘這真好呀!’心里就覺得美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沒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歡喜就要減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災難,沒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這里的“讀一篇好詩文,看一片好風景”和“遇到一件大喜事,一件大災難”并非正面事例,而是用來強調沒有真正好朋友分享時的遺憾和失落,從而從反面突出有好朋友的樂事。BCD.正確。故選:A。
14.答案:D
解析:ABC.適合。D.不適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自周敦頤的《愛蓮說》,這句話是用來形容蓮花的高潔品質,即使在污濁的環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純潔,與本文關于交友的觀點沒有直接聯系。它并不涉及朋友間的相互影響、選擇朋友的重要性或朋友間的情感交流等方面。故選:D。
15.答案:示例:你的這一觀點是片面的。因為朋友是會互相影響的,喜好有好與不好、高雅與低俗之分,交友應謹慎;同時交友不能以喜好為唯一標準,交友要交益友,擇善而從,這才有助于在道德學問上取得成就。
解析:結合文章“一個人應該謹慎擇友”“人的性格也難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見、驕矜、暴躁、愚昧、頑惡之類,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凈盡,達到玉潤珠圓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與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響也就愈大。這影響在學問思想方面最容易見出。一個人多和異己的朋友討論,會逐漸發現自己的學說不圓滿處,對方的學說有可取處,逼得不得不作進一層的思考,這樣對于學問才能逐漸鞭辟入里”“孔子論益友,所以特重直諒多聞。一個不能有諍友的人永遠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學問上都不會有很大的成就”“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得到怎樣的朋友。人類心靈常交感回流。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等內容進行提煉概括即可。
16.答案:D
17.答案:示例:①在積極擁抱技術革新的同時,必須保持審慎態度。
②我們不能做跟隨者,要不斷學習,持續超越,努力走在科技的前沿。
③應當加快制定和完善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AI技術的合法應用范圍、責任主體和監管措施。
④構建一個嚴格的倫理框架,規范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行為,以確保技術發展與人類價值觀相一致。
⑤要建立完善版權保護機制并加強信息真實性的監管。
18.答案:①找主管部門,亮軍功章,訴說反對理由;②義憤填膺;③坐在門邊,擦洗墓碑;④傷痛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的梳理。作答此類試題,考生可根據給出的“地塊變動情況”的內容判斷其對應的段落?!伴_始建公園時”對應第(6)(7)段,“公園建成后”對應第(8)~(12)段。抓住第(6)段中的“他找到主管部門,亮出軍功章,訴說了反對的理由”“他義憤填膺”不難作答第①②空。第(8)~(12)段主要是對他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敘述。有關他的行為只出現了一種,即從第(14)段開始提到的擦洗墓碑,而抓住第(14)段開頭的“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時候隱隱發作”可知,擦洗墓碑時,他很傷痛。由此不難作答第③④空。(注意“他”的心理是由“他”的行為發生變化而發生的變化,因此“行為”與“心理”應匹配)
19.答案:示例:“他”是一個執著明理、顧全大局的老人;是一個戰功卓著的老英雄;是一個對戰友有著深厚感情的老兵?!皩O子”的言行讓“他”釋然,涌動一份幸福。
解析: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和內容理解。第一問,分析人物形象時,要結合具體的事例。文中的“他”有著不同的身份,考生可分別分析。
第二問,有關“孫子”的內容,文中有兩處。一處在第(8)段,“孫子說了一句話,讓他釋然”;另一處在第(11)~(13)段,“孫子”用一種凝重的表情看著烈士陵園,然后笑著跑開,“他也涌動一份幸?!?。考生由此不難作答。
20.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主題的分析。標題《守望》有兩重意蘊,一是活著的人們在守望英烈,帶著悲傷與傷痛(第(14)段“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時候隱隱發作”,第(20)段“由外到內的涼”“他的眼睛和心也潮濕起來”等);二是英烈在守望活著的人們,守望人們的幸福生活,是一種美好的期盼和幸福(第(8)段“先烈打江山,不是為了后代幸福嗎?”,第(21)段“公園的一側開始歡鬧起來,一張張笑臉又蕩漾起來”等)。故D項中的“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絕望”表述有誤。
21.答案:示例:文中畫橫線語句描寫了烈士陵園蒼翠的松柏,營造了莊嚴肅穆的氛圍,烘托了“他”哀痛、懷念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環境描寫的作用。解答時,可從句子入手,聯系上下文進行分析。這里(根據下文可知,其指的是烈士陵園)松柏蒼翠(對烈士陵園松柏的描寫),雨天蒼翠,晴天也蒼翠(意為無論什么時候,烈士陵園都松柏蒼翠,營造了莊嚴肅穆的氛圍)。松柏在雨天里有雨水滑落,像流下的淚。(這一比喻的說法與下文第(20)段“四周的松柏都淌著雨水,他的眼睛和心也潮濕起來”相呼應,烘托了“他”的哀痛、懷念之情)。
22.答案:示例一:幽默性:小說中孫悟空經常使用幽默的言辭和行為來調侃其他人物。例如在與牛魔王的戰斗中,他故意變出一只螞蟻,讓牛魔王誤以為是一頭大象,引發了一連串的笑料,使得整個故事充滿了歡樂和幽默。
示例二:諷刺性:小說中通過各種妖怪的設定,諷刺了官僚主義的腐敗現象。例如一些妖怪通過賄賂神仙獲得了職位,暗示了現實社會中官員的晉升并非完全依靠才能。
示例三:奇幻性:小說中有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有鵝毛飄不起的流沙河,有“就是銅腦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的火焰山,作者將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爐,構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藝術整體,展現出一種奇幻美。
23.答案:示例一:我會使用選擇性閱讀的方法閱讀《經典常談》??梢愿鶕d趣選擇閱讀內容,比如對古代文學或歷史感興趣,可以挑選相應的篇章《文第十三》或《<戰國策>第八》進行深入閱讀。這種閱讀方式讓我在提高閱讀的效率和深度的同時,還可以汲取先賢的智慧。
示例二:我會使用摘抄和做筆記的方法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通過摘抄對保爾在監獄中經歷的描述,具體了解了主人公的堅韌和智慧。我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如何在困難面前保持樂觀的態度。
示例三:我會使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閱讀《海底兩萬里》。通過快速瀏覽章節標題和段落開頭,我可以迅速了解每個章節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從而把握整體框架和關鍵情節。這種方法有助于快速定位感興趣的部分,提高閱讀效率。
24.答案:
體育課上二三事
我最喜歡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當然是上體育課了。體育課,可以讓我強身健體;體育課,可以給我增添許多快樂;體育課,可以讓我學會堅持、團結、配合……
事件一:堅持就是勝利
“好!這節課我們訓練一下長跑!”隨著一聲哨響,我大步大步的向前邁著,漸漸地,我累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體力幾乎要殆盡了,雙腿就像灌了鉛那樣重,我恨不得一不邁向終點,但無能為力。
在這時,我無意地碰到了別在腰間的“海寶”,這不是父親送給我的禮物嗎?父親告訴我:“海寶”只是一滴水,很多人認為,水落到地上終究會被吸干,而它卻敢于去嘗試,貴在堅持,變成了凝聚著智慧與力量的海寶。難道我還不如海寶嗎?終于我越過了終點。我手里緊緊握著這海寶,體會到了堅持就是勝利。
事件二:團結就是力量
隨著一聲哨響,一場體育課上的籃球友誼賽開始了。打控球后衛的我,全然忽視了場上的四位伙伴,場上的加油聲越來越響亮,我也興奮到了極點,自恃球技高超,左沖右突,卻怎么也擺脫不了對方的防守。
隨著比分的拉開,我心中也充滿了疑惑,平常我們的實力要比他們高啊,今天的手感怎么這么差?在這時,體育老師叫了暫停:“同學們,籃球是需要配合的,不能注重個人英雄主義,應該服從集體利益,球技高超的球員固然重要,但僅靠這一人打敗對方五人,是不可能的,團結就是力量!配合才能取得勝利!”
事件三: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體育課上,體育老師調侃我們男生說:“本節課,我們要決出男生‘100米飛人’”。我一聽,立馬蹦了起來,“展示自我的機會來了!”本人號稱本班跑得最快的男生,但常常遭到李同學的不服,我一定要戰勝他!
比賽開始了!我和李同學不分高低,眼看就要到終點了,“撲騰”一跤,“完了!眼看就要到手的‘飛人’稱號飛了,李同學如愿以償了。”
我趴在地上,低著頭,不愿看到這一幕,這時,一雙大手扶起了我,是李同學。
全場,掌聲如雷,李同學放棄了沖向終點,奪取“飛人”的機會。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這一幅幅“圖畫”便是我的體育課,它在我繁重的學習生活中,給了我樂趣。它使我健康向上,使我快樂成長,是我的最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