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11、太陽系新冀人版科學六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1.能總結出太陽系的結構及八大行星的特點。2.能體會到人們的好奇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探究太陽系的動力。(2)科學思維:1.能運用計算、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2.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與評價。(3)探究實踐:1.能從科學家對太陽系的認識過程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2.能通過觀察、閱讀資料等方式獲取有關太陽系的信息。3.能用科學語言、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4)態度責任:1.能對太陽系的結構表現出探究興趣。2.能與他人合作學習、交流溝通,綜合考慮大家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哥白尼開普勒 伽利略 牛頓在研究天體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艱苦的探索,甚至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由于傳播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被教會判處死刑。后來,開普勒、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通過進一步探索,證實了“日心說”的正確性,從而揭開了太陽系的神秘面紗。太陽系由太陽和圍繞它旋轉的一群天體組成。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家庭,太陽就是一家之主。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發光、發熱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質量,吸引著其他成員按照一定的軌道,環繞自己運動。龐大的太陽系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恒星。太陽和包括地球在內的八顆行星、衛星、眾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等組成了太陽系。赤道直徑(千米)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千米)水星 4878 5800 0000金星 1 2100 1 0800 0000地球 1 2756 1 5000 0000火星 6796 2 2800 0000木星 14 3800 7 7800 0000土星 12 0660 14 2700 0000天王星 5 1118 28 7000 0000海王星 4 9500 44 9700 0000八顆行星體積從小到大的順序八顆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拓展:八大行星介紹太陽系實在是太龐大了,大得讓我們難以想象,我們試著做個簡單的計算吧!假如我們要從地球到太陽去旅行,可選擇每小時飛行2000千米的飛機、每小時飛行40000千米的火箭、每秒鐘傳播30萬千米的“光速飛船”作交通工具,分別計算大約各需要多長時間?飛機:150000000÷2000=75000(小時)火箭:150000000÷40000=3750(小時)“光速飛船”:150000000÷300000=500(秒)假如分別使用這三種交通工具,從火星或海王星到太陽,又各需要多長時間呢?飛機:228000000÷2000=114000(小時)火箭:228000000÷40000=5700(小時)“光速飛船”:228000000÷300000=760(秒)從火星到太陽飛機:4497000000÷2000=2248500(小時)火箭:4497000000÷40000=112425(小時)“光速飛船”:4497000000÷300000=14990(秒)從海王星到太陽156.25天8分20秒4750天(13年5天)237.5天12分40秒93687.5天(256年248天)4687.4天(12年307天)4小時9分47秒3125天(8年零205天)在繁星閃爍的夜空,有時會出現一個拖著長長“尾巴”的天體,這就是彗星。彗星是太陽家族的重要成員,它也按照固定的橢圓軌道圍繞太陽旋轉。有一顆名為“哈雷”的彗星,每隔76年左右繞太陽轉一圈。根據天文學家預測,下一次我們可以看到哈雷彗星是在2061年。太陽系太陽系的誕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