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地球的表面第二期 星球研討會星球研討會——探索宇宙第一期 星球研討會 《地球》知道人類認識地球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天圓地方到現在,人們最終發(fā)現地球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球體。知道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頭腦風暴: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研討會議 第一項研討地球表面的整體特點政區(qū)地球儀地形地球儀觸摸對比觀察政區(qū)地球儀和地形地球儀,說說有什么不同。這兩種地球儀的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顏色的含義不同,文字注釋也不同。政區(qū)地球儀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塊,藍色代表海洋,其他顏色代表陸地上的國家,相鄰國家的顏色不同。地形地球儀表面凹凸不平,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陸地海拔高度,藍色表示水,綠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黃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地球表面上是什么樣子的?地球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地球表面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總稱為地形。巖石和土壤構成了高低起伏、形態(tài)多樣的地形。研討會議 第二項研討五種常見地形的特點會議資料——P26示意圖,P27頁實景圖,中國地形圖。拓展資料:中國陸地地形。閱讀會議資料,合作討論總結五種常見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勢較高,起伏大,坡度陡,層巒疊嶂,一般呈脈狀分布。山地中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例如喜馬拉雅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天山、阿爾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地勢不高,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丘陵我國著名的丘陵從北到南有山東丘陵、江南丘陵、兩廣丘陵等等。地勢低,地面平坦,起伏較小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qū)。像我國東部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三大平原。地勢高,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的內陸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盆地地勢高,起伏大,坡度陡,溝谷幽深。山地一般呈脈狀分布。山地地勢不高,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丘陵地勢高,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高原地勢低,地面平坦,起伏較小平原陜西省地勢呈南北高、中間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貌構成。北部是黃土高原區(qū),海拔900—1900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0%。中部是關中平原區(qū),海拔460—850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24%。南部是秦巴山區(qū),海拔1000—3000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6%。陜西地形家鄉(xiāng)地形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是什么地形?研討會議 第三項研討設計制作地形立體模型議題1.用什么材料?2.怎么制作(怎樣體現同一水平面海拔相同?怎樣體現整體趨勢)?課后實踐用常見材料制作家鄉(xiāng)地形模型,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家鄉(xiā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