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函數圖像探究教學設計設計者:深圳市羅湖區桂園中學 郭培香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理解新函數(絕對值函數、分段函數、高次函數、組合函數)的概念,掌握各類新函數圖像的繪制方法;能根據函數圖像探究函數性質,如最值、增減性、對稱性等;學會運用函數知識解決與方程、不等式、幾何、實踐及新定義相關的綜合問題。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新函數圖像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知識遷移和運用能力;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讓學生體會數學中的類比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掌握新函數圖像的繪制方法和函數性質的探究方法;能運用函數知識解決函數與方程、不等式、幾何、實踐及新定義的綜合問題。2. 教學難點:理解函數圖像與方程、不等式的關系,能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綜合問題;對新定義問題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在復雜情境中準確分析和解決問題。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探究法、討論法、練習法相結合。四、教學過程(一)知識導入(5 分鐘)展示近些年中考數學試卷中出現的新函數圖像探究題,引出本節課主題 —— 新函數圖像探究。強調新函數圖像探究題的重要性,它是對函數圖像與性質的綜合運用,注重考查學生多種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二)知識技能梳理(5 分鐘)回顧初中階段函數學習過程,強調新函數圖像探究的關鍵是作出函數圖像,其步驟包括分析解析式、列表、描點、連線,且要抓住關鍵點和基本走勢。介紹函數圖像性質探究題的常見問題類型,如求變量取值范圍、畫函數圖像、寫函數性質、函數與方程或不等式綜合考查、函數與幾何及新定義綜合考查等,讓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有整體認識。(三)模塊一:新函數的四種常見類型(30 分鐘)1.絕對值函數(10 分鐘)講解例1,引導學生根據絕對值意義,對函數y=2|x﹣2|﹣1 進行分段討論,得出x≥2和x<2時的表達式。讓學生完成列表、描點、連線,畫出函數圖像。通過圖像分析函數性質,如最小值、增減性等,講解選項內容,讓學生理解如何從圖像獲取函數性質信息。針對訓練:讓學生自主完成函數y=|x2﹣4x+3|的列表、描點畫圖過程。組織學生討論函數圖像與y=x2﹣4x+3圖像的關系,以及不等式|x2﹣4x+3|>8的解集求法。請學生上臺展示解題過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教師總結完善。2.分段函數(10 分鐘)講解例 2,通過定義和示例讓學生理解 “鏡面函數” 概念。讓學生嘗試畫出函數y=﹣2x+1關于直線x=1的 “鏡面函數” 圖像,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分析函數y=x2﹣2x+2關于直線x=﹣1的 “鏡面函數” 與直線y=﹣x+m有三個公共點時m的值的求法,可通過聯立方程和圖像分析來解決。針對訓練:講解 “限變點” 定義,讓學生完成相關應用題目。引導學生畫出點P在一次函數y=﹣x+3(﹣2≤x≤6)上時,其限變點Q的函數圖像,并討論縱坐標b'的取值范圍。鼓勵學生分享解題思路,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3.高次函數(5 分鐘)講解例 3,分析函數y|x|(x2﹣x+1)(x≥﹣2)在﹣2≤x<0和x≥0時的變化情況,讓學生填寫表格并畫出x≥0時的函數圖像。引導學生思考直線l與函數圖像有兩個交點時m的最大值問題,培養學生對高次函數的分析能力。針對訓練:讓學生借鑒課本研究二次函數的經驗,探究函數y=x4﹣2x2﹣1的圖像與性質,包括填寫表格、畫圖、寫性質、配方求最值以及討論函數圖像與平行于x軸直線的公共點個數。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每個小組推選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進行總結歸納。4、組合函數(5 分鐘)講解例 4,讓學生確定函數yx2的自變量取值范圍,計算m的值,完成列表、描點畫圖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圖像分析函數與x軸交點個數、方程根的個數以及函數性質,體會組合函數的特點。針對訓練:讓學生協助小明完成函數y=x的相關探究,包括確定自變量取值范圍、補全表格、畫圖和寫性質。教師對學生的探究結果進行評價,強調組合函數探究的要點。(四)模塊二:函數與綜合探究(25 分鐘)1.函數與幾何綜合探究(12 分鐘)講解例 1,讓學生根據表格數據猜想n與m的關系式,通過描點、連線的方法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選擇一種方法對二次函數y=a(x﹣h)2+k進行推理驗證,理解函數與幾何圖形之間的聯系。針對訓練:提出問題,讓學生分析點P在不同位置時正方形DPEF面積y與點P運動路程x的函數關系。引導學生根據對稱軸和已知條件確定函數關系式,以及點A在△DFM內部時x和y的取值范圍,培養學生解決函數與幾何綜合問題的能力。2.函數與實踐綜合探究(13 分鐘)講解例 2,讓學生根據乒乓球運行數據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點畫圖,分析乒乓球到達最高點和落在對面球臺時的相關數據,求出拋物線解析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擊球高度OA的取值范圍,體會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針對訓練:開展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完成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消防設備相關問題,如計算干粉滅火器噴嘴高度、求拋物線解析式、確定噴淋頭地面有效保護直徑以及計算加裝噴淋頭的距離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個小組展示解題過程,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五)模塊三:函數與新定義(15 分鐘)講解例 1(8 分鐘):講解 “垂近點” 概念,讓學生判斷點M(1.5,0)是否為線段AB的 “垂近點”,并畫出點M所有可能的位置。引導學生分析二次函數y=ax2+2ax+a﹣圖象上僅有一個 “垂近點” 時b的值,以及正方形ABCD上存在 “垂近點” 時a的取值范圍,培養學生對新定義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針對訓練(7 分鐘):講解 “等距點” 定義,讓學生判斷函數y=x2+2x的圖象是否存在 “等距點”,并求出其坐標。引導學生根據函數y和y=﹣x+b的 “等距點” 相關條件,計算滿足條件的函數表達式,以及分析函數y=﹣x2+2x+2m+2 圖象只存在 2 個 “等距點” 時m的取值范圍,提高學生解決新定義問題的能力。(六)課堂總結(5 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新函數的四種常見類型(絕對值函數、分段函數、高次函數、組合函數),函數與幾何、實踐及新定義的綜合探究,強調函數圖像繪制、性質探究以及運用函數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要點。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鞏固練習,提高解決新函數圖像探究題的能力。(七)布置作業(5 分鐘)1.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完成課本或練習冊上與新函數圖像探究相關的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2.讓學生收集生活中可以用新函數模型解決的實際問題,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理解程度,對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講解綜合問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探索新函數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