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期末測評卷(統編版)答題卡五、簡答題。(9分)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 試室號: 座位號:裝 訂 線請勿在此區域內作答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學校、姓名、試室號和座位號。2.用2B鉛筆填涂考號和選項信息點,正確方法是: 。信息點框內必須涂滿、涂黑,否則無效;修改時須用橡皮擦干凈。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和弄破。 缺注意事項: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學校、姓名、考生號。用2B鉛筆在“考生號”處填涂考生號,正確方法是: 。信息點框內必須涂滿、涂黑,否則無效;修改時須用橡皮擦干凈。用2B鉛筆填涂信息點。作答選做題時,須將選做的試題號所對應的信息點涂滿、涂黑,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作答時注意題號順序,不得擅自更改題號。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和弄破。以下為選擇題、判斷題答題區(必須用2B鉛筆將選中項涂滿、涂黑,黑度以蓋住框內字母、符號為準)六、辨析題。(12分)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斷題。(12分)二、選擇題。(30分)29. [√] [×]30. [√] [×]31. [√] [×]32. [√] [×]33. [√] [×]34.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13.[A][B][C] 14.[A][B][C] 15.[A][B][C]16.[A][B][C]17.[A][B][C]8.[A][B][C]9.[A][B][C]10.[A][B][C]11.[A][B][C]12.[A][B][C]18.[A][B][C] 19.[A][B][C] 20.[A][B][C]21.[A][B][C]22.[A][B][C]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在各題目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一、填空題。(20分)1. 2. 3.4. 5.6. 7.七、綜合題。(12分)4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連線題。(5分)35.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孫中山兩彈元勛 林則徐禁煙民族英雄 李大釗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 鄧稼先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 鄧小平 道德與法治答題卷 第1頁(共2頁)道德與法治答題卷 第2頁(共2頁)▲600▲700▲500▲400▲200▲300▲100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期末測評卷(統編版)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等級得分一、填空題(20分)1.面對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主張禁煙態度最堅決的大臣是_____________。2.有些人為了自身利益,隨意占有或浪費公共資源,毀壞公共設施。這些行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_____________,嚴重的還會_____________。3.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_____________,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_____________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_____________、扶助和保護的義務。5.面對家人之間的小矛盾,我們學會以積極的態度,_____________的方法,主動化解矛盾。6.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_____________事變,發動全面_____________戰爭,中國人民開始了全面抗戰。7.人們在公共生活中表現出的文明行為和_____________,不僅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個國家精神面貌的體現。二、選擇題(30分)8.“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這首凄愴的《松花江上》唱出了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歌曲中“那個悲慘的時候”是指(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百團大戰9.他是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革命先驅,他高舉反對封建專制的旗幟;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他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他就是偉大的革命家( )。A.李大釗 B.孫中山 C.毛澤東10.如果有人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下列做法合適的是( )。A.站在角落里不理他B.勸說對方注意遵守公共秩序C.在背后議論他11.長輩各不相同的關愛方式,不僅讓我們體會到濃濃的親情,更有利于我們( )。①培養良好的品格 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③鍛煉自理能力 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12.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承擔領導中國革命責任的開始,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開始的起義是( )。A.南昌起義 B.廣州起義 C.武昌起義13.高考期間,我縣許多出租車司機加入了“愛心送考”的行列,免費接送參加考試的學生,他們的行為屬于( )。A.自立自強 B.熱心公益,樂于助人 C.有家庭擔當14.有些公共生活是政府部門提供的,比如( )。A.少年宮活動 B.看電影 C.逛公園15.我國古代有極為豐富的家訓家規,其中很多廣為傳播,對后人的思想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表達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這句膾炙人口的家訓出自( )。A.《誡子書》 B.《朱子家訓》 C.《傅雷家書》16.小欣最近很苦惱。她想和好朋友一起去練習口才,父母卻堅持讓她去上英語提高班。她不想被父母干涉太多,又想讓父母支持自己。針對小欣的苦惱,最好的建議是( )。A.理解體諒父母,服從長輩安排B.參加集體活動,消除心中煩惱C.積極有效溝通,爭取父母理解17.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稱為“最可愛的人”的是( )。A.中國工農紅軍 B.中國人民解放軍 C.中國人民志愿軍18.我國的香港“新界”曾被( )侵占。A.法國 B.英國 C.日本19.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的是( )。A.孫中山 B.宋慶齡 C.廖仲愷20.“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愛你破爛的衣裳,卻敢堵命運的槍……”一首《孤勇者》唱響校園,這激勵著青少年( )。A.蓬勃的青春需要追求個性獨闖天下B.美好的青春需要壓抑情緒永不哭泣C.可貴的生命需要乘風破浪戰勝挫折21.在公共汽車上,你會( )。A.搶座位 B.大聲喧嘩 C.遵守乘車秩序22.當自己和父母鬧矛盾時,應該( )。A.離家出走B.再也不理父母了,和他們絕交C.主動和父母交流、溝通、化解矛盾三、判斷題(12分)23.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個中國人的共同努力。( )24.毛澤東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現在我們中國富強了,生活條件好了,不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了!( )25.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西安秘密召開。( )26.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創辦《新青年》雜志,積極傳播革命思想。( )27.法國向中國走私和傾銷鴉片,企圖借此打開中國的大門。( )28.社區組織公益活動,爸爸不讓我參加,認為這是浪費學習時間。( )29.醫院候診區,小陳不顧他人感受,將手機音樂聲音開得很大。( )30.春節家庭聚會,長輩還沒動筷,小剛因為太餓了,就先迫不及待吃起來,這種行為可以理解。( )31.爸媽計劃全家出游,爺爺奶奶想去看看山水,小輝卻只想著去自己喜歡的游樂場,不顧及家人的想法。( )32.小明每天放學回家后,會主動與父母聊一聊今天學校發生的趣事。( )33.西藏是在1949年和平解放的。( )34.故意損壞公共設施的行為是犯法的。( )四、連線題(5分)35.請把相應的內容連起來。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孫中山兩彈元勛 林則徐禁煙民族英雄 李大釗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 鄧稼先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 鄧小平五、簡答題(9分)36.你見過哪些隨意占有或浪費公共資源的行為,請你和同學們分享一下。(至少寫3條)3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是什么?六、辨析題(12分)38.在方城,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已成新風尚,有人說“志愿者提供的不僅是免費早餐,更是濃濃愛心。”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39.“不曾忘記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的詩句,使你會想起93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這刻骨銘心的屈辱事件……有人說:93年了,那么久了還想它干什么?該忘記的就忘記吧!這種觀點正確嗎?針對這種觀點,請發表你的見解。七、綜合題(12分)40.母親節到來之際,小軍偷偷買了一束鮮花,想給媽媽一個驚喜。誰知媽媽卻生氣地埋怨他亂花錢。(1)假如你是小軍,看到媽媽的表現,你會怎么做? (2)在長輩眼里,我們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可是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對很多事有自己的看法。相處過程中,產生一些小矛盾很正常。與家人產生矛盾時,你通常會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和做法? (3)自立自強,方能悅親。作為一名小學生,怎么做才是對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請列舉2條。參考答案1.林則徐【解析】面對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一些有見識的清朝官員主張禁煙,其中態度最堅決的是林則徐。虎門銷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決心和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堅強意志。2.公共權益 觸犯法律【解析】有些人為了自身利益,隨意占有或浪費公共資源,毀壞公共設施,這些行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權益,嚴重的還會觸犯法律。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維護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公共利益。3.整體利益【解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4.教育 贍養【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擁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員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盡責盡力。5.有效【解析】家人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但是家人之間也難免會發生矛盾。面對家人之間的小矛盾,我們學會以積極的態度,有效的方法,主動將矛盾化解。6.盧溝橋 侵華【解析】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詞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這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7.秩序意識【解析】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每個人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人們在公共生活中表現出的文明行為和秩序意識,不僅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個國家精神面貌的體現。8.A【解析】選項A九一八事變,正確。日本關東軍突襲沈陽,侵占中國東北三省,導致東北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直接對應歌曲中的悲劇。選項B西安事變,不正確,張學良、楊虎城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是抗日轉折點,與東北淪陷無關。選項C百團大戰,不正確,八路軍在華北主動攻擊日軍的戰役,發生時間、地點均不匹配。故選:A9.B【解析】孫中山是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革命先驅,他高舉反對封建專制的旗幟,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業。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他還組織發動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華民國。故選:B10.B【解析】選項A站在角落里不理他,不正確,可以善意地提醒他注意遵守公共秩序,不符合題意。選項B勸說對方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正確,符合題意。選項C在背后議論他,不正確,可以善意地提醒他注意遵守公共秩序,不符合題意。故選:B11.A【解析】①培養良好的品格,正確; 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 ③鍛煉自理能力,正確; 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正確,懶惰,不心疼父母的表現。符合題干的是①②③。故選:A12.A【解析】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史稱“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承擔領導中國革命責任的開始,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故選:A13.B【解析】選項A自立自強,不正確,自立自強強調個人努力、不依賴他人(如學生自己努力學習),但司機是在幫助別人,與自立自強無關。選項B熱心公益,樂于助人,正確。選項C有家庭擔當,不正確,家庭擔當指對家庭的責任(如照顧家人),但司機的行為是針對社會學生的公益行動,與家庭無關。故選:B14.A【解析】公共生活有一些是政府部門提供的,比如在博物館、圖書館、少年宮等公共空間開展的活動,看電影和逛公園都屬于個人行為。故選:A15.A【解析】選項A《誡子書》,正確,諸葛亮所著,是古代家訓經典。選項B《朱子家訓》,不正確,清代朱柏廬所寫,內容側重家庭禮儀和生活規范(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不包含題干名句。選項C《傅雷家書》,不正確,現代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集,內容涉及藝術修養與人生哲理,但非古代家訓。故選:A16.C【解析】選項A理解體諒父母,服從長輩安排,不正確,自己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選項B參加集體活動,消除心中煩惱,不正確,沒有考慮父母的建議。選項C積極有效溝通,爭取父母理解,正確。故選:C17.C【解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被稱為“最可愛的人”。他們保衛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捍衛了世界和平。故選:C18.B【解析】1898年,英國乘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個島嶼(后統稱“新界”)。故選:B19.A【解析】選項A孫中山,正確,是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先驅,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選項B宋慶齡,不正確,是孫中山的夫人,畢生致力于中國和平與社會進步事業,但并非該口號的首倡者。選項C廖仲愷,不正確,是孫中山的追隨者,為中國革命做出重要貢獻,但“振興中華”口號并非由他提出。故選:A20.C【解析】選項A蓬勃的青春需要追求個性獨闖天下,不正確,我們不能追求個性獨闖天下。選項B美好的青春需要壓抑情緒永不哭泣,不正確,情緒不能壓抑。選項C可貴的生命需要乘風破浪戰勝挫折,正確,生命不是一帆風順,我們可貴的生命需要乘風破浪戰勝挫折。故選:C21.C【解析】選項A搶座位,不正確,有可能造成矛盾,屬于不文明的行為。選項B大聲喧嘩,不正確,影響他人乘車的心情,屬于不文明的行為。選項C遵守乘車秩序,正確。故選:C22.C【解析】選項A離家出走,不正確,是危險行為,可能讓自己陷入不安全的環境,還違反了家庭責任和法律規定。選項B再也不理父母了,和他們絕交,不正確,這樣做會傷害父母感情,激化矛盾,不符合孝順和尊重的道德要求,也不利于家庭團結。選項C主動和父母交流、溝通、化解矛盾,正確。故選:C23.√【解析】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實現夢想需要所有人團結奮斗、貢獻力量。24.×【解析】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精神傳承。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實現偉大復興的必備品質;雖然中國如今國家富強、生活改善,但艱苦奮斗的精神永不過時。25.×【解析】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6.×【解析】《新青年》雜志是由陳獨秀先生于1915年創辦的,它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刊物,主要傳播民主、科學等進步思想。27.×【解析】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英國向中國走私和傾銷鴉片,企圖借此打開中國的大門,鴉片走私給英國資本家和鴉片販子帶來巨額利潤,帶給中國的卻是大量白銀外流、國庫空虛、煙毒泛濫。28.×【解析】當每個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積小成大時,就能有效幫助需要救助的個人和群體。參加社區公益活動不僅能培養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提升溝通、協作等實踐能力,還能為社區和他人貢獻力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所以參加社區公益活動并非浪費學習時間。29.×【解析】醫院是需安靜的公共場所,大聲播放音樂會打擾他人休息或診療,違背社會公德。在公共場合應主動調低音量或使用耳機,尊重他人權益,維護和諧環境。30.×【解析】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優秀家風的傳播者。在春節家庭聚會這樣的傳統場合中,遵循長輩先動筷的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對長輩的尊重。即使小剛很餓,也應該遵守這一禮儀規范,不能先迫不及待吃起來。所以,小剛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31.×【解析】家庭中每個成員的想法都值得被尊重。小輝不能只顧自己的喜好,而應學會換位思考,尊重爺爺奶奶的想法,和家人商量,共同決定出游計劃。32.√【解析】小明主動與父母分享校園趣事,體現了對父母的信任和親近,有助于增進親子溝通,促進家庭關系和諧。這既是關心父母的表現,也是積極表達情感的健康方式。33.×【解析】西藏和平解放時間是1951年5月23日。34.√【解析】破壞公共設施肯定是違法行為,根據犯罪情節處于治安處罰或者是刑事處罰。35.【解析】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兩彈元勛---鄧稼先,禁煙民族英雄---林則徐;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孫中山;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李大釗。36.答:(1)在樓道內堆放雜物。(2)在消防通道上停車。(3)在人行道上擺攤。(4)躺在公園藤椅上睡覺。【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描述闡述能力。隨意占有或浪費公共資源的行為,可以從占用公共空間、公共設施等方面進行闡述。3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它標志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浴血奮戰,終于結束了受侵略、受壓迫的歷史,挺直腰桿站起來了!【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描述闡述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可以從國家層面和人民層面的角度闡述。38.贊同。關愛環衛工人,為辛苦的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讓人感到溫暖。與人為善有利于構建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是愛心的傳播。因此,志愿者提供的不僅是免費早餐,更是濃濃的愛心。【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辨析能力。首先表明自己的觀點贊同這種說法。理由可以從與人為善有利于構建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讓人感到溫暖,是愛心的傳遞等角度闡述。39.資料中的觀點不正確。九一八事變是民族的苦難、國家的災難。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永保和平。【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資料中的觀點不正確。我的見解可以從勿忘國恥的角度闡述。40.(1)理解媽媽的埋怨,學會用其他方式表達我們的愛。(2)我們需要理性面對,學會以積極的態度、有效的方法,主動溝通化解矛盾。(3)作為子女,努力學習,掌握知識,練就本領,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做到自立自強,就是對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寫出理解媽媽的做法即可;(2)本題考查學生的描述能力,學生寫出與父母發生矛盾時應該采取的態度和做法即可,比如我們應該主動與父母溝通,化解矛盾等;(3)本題考查學生的描述能力,學生從好好學習、自立自強等方面作答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期末測評卷·答題卡.doc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期末測評卷(統編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