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巖石的組成目錄CONTENTS1234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567教學設計教學板書教學反思一、教材解讀活動一:觀察花崗巖,發現其組成顆粒有三種。活動二:通過礦物的顏色、條痕、透明度和光澤等觀察,知道礦物的基本研究方法。活動三:通過花崗巖顆粒與礦物卡對比,知道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活動四:認識更多的礦物,意識到自然界中的巖石是多種多樣的。研究巖石可以從研究巖石中的礦物開始。二、學情分析大部分同學不知道礦物,學生不能通過觀察提出礦物這一概念,更想不到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已知:巖石的觀察方法、會描述巖石的顏色、軟硬、光滑程度等特征,會光澤的判斷方法。未知:“條痕”、“透明度”兩個特征的觀察方法。光澤的特征描述。科學觀念通過觀察比較,發現花崗巖由石英、長石、云母三種礦物組成,進而認識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知道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找巖石中的礦物科學思維通過比較、綜合分析、推測得出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觀念。提升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探究實踐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礦物的顏色、條痕、透明度和光澤,了解礦物的特點,記錄礦物的特征。態度責任培養對礦物觀察研究的興趣,意識到自然界中的巖石是多種多樣的。三、教學目標學生掌握觀察礦物的方法,并能用科學的詞匯去描述其特征,通過比較、分析建立巖石與礦物之間的聯系。樹立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找巖石中的礦物這一觀念。重點:難點:光澤特征的判斷。四、教學方法面向全體學生,立足素養發展實證法研討法教法:實驗法學法:自學法五、教學設計第一環節:激發興趣,聚焦問題它們是同種巖石嗎?2.主要有幾種顏色的顆粒組成?1.從哪幾方面觀察?如何觀察?顆粒怎么觀察?思考:第二環節:聚焦任務,探索問題五、教學設計觀察工具敲擊巖石,取碎顆粒進行研究。培養學生獲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提供透明度判斷圖片,將透明度的判斷標準可視化,用圖片代替文字,更淺顯易懂。用教師自制的光澤比對卡,降底光澤度的判斷難度,以此來突破本課的難點。五、教學設計我發現巖石由 種顆粒組成顆粒 顆粒的特點顏色 硬度 條痕 透明度 光澤第一種顆粒第二種顆粒第三種顆粒……我還發現 通過對比礦物卡,我發現我們組的第一種顆粒是( ),第二種顆粒是( ),第三種顆粒是( )。巖石顆粒的觀察記錄單學生借助礦物信息卡,比對自己的觀察記錄,判斷顆粒的名稱,由此得出巖石由礦物組成的觀念。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第三環節:聚焦記錄,研討問題1、呈現小組的觀察記錄,匯報交流。五、教學設計外表顏色條痕顏色討論解釋礦物外表顏色與條痕顏色不同時,條痕顏色更穩定。2、礦物和巖石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再來觀察巖石里的顆粒與哪種礦物最接近?這塊巖石由云母、長石和石英三種礦物組成。3、課件呈現更多礦物組成的巖石完善巖石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這個科學概念。第四環節:聚焦應用,拓展問題五、教學設計1、總結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觀察礦物?怎么觀察?3、采集礦物,制作礦物名片。2、如果要給礦物做一張名片,你覺得還可以寫上哪些特征或信息?如形狀、成分、產地等。再次樹立研究巖石可以從研究礦物開始的觀念。礦物名片其 他名 稱透 明 度光 澤 度硬 度制作人條痕顏色表面顏色六、教學板書3.巖石的組成顆粒: 顏色 條痕 透明度 光澤顆粒1 白色 白色 透明 玻璃光澤顆粒2 黑色 白色 透明 珍珠光澤顆粒3 肉紅色 白色 透明 玻璃光澤石英云母長石花崗巖巖石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找巖石中的礦物。六、教學反思觀察巖石顆粒尋找顆粒特征查閱礦物信息卡,比對、辨別得出巖石概念前后知識連貫性更強,將零散的知識整體化。樹立研究巖石中的礦物是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的觀念。判斷兩塊巖石是同種巖石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